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赤誠鐫刻不朽

2024-03-28 11:46海霞
軍嫂 2024年3期
關鍵詞:撫順雕像學雷鋒

海霞

楊擎宇,遼寧撫順人,1972年11月出生,1991年12月入伍,1993年11月入黨,1994年12月退役?,F為撫順市望花區雷鋒文化工藝品服務中心負責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撫順煤精雕刻工藝第六代傳人。2015年,被雷鋒生前所在部隊授予“榮譽戰士”;2017年,被評為“撫順市特等勞動模范”。

三月的撫順,春意融融。

在喧囂的望花區古城子窯地路口,“楊擎宇工作室”很顯眼:門前擺放著雷鋒雕像;推開工作室大門,煤精、青銅等不同材質、姿態各異的雷鋒雕像面帶微笑、栩栩如生。楊擎宇站在木桌前,左手扶著煤精雕塑雷鋒像,右手握刀,全神貫注地雕刻著眉峰的弧度,細心打磨著每一個細節……

1972年11月,楊擎宇出生在撫順一個幸福有愛的家庭,父親是一名教師,給他取名楊擎宇,是希望他承繼抗聯英雄楊靖宇的精神與遺風。

1991年12月,楊擎宇懷著對英雄的向往,應征入伍。他告訴自己,來自雷鋒第二故鄉的兵,要做像雷鋒一樣的戰士。入伍之初,學過烹飪的他主動到炊事班幫廚,又因廚藝不錯,被抽到機關當炊事員……楊擎宇始終干一行愛一行,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1993年11月,他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1994年12月,楊擎宇退役返鄉。次年5月被安排到雷鋒曾經工作過的撫順鋼廠工作?!爱敃r我很激動,能夠更近距離感受雷鋒精神,我暗下決心要把雷鋒當作榜樣,發揚釘子精神,認真做好每項工作?!睏钋嬗钫f。

1996年,楊擎宇成為一名學雷鋒志愿者。

2001年,撫順鋼廠落實國家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進行企業裁員。楊擎宇自愿解聘下崗,在妻子施小玲經營的超市幫忙。

一天,?一位顧客來超市買東西,楊擎宇一邊為他裝點物品,一邊熱情地聊天。

“師傅,您做什么工作的?”

“煤精雕刻?!?/p>

楊擎宇一聽到煤精雕刻,立刻來了精神。他從小就喜歡美術,對色彩、線條、木工、泥塑等特別感興趣。

“我能學煤精雕刻嗎?”楊擎宇急切地問。

“能啊,只要你有興趣、愿意學,而且這行業很有市場前景的?!?/p>

煤精,又稱煤玉,是撫順特有的自然資源,存在于煤層之間,是一種有機寶石,具有明亮的瀝青和金屬光澤。煤精雕刻,是撫順一種民間雕刻工藝品,始于清代,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楊擎宇深入了解后,激動得摩拳擦掌。2005年,楊擎宇正式拜撫順著名煤雕手藝人為師,開始悉心學習如何在一刀一刻中,運用砍、鏟、走、磨、滾、搟、剁、搓等傳統手工技藝打造作品。

師父告訴他,萬法歸宗,想學啥就去問自然。于是,楊擎宇留心萬物,捕捉細節。

一天,楊擎宇撿來一塊煤精石,卻不知道該雕刻什么。深夜躺在床上,他還在琢磨。忽然,一株“勿忘草”閃現在眼前。楊擎宇立刻翻身起床,拿起刻刀……一刻一劃,他將“勿忘幫助過自己的人和事”的感恩之情,寄寓在澄亮的煤精石上。僅僅用了兩個小時,他創作完成了煤精浮雕作品處女作——“勿忘草”。

楊擎宇激動地推醒妻子,分享創作的喜悅。妻子看到小雕像頓時睡意全消,高興地說:“嘿,雕刻得真好,看來你真有這方面的潛質?!?/p>

回頭再看這件作品,雖然顯得過于簡單、線條略顯粗糙,但楊擎宇非常珍愛,一直將它珍放在展示柜里。

業熟于勤,精于思。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楊擎宇力求獨特匠心,創作出各種人物、花鳥、飛禽等不同題材的作品,很快便在煤精雕刻界嶄露頭角,后來又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撫順煤精雕刻工藝第六代傳人。

2011年,楊擎宇開辦了工藝品店;2013年,與人合作創辦了公司。2015年第四屆遼寧省“玉龍杯”煤精雕刻藝術大賽中,楊擎宇的“盛世和平”煤精雕刻作品榮獲金獎。

在一次全國學雷鋒團體交流中,楊擎宇發現有關雷鋒的紀念品很少。一個念頭像一束光倏地閃過腦際:煤,燃燒自己,溫暖他人——這不和雷鋒精神相契合嗎?

“用煤精雕刻雷鋒!”說干就干。

楊擎宇開始查閱有關雷鋒的照片、文字等資料,拜訪雷鋒生前戰友,踏訪雷鋒生前的生活場景……走進雷鋒的世界,感受雷鋒的存在,學習雷鋒的精神,楊擎宇過得很充實。

煤精原料珍貴,創作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為了充分展現雷鋒風采,楊擎宇就先用泥雕塑,期望達到形神兼備??傻駚砜倘?,左瞅右看總是覺得不對,不知哪里差點什么。

一次,楊擎宇從朋友那里聽說,以前經常給雷鋒照相的紀增來撫順了。楊擎宇迫不及待前去拜訪:“老師,都說做好事不留名,雷鋒為啥那么愛照相?”

