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遺皮影戲傳承發展研究

2024-03-27 09:15劉子嘉
西部皮革 2024年1期
關鍵詞:皮影戲皮影進校園

劉子嘉

(六盤水師范學院,貴州 六盤水 553004)

1 皮影戲概述

1.1 皮影起源

皮影戲屬于傀儡戲的一種,是一種古老的、分布范圍廣闊的民間藝術。皮影藝術的起源,至今沒有定論,據史料記載,宋代時期使用素紙雕鏃的影戲造型,因此稱作“影戲”。皮影戲是皮影工匠一人操控牛皮制成的人偶,利用夜晚的燈光將影子投射在幕布之上,旁邊配合著唱念、樂器等的一種戲劇表演形式[1]。皮影戲經過師徒間不斷地傳承與發展以不同的形態穿行在全國各地的街頭巷尾,是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表演形式。目前搜集到的記錄,一種認為皮影藝術是“始于漢”“興于唐”“盛于宋”,也就是說在兩千多年前皮影戲就已經存在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皮影戲是在一千多年的宋代才被世人所熟悉。無論是哪種藝術形式都是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發展周期,皮影戲從產生到成為一個完整的藝術形式,也是如此。

1.2 皮影發展

從古至今,無論是在宮廷的戲曲還是民間的說唱藝術都具有一定的道德傳播力,正所謂“民不知書,獨好觀劇”[2],這是民間大眾觀劇、聽劇的寫照,也是民間進行思想觀念傳播的重要途徑和場所。據資料記載,影戲在宋代最初的演是在街頭巷尾、勾欄瓦舍之中,后來逐漸進入宮中、軍隊,并且在此期間已經在民間廣為流傳,是民間大眾非常喜愛的一種表演形式。古往今來,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承載著民眾的精神需要,皮影戲亦然。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習慣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加上新技術載體的普及,特別是有線電視、電影院、手機、視頻App 的廣泛普及,促使皮影戲的觀眾逐漸喪失對其的興趣,轉而投身于自媒體碎片化的短視頻傳播形式,促使依托線下觀看表演的皮影戲逐漸走向衰落,早期頗有成就的高超手工藝人也到了花甲之年甚至已經離世,這讓皮影藝術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和重創,很多優秀的皮影作品無人繼承和保護,甚至瀕臨流失。此時,皮影藝術亟待一個新的發展契機。

皮影戲是中國傳統手工業和手工技藝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宋《百寶總珍集》記載的一個箱子里面有1 200 多個影偶,“水晶羊皮五彩裝”,這說明了宋時皮影戲人偶的制作技術、色彩水準、雕刻手法等已經達到相當高超的水平?!皳吨袊び澳九肌酚涊d,自2006-2010 年,由大連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聯合舉辦的皮影戲藝術進校園活動在大連市全面展開?!盵3]表現多樣、特色鮮明、創意新穎,讓皮影戲的獨特魅力展現在全國人民面前;2016 年,首所“湖湘木偶皮影特色學?!睊炫?,形成了“院校共建”興辦特色學校的模式。把傳承了二千多年的皮影藝術用近距離操作、心口相傳的方式傳授給學生,讓中國傳統非遺文化的種子植根在學生的心中,培養更多的校園傳承人,讓非遺文化基因在校園里生根發芽,逐漸綻放;2017 年,中國博物館學會第九屆學術會議探討了“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讓學生體會到了一件件精美的皮影,是對古老技藝的傳承,是對悠久歷史的記述,是先人智慧的凝聚,是對燦爛文化的承載。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既是文化協同發展的需要,也是地區多元文化薈萃融合的有效嘗試;2022 年,全國非遺(皮影)藝術進校園工作研討會暨《中國皮影戲》首發儀式在中國京西皮影非遺園舉辦,這是國家利用校園傳承皮影藝術、保護皮影文化的重要舉措,為中國皮影藝術的保護性傳播與創新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 皮影傳承發展現狀

