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層指導,多元共育

2024-03-28 07:54劉生福
課堂內外·教師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分層教學新課改小學數學

劉生福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我國教學體系也在不斷地改革與創新。新課改的目的是在21世紀構建起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近些年已取得比較顯著的成績。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如果想充分落實新課程改革,要加強對教學模式的創新和優化,積極選擇符合小學生興趣需求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帶領學生通過數學課堂的學習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分層教學的模式,最主要的優勢是可以實現因材施教,以及對小學生的個性化培養。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分層教學

在經濟社會、信息社會的不斷發展下,知識正在以人們無法想象的速度更新和增加。為了使教育行業能夠逐漸適應社會發展的潮流,我國對教育體系、教育理念進行了改革與創新,不僅更換了教材,而且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增加新穎的教學理念,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它能夠全面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

一、傳統教學理念的弊端

傳統教育理念是相較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教育理念而言的。自我國恢復高考制度以來,人們普遍認為知識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無論是教師、家長還是社會,均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比較重視,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身心健康成長。但社會是在不斷發展與進步的,傳統教學理念的一些弊端勢必會被社會發展的浪潮逐漸湮沒。傳統教育理念的最大弊端就是“智育目標狹隘化”。雖然應試教育模式將智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但智育的目標卻是片面的、狹隘的,這樣成長起來的學生會逐漸形成“高分低能”的狀態。這種教育模式不僅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還讓他們逐漸變成“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人”。

傳統的教育理念大多從應試角度出發,過分強調課堂上的知識和技能傳授,注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所以教師會采取過度學習、強化訓練的方法,將學習局限在課本之內,導致學生沒有時間、精力參與課堂以外對智力發展有益的活動,學生甚至出現知識面狹窄的情況。但是在“重人員素質”的當今社會,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所以我國教育體系在不斷改革,更加注重素質教育,注重加強學生在人格、權益、政治思想、社會參與等意識方面的教育。

二、新課程改革下小學數學的改變方向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向都要適當地改變。教師要注重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促進小學生的全面成長。

一方面,教師要靈活運用教材,改變以往數學內容的呈現方式,積極結合生活實際,為學生提出真實、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拓展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要利用數學思維空間給予學生獨立思考、構建知識體系的機會,讓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完善數學知識體系。在教學中,教師還要留出適當的時間用數學實踐活動和智力趣題交流活動實現多維課堂,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另一方面,教師要逐步推行探索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基礎教學內容出發,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思想,積極營造自然、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參與課堂的過程中實現思維能力的拓展和提升。

三、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優勢

(一)落實因材施教

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改革和創新,素質教育成為當今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理念,因此教師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對小學生的全面培養。在小學數學開展分層教學的課堂上,教師要全面落實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針對性的學習環境。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最早是由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提出的。

在那個時期,孔子會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性格,予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就目前的教育體系而言,開展因材施教能夠有效地完善教育體系,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落實分層教學,能夠使教育更具針對性。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存在多變性,學生會依照自己的邏輯思維和理解習慣看待某個知識點,這時教師如果能夠做到分層教學、實現因材施教,就能夠更好地揚長避短,培養小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二)改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保證高效課堂的前程,教師是學生課堂的引導者、合作者,而非統治者。正是由于教師教學觀念的參差,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開展分層教學,能夠有效改善師生關系。因此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制訂不同的計劃和任務。在這之前,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同時許多小學生會更喜歡課堂游戲,對枯燥的知識講解缺乏興趣,有的學生甚至會形成封閉的學習思想,這種情況下,課堂效率自然不高。但在分層教學理念下,教師會針對性地設置課堂活動。教師選擇的活動適合學生,就會給學生“親切”的感覺,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只有學生愿意參與教師組織的活動,愿意跟隨教師去完成整體學習,才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分層教學的優勢拉近自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為學生帶來豐富的課堂體驗。

(三)強化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新課程改革不斷實施的產物,也是當今教育的主要方向。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更注重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心健康、心理健康教育。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改革,許多教育者都意識到,素質教育遠比單純的知識教育更能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因此在許多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會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思維、邏輯思維和知識應用能力。而在課堂上開展分層教學,能夠有效強化素質教育。在分層教學體系下,教師選擇的教學方法更符合學生的興趣需求和學習需求,所組織的活動,學生參與度更高,這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會更加全面、牢固。

自高考制度恢復以來,我國教育體系一直籠罩在“填鴨式教育”的“陰影”之下,雖然近些年我國教育體系在不斷創新,但難免還有一些教師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所以,學校要積極推廣分層教學,改變傳統教育理念的頹勢,將能力培養和知識教育融為一體,使課堂更適合小學生的綜合發展需求。與此同時,教師要更側重知識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融合,為學生營造一個充盈、趣味、多元的學習環境。

四、新課改下小學數學分層教學開展模式

(一)作業任務分層

作業是課堂的延續,是學生溫故知新、鞏固知識的最佳途徑。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數學要注重作業任務分層,為學生提供更加多樣、多元的學習平臺。作業任務分層指的是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布置不同層次的作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作業效率。在布置作業之前,教師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不能讓學生認為分層教學是為了將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排斥在外。教師要注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以充分發揮教學價值。教師除了要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層次劃分、布置分層作業外,還可以適當改變作業形式;學生則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作業形式,從而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

