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份文憑證書折射的紅色醫護人生

2024-03-26 19:42王路平
紅巖春秋 2024年2期
關鍵詞:保山延安護士

王路平

在與延安中央醫院相關的資料中,有一張1936年頒發的《中華護士會公考文憑》。這張文憑證書長52.4厘米、寬37.6厘米,右側寫明持有者名“呂雪梅”,正中蓋有中華護士會公章,左側有中華護士會會長潘景芝、總干事田粹勵、教育委員長施錫恩、考試委員長韓碧玲的簽名和各自的私人印鑒。

中華護士會成立于1909年,是當時全國性的護理機構和護理學術團體。1914年6月,中華護士會決定已經注冊的護校畢業生,須通過會考方能取得正式的護士資格。1915年,中華護士會舉行第一次全國護士畢業會考。呂雪梅考取的文憑應是第22屆全國護士畢業會考的成果。其證書上所列的都是當時中國護理學界的杰出代表。除韓碧玲外,其余幾人均有在教會醫院創辦的護士學校求學的經歷。教會醫院的辦學質量和數量,極大影響了中國近代醫學教育的發展。從呂雪梅個人的求學和發展經歷,亦可管窺中國近代醫學教育發展的軌跡。

淞滬抗戰人道救援

1932年,杭州姑娘呂雪梅參加了杭州廣濟護校的考試。該校1917年依托杭州廣濟醫院而設立。杭州廣濟醫院始建于1884年,是由英國傳教士梅藤更創辦的教會醫院,與北京協和、湖南湘雅、廣州仁濟等知名醫院比肩。20世紀20年代,廣濟護校成為中華護士會注冊的護校之一。為了培養護理人才,學校于每年6月前后貼出招生告示,杭州及周邊市區年滿18歲的初中畢業生,有意就讀者均可參加入學考試。

廣濟護校的入學考試非常重視綜合知識和英語水平,呂雪梅憑借出色的口語表達能力順利通過了面試,從而開始為期半年的預科學習。廣濟護校的預科以嚴格著稱,除醫學專業課程外,還有英語、國文、化學等基礎通識課程和社會學、心理學等社會科學課程,總計達15門之多。預科學習完畢后,考試合格者方能進入正科學習。呂雪梅再次通過考試。

廣濟護校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正科學習的第二個學期,呂雪梅就開始了臨床實踐。她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在臨床帶教老師一對一的指導下,去病房做晨間護理,為病人鋪床、打水、洗臉、擦身,用英文寫書面護理記錄。在臨床工作中,她牢記醫院的要求:“患者將自己的生命交到你的手中,你就必須全心地給他仁愛,一絲不茍地對他負責,不論是他吃進去、吐出來還是拉出來的,你都必須仔細觀察,從頭負責到腳?!痹诠ぷ髦?,呂雪梅養成了良好的職業素養,更是將梅藤更校長的箴言作為一生的座右銘:“好的醫生應該具有三個‘H:Head是知識,Hand是技能,Heart就是良心?!彼哪觊g,她一絲不茍地學習專業知識,磨煉護理技能,善待每一位病人。1936年,呂雪梅順利畢業,成為中華護士會的永久會員。1937年,她獲得國民政府行政院衛生署頒發的護士資格證書,并進入杭州市立傳染病醫院擔任護士,從此開始了醫護生涯。

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10月,公派到南京進修的呂雪梅被迫中止了學業。她不顧戰事危險,逆行至上海,到位于虞洽卿路(今西藏中路)25號的時疫醫院擔任護士。此時,上海疾病肆虐,大量傷兵和難民涌入,使原本脆弱的公共醫療衛生體系陷于崩潰。在上海國際紅十字會的推動下,隸屬中國紅十字會的上海時疫醫院被賦予傳染病??漆t院和上海國際紅十字會特約難民醫院雙重身份,在進行衛生防疫和傳染病治療的同時,開展傷兵救護和難民醫療。呂雪梅投身其中,展現出過硬的專業能力和吃苦耐勞的工作作風,很快升任上海時疫醫院護士長,后又擔任中國紅十字會上海難民協會醫院護士長、總護士長。

