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遺蠟染走進中學美術教育的策略研究

2024-03-27 09:15楊翠芬
西部皮革 2024年1期
關鍵詞:蠟染布料中學

楊翠芬

(貴州師范大學,貴州 貴陽 550025)

0 引言

在我國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中,文化多元化是我國民族民間文化的精髓,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是相關人士非常關心的問題[1-2]。蠟染藝術文化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少數民族的文化積淀,它的傳承和發展對我國的文化自信是極其重要的,但如今蠟染文化在傳承和發展過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阻礙[3-4]。把優秀的非遺蠟染藝術在中學美術教育中進行開發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和教學價值,進而推動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中學課堂作為傳承非遺文化的重要場所,中學生作為發揚蠟染文化的重要群體,所以我們在中學美術教育中更應該加大對蠟染文化的關注。本文針對蠟染文化走進中學美術教育課堂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對應的措施。

1 蠟染及其工藝流程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地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民族特征和藝術特色。藝術來源于生活,蠟染屬于民族民間藝術的一種,且蠟染藝術其實和我們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有關聯[5]。蠟染的圖案最初源自先民生活中一些自然紋樣以及創造的幾何紋樣,通過不同圖案的組合排列,最后呈現的蠟染充滿著神秘莊重、古樸典雅的色彩。非遺蠟染分為兩步,蠟畫與染色,主要的步驟有涂蠟、繪圖、染色、漂洗、退蠟等[6]。蠟染工藝在各個地區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它的主要材料為布料及藍色染液,染繪的布料一般使用的是自家織的棉布、麻布等。蠟染的制作過程非常復雜,通常的做法便是采用蠟液在白布上繪出一些想要的圖案,如各類動物、植物等,而后將其放入在染缸中,最后進行水煮晾干即可。有經驗的民間藝人并不需要提前在布料上畫好圖樣,他們可以直接用蠟刀去進行圖案的描繪,在染色之前必須先把描繪好圖案的布料用水浸透,把布料在天然藍靛制成的染液中浸泡一段時間,再多次把染色的布料從染缸里拿出來進行氧化,使布料的顏色逐漸加深到自己想要的程度之后,再將布料放入清水中去掉浮色,然后將染好的布料放入沸水中去除蠟液留下的痕跡,最后經過漂洗晾干,從而完成了整個蠟染制作工序。在制作過程中,因為蠟染具有冰紋這樣的獨特工藝,并且這種工藝過程是無法進行復制的,所以具有很強的獨特藝術效果,同時這也是蠟染文化中很重要的藝術特征之一。

2 中學美術教育蠟染課程存在的問題

在現代中學美術教育中,蠟染藝術的繼承和發揚中存在一些問題,導致蠟染的發展難以提高。

2.1 重視程度不夠

我國的素質教育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美術教育在中學教育的地位上難以匹敵語數外等文化基礎科目。因學校與教師對非文化課程的認識程度不夠,加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要應對的是來自中考與高考壓力,所以學生在美術方面投入的精力少之又少。在中學教育中,美術課程占據的比例相較于文化課程而言是極少的,更遑論非遺蠟染這種專業方向,因課程安排上學校會優先文化課程,所以在中學美術教學上,老師很難去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與基本實踐技能,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蠟染的教育事業。

2.2 基礎條件薄弱

目前我國的中學校園里,學校很少有設置配套的蠟染工具和制作蠟染的材料,同時,也沒有準備固定且專門為蠟染服務的場所,在進行蠟染課程的相關教學中缺乏基礎性保障,學生局限于老師所講述的課本上的理論知識,不能親身參與到蠟染制作的實踐過程當中,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印象不深,收益不大,課程結束以后就拋諸腦后。

2.3 教學形式單一

中學美術課教學形式單一,缺少一個美術學習系統方式。如,中學生對于蠟染的學習與了解,通常的手段就是讓學生欣賞他人的蠟染作品,而沒有讓其自由發揮的蠟染實踐教學,這種做法雖可一定程度上快速提高學生的眼界,但長時間單一的學習方式,會造成學生在自己的創作過程中,潛意識地模仿別人的作品,造成中學生的作品出現千篇一律的表達方式與思想,這樣的方式對于學生的全方位藝術思想與修養的培養是極其不利的。

