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鮮玉聯合體甜玉米品種在珠海市的種植表現分析

2024-03-28 09:52陳燕紅湛東武曾曉輝黎永堅陳浩然宮慶友
種業導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穗位甜玉米果穗

陳燕紅,湛東武,曾曉輝,黎永堅,陳浩然,宮慶友

(珠海市現代農業發展中心,廣東 珠海 519070)

甜玉米含有較多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和麥芽糖等糖類物質,也含有較高的蛋白質、氨基酸及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 等,營養豐富,口感香甜,具有較高的食用、經濟和營養價值,深受消費者喜愛[1-4]。甜玉米適宜種植在年溫差小、氣候溫和并且光照充分的地區。廣東省屬于熱帶亞熱帶地區,高溫、多雨、光照充足,適宜甜玉米生長,部分地區可以一年四季種植。自20 世紀90 年代以來,廣東甜玉米種植規模始終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年種植面積達10 萬hm2以上,占全國50%以上[5]。珠海市屬于典型的南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終年氣溫較高,多雷雨,氣候濕潤,但是夏季高溫多濕,極易造成甜玉米授粉困難;冬季雖然溫暖,但開花期遇到強冷空氣,也容易造成結實不全;冬、夏季反季節種植甜玉米存在較大風險。所以生產上迫切需要廣適型優質甜玉米品種,以滿足農民周年種植甜玉米的需要。聯合體區域試驗是玉米良種選育和繁育推廣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聯系農業科研與生產實踐的橋梁,是客觀評價優良品種特征特性并確定適應區域的好方法[6-7]。為了提高珠海市甜玉米生產水平,增加廣大農戶的收入,助力鄉村振興,珠海市現代農業發展中心積極開展了玉米聯合體區域試驗,以期篩選出適合珠海地區種植的豐產、優質且適應性強的甜玉米新品種,為珠海市甜玉米新品種推廣奠定堅實基礎。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及試驗材料

試驗于2022 年3—6 月在珠海市現代農業發展中心試驗基地(112°57′0.24″E、22°10′48.10″N)進行,該地海拔20 m,屬于南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2022 年平均氣溫23.1 ℃,平均降雨量約2 061.9 mm。試驗地土壤為黏土,試驗地前茬作物為玉米。試驗期間氣溫適宜,平均氣溫24.3 ℃,光照充足。

供試材料為中鮮玉(北京)鮮食玉米聯合體提供的9 個雜交甜玉米新品種:斯達甜230、雙甜728、金銀131、墨琦、斯達甜240、荊恒甜19 號、京科甜909、尚滿帝、百帝偉,對照品種為粵甜16 號。

1.2 試驗設計

試驗采取隨機區組設計,小區長6 m、寬4 m,面積24 m2,不設重復,每小區種植6 行,每行種植22 株,單株留苗,保苗密度52 500株/hm2。

1.3 試驗方法

試驗田分別于2 月中旬和3 月初翻犁2 次,第2 次拖拉機平整土地后,施用有機肥12 000 kg/hm2作為基肥和種肥,起畦機起畦,覆蓋地膜。3 月4 日在穴盤中播種育苗,3 月18 日采取拉線定距,移苗定植,噴灌濕墑。4 月2 日第1 次施肥,施用挪威復合肥(15-15-15)225 kg/hm2。5 月1 日追施復合肥(15-15-15)750 kg/hm2。其他管理同當地大田管理。

1.4 測定項目及方法

1.4.1 植株農藝性狀 記錄出苗時間和成熟時間,計算生育期。吐絲后10~30 d,連續取小區內生長正常的植株10 株,測量株高、穗位高。在吐絲后約30 d 調查株型。吐絲期,新鮮花絲長出約5 cm 時觀測雌穗新鮮花絲顏色。散粉盛期,連續取小區內生長正常的植株10 株,調查雄穗分枝數,觀測雄穗主軸上部1/3 處新鮮花藥色、穎殼色。輕度乳熟期,連續取小區內生長正常的植株10 株,調查葉片數。

1.4.2 果穗性狀 收獲時,調查苞葉長度,果穗明顯露出苞葉定為極短,當苞葉剛好覆蓋果穗或超出果穗1 cm 以內為短,超出果穗1~3 cm 為中,超出果穗3 cm 以上為長;調查穗型,根據果穗長分長筒型(果穗長≥18 cm)、短筒型(果穗長<18 cm)、長錐型(果穗長≥18 cm)、短錐型(果穗長<18 cm);隨機取樣10穗,測定穗質量、穗粗、穗長、禿尖長、穗行數、行粒數,觀察粒色,稱百粒質量。

1.4.3 產量 收獲時,取全小區帶苞葉鮮穗,稱質量,計算鮮穗產量(帶苞葉);然后去除苞葉,稱質量,計算鮮穗產量(不帶苞葉);全部脫粒,稱籽粒質量,計算鮮籽粒產量,并計算出籽率。

1.4.4 田間抗性調查 倒伏后3~5 d,調查植株傾斜度≥45°的株數,計算倒伏率。收獲時,調查果穗以下部位折斷的株數,計算倒折率;調查不結果穗(或果穗結實50 粒以下)的株數,計算空稈率。