2006 年,皮影藝術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2011 年,把中國皮影戲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2 年,《關于進一步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的通知》《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工程的意見》等文件也提出,要積極動員各級學校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保護和傳承。2022年,全國非遺(皮影)藝術進校園工作研討會暨《中國皮影戲》首發儀式在中國京西皮影非遺園舉辦。迄今為止,國內外藝術學界有關皮影藝術與當地文化融合進校園活動的研究成果豐碩,但也存在明顯不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皮影藝術與當地文化融合進校園活動聚焦于不同省份不同民族不同教育層次探討,貴州省皮影藝術進校園相關研究薄弱。皮影藝術走進校園是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途徑。在國家大力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感召下,地方傳統文化得到日益改善與發展。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皮影日趨完善與繁榮,將皮影藝術引進大中小學課堂勢在必行[4]。將皮影藝術的傳承及創新與人才培養相結合,培養皮影藝術傳承人,創作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具有時代價值的皮影藝術作品,開發數字皮影藝術課程,將學校教育與文化館和皮影社團緊密聯系,發揮學校傳承皮影藝術的文化保障作用。

貴州六盤水市皮影藝術與當地文化融合進校園活動多歸于黔西等地區的考察,六盤水市皮影藝術與當地文化融合進校園的專題研究有待加強?!百F州黔西:非遺皮影戲進校園”新聞報道顯示:從2021 年秋季開始,畢節市黔西市谷里鎮谷里小學結合學生興趣愛好,開設皮影戲“非遺”小課堂,并將非遺皮影戲納入學校教育實踐中,選任精通皮影戲表演技巧的專業老師,開設皮影戲表演課程,讓學生在學習中和實踐中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除此之外,對貴州省皮影藝術進校園活動的學術研究幾乎為零,并且貴州省在皮影藝術與當地文化融合進校園活動方面關注度不足,六盤水市皮影藝術與當地文化融合進校園活動探討欠缺。因此,貴州省六盤水市皮影藝術與當地文化融合進校園專題性研究勢在必行。

3 皮影保護與傳承路徑

3.1 融入院校教育

小學和幼兒園是思想啟蒙的首要陣地。皮影藝術包含很多有趣的歷史故事,這種以故事和表演的形式進行表達的藝術更容易吸引小孩子的關注力,并且可以將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練習,易于接受和記憶。幼兒園和小學期間是學生思想啟蒙的最佳時期,因此,在學校教育中融入皮影戲手工DIY 是一件有趣又有意義的事情。

中學是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養成的最佳時期。將皮影納入初中和高中,一方面可以緩解巨大的學習壓力,另一方面可以在娛樂的同時將歷史文化盡收眼底,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積累更加豐富的文化素材。

大學是學生樹立思想價值觀念的重要時期。大學期間需要學生自主學習更多的文化知識,為走出校門做鋪墊。其中大學期間最重要的就是價值觀念和道德水平的養成。將皮影藝術引入校園,就是將優質的傳統文化、非遺文化展現在學生的面前,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皮影藝術的發展路徑和學生成長相似,都是一個持續性向上發展的過程。因此,將皮影藝術融入院校教育,不僅能夠豐富校園文化資源、加強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文化素養,還能夠利用校園的力量將皮影藝術傳承傳播下去。

3.2 扶持民間藝術

線下活動,比如皮影演出等。六盤水市森林資源豐富,綠水青山,藍天白云,空氣濕潤,被稱為“涼都”,是全國游客的避暑圣地。每年長達1~2 個月的旅游旺季是宣傳本地文化的最佳時間。例如水城古鎮坐落在六盤水的城中心地帶,加上美食的加持,每年夏天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本地人。在這個人流聚集的地方,更需要多元化的文化融入,因此,適當地加入皮影藝術的演出活動,不但可以吸引游客,還能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到地域文化之中。例如,天籟貴州皮影演出活動。線上活動,比如短視頻、App直播、數字皮影博物館等。

我們難以估量皮影藝術在未來會發展為什么樣的形式,或是逐漸消亡,或是展館保留,無論如何,皮影作為一種極具民族文化價值的藝術形式,其文化內涵的重要性一定會被今后的精神生活所吸收,也會以一種新的藝術狀態而存在。例如,電影《八佰》中的“半世飄零半戎生,風打燈籠照殘燈,封刃掛甲馬歇處,不赴瑤臺再走一程”皮影唱詞,一曲悲涼的皮影引得即將發起最后沖擊的士兵們百轉千折,也讓觀眾看得唏噓不已。另外,電影《活著》中也多次出現皮影表演。如何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從文化本身去挖掘價值,從而進一步創造屬于這個新時代的新文化。

