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設計新探索

2024-03-28 07:54朱新政
課堂內外·教師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實踐性作業雙減政策

朱新政

摘? 要:作業創新與設計是落實“雙減”政策的關鍵途徑。傳統的數學作業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不緊密,缺乏實踐性,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降低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無法滿足學生多方面發展的需求。因此教師要從小學數學的課程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設計出具有趣味性、探索性的實踐作業,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知識與技能,體驗知識的形成和成功帶來的快樂,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

近年來,我國的教育領域發生了巨大變革,“雙減”政策的出臺,給教育實踐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育作為義務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也需要不斷完善教材、創新教法,以更好地適應新的教育環境。作業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必要補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實踐性作業作為小學數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因此本研究將探討在“雙減”背景下,如何設計出更加符合小學數學課程特點的實踐性作業。

在“雙減”的大環境下,教師要想在減輕學生作業壓力的前提下,達到增效提質的教學效果,在安排作業時,應盡可能地把作業限制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并建議使用非書面作業,使作業的多樣化與“雙減”思想相結合,在實踐性作業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其全面發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實踐性作業時,要充分考慮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征,創造出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和實用性的學習活動。

一、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實踐性作業的重要作用

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教師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設計出更加符合教育要求的實踐性作業,包括如何平衡實踐性作業與課程內容的關系,如何確保作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如何評價實踐性作業的成效等。

實踐性作業是小學數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優化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思維。實踐性作業也可以提升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參與度,促進他們的自主學習。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能夠發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升學生自主探索和學習的興趣。同時有效的實踐性作業貫徹了終身學習的思想,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另外,實踐活動的材料來源于生活,為學生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書面作業相比,實踐性作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機械性和重復性。并且實踐性作業的形式也比較多樣化,如調查實踐、測量實踐、操作實踐等,從而避免了單一的傳統書面作業。此外,通過建立問題情境,學生能夠深刻理解數學知識和答題技巧,從而達到綜合提高學生數學的能力和素質的目的。

總之,教師設計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能夠讓學生得到更好的學習體驗,認識到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感受數學魅力,從而提高了設計的有效性。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的設計原則

“雙減”政策的實施,為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的合理安排提出了一條新的思路,即在安排作業時,教師不僅要考慮作業數量,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期望學生能順利完成實踐性作業,達到最終的學習目的:

(一)拓展性原則

實踐性作業的設計,應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更深刻的認識,同時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圖形的變換》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設計類的任務:“給一個本地的產品工廠設計一個盒子,這個盒子必須是軸對稱的?!痹谧鳂I設計的過程中,教師還要讓學生認識到節約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在學習軸對稱圖形的基礎上,樹立起環保意識。

(二)趣味性原則

小學數學因為其邏輯嚴密、理論抽象,課堂顯得有點沉悶,影響了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所以,在安排實踐性作業時,教師要選擇具有時代性、趣味性的作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中的常見問題

(一)難以把握實踐性作業的難度

目前,我國的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還處在研究階段,大多數作業都是由教師自己設計的,所以往往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在設計作業時,教師沒有將數學知識與實際操作有機結合,不能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另外,某些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的安排沒有充分考慮到實際材料的普遍性和實用性。因此如果實踐性作業太難,最后學生只好求助于父母,這樣不但會影響實踐性作業的預期效果,也會加重家長的負擔。

(二)缺乏對實踐性作業的檢查和反饋

在數學教學中,家庭作業的完成情況往往是反映學生數學學習成績的一個重要指標,教師會通過作業批改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據此適時地進行課堂教學。然而,由于實踐性作業的開放性很強,答案并不是單一的,而是以過程為主,并非結果,這就導致一些數學教師對實踐性作業的評價并不重視,即使評價,也只是進行簡單的評判。因此實踐性作業難以有效地發揮作用,最終使實踐活動成為一種形式主義。

四、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的優化路徑

(一)科學設計實踐性作業的難度

與傳統的計算作業相比,實踐性作業更為復雜,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保證實踐性作業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發揮其價值和優勢。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科學設計實踐性作業,注重高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質。

以《長方形的周長》相關知識點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個體差異,盡量給能力較弱的學生安排一些比較簡單的作業。例如,用鐵絲圍成長10米、寬8米的長方形,計算出鐵絲的長度。針對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不僅可以讓學生回答以上問題,還可以對問題進行一定程度的延伸。以上的作業設計方法,能更好地滿足不同水平的學生需求,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果。

(二)設置多元化的實踐性作業

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的設計應與日常生活相結合,確保其應用性、開放性、實踐性。比如,在講解了與《圖形平移》的相關知識后,小學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并進行旋轉、平移等動作,以加深學生對平移、旋轉等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另外,游戲類實踐活動突出了“寓教于樂”的特點,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游戲元素,使其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例如,在北師大版數學教材中,安排了許多“購物”情境,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家里和父母一起進行游戲,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更好地掌握加、減、乘、除的計算,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此外,探究式實踐性作業是指學生在數學教師的引導下,利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方法進行探究式的數學學習,以加深對小學數學的認識和理解。實踐性作業不僅僅是讓學生單純應用數學知識,教師還應當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此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例如,通過設計一個小學數學競賽項目,學生可以在解題過程中展現出創造性思維,提高問題的解決能力。