1940年,在上海圣約翰大學醫學院倪葆春教授的積極倡導下,醫學院組織招募醫護人員到滇緬公路服務。呂雪梅決意到最艱苦的地方為抗戰出力,她加入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到滇緬邊陲開展救護工作。

馳援滇緬奔赴延安

1940年6月,法國向德國投降。日本隨即要求法國殖民當局派軍隊封鎖中越邊境。至此,中越運輸線完全斷絕,滇緬公路成為援華物資運輸的大動脈。為改善滇緬公路沿線地區的醫療衛生條件,保障物資運輸線路暢通,國民政府設滇緬路衛生處,指派西南運輸處醫務管理處主任兼任滇緬路衛生處處長,在下關、昆明、保山、芒市等地設立醫院。在滇緬路衛生處工作的大批醫生、護士就是來自上海的優秀醫務人員,呂雪梅作為其中一員,被分配到保山醫院工作。

保山是滇緬公路中國段上的重要城市,保山的惠通橋是連接怒江兩岸的唯一通道。1940年,日軍多次轟炸保山等地,企圖切斷滇緬公路,阻止援華物資輸入。為及時修復被炸毀的公路、橋梁,大量民工投入搶修,被碎石砸傷、感染瘧疾等情況時有發生。南僑機工組織的物資運輸車隊受轟炸和路況等影響,也常因行車事故急需醫療救助。呂雪梅等醫護人員不顧日機轟炸和煙瘴之地的兇險,竭盡所能救護病人。她發揮自己在傳染病防治方面的專長,把所學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當地醫生,向居民普及傳染病防治知識,為提高當地醫療衛生水平、防范和治療地區傳染病作出了貢獻。

在烽火連天的保山,呂雪梅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伴侶李興培。李興培1916年出生于馬來西亞。1939年,他滿懷報國之志,參加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成為西南運輸處第11大隊第1中隊司機班班長,后被任命為西南運輸處惠通橋站站長和保山站站長。在保山醫院擔任化驗員時,他被勇敢堅強、踏實勤勉的呂雪梅深深打動。相似的興趣愛好和共同的報國志向,讓兩人走到了一起。

1940年,他們結識了中共地下黨員施子鍵,在其影響下閱讀進步刊物,參加進步活動,了解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和團結抗戰的主張,逐步認識到只有依靠中國共產黨才能實現救國救民的目標。

1942年4月,日軍切斷滇緬公路,進犯滇西。為實現侵占昆明、直取重慶的戰略意圖,日軍轟炸保山,進攻龍陵,企圖通過惠通橋進擊昆明。中國守軍炸毀惠通橋,以此阻隔日軍。在戰火硝煙中,保山醫院也難以為繼。呂雪梅和李興培被迫離開保山,轉赴重慶。

李興培此行肩負任務,代表南僑機工到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反映困難、爭取支援。滇緬公路被切斷后,南僑機工們流離失所,生活困頓,急需援助。中共中央南方局副書記董必武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安排李興培作為自己和黃炎培的聯絡人,通過黃炎培在國民政府爭取到資金,資助華僑互助會,最終妥善解決了南僑機工的生活問題。此后,李興培留在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任董必武的翻譯和司機,并在章漢夫的領導下,秘密開展聯絡華僑的工作。

呂雪梅來到重慶中央醫院工作。這里是中共地下黨組織的秘密聯絡點,她以門診部護士長的身份為掩護,協助重慶地下黨組織開展秘密交通工作。在向黨組織不斷靠攏、積極開展進步活動的同時,呂雪梅和李興培堅定了要到延安參加革命的志向,恰好延安也急需醫護人員和外語人才。1944年,經董必武批準,呂雪梅和李興培奔赴延安。多年后,當憶起在重慶工作和戰斗的經歷,他們仍動情地說,重慶八辦是自己奔赴延安、走上革命道路的起點。

轉戰陜北教書育人

到達延安后,李興培到中國解放區救濟總會擔任翻譯,呂雪梅到延安中央醫院工作,先后任內科護士長和護理部主任。在擔任內科護士長期間,呂雪梅除有計劃地安排工作、進行技術指導、隨時檢查護理工作執行情況外,還耐心地做護士們的思想工作,解除她們認為護理工作低人一等的思想顧慮,告訴她們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要把革命熱情和嚴肅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一絲不茍地執行每項任務。

