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探索“優質稻+”新模式推進全產業鏈綠色高質升級

2024-03-26 01:31
農產品市場周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賓陽縣香稻香米

?賓陽縣萬畝良田美如畫

賓陽縣地處桂中平原南部沖積平原,土地平整肥沃、土層深厚,因色黑保水率高,素有“南方黑土地”“廣西糧倉”之美譽。近年來,賓陽縣把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作為頭等大事,以“古辣香米”產業為核心,構建擁有集育秧、種植、加工、銷售、服務于一體的香米全產業鏈體系,走出了綠色發展高產高效“稻”路。全縣水稻種植面積穩定在86萬畝,年總產量穩定在31萬噸,兩次獲評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也是全國首批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廣西名優糧生產縣。

聚力提升耕地質量,夯實穩產高產基礎

在耕地質量監測上下功夫。構建耕地質量監測網絡,全縣設立耕地質量監測點14個,其中國家級3個、區級1個,縣級10個。同時建立農用地安全利用村級服務站建設6個,實施耕地生產障礙修復利用項目共計4.5萬畝,在嚴格管控類耕地建設聯合攻關示范區1個,實施面積1500畝。通過監測掌握全縣農田土壤動態變化狀況,建立“一圖一表”的耕地分類清單,實行常態化動態管理,為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提供了理論支撐。在耕地地力培肥上做文章。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高效節水灌溉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加快中低產田改造進度,嚴格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對棄耕拋荒耕地超過1年的,暫停向承包戶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待復耕復種后再重新納入補貼范圍。同時探索科學有效耕地輪作休耕模式,通過在雙季稻區、高標準農田內實施“雙季稻輪作補貼”項目,示范推廣“稻—稻—綠肥(油菜)”種植模式,有效實現提升土壤肥力和提高水稻產量。2022年建立20個500畝以上連片“秸稈還田+種植綠肥”示范區,輻射帶動全縣全年綠肥種植面積10萬畝,土壤有機質平均值為37.13克/千克,總體屬于高等含量水平。同時成功打造冬季稻田油菜觀光景點,進一步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在減量增效上出實招。圍繞“控肥增效、控藥減害、控水降耗、控膜減污、省工節本”,全面推行節肥、節藥、節水、節膜、節本技術,示范帶動優質稻產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大力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水肥一體化等實用技術,實現主要農作物化肥減量增效。以均衡養分管理、有機質提升為核心,采取輪作套作、增施有機肥、綠色種養循環等措施,實現用地與養地結合,切實提升土壤肥力,輻射帶動全縣大面積實現化肥減量增效。2022年,全縣優質稻種植面積達75萬畝,水稻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全縣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面積80萬畝次、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92%、全縣化肥使用量同比減少0.28萬噸、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50.6%,化學農藥使用量比上年減少2.2個百分點。

聚焦優質稻提質增效,增強產業鏈價值鏈

建立香稻行業標準。出臺廣西地方標準《賓陽香稻生產技術規程》《地理標志產品古辣香米》。該標準立足于古辣香米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基于研究成果和地方生產實踐推廣,在品種選擇、生產管理、種植模式、病蟲害防治及收獲存儲等方面形成重要執行參數。構建產學研合作平臺。分別與華南農業大學、廣西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合作共建“古辣香米研究院”、建立賓陽工作站,共同開展種業科技攻關行動,建立香稻新品種、新技術示范基地,示范推廣香稻增香富硒栽培技術,為擴大種植綠色優質香稻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引進的香稻品種目前已成為全縣主推品種,覆蓋面積占全縣水稻種植面積89%以上。全縣20家大米加工龍頭企業通過“公司+農民合作社+種糧戶”“公司+種糧大戶”的模式與1600家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共合作綠色水稻種植基地達10萬畝左右,戶均收入達2.6萬元。打造綠色優質水稻基地。以開展水稻綠色高質高效項目創建為契機,圍繞集成整地、播種、育秧、栽培、管理、收獲等各環節綠色節本高效技術,建立一批示范引領力強的百畝田、千畝方、萬畝片,在示范區組織古辣香米研究院專家開展前瞻性技術試驗示范,重點是水稻智能化育秧、一次性施肥、全程機械化,加快技術熟化和本地化,破解水稻生產技術瓶頸,為大面積推廣奠定基礎。截至目前,全縣優質稻種植面積達84萬畝,第一代原種覆蓋面積達到40萬畝以上。

聚鏈促進融合發展,激發產業內生動能

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結合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工作實際,制定出臺以綠色標準為依據的水稻機械化育秧、插秧、直播、烘干等生產托管服務關鍵環節的作業標準,通過項目的形式對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綠色規范運作進行要求,并將綠色標準規范化運作要求逐步滲透影響其他服務組織。同時利用各項支農惠農補貼的政策和資金,積極扶持和引導農業生產向規?;?、集約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全縣參與社會化服務組織從2021年的68個增加到2022年117個。打造農產品加工集聚區。集聚發展綠色稻米加工產業,規劃以古辣鎮為重點,建設以香米為主、以特色米制食品為業、以炮龍文化為魂的“古辣香米”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培育一批質量高、信譽好、市場占有率高的香米經營主體,打造綠色優質稻品種示范基地、香米全產業鏈基地、三產融合試驗區。目前,集聚區的古辣“稻花香八寶”健康食品、古辣香米供邕綠色食品全產業鏈項目投產運營,項目延伸到雪餅、濕(干)粉、麥芽糖、粉利等。推進農旅融合發展。做大做足“稻田文章”,利用香米品牌效應,優化農田生態環境的“綠色稻+油菜”種植模式衍化花海經濟,打造廣西第一幅“稻田藝術”畫,打造大陸村布谷語創意農耕研學基地,走出了一條“稻花香里”鄉村振興旅游“稻”路,如今金黃色油菜花田已成為賓陽鄉村旅游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大陸村“稻田藝術”已成為網紅打卡地及區內外大中小學校農耕體驗基地。

?賓陽縣稻田白鷺成群,展示良好的生態環境

猜你喜歡
賓陽縣香稻香米
日歷
首屆綏化“北林香米”節簽約40 億
就是他,那個籃球迷
為什么我國會選擇雜交水稻?泰國香米因抗病能力差而被放棄
早秈型香稻三系不育系禾5A的選育與應用
中國香稻不育系育種進展
香稻品種OsBADH2突變位點分析及其功能標記的開發
賓陽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現狀及建議——以賓陽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為例
香稻成香研究及其發展前景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