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打好綠色發展“組合拳”全面推進草原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2024-03-26 01:31
農產品市場周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肅南細毛羊組合拳

?肅南甘肅高山細毛羊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北麓一線,是甘肅省重要特色畜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縣之一。近年來,肅南縣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以草原畜牧業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加快構建生態保護、現代養殖、良種繁育和產業融合體系,持續穩固提升特色優勢產業,探索打造了生態持續改善、產業高質量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草原畜牧業發展“肅南模式”。 肅南縣先后獲評全國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項目縣、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甘肅高山細毛羊生產基地縣等,2022年全縣年飼養各類牲畜140萬頭(只)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 2.3萬元,其中70%源自畜牧業。

“政策支持+科技賦能”,建立保障新機制

堅持把促進產業興旺和農牧民持續增收作為千秋大計、民生之本,舉全縣之力推動產業質效并進。加強政策引領。制定下發《支持甘肅高山細毛羊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肅南—天祝百萬只細毛羊產業帶肅南縣實施方案》等文件,積極爭取各級畜牧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用足縣財政扶持農牧業發展資金,建立綠色畜牧業發展專項資金逐年增長機制,健全以財政擔保為主的農牧業貸款擔保機制,進一步落實鄉村振興產業貸款政策,有效解決特色產業發展資金難題。強化科技支撐。加強院地深度合作,進一步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農牧業科技含量。建成了甘肅高山細毛羊省級核心育種場2個、肅南牦牛繁育中心1個,12項甘肅高山細毛羊生產標準體系和“兩年三產”等高繁技術得到大力推廣,細毛羊年繁殖率較“一年一產”提高了44.61%。建立了覆蓋縣鄉村三級的農牧業技術推廣、動物疫病防控服務機構19個,多層次培養專業技術人員152人,年均培訓專業技術人員、農牧民等5000多人(次),科技對產業的貢獻率達60%以上。

“舍飼養殖+天然放牧”,描繪發展新路徑

堅持走草原畜牧業內涵式發展之路,全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完善基礎設施。將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畜牧業轉型升級的基礎保障,按照“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飼喂精準化、防疫制度化和糞污無害化”標準要求,提升畜牧業基礎設施條件。建成養殖小區(場)101個,暖棚羊舍、剪毛棚等1.7萬座,培育省級標準化養殖場5個、市級9個,全縣95%以上小畜越冬實現暖棚化,牲畜舍飼半舍飼率達75%以上。培育產業集群。立足“高原”“綠色”“有機”等比較優勢,突出甘肅高山細毛羊、肅南牦牛等特色畜種,鼓勵養殖行業協會和企業制定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引導養殖場戶入駐場區,推動畜禽養殖業從千家萬戶向適度規模轉變。初步建成60萬只甘肅高山細毛羊、10萬頭牦牛、15萬畝優質牧草生產基地和1000頭肅南馬鹿馴養基地,2022年存欄牛羊76.97萬頭(只),出欄牛羊62.92萬頭(只)。培育建成了河西地區最大的優質苜蓿生產加工龍頭企業,培育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2家。

“以草定畜+異地借牧”,探索綠色新模式

堅持把草原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國之大者”,“封、圍、育、種、管、借”多措并舉,全面構建“生態育富、畜牧穩富”的草原畜牧業發展格局。全面落實以草定畜政策。全面完成全縣農牧村草原和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引導農牧民有序開展土地(草原)流轉,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加快“三化”草原植被和土壤修復,全面落實第三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嚴格實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制度,構建草原休養生息長效機制,穩步提高天然草地生產能力和生態功能利用效率。全縣流轉土地(草原)82.35萬畝,1102.26萬畝草原禁牧、989.64萬畝草原實行草畜平衡,完成草原綜合治理1520萬畝,全縣90%的天然草原由“逐水草而居”的傳統畜牧業轉向現代畜牧業,草原植被平均總蓋度達70.3%,較2012年提高14.3個百分點。探索推廣“異地借牧”模式。大力推行草原放牧家畜綠洲農區秸稈地放牧生產方式,著力破解全面落實草原生態獎補政策下實現農牧民轉方式、調結構、促增收的產業發展制約瓶頸,探索出了畜牧業發展與自然承載能力相協調、相依存、相促進的循環產業發展之路,實現了發展生產與保護生態“雙贏”目標,推動了天然草原生態良性演替。每年秋冬季近20萬只牛羊“下山入川”前往綠洲農區秸稈地借牧,天然草原年均減畜量達9.3萬個羊單位,借牧期每個羊單位新增純收入28元,實現“禁牧不禁養、減畜不減收”。

“品牌戰略+共享牧場”,推進品牌新升級

堅持從源頭、過程、產品、標準上做文章,努力打造放心品質、過硬品牌,加快構建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良性互動的農產品品牌體系。打造品牌提“身價”。制定肅南農牧業品牌計劃,策劃開展“生態肅南,綠色草原”品牌宣傳推介會、展銷會、美食節等系列活動。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打通產業鏈各環節壁壘,推動品牌共建、聯合營銷,實現產業鏈和價值鏈的深度融合。鼓勵引導各類經濟組織使用“賽美努”“九排松”區域商標和“肅南甘肅高山細毛羊”“肅南牦?!薄懊C南馬鹿鹿茸”農產品地理認證標志,真正打響“高原、綠色、有機”品牌。3個鄉村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肅南甘肅高山細毛羊”“肅南馬鹿”“肅南牦?!鲍@得地理標志農產品,“賽美努(毛)”“九排松(肉)”被認定為“甘肅省著名商標”,全縣“三品一標”農產品達22個,4家企業入選“甘味”商標品牌。共享牧場發“羊財”。以獲評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為抓手,充分挖掘畜牧業多元價值,建成集生態養殖、放牧體驗、遠程可視、休閑養生、觀光旅游于一體的“共享牧場”基地7個,設立及運營縣級電商服務中心1個、鄉級電商服務站5個、村級電商服務點12個,通過品牌影響力彰顯產業特色,形成價格優勢,助推產品進入一線城市中高端消費市場。

?15萬畝優質牧草種植基地

猜你喜歡
肅南細毛羊組合拳
肅南馬鹿
打好“組合拳” 書寫新答卷
東北細毛羊提純復壯試驗報告
妊娠后期云南半細毛羊維持蛋白質需要量研究
打好“組合拳” 攻克“堅中堅”
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對肅南牦牛的影響分析
“組合拳”中出效益
涼山半細毛羊肺炎支原體病的病原分離及生化鑒定
2013年9月20日甘肅肅南、青海門源交界5.1級地震的加速釋放模型研究
朱共山的光伏組合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