在擔任護理部主任期間,她經常征求傷病員的意見,及時改進工作方法,提高護理質量。針對部分醫護人員缺乏專業教育、系統知識不足、正規訓練不夠等問題,她帶領護理部建章立制、規范工作流程、開辦護士訓練班,為學員們講解《繃帶學》《戰地救護學》等課程,培養出一批工作能力強、業務素質高的護士。在延安環境艱苦、醫療資源極度短缺的情況下,這些醫護人員積極開展醫療服務,調整和創新醫療手段,為提高邊區醫療衛生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1947年3月,國民黨軍以胡宗南部為主力向陜甘寧邊區發動進攻。為做好戰爭準備,中央軍委總衛生部將邊區各醫院加以整編,組成7個后方醫院,延安中央醫院被改編為陜甘寧晉綏聯防軍衛生部第一后方醫院,且定為重傷醫院。此時,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組織公誼服務會第19流動醫療隊的7名成員加入第一后方醫院二所??傂l生部抽調呂雪梅等一批醫護人員配合他們開展工作。在隨后轉戰陜北的過程中,呂雪梅及二所全體成員與第19流動醫療隊一同輾轉行軍,為青化砭戰役、永坪伏擊戰、羊馬河戰役、蟠龍戰役、榆林戰役、沙家店戰役、宜瓦戰役做醫護工作,僅1947年3月至8月,就實施手術157次,救治傷員千余人。

對于有現代醫學教育背景的呂雪梅,公誼服務會的外國友人提出這樣的疑問:“為什么你和像你一樣優秀的醫護人員愿意放棄在國統區優越的生活和優厚的薪金待遇來到延安?”呂雪梅回答:“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以拯救民族危亡為己任,以創造平等、自由、民主、幸福的嶄新社會為奮斗目標的政黨,是中華民族獨立與解放的希望?!?/p>

在艱苦的戰爭歲月里,為了自己的革命理想和奮斗目標,呂雪梅三次放棄生養孩子的機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她才孕育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多年以后,她給孩子們講得最多的依然是延安。在她的心目中,延安是自己的精神家園,是魂牽夢縈的希望之地、圣潔之地,是一生最難忘的地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人民政府將醫療衛生事業和國家發展戰略緊密聯系在一起,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在城市建立三級醫療體系,在農村首創赤腳醫生制度,使新中國的醫療衛生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部隊醫院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衛勤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衛勤備戰和保障能力直接關系到戰爭勝敗和國家安全。

為加強軍隊醫療衛生建設,培養優秀的醫護人才,呂雪梅始終奮戰在一線。在擔任西北軍區人民醫學院醫院護理部主任期間,她從統一護理工作的操作程序入手,建立在職護理人員經常性的學習制度和每周護士長會議制度,整頓提高護理工作質量,把戰爭年代的實戰經驗融入臨床教學中,為建立一流的軍隊教學醫院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擔任第四軍醫大學護士學校主任期間,她時刻保持嚴謹科學的工作態度,嚴格要求學員在學好理論知識的同時加強實踐,在實踐中扎實基本功,提升護理水平。多年后,早已成為業務骨干的各屆學員,仍對呂雪梅的教導記憶猶新,他們由衷感激道,正是呂老師的嚴格要求才成就了自己的醫學夢想。

呂雪梅身體力行,用一生詮釋了對醫學護理事業的熱愛。作為嘔心瀝血、開拓奉獻的先驅者,她留給后輩的是嚴謹科學的精神,是勤樸向上的家風,是蘊含了無盡精神財富的累累勛章。傲雪紅梅獨枝俏,寒冬飄香捧丹心,老人得名于此,亦是平生最佳寫照。

作者單位: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

編輯/王堯

猜你喜歡
保山延安護士
最美護士
最美護士
最美護士
最美護士
走過萬水千山 最愛一座保山
從延安整風運動說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PTN技術在保山廣電網絡的具體應用
走進延安
漫畫10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