?

巴林左旗馬流產沙門氏菌血清學調查

2024-03-26 02:00查斯圖陳玉波蘇力德甄海濤
畜牧獸醫雜志 2024年1期
關鍵詞:公驢母驢沙門氏菌

查斯圖,陳玉波,蘇力德,甄海濤

(1.巴林左旗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內蒙古 赤峰 025450;2.巴林左旗農牧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3.巴林左旗農牧技術推廣中心)

馬流產沙門氏菌病是由馬流產沙門氏菌、鼠傷寒沙門氏菌、腸炎沙門氏菌、都柏林沙門氏菌等引起的一種以妊娠動物流產為主要特征的馬屬動物傳染病。馬、驢是主要的易感動物,馬患此病又名為馬副傷寒,驢患此病又名驢副傷寒。其特征為引起馬屬動物妊娠母畜流產,成年畜發生急性敗血性腸炎和關節炎,幼駒發生敗血癥、關節炎、腹瀉,偶有支氣管肺炎,公馬、公驢睪丸炎、關節突和鬐甲部膿腫。該病主要經消化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多發于春秋兩季。馬屬動物健康狀況下帶菌現象較為普遍,易在畜間傳播,一般呈散發性或地方流行性。

2020~2022年我旗發生以母驢、母馬流產為特征的疾病,11個有蘇木鄉鎮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富河鎮烏爾吉某養殖場2020年春發生該病,母驢流產率達到80%以上,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之后全鎮各村相繼出現母驢、母馬流產情況,呈村與村之間、戶與戶之間傳播蔓延之勢。為了診斷和掌握該病流行規律,經農牧局技術指導,富河鎮政府與內蒙古壯大動植物檢驗檢疫有限公司合作,開展養殖場、養殖戶的血清學診斷和調查工作。

1 巴林左旗馬流產沙門氏菌血清學調查材料與方法

1.1 樣品來源

2022年7月~2022年8月間,對富河鎮各嘎查村存欄驢進行馬流產沙門氏菌隨機抽樣檢測。本次共檢測驢1 953頭,采樣覆蓋10個行政村、31個自然村,3個養殖場,286個養殖戶;采樣涉及種公驢89頭、母驢1 606頭、子駒258頭,育肥及其他100頭;涉及新購入驢102頭、其中,種公驢21頭,母驢81頭。

1.2 主要試劑與儀器

采用競爭ELISA方法檢測,哈爾濱維科生產;酶標儀;洗板機。

1.3 方法

1.3.1 樣品抽樣 采用分群隨機抽樣法。按照種公驢、母驢、子駒和育肥其他驢分別采樣。

1.3.2 抗體檢測 采用馬流產沙門氏菌病ELISA抗體檢測試劑盒,按照試劑盒使用說明書進行抗體檢測及結果判定。

1.3.3 數據分析 用Excel 軟件整理檢測數據進行統計。

2 巴林左旗馬流產沙門氏菌血清學調查結果與分析

2.1 檢測結果

本次共檢測樣品1 953份,陰性樣品1 388份,陽性樣品565份,總陽性率29%,其中,種公驢檢測89頭,檢出陽性32頭,陽性率36%;繁殖母驢檢測1 606頭,檢出陽性419頭,陽性率26%,仔駒檢測158頭,檢出陽性88頭,陽性率56%,檢測育肥驢及其它驢100頭,檢出陽性26頭,陽性率26%;檢測母子12 對,雙陽性5對,占母子檢測的42%,檢出母陽子陰的0對,占母子檢測的0%,檢出母陰子陽的5 對,占母子檢測的42%。

2.2 結果分析

群感染率84%,個體感染率29%,全鎮各村均有檢出,嘎查村陽性率100%,養殖場陽性率100%,仔駒和種公驢陽性率較高,母子陽性檢出沒有關聯性,種公驢和繁殖母驢陽性檢出也無規律,流產驢群和未發現流產的驢群都有陽性檢出,外購驢和自繁自養的驢都有陽性檢出,本病檢測結果沒有規律性。經流行病學調查,本病從2020年發現開始,每年各村均有流產現象,原流產養殖場戶的驢第一年流產后再未出現流產現象或極少出現,但養殖戶驢流產不斷增多,有繼續擴大蔓延之勢。流產主要發生于冬末春初季節,其他時間少見,流產多發生于懷孕5~8月份,流產胎兒成型,看似很正常。

3 巴林左旗馬流產沙門氏菌血清學調查討論

該病于1893年首次在美國被發現,雖然到20世紀50年代該病在美國已基本消失,但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該病在意大利、克羅地亞和阿根廷等國均有零星報道。1970年以來,該病在日本得到較多的報道。20世紀70年代末,馬流產沙門氏菌病曾在我國華北、西北、東北等養馬地區陸續暴發。此后,該病銷聲匿跡40余年。自2014年起,主要在散養馬群中出現零散病例和疫情,有的發病率高達66.7%,疫病傳播快、波及范圍廣,經實驗室確診此致病菌為馬流產沙門氏菌。幾年后,蔓延到集約化養殖的驢場。2013~2014年新疆馬匹因馬流產沙門氏菌發生流產。2019~2021年,從聊城、德州、濱州等地9個規?;H場沙門氏菌檢出率為44.29%(62/140),調查發現,在流產癥狀樣品中,最主要的致病菌是沙門氏菌。細菌學的檢查結果是確診馬流產沙門氏菌病的依據。至于臨床癥狀和血清學的檢查結果只是診斷本病的一種輔助手段。但血清學檢查對馬群的檢疫是有意義的。從檢測情況分析,驢沙門氏菌病在富河鎮各村均有分布,群感染率和個體感染率均較高,馬流產沙門氏菌流行趨勢嚴峻,如不加以控制嚴重影響驢產業發展。因此,建議采取適當防控措施,減少經濟損失。