2.4 師資力量薄弱

中學課堂中,美術老師的專業素養直接決定了美術課程的教學質量。目前我國的中學美術老師多為師范大學本科畢業生,教學水平更是良莠不齊,特別是在蠟染這種專業美術方面的知識非常薄弱,從而直接導致了中學生無法從美術教育的黃金階段得到良好的美術熏陶,這也極大程度上阻礙了蠟染在中學美術教育中的傳播。

2.5 學生基礎薄弱

蠟染在進行相應繪畫創作的時候,必須有一定的繪畫功底和理論知識的支撐,然而中學生大多數是剛開始學美術,美術理論知識與專業技巧的功底都比較差,對于蠟染的各方面知識的了解也不夠,大多數都是在聽老師的講解或欣賞他人的藝術作品中所獲取,自己親身實踐的機會很少,在進行蠟染創作的時候,很難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創新方面能力較差。

2.6 工藝流程復雜

蠟染的工藝流程是比較復雜的,其中主要的步驟有涂蠟、繪圖、染色、漂洗及退蠟等,如果不能做好蠟染過程中的每一步,最終難以得到令人滿意的作品。在蠟染制作過程中不僅需要學生具備較好的專業素養,還要求學生需要十分專注和細心。由于中學生在美術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都是不足的,往往創作出的作品并不完美,這樣的結果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降低學生對蠟染的興趣。

3 美術教育中蠟染文化傳承改進措施

3.1 增強蠟染的重視程度及宣傳力度

國家及學校大力宣傳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改變人們固有思想,在中學開設的蠟染課程項目中,國家給予些許資金補貼,豐富當地校本教材,積極改變教材資源配置不合理的現狀,學校定期購置關于蠟染原材料以及布料等,保證其庫存充足,教師在中學美術教育中的可行性也會有所提高。加強對公共資源的統籌管理,提供多種課外拓展非遺蠟染知識的渠道,在學校設置蠟染工藝體驗館、相關教室等固定場所,把校園內的圖書館、走廊、教室圖書角、閱覽室等場所的公共資源充分利用起來,為其購置大量相關蠟染書籍以供學生閱讀,彌補學生關于蠟染知識面的不足之處,擴大蠟染的學習范圍,開闊學生和教師的視野。在學習蠟染的專用場所里讓學生開展實踐活動,親自參與蠟染工藝品的制作流程之中使其獲得直接體驗,不再局限于課本的理論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其學習興趣以及實踐能力。

3.2 教學方式多樣化

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上好一節美術課,又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應該利用多樣的教學方式,需要師生之間的互動與課堂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保持課堂的新鮮感和有趣性。在美術課上,為了集中學生的興趣與注意力,教師教學過程中需要采取各種各樣的方式去吸引學生,如利用電影、講故事等方式去提高學生對學習蠟染的主動性,學生們就像聽故事一樣,慢慢汲取老師所講故事中的精神滋養,以此來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營造師生與同學互動的良好氛圍,繼而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增強他們對蠟染的濃厚興趣和形象的感受。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梢匝埼覈南炄敬髱焷韺W校講座,激發中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加學生對蠟染的認同感,為學習蠟染打下良好的基礎,學校也可以安排老師帶領學生去當地開展蠟染的實踐活動,拜訪當地的民間蠟染手工藝人,讓學生了解蠟染的具體制作流程以及發展現狀,零距離感悟蠟染藝術的魅力所在,對學生學習蠟染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提升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