心葉期,調查葉片上的蟲孔數量和孔徑大小,判斷玉米螟蟲害級別。1 級:個別葉片上有1~6 個孔徑≤1 mm 的蟲孔;3 級:少數葉片上有7 個以上孔徑≤1 mm的蟲孔,或者個別葉片上有1~2 個孔徑≤2 mm 的蟲孔;5級:少數葉片上有3~6 個孔徑≤2 mm 的蟲孔,或者部分葉片有7 個以上孔徑≤2 mm 的蟲孔;7 級:少數葉片上有1~2 個孔徑>2 mm 的蟲孔,或者部分葉片有3~6 個孔徑>2 mm 的蟲孔;9 級:大部分葉片有7 個以上孔徑>2 mm 的蟲孔。

收獲前10~15 d,采用目測典型癥狀結合手捏法調查莖腐病,莖基部變軟、空松,能用手捏動植株判定為發病株,調查發病株數,計算莖腐病發生率。收獲時,采用目測法逐穗調查霉變籽粒數占果穗總粒數的比例,計算穗腐病發生率。采用目測法調查穗上產生黑色霉斑的情況,產生即為發病,計算絲黑穗病發生率。采用目測法調查植株是否長有菌癭,有即為發病,計算瘤黑粉病發生率。采用目測法重點調查穗位葉及其上方3 個葉片的大斑病發病情況,根據病情級別劃分標準,記載病級。1 級:整株無病斑或僅有零星病斑,整株病斑面積占總葉面積的比例≤5%;3級:穗位葉及其上方3 個葉片上有少量病斑,整株病斑面積占總葉面積的比例介于6%~10%;5 級:穗位葉及其上方3 個葉片病斑較多,整株病斑面積占總葉面積的比例介于11%~30%;7 級:穗位葉及其上方3 個葉片有大量病斑,病斑相連,整株病斑面積占總葉面積的比例介于31%~70%;9 級:整株葉片基本被病斑覆蓋,葉片枯死。采用目測法重點調查棒三葉的小斑病發病情況,然后根據病情級別劃分標準,記載病級。1 級:整株無病斑或僅有零星病斑,整株病斑面積占總葉面積的比例≤5%;3 級:棒三葉上有少量病斑,病斑面積占葉面積的比例介于6%~10%;5級:棒三葉病斑較多,病斑面積占葉面積的比例介于11%~30%;7 級:棒三葉有大量病斑,病斑相連,病斑面積占葉面積的比例介于31%~70%;9 級:整株葉片基本被病斑覆蓋,葉片枯死。采用目測法重點調查穗位葉及其上方3 個葉片的灰斑病發病情況,根據病情級別劃分標準,記載病級。1 級:穗位葉及其上方3個葉片有病斑或僅有零星病斑,病斑面積占葉面積的比例≤5%;3 級:穗位葉及其上方3 個葉片有少量病斑,病斑面積占葉面積的比例介于6%~10%;5 級:穗位葉及其上方3 個葉片有較多病斑,病斑面積占葉面積的比例介于11%~30%;7 級:穗位葉及其上方3 個葉片有大量病斑,病斑相連,病斑面積占葉面積的比例介于31%~70%;9級:穗位葉及其上方3 個葉片基本被病斑覆蓋,葉片枯死。采用目測法重點調查棒三葉玉米銹病的發病情況,根據病情級別劃分標準,記載病級。1 級:葉片上無病斑或僅有無孢子堆的過敏性反應;3級:棒三葉上有少量孢子堆,占葉面積的比例<25%;5 級:棒三葉上有中量孢子堆,占葉面積的比例介于26%~50%;7 級:棒三葉上有大量孢子堆,占葉面積的比例介于51%~75%;9 級:棒三葉上有大量孢子堆,占葉面積的比例介于76%~100%,葉片枯死。采用目測法重點調查穗位葉及其上方3 個葉片彎孢菌葉斑病的發病情況,根據病情級別劃分標準,記載病級。1 級:穗位葉及其上方3 個葉片無病斑或僅有零星病斑,病斑面積占葉面積的比例≤5%;3 級:穗位葉及其上方3 個葉片有少量病斑,病斑面積占葉面積的比例介于6%~10%;5 級:穗位葉及其上方3 個葉片有較多病斑,病斑面積占葉面積的比例介于11%~30%;7 級:穗位葉及其上方3 個葉片有大量病斑,病斑相連,病斑面積占葉面積的比例介于31%~70%;9級:穗位葉及其上方3 個葉片基本被病斑覆蓋,葉片枯死。采用目測法調查紋枯病的發病情況,葉鞘出現明顯的云紋狀病斑即為發病,記載大多數植株所處的病級。1 級:無癥狀,最下方的有效果穗下第4 葉鞘及以下葉鞘發??;3 級:最下方的有效果穗下第3 葉鞘及以下葉鞘發??;5 級:最下方的有效果穗下第2 葉鞘及以下葉鞘發??;7 級:最下方的有效果穗下第1 葉鞘及以下葉鞘發??;9 級:最下方的有效果穗及其以上葉鞘發病。