接種疫苗是預防馬沙門氏菌病最有效的方法。M.P.Neustroeva和S.G.Petrova,以馬流產沙門氏菌BN-12菌株為基礎,以枯草芽孢桿菌TNP-3菌株濾液為免疫調節劑,研制了馬流產沙門氏菌滅活疫苗。分別用白色小鼠和馬進行臨床前和臨床試驗,證明沒有了毒性,疫苗對小鼠和馬模型的免疫原性分別為90%和100%。20世紀70年代,國內研制了沙門氏菌馬流產活疫苗(C355)和馬流產沙門氏菌C系弱毒疫苗。后受市場需求限制沒有商品化生產。近年來,迫于疫情,2018年哈爾濱維科恢復生產C355馬流產弱毒疫苗,效果顯著。2020年哈獸研用當前流行的馬和驢源株研制2項滅活疫苗。預防馬屬動物的沙門氏菌病需每年免疫兩次。種公畜不宜免疫該疫苗,在配種前檢測沙門氏菌,如呈陽性不能配種。不能口服土霉素預防母馬沙門氏菌性流產,口服抗菌藥物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調,引起消化道疾病。精準預防馬流產需與科研單位合作,采樣、檢菌、定型,分離病菌、制造配型的滅火苗或弱毒苗,并定期開展免疫效果監測,逐步實現凈化。母驢,特別是種驢應實施疫苗免疫,一年兩次,這是最有效、最經濟的防制措施。發生疫情后,要緊急組織調運弱毒菌苗,對受威脅區由外向內緊急免疫接種。

加強“群防群控”防疫科普宣傳,提高養殖戶防控意識,安排部署養殖區域通過轉發微信短視頻、發放防疫宣傳單、廣播車宣傳等形式,傳達防疫信息,為有效防控疫病營造社會氛圍。

加強生物安全管理,做好消毒滅源工作?;疾●R和帶菌馬是主要傳染源,流產胎兒、羊水及精液內有大量沙門氏菌,接觸被污染的環境和飼料,會致發病。要強抓種驢引進關,新引進的種驢易感性較高,初次感染后易流產,因此,新引進的種驢做好隔離的同時實施疫苗免疫。沙門氏菌是條件致病菌,養殖環境衛生較差和抵抗力低下的易誘發病。帶菌馬是其他馬匹感染沙門氏菌的常見傳播源。該生物在潮濕的環境中可以長期生存和復制,因此病菌在糞便中能長期留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上許多地方都沒有適應宿主的馬流產沙門氏菌,所以胎膜和羊水可能是病原的來源。病畜的糞便、污染草料等起底清除,堆積發酵無害化處理,對被病畜所污染的圈舍、運動場、道路、用具等進行消毒。深埋流產的胎兒、胎衣,洋水污染場地及時消毒,防止水源污染,進行分槽飲水。飼養人員出入圈舍更衣換鞋,洗手消毒。養殖場定期消毒、滅菌,防止人畜感染。

治療關鍵是抗菌消炎,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是保障,做藥敏試驗選用抗菌藥,做到對癥治療和對因治療相結合。藥敏試驗結果表明,頭孢噻呋、慶大霉素、硫酸丁胺卡那、多西環素、氟苯尼考藥敏結果有效,可選其中的1~2種藥物作為治療藥物。甘肅農業大學獸醫學院2019年從山東發生的流產病例分離到的菌群對氨芐西林、甲氧芐啶、四環素、氯霉素、美羅培南高度敏感,對多粘菌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中度敏感。

加強飼養管理。除了導致醫院內感染的應激因素外,交通、食物和水缺乏、驅蟲藥、衛生條件差、過度擁擠、寄生蟲負擔、惡劣天氣、分娩、抗菌治療和胃腸道手術也與臨床沙門菌病有關。加強母驢的飼養管理,做好保暖、減少環境應急。

4 巴林左旗馬流產沙門氏菌血清學調查結論

近年來,馬流產持續發生,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肉驢產業發展壯大。調查發現,驢群體和個體感染率較高,與已有的報道對比,陽性率還有持續上升的可能。由于該菌是條件致病菌,污染面較廣,因此,為降低經濟損失,健康發展特色產業,要從飼養管理、生物安全、免疫接種、藥物治療等角度采取綜合防治手段進行防控。

猜你喜歡
公驢母驢沙門氏菌
淺談種公驢的飼養管理技術
種公驢飼養管理技術要點分析
種公驢飼養管理技術要點分析
種公驢的飼養管理及不孕癥淺析
母驢流淚
歐盟擬制定與爬行動物肉中沙門氏菌相關
母驢配種注意啥
母驢流淚
一只母驢的眼淚
兔沙門氏菌病的診斷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