3.3 皮影藝術進校園

立足三線精神(三線精神產生于20 世紀六、七十年代三線建設時期,內容可簡要表述為“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于創新”),探索文化傳承。自古以來戲文都是以傳播倫理道德為目的,而民間大眾的許多傳統觀念也大多來自戲文,正所謂“民不知書,獨好觀劇”。三線精神作為六盤水紅色血脈的延續,已經深深地扎根在水城人的骨子里面了。但作為Z 世代人群,卻沒有這么深刻的感受。這悠久的歷史事件和濃厚的文化韻味需要傳播給更多的年輕人。通過有趣的、有個性的皮影藝術表演來傳遞三線精神是一種全新的傳播形式。在傳播的過程中可以實現非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雙贏,一方面,能夠讓本土文化和皮影藝術相融合,將優秀的傳統文化皮影本土化、創新化;另一方面,通過皮影的快速傳播,能夠讓三線精神、皮影藝術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

傳承非遺文化,豐富校園生活。校園作為傳承非遺文化的主陣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是一種民間傳唱、流動性極強的文化,皮影在流傳中,很少有專門的人或者機構對其進行具體的文字記載,大多是后人防止其消失,或者傳承人簡單的記錄。皮影藝術的很多唱功技巧和表演技能只能保存在民間藝術家的頭腦中,一旦失傳很難重新找回。因此,非遺傳承最重要的載體就是人本身。生活在校園中的孩子,無論是大中小學,都是皮影藝術傳承的重要群體。想要傳承非遺文化皮影,首先要讓更多的學生了解皮影、喜歡皮影、重視皮影,其次,要在校園文化中建立皮影文化宣傳的主要陣地,只要學生對皮影藝術感興趣了,我們的民族文化根脈就有望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

開設皮影課程,搭建傳承橋梁。在六盤水市大中小學增加非遺文化(皮影)知識的公開課,針對不同的學習階層,不同的學習習慣和特點,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例如,在小學進行皮影藝術的公開課則需要多增加DIY 動手制作能力,讓學生多一些參與感和體驗感,引起小學生的興趣;在中學開展皮影教學則需要和學生深入溝通皮影的歷史和發展,通過文化語言的溝通,讓學生拓展知識領域,愛上皮影藝術;在大學開設皮影課程則需要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了解皮影的起源、制作過程、表演形式等,能夠進行皮影形象的設計和創作。以上這些針對大中小學的課程建設,是將新生代吸納到非遺文化(皮影)的發展與傳播的隊伍中來,也是搭建人才隊伍與優秀傳統文化溝通的重要橋梁。

近些年,隨著自媒體短視頻和網絡直播的熱度不斷提升,每個人從被動的卷入到這場信息爆炸的自媒體陣營中到主動地創作作品加入自媒體陣營的行列,也只用了很短的時間,這說明,自媒體已然成為大眾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皮影藝術發展與傳承的問題上,就不得不考慮優化和創新傳播與傳承的方式。例如,App 短視頻傳播和直播宣傳。以抖音、快手為首的短視頻傳播已經成為大眾生活的一部分,他們以記錄生活為口號、碎片化的宣傳為特點,占據了用戶的絕大部分時間,也迅速吸納了粉絲和用戶。利用短視頻傳播皮影,突出其有趣性和文化內涵、地域特色,能夠突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同時也可以選擇目標受眾人群進行精準的投放。從而激起廣大民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參與感、自豪感、認同感。

4 結語

中國皮影戲是多種藝術形式歷經千年融合而形成的一種古老的傳統藝術。各地集會上,皮影往往能占據一方舞臺。在我國,皮影戲遍及各地,僅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皮影戲就有37 項,涉及17 個省份,其分布范圍之廣可見一斑。因此,六盤水皮影藝術想要更好的發展,就需要結合本地特色文化精神與民族文化內涵,依托自媒體的傳播力和學生的創新力,尋求一條全新的發展之路。

猜你喜歡
皮影戲皮影進校園
我們來演皮影戲
皮影戲
月光皮影
我愛皮影
不老的皮影
我發現了皮影戲的秘密
舞龍舞獅進校園
烏蘭牧騎進校園
優秀劇目進校園
皮影的來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