1.5 數據處理

采用Excel 2007 進行數據處理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甜玉米品種的田間主要農藝性狀表現

由表1 可知,所有參試甜玉米品種生育期介于78~93 d,其中,京科甜909 生育期最長,雙甜728 生育期最短;所有參試甜玉米品種株型均為半緊湊型,株高介于169.6~230.6 cm,其中,尚滿帝株高最高,雙甜728 株高最低;穗位高介于62.4~88.4 cm,其中,斯達甜230 穗位高最高,雙甜728 穗位高最低;所有參試甜玉米品種的花藥色、穎殼色、花絲顏色都呈綠色;葉片數介于17.8~22.8 片,其中,雙甜728 葉片數最少,京科甜909 最多;雄穗分枝數介于17.4~40.2 個,其中,金銀的雄穗分枝數最少,京科甜909 最多。

表1 參試甜玉米品種植株的農藝性狀

由表2 可知,苞葉除墨琦和尚滿帝與對照相似,苞葉長度為中外,其他品種的苞葉長度均為長;穗型除荊恒甜19 號、尚滿帝、百帝偉456 與對照為短筒外,其他參試品種的穗型均為長筒型;穗質量介于250~398 g,均高于對照;穗長介于16.4~20.5 cm,其中,京科甜909 的穗長最長,尚滿帝的穗長最短;穗粗介于4.8~5.5 cm;禿尖長介于0~2.1 cm;穗行數介于14.8~17.2 行;行粒數介于28.2~39.8 粒;粒色有黃白色、深紫色和黃色3 種;軸色皆為白色;百粒質量介于35.0~49.5 g,其中,斯達甜230 最低,尚滿帝最高。

表2 參試甜玉米品種的果穗性狀

2.2 不同甜玉米品種的豐產性

由表3 可知,所有參試甜玉米品種在珠海市種植均能獲得較高的產量,鮮苞(帶苞葉)產量為11 437.5~20 536.5 kg/hm2,除斯達甜240 和百帝偉456較對照降低外,其他品種均較對照提高。其中,鮮苞(帶苞葉)產量最高的是金銀131,較對照提高66.6%。鮮穗(不帶苞葉)產量為7 375.5~13 036.5 kg/hm2,除斯達甜240 較對照降低外,其他品種均較對照提高。其中,鮮穗(不帶苞葉)產量最高的也是金銀131,較對照提高52.0%。鮮籽粒產量介于4 981.5~10 209.0 kg/hm2,其中,金銀131、雙甜728、京科甜909 和斯達甜230 均明顯高于對照,墨琦和尚滿與對照相差不大,最低的是百帝偉456,比對照降低25.5%。出籽率介于65.5%~78.3%,比對照高的只有金銀131,其他品種均較對照降低10%以上。綜合分析,金銀131 的豐產性最好,其次為雙甜728。

表3 參試甜玉米品種的產量

2.3 不同甜玉米品種的田間抗性表現

由表4 可見,所有參試甜玉米品種的倒折率均為0,空稈率介于0~13.1%,倒伏率介于0~14.2%。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紋枯病病級均為l 級。玉米銹病病級除斯達甜230、荊恒甜19 號、尚滿帝3 個品種的病級為3 級外,其他品種的病級均為1 級。彎孢菌葉斑病除金銀131 為3 級外,其他品種的病級均為1 級。絲黑穗病、瘤黑粉病、莖腐病、穗腐病發生率均為0。斯達甜240、荊恒甜19 號、百帝偉456 與對照的心葉期玉米螟蟲害級別一樣,均為3 級;其他品種的玉米螟蟲害級別均為1 級,比對照低??傮w來說,所有參試甜玉米品種抗倒性、抗病性和抗蟲性均表現較好。

表4 參試甜玉米品種的田間抗性表現

3 結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綜合農藝性狀較好且產量較高的甜玉米品種為金銀131、京科甜909、雙甜728、尚滿帝和墨琦等5 個品種。這些品種抗性較好,較對照粵甜16 號增產明顯,可作為較理想的高產、優質甜玉米品種在珠海市推廣種植。百帝偉456、斯達甜240 產量明顯低于對照,倒伏率和空稈率較高,心葉期玉米螟危害也較其他品種高,所以不建議在珠海市繼續試種。

猜你喜歡
穗位甜玉米果穗
有機物料還田對夏玉米穗位葉光合性能及氮代謝的影響
小麥不同穗位籽粒品質和形態性狀分析
甜玉米豐產 種植有技巧
利用大芻草滲入系群體定位玉米株高和穗位高QTL
多年秸稈還田后減追氮肥對玉米穗位葉光合特性和衰老生理的影響
日光溫室春番茄果穗彎折現象調查與分析
果穗掛鉤在番茄生產中的應用技術
甜玉米常見病害的抗性鑒定及防治
果穗拉長保果劑在夏黑上的應用效果初探
春季甜玉米和反季節四季豆輪作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