(三)重視“雙減”政策下學生的體驗感受

實踐性作業的設計要體現其趣味性,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使學生在做完作業時獲得愉快的體驗,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精神壓力。一般而言,小學階段的數學課程以基礎學習為主,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學習經驗,注重對知識的練習和運用,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另外,教師要通過實際操作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因為作業本身是查缺補漏、鞏固知識的一種輔助工具,所以不能使學生產生畏懼和排斥心理。而實踐性作業的實施,正好可以將“雙減”理念融入學生的學習中,使學生能夠享受到學習的快樂。

比如,根據《用字母表示數》的知識內容,教師會給學生布置“舉例說明生活中字母表示數的實例”的作業,讓學生在做這類作業時,通過團隊協作尋找數字對應的詞。如使用E、F、G作為房屋建筑的先后順序,用撲克牌中的J、Q、K表示數字11、12、13等。在完成作業時,學生通過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對這種有趣的表達形式進行了深入探討,從而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獲得了樂趣。隨著實踐性作業的逐步完成,學生獲得了豐富的人生閱歷,提高了實際的生活技能。

(四)關注方法,完善語言表述

目前,許多教師對作業語言的設計缺乏足夠的重視,沒有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情境設計”,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教師要把直接敘述的問題轉化為情境問題,把枯燥的語言敘述變成生動的故事,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豐富多彩。

例如,在教學《認識面積》時,教師給學生展示兩個正方形的圖,讓學生觀察,通過剪拼把所占的格子數量記下來,然后對比看哪一個圖的面積更大。教師為學生創造一個虛擬的情境,并提出問題的解答方法,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另外,在設計作業時,教師應將封閉思維向開放性思維進行轉變,將實際操作與動腦相結合,避免思維僵化,要從不同的視角進行思考,從而使師生的思維碰撞、觀點碰撞,讓學生形成多元的認識。通過營造生動的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思考,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五)設計趣味性作業

一方面,教師要充分觀察、認識每個學生,找準其共同特點,并根據數學課本的要求設計趣味性作業。另一方面,在布置完趣味性作業后,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來判斷作業中所包含的趣味要素是否符合小學生的實際需要。同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更好的優化和調整,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沒有家長和教師的監督下,能高效完成自己的數學作業。

例如,在教授了《數的整除》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有趣的算術題:“小紅家里的電話號碼是7位數字,最后4位數為0632,你能不能根據這個數字,把前面三個數字都猜出來?注意:最前面的三個數字分別是最小的質數、6的最小公倍數、最小的自然數?!边@種有趣的數學作業可以集中學生更多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踐性作業中,教師可以引入跨學科的元素,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不同學科的知識。例如,在一個環保項目中,學生可以同時學習到數學、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從而提高了綜合素質。

(六)依托學情分析,確定作業目標

為了提高實踐性作業的科學性,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決定作業的設計目的,并通過編寫的作業屬性表來判斷作業是否達到“雙減”的標準。一方面,教師要對每個學生的知識認識程度有一定了解,在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了權衡和分析之后,再安排一些與學情相適應的實踐活動。另一方面,在實踐活動中,教師要確保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一般而言,在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把學生的知識分為四個層面,分別是記憶、理解、應用和綜合分析。

例如《多邊形的面積》一課的作業設計,教師可以從根據作業目標和性質分析的角度,使學生達到預期的作業目標,即“對日常生活中普通多邊形物體的面積進行計算”。在此作業期間,教師要求學生通過實地調查和數值運算來有效掌握面積計算公式,從而學習如何解決實際問題。

五、結語

數學本身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要想實現更理想的數學教學效果,實踐性作業的設計必不可少。在“雙減”的大環境下,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考慮到“應教盡教”的問題,深刻掌握學生的基本知識水平,合理控制作業的形式、數量、內容,并優化作業設計,從而進一步推進“雙減”政策的實施;同時從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出發,合理安排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陶紅梅. 試論“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與評價新思路[J]. 數學之友,2022,36(14):63-65.

[2]王金興. 實踐性作業:“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新思路[J]. 名師在線,2023(11):75-77.

[3]溫建紅,吳致光. “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實踐性作業設計要素與策略[J]. 教學與管理,2023(31):42-46.

[4]楊春霞. “雙減”背景下小學低年級語文實踐性作業優化設計策略[J]. 當代家庭教育,2023(19):58-60.

[5]郭禮英. “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低年級實踐性家庭作業的設計與實施舉要[J]. 新課程研究,2023(20):99-101.

[6]錢河飛. 問“數”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的設計與思考[J]. 小學教學參考,2023(11):24-27.

[7]常雪連. 遵循新課標促素養提升:“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設計的研究與實施[J].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3(04):60-62.

(責任編輯:鄒宇銘)

猜你喜歡
實踐性作業雙減政策
政策
政策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初中語文實踐性作業設計探討
優化思品家庭作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