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都蘭多龍恰柔北山地區地球化學特征及找礦前景

2024-03-26 04:04夏富富王昱普
現代礦業 2024年1期
關鍵詞:細粒閃長巖礦化

夏富富 王昱普

(1.遼寧省冶金地質勘查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2.宏躍集團葫蘆島八家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省都蘭縣多龍恰柔北山地區距都蘭縣城直距約100 km,大地構造位置位于秦祁昆(東昆侖、祁連、北秦嶺)晚加里東造山系(I),東昆侖造山帶(I2)中,祁漫塔格—都蘭造山亞帶(I26)2個造山亞帶[1],屬于東昆侖成礦帶北帶的祁漫塔格—都蘭華力西期鐵、鉆、銅、鉛、鋅、錫、硅灰石(錦)成礦帶[2],區內構造活動強烈,斷裂構造以與昆北斷裂平行展布的次級斷裂為主,具有較好的含礦熱液通道和儲礦空間[3]。在本區進行地質填圖、化探、槽探等地質工作,圈定化探異常并與發現的礦化、蝕變帶進行綜合研究,闡明本區地球化學特征,分析找礦前景。

1 地質特征

1.1 地 層

在區內僅見有第四紀沉積層,極少有出露巖層,為一套略具層狀未固結的砂礫、砂土松散堆積,沉積層序上和沖積物相互疊置,表現為多期次的堆積旋回。

1.2 構 造

區內的早二疊世、晚三疊世、早侏羅世3 個構造巖漿活動(印支燕山期)期為該區成礦活動提供了充足的熱源[4]。本區位于柯柯賽斷裂帶上,主要發育有2條構造,均與成礦有較密切的聯系。

F1 斷裂走向北西330°,傾向北東,傾角60°,在工作區內出露大于4 km,為柯柯賽斷裂的一部分,斷裂性質為右行扭壓性斷裂。該斷裂主活動期為華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亦有活動跡象,主要控制早二疊世、晚三疊世中酸性巖漿侵位邊界,為區內Ⅳ級構造單元分界主斷裂。

F2 斷裂為北東—南西向,傾向發育于晚三疊世中細?;◢忛W長巖、似斑狀二長花崗巖中,區內出露長度約5 km,為壓扭性斷裂,在地表有見出露,但大多數被第四系覆蓋,與F1斷裂走向斜交,可見較多的構造角礫與斷層泥。

1.3 巖漿巖

區內受不同的造山事件的影響,巖漿活動頻繁,五臺期、晉寧期、加里東期、海西—印支期、燕山期均有規模不等的巖漿活動[5],其中加里東期、印支期—燕山期構造巖漿活動頻繁、強度大[6],主要有海西早期到印支期、燕山早期巖漿巖。

在經歷晚三疊世—早侏羅世長期強烈的巖漿活動后,形成了英云閃長巖—花崗閃長巖—二長花崗巖系列巖漿巖,巖石類型包括晚三疊世的中細粒石英閃長巖、中細粒石英二長閃長巖、中細?;◢忛W長巖、似斑狀二長花崗巖,早侏羅世中細粒二長花崗巖。其中與礦化有關的母巖為花崗閃長巖和二長花崗巖。

1.4 圍巖蝕變

區內以區域變質作用為主,主要圍巖蝕變類型為高嶺土化、綠泥石化、硅化、碳酸鹽化、黃鐵礦化、褐鐵礦化、鉛鋅礦化等,主要分布構造破碎蝕變強烈地帶,巖性主要為蝕變的花崗閃長巖、花崗閃長斑巖、鉀長花崗巖等,其中可見較多的黃鐵礦呈團塊狀、星點狀賦存在巖石裂隙中,單晶顆粒1~10 mm。

2 地球化學特征

2.1 元素含量參數特征

為了對區內元素成礦特征評價,引入疊加強度、富集系數、變異系數、成礦有利度系數等參數見表1。

從表1 中可以看出,Bi、As、Pb、W、Cu、Ag、Au、Ni、Zn、Mo 等元素后期疊加強度較高;W、Bi、Au、Mo、Pb、Ag、Cu 等元素變異系數較大;Mo 富集系數高;Mo、Bi、Au、Pb成礦有利度系數較高。綜上分析,該地區有利于W、Mo、Bi、Au、Pb等礦產的富集與成礦。

2.2 元素的離散特征

注:X1為未剔除異常值后計算結果;X2為剔除異常值后計算結果;D 為平均值(X1)/背景值(X2);Cv1為未剔除異常值計算的標準離差/平均值(X1);K 為測區背景值(X2)/青海省各元素豐度;成礦有利度系數Ma為變異系數(Cv1)×富集系數(K)。Au、Ag單位為10-9;其他單位為10-6。

根據區內土壤中各元素數據統計計算變化系數及標準離差,研究區內各元素原始數據的變化系數(Cv1)與背景數據的變化系數(Cv2)分別反映2 種數據的離散程度,Cv1/Cv2則反映背景擬合處理時離散值的剔除程度;原始數據的標準離差S1、背景數據的標準離差S2及比值的結果見表2。

?