在每個老師的心中,教好自己的學生,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教學收獲更多的理論與實踐知識是他們的畢生追求,但是如何教學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又是老師所要思考的,這就只能在不斷的實踐與改進過程中逐漸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與專業素養。學無止境,教學相長,教師要時刻保持學而不厭的心態,比如學生有一碗水,老師就得有一桶水,這就需要教師樹立終身學習意識,不斷地提升自我,與時俱進,在教學中與學生共同成長。比如說教師可以進行現場考察,向優秀的民間藝人學習,也可以參加教師培訓,把所學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蠟染融入到美術課程和日常的教學當中。教師也可以與國內外美術教師、美術研究專家、蠟染大師等進行多方面的交流學習,以此獲得更加豐富的美術課程資源,不斷提升對非遺蠟染的理論與技藝方面的認識程度,積極發揚和繼承我國蠟染非遺文化的精髓,做非遺蠟染堅實而有力的傳播者。

3.4 提升學生能力

在美術教育中,讓學生親身實踐是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引入實踐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可以提升教學效果,有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蠟染文化。學習蠟染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繪畫基礎,教師可帶領學生參加戶外寫生,寫生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繪畫表現能力,也可以快速培養學生在繪畫過程中的審美判斷力與觀察能力。因為在寫生訓練中,學生需要在野外自由選擇想要繪畫的場景及在繪畫中如何布局等方面,這些都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平時所學及所練的繪畫知識,使學生在充分體驗繪畫的樂趣中為學習蠟染奠定基礎。學生可以在平常的寫生訓練中,不斷發現自己的不足與長處,而后才可以根據這些優點與缺點進行揚長避短,同時,教師需要在寫生過程中去不斷指導和啟發學生,在教學中需要去鼓勵學生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學生通過創新的方式,而非單一模仿別人的表達方式與習慣。學生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往開來,形成自己的風格,形成自己的表達方式,才可以獨立創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優秀蠟染作品,這樣才能讓學生通過繪畫認識自己從而釋放自己獨特的個人魅力,并挖掘出自身內在的真善美。

3.5 體會蠟染的魅力

學生在學習蠟染藝術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對于蠟染工藝技術的理解與興趣去動手嘗試,并且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一些創新。學生可以用顏料在白布上繪畫,加以一些蠟染中夸張的圖案,繪制完成后經過封蠟、冰紋、脫蠟等工藝,也可以呈現出一個完整而精美的蠟染作品。在教學課堂中,學生可以根據蠟染運用的多樣性,可在各類紡織物,如書包、衣服、手提袋等生活用品上進行蠟染的自主體驗與學習。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讓學生自主思考,讓他們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發揮自己的獨立思想和判斷能力,激發自己的藝術細胞,讓他們在接受新知識的同時感受美的熏陶,從而助力身心的健康成長。

3.6 化繁為簡

制作蠟染的流程比較復雜,但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循序漸進地去完成一幅作品,將復雜問題簡單化,一個環節接一個環節地去完成。首先認識一些蠟染常識,如蠟染使用工具,學生可以通過圖片或者實物了解;其次,了解一下畫布,包括畫布材質、大小等,了解一些蠟染的常用圖案,蠟染的練習也可以從一些簡單的民族圖案開始;再者,學生在繪圖這個環節,可以簡單一點用鉛筆描繪在畫布上,然后用蠟液在白布上描繪出圖案。最后,把描繪好的圖案放進染缸當中,可以多浸染幾遍,達到想要的結果后進行水煮晾干。如此簡化蠟染制作的每一個比較復雜的流程,讓學生從一些簡單的蠟染作品入手,使他們不會覺得這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激發其學習欲望。

4 結語

在中學美術蠟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重視程度不夠、師資力量薄弱及蠟染工藝流程復雜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在蠟染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各界人士對非遺蠟染的重視度,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形式需要多樣化和個性化,以此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和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在蠟染學習過程中化繁為簡,逐步完成蠟染作品,激發學生學習蠟染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蠟染的積極性,從而進一步提高中學美術課程的整體教學質量。

猜你喜歡
蠟染布料中學
苗族蠟染
蠟染的紋飾探討
用布料拼圖形
燒結機布料器的改進優化
在多解中學創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蠟染手絹寄深情
按約定付賬
寧波市四眼碶中學
蠟染在現代中式服裝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