紀增笑著說:“雷鋒熱愛生活,每天都快樂陽光,照相能夠定格美好的瞬間,所以他愛照相?!?/p>

猶如醍醐灌頂,楊擎宇突然明白了:微笑,是雷鋒的標志性表情。

回到工作室,楊擎宇用手撫摸著雷鋒的照片,從額頭一點一點地移動,再次細致地觀察,毫厘之處也不放過。在一個個白天和黑夜里反復用泥塑練習,在面部表情的雕刻上耗時最長。

經過無數次的泥模雕塑練習,前后經過3年多時間揣摩、嘗試、練習,楊擎宇終于完成了第一尊雷鋒半身煤精雕像。雷鋒生前戰友喬安山看到雕像后,激動地說:“像,太像了!”楊擎宇把這尊逼真傳神的煤精雕刻雷鋒像,當做鎮店之寶擺放在工作室里。

后來,楊擎宇陸續雕塑雷鋒像上萬尊,無償向全國學雷鋒典型人物和團體贈送大大小小不同材質雷鋒雕像達1000多尊。

當兵時學雷鋒,退役后一如既往學雷鋒,雷鋒精神已刻在楊擎宇的骨子里。2014年6月,楊擎宇與撫順市商界熱心人士共同發起籌建撫順市商界學雷鋒發展促進會,并任副會長。

2016年11月,楊擎宇與好友曲林共同制作捐贈雷鋒“風雨行”純銅制塑像,安放于撫順高爾山雷鋒林。2017年9月,《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期間,主辦方特別訂購了130余尊雷鋒雕像贈送給與會人員,讓雷鋒煤精雕塑走出了國門。

在創作、創業的過程中,楊擎宇希望自己的作品感染更多人,讓雷鋒精神得以傳承和發揚。

楊擎宇喜歡與人聊天。一次,他得知居住在附近小區里的一名孤寡老人生病不能自己料理家務,他安排好店里的事就匆匆趕往老人家。

老人家里光線暗淡、凌亂不堪,彌漫著渾濁難聞的氣息。老人虛弱無力、臉色干枯暗黃。得知老人還沒有吃飯,楊擎宇打掃干凈廚房,為他做了一碗熱騰騰的湯面。老人吃著吃著,眼淚撲簌簌掉下來。楊擎宇說:“您要愛吃,我隨時給您做。我的手機號碼記在這張紙上,有事給我打電話?!?/p>

多年來,楊擎宇經常義務給20多名獨居老人買蔬菜、米、面等生活用品,幫著他們做重活累活。他被選為居民區的樓院書記,義務對200多名無業人員進行雕刻技能培訓,與80多個家庭作坊簽訂長期雕刻品供貨合同。

楊擎宇也很關心青少年。李琴(化名)是個苦孩子,家庭生活困難,2歲失去母親,楊擎宇資助她上學已有10年。2019年9月,李琴的父親癌癥晚期。楊擎宇像親人一樣前去看望,李琴很擔心:“沒有了爸爸,我以后怎么辦?!?/p>

楊擎宇摸著她的頭說:“別怕,有楊叔叔呢,我會把你當作自己的女兒一樣?!?/p>

病床上,李琴父親虛弱無力地說:“楊大哥,我的孩子就托付給你了?!?/p>

楊擎宇握著他的手,鄭重承諾:“放心,我會一直資助孩子直到大學畢業?!?p>

楊擎宇的煤精雕刻作品《雷鋒半身像》(金箔漆面)。

2023年8月,李琴拿到沈陽藥科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后,第一時間就是向楊擎宇報喜。

近年來,楊擎宇直接捐助貧困家庭學生4名,間接性捐助14名。

楊擎宇踐行雷鋒精神,對與雷鋒精神相關者,更是傾情關注。

有一年,20世紀70年代的全軍學雷鋒標兵劉光建獨自駕車來到撫順宣揚雷鋒精神。楊擎宇得知后,放下生意,和妻子專程前去看望這位風塵仆仆的老戰士,并安排他與當地的“雷鋒”們吃團圓飯。

席間,劉光建十分感慨:“我走了13年,以長征的方式宣傳雷鋒,來到雷鋒第二故鄉真是有了回家的感覺,撫順人真好,都像雷鋒!”

楊擎宇對當年接雷鋒入伍的戴明章遺孀鄒容老人更是關心,多年來不斷前往看望、照顧、幫做家務。在戴老遺著《回憶雷鋒》一書的扉頁上,鄒容為楊擎宇寫下勉勵的話語:“愿雷鋒精神后繼有人?!?/p>

雷鋒精神、煤精工藝,撫順兩張不同的文化名片,楊擎宇用工匠精神、熱烈情感、執著追求,將雷鋒精神融于煤精之中,也激勵更多人在新時代接續傳承、學習雷鋒。

(作者為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

編輯/朱德華

猜你喜歡
撫順雕像學雷鋒
有獎問答
撫順平頂山慘案紀念館
跟蹤導練(四)3
谷歌尊重雕像“隱私權”的啟示
圖說撫順琥珀(六)
沙漠里的無名雕像
學雷鋒,他們一直在路上
學雷鋒 知感恩
他們二十四年學雷鋒
學雷鋒好榜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