從表2 中可以得出W、Bi、Au、Mo 和Pb 的變化系數較大,局部富集的趨勢明顯;Ag、Zn、Pb 和Cu 的標準離差的剔除前后比值較高,數據剔除程度較大,高值點較多;Sn、Co、Sb、As、Ni 等元素在區內變異系數Cv1和S1/S2比值相對較小且成礦有力度系數較小。

2.3 元素R型聚類分析

在充分分析區域地球化學特征及成礦規律的基礎上,在0.3相關水平上對研究區元素進行分析,R型聚類分析譜系圖見圖1。

以R型聚類分析為基礎,結合元素區域地球化學圖各元素的實際分布特點,依據各元素的地球化學特征,將研究區13 種元素劃分成3 個元素組合,分別為Au-Ag-Pb-Bi、Co-Ni-As-Sb-Cu-Zn-W、Mo-Sn。

2.4 異常圈定

以區內各元素背景平均值利用迭代剔除法剔除特高值和特低值,用求得的平均值加2倍標準離差求出理論異常下限(計算值),結合地球化學圖等量線及圈定效果確定出實用異常下限,在地球化學圖上直接圈定各元素異常。將空間上密切相伴、同種成因的所有元素異常歸并為一個綜合異常。

(1)鉛鋅銀類綜合異常是本區的主要異常種類,異常元素以Pb-Zn-Ag 為主,全區共圈定20 處,包括BS1、BS3、BS4、BS6、BS7、BS9、BS10、BS12、BS13、BS14、BS15、BS16、BS17、BS19、BS21、BS22,鉛鋅銀類異常主要分布在勘查區中部和東部。

(2)鎢鉬族元素類異常元素以W-Sn-Bi-Mo 為主,全區共圈定4 處,包括BS2、BS20、BS23、BS24,鎢鉬族元素類異常在勘查區分布比較零散。

3 找礦遠景分析

依據異常分類,結合地質背景及發現的礦化線索,篩選出測區內找礦前景較好的BS5、BS11 2 處異常進行描述和解釋推斷(圖2)。由綜合異常圖可以看出,多元素組合異常BS5、BS11主要與構造帶相關,大部分元素組合異常分布在構造破碎帶附近。

3.1 BS5異常特征

BS5異常規模大、強度高,形態不規則,呈帶狀北東向展布。異常元素組合為Zn、Cu、Bi 元素異常(表3),主成礦元素套合良好,三級濃度分帶明顯(圖3),高值點基本重合。該綜合異常的Zn 與Cu 異常套合較好,其中Zn 異常面積略大,而Bi 異常是由相鄰的6個異常組成。Zn、Cu、Bi等元素在調查區內變化系數大,富集成礦的可能性較大,推測該異常是元素遷移富集而形成的礦化引起的。

?

BS5 綜合異常中Zn、Cu、Bi 等元素已達到礦化標準,其分布于二長花崗斑巖中,沿F2 斷裂構造分布,各元素異常的長軸方向為北西向與F2 斷裂構造一致。通過踏勘,在異常帶位置附近發現局部構造、蝕變帶發育,且在異常區發現有4 個金屬礦化線索,發育有浸染狀孔雀石化、鉛鋅礦化,在裂隙中發育有褐鐵礦化。在發現的鉛鋅銀礦化露頭處,采取4 個樣品,Pb 品 位 為5.47%~7.57%,Zn 品 位 為1.29%~1.47%。

3.2 BS11異常特征

BS11 異常規模大、強度高、形態不規則,沿北東向展布。異常元素組合以Ag、Pb、Zn 為主(表4),伴有Cu、Bi、Co、Ni、W 等元素異常,主成礦元素套合良好,三級濃度分帶明顯(圖4),高值點基本重合。該異常Ag、Pb、Zn 等元素在勘查區內變化系數大,Ag、Pb、Zn富集成礦的可能性較大,推測該異常是元素遷移富集而形成礦化引起的。

?

BS11 綜合異常中Ag、Pb、Zn 等元素分布于二長花崗斑巖中,位于F1 與F2 斷裂構造走向交匯處,構造運動的交叉部位往往是成礦、容礦部位。該異常規模大、強度高,異常帶附近構造特別發育、蝕變強烈,由于第四系覆蓋,在異常區僅發現2 個金屬礦化線索,發育有鉛鋅礦化、浸染狀孔雀石化,在發現的鉛鋅銀礦化露頭處,采取2 個樣品,Pb 品位為5.92%~9.17%,Zn品位為2.43%~2.68%。

4 結 論

(1)通過分析元素分布特征,W、Bi、Au、Mo 和Pb的局部富集的趨勢明顯;W、Bi、Au、Mo、Pb、Zn、Ag 等元素在研究區富集成礦的條件好,是本區的主要成礦元素和伴生元素。

(2)圈定異常區,結合其他地質工作,選擇了2處遠景區進行成礦分析,以此為依據進行下一步地質工作。

(3)研究區內2個遠景區主要分布在構造破碎帶附近,也已發現多個多金屬礦(化)點,產出部位構造、蝕變帶發育。從成因上分析,礦床為構造熱液充填型,中細粒鉀長花崗巖、似斑狀二長花崗巖提供物質來源,發育的構造活動不僅為礦質活化提供熱源,還為礦液提供運移通道和存儲空間。

(4)結合地質單元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和異常分布特征,研究區內礦種主要為巖漿熱液型金、銀、鉛、鋅、鎢、鉬礦等。

(5)通過實地踏勘及采樣分析,已發現的礦化點鉛、鋅品位較高,建議在該地區做進一步的地質工作,對遠景區進行有效的勘查,以期獲得較好的找礦成果。

猜你喜歡
細粒閃長巖礦化
礦化劑對硅酸鹽水泥煅燒的促進作用
MG-9#捕收劑在極細粒煤泥浮選中的應用
大麥蟲對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礦化作用
細粒級尾砂高濃度膠結充填試驗研究與工業應用
四川得榮新州輝長閃長巖體巖石學及地球化學特征
泰國普龍矽卡巖型銅金礦床閃長巖鋯石U-Pb定年及意義
拉薩地塊西段尼雄地區早白堊世晚期花崗閃長巖的成因及構造意義
閃長巖在雙層碎石封層中的應用
濟陽陸相斷陷湖盆泥頁巖細粒沉積層序初探
微細粒磁鐵礦提鐵降硫試驗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