以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圖形的運動(一)》為例。教師可以將作業分為三種形式:第一種,學生要通過做練習題的方式來辨別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哪些是圖形平移、哪些是圖形旋轉。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圖形的運動,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思維。第二種,學生要通過繪畫的方式畫出軸對稱圖形、平移圖形和旋轉圖形,這樣能夠進一步培養小學生的抽象思維。學生通過實踐繪畫明晰了圖形運動的概念,從而達到深度學習的目的。第三種,學生需要以裁剪的方式完成軸對稱圖形、平移圖形、旋轉圖形的學習。軸對稱圖形:學生可以通過剪窗花的方式實現;平移圖形:學生可以先裁剪兩個相同的圖形,然后進行上、下、左、右方向的平移;旋轉圖形:學生需要裁剪出某一圖形,并將其旋轉到一定的角度。

這種分形式的作業方法,能夠使教師布置的作業更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這樣學生對數學知識更有熱情,也愿意主動參與學習,自然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二)教學過程分層

在小學數學分層課堂上,教學過程分層是最難的,也是最能體現教師教學水平的環節。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使教學更具針對性。對小學數學課程體系而言,教學并不僅僅是課堂講解、課下練習,而且是循環復雜而完整的教學體系。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分層教學前,要反思當前教學活動存在的問題和有待提升的地方,對癥下藥,改良教學方法;然后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并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營造出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快速融入數學知識體系,進而提高數學成績。

小學生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如果教師在教學時忽略這些差異性,過于注重一視同仁、同等對待,會在一定程度上泯滅小學生的天性。只有讓學生真正熱愛數學,愿意學習數學,才能夠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注重教學過程的分層,給予學生直觀的學習感受。例如,在《三位數乘兩位數》這節課上,教師要讓學生在已有的口算乘法基礎上,逐漸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還要注重培養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和口算能力,使學生通過課堂學習了解到數學知識的多樣性。如在課堂上的自由學習環節,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分層任務:A層次的學生要利用口算熱身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基本形式;B層次的學生要通過豎式筆算的方式探究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C層次的學生要獨立解決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相關應用題。

這種分層教學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進而實現對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法更全面的掌握和了解。

(三)課堂評價分層

課堂評價能夠讓學生快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而使自己的學習方法更有針對性。許多小學數學教師忽略了課堂評價的重要性,有的教師甚至認為課堂評價只需要自己對學生完成的作業進行修正即可,并沒有真正地實施課堂評價。其實,課堂評價并不僅僅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更是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需求、學習需求,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能夠使教師對教學模式的改變更具針對性,進而提高教學效率。不僅如此,課堂評價能夠直觀反映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使課堂教學和課堂任務更具針對性。因此在分層教學的理念下,教師要注重課堂評價的分層,合理利用評價語言,保證評價的公平、公正,端正評價態度,避免因不恰當的語言影響學生的學習信心。

以《圓》教學為例。這是小學數學體系與圖形領域最后的一個平面圖形學習,也是唯一一個曲線圖形的學習,對提升學生的平面圖形認知有重要的意義。在這節課堂,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予以不同的評價。針對空間思維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對學生的基礎知識情況予以客觀評價。如果面對一些學習能力較強,但對這節課內容掌握不足的學生,教師也要給予一定的批評。只有保證評價的公正性、客觀性,才能充分發揮課堂評價的價值。而分層評價的形式,能夠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也要適當地改變。利用分層教學法開展因材施教,改善師生關系,是創建高效課堂的必經之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作業任務分層、教學過程分層、課堂評價分層,根據課程標準改革指出的方向不斷完善課堂環境,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祎. 關于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優化策略探討[J]. 新課程,2022(01):102.

[2]甘麗引. 以學定教因材施教:小學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J]. 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5):129-130.

[3]張炳年. 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的實踐探索[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15):52-53.

[4]楊彭. 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 黑河教育,2021(05):68-69.

[5]邵雅琪. 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優化研究[J]. 讀寫算,2021(11):5-6.

[6]紀貝貝. 基于分層教學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開展方法分析[J]. 當代家庭教育,2020(34):84-85.

[7]宰春明. 踐行新課標,落實“雙減”:探討小學數學“自助餐式作業”的實施[J]. 智力,2023(31):96-99.

[8]符金花. 依托陶行知思想,探討小學數學“雙減”政策落實途徑[J]. 小學教學研究,2023(30):52-53.

[9]李小剛,卞華. 陶然以樂學而生趣: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樂學的現狀與策略研究[J]. 考試周刊,2023(39):75-78.

(責任編輯:廖? 藝)

猜你喜歡
分層教學新課改小學數學
新課改下關于學生減負的幾點思考
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初探
如何通過分層教學打造高中化學高效課堂
分層教學在高中數學中的研究
分層教學,兼顧全體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策略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