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公園城市風貌形態研究

2024-03-28 08:57楊夢華又可馬龍
關鍵詞:風貌分區公園

楊夢 華又可 馬龍

成都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1 研究背景

成都快速的城鎮化進程,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犧牲城市空間品質和特色為代價的。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環境質量下降、特色風貌喪失和空間失序等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城市中充斥著密集的建筑樓群、統一的店招、千篇一律的街區。

城市風貌品質的提升,提高人們對自身生活環境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促進城市整體精神面貌的形成與提高,城市風貌品質成為了城市重要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總體方案》中提出——構建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融合格局、塑造公園城市特色風貌,優化城市設計,傳承“花重錦官城”意象,提高城市風貌整體性、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在塑造公園城市風貌形態過程中,嚴控開發強度,形成宜居適度的城市形態。

2 公園城市風貌形態初探

2.1 國內外大城市風貌形態控制特征研究

2.1.1 北京

北京市風貌控制特點主要表現為文化層面,其依據城市總體規劃中對城市特色風貌“首都風范、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要求進行深化延展,其重點強調要加強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形成文化與風貌相互融合、古今同輝的人文城市。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

一是完善的保護體系:豐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內容,更加精心地保護好世界遺產;加強名鎮名村、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保護和恢復老字號等文化資源積極發掘、整理、恢復和保護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二是塑造城市特色文化風貌:進行特色風貌分區,中心城區形成古都風貌區、風貌控制區、風貌引導區三類風貌區;中心城區以外地區分別建設具有平原特色、山前特色與山區特色的三類風貌區。

2.1.2 深圳

深圳城市設計工作的“頂層設計”通過建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深圳品質與特色共識,規劃將創造更美好的都市生活方式,打造面向未來的創新引領型全球城市和標桿范例。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

一是以大歷史觀保育城市特色風貌,培育人文特色與創新生境。鼓勵通過綜合整治、功能置換等多種活化再生方式,通過提供差異化的辦公空間、成本可接受的城市服務、具有文化氛圍的特色場所以及綠色、多樣化的交往空間,塑造都市型創新活力城區。

二是開創性提出以“緊湊度分區”為核心的三維空間精細化導控。提出“緊湊度分區”控制方式,通過三維管控,有效引導空間更高質高效地增容,同時塑造多樣化的城市形態。

基于對國內外大城市風貌形態控制特征的研究,我們發現城市風貌形態是城市特色與文化的載體,也是城市使用功能與審美功能的統一。

2.2 成都風貌形態格局的轉變

成都自古城市格局與自然相交,秦形成千年古城雛形,唐形成兩江抱城的城市格局,清形成三城相重的布局形態,60年代形成單中心的空間結構,現在已發展為一心兩翼三軸多中心的網絡化空間結構,成都正由城市中建公園,轉變為在公園中建城市,從千年古城逐步發展為公園城市。

公園城市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城市實踐,是為世界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的中國方案。2018年來,成都歷經4年多豐富實踐探索,為示范區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圍繞“1大發展目標”,即打造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的公園城市;明確“4大著力方向”,即綠色生態本底、宜居美好生活、宜業優良環境和現代治理體系,新時代的天府之國開啟公園城市示范區新篇章。

公園城市作為回應新時代人居環境需求、塑造城市競爭優勢的重要實踐模式,具有體現時代特點的六大價值,分別是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美好生活的社會價值、簡約健康的生活價值、詩意棲居的美學價值、以文化人的人文價值和綠色低碳的經濟價值。公園城市風貌形態是在城市建設實踐層面對六大價值的體現,具有相應的特征[1],分別是綠色空間為底色、功能組團為單元、綠道體系為脈絡、山水田園為景觀、歷史人文為特質和公園街區為場景。

2.3 公園城市風貌形態的內涵定義

結合對國內外大城市風貌形態控制特征的研究及公園城市風貌形態特征推導,將公園城市風貌形態定義為,以綠色空間為底色、功能組團為單元、綠道體系為脈絡、山水田園為景觀、歷史人文為特質、公園街區為場景,從而呈現的新型城市空間形態。

2.4 成都市城市風貌現狀調研

結合問卷調查和現狀調研,成都市城市風貌現狀整體呈現出文化特色不足、自然特征不顯、景觀品質不均的問題。

2.4.1 文化特色不足

本市特色風貌道路(街巷)、風貌河道的特色不夠突出,沒有與城市文化氣質較好契合,沒有在城市空間、街巷肌理等方面有效的傳承文化特色。傳統文化對應的空間載體較少

2.4.2 自然特性不顯

顯山亮水不足、山水感知不明顯:城市的部分水體水質不佳,存在污染和美觀不足問題,親水度不高,山水感知度弱。綠化中植物種類不夠豐富、在地性體現不足。

2.4.3 景觀品質不均

生活界面缺乏美感城市的生活街巷界面存在建筑輪廓一展齊,屋頂形式低調,廣告招牌無序混亂,建筑風貌不協調等問題。

公共空間活力不足:城市公共空間存在底層界面封閉,被圍墻格擋、街墻尺度失衡、空間不宜人、街巷缺乏活力的問題。

3 公園城市風貌形態體系構建

以成都市為研究對象,總結國內城市風貌引導理論與先進城市風貌引導實踐經驗,針對成都市風貌與引導的現狀問題,引入“公園城市風貌形態”概念,對公園城市風貌形態引導的體系化策略進行探索,宏觀層面上,通過公園城市風貌分區劃定,明確城市總體空間格局與風貌形態分區;中觀層面上,通過公園城市風貌單元劃分,明確劃分依據,確定城市風貌基本單元;微觀層面上,通過公園城市風貌因子篩選,明確單元內城市風貌形態的影響因素。構建“宏觀—中觀—微觀”的公園城市風貌形態體系,打造“蜀風雅韻、大氣秀麗、國際時尚”的公園城市風貌形態。

3.1 公園城市風貌形態體系構建

3.1.1 宏觀層面-公園城市風貌分區劃定

表1 成都市公園城市風貌分區

公園城市風貌分區的劃定必須遵循四個原則:一是需與城市總體規劃銜接,與城市骨架結構性要素相協調;二是需緊系歷史人文,特色文化風貌片區需在地性塑造;三是需分類引導管控,強化風貌分區管控,突出彈性引導;四是需細化系統指標,系統化、分層次制定風貌指引[2]。

針對成都市城市現狀,將其分為風貌重點管控區與風貌一般管控區。

3.1.2 中觀層面-公園城市風貌單元劃分

風貌單元是城市風貌分區的基本單位,識別每個單元的核心特色要素,這些核心要素是城市內部可識別性的重要方面,確定不同特色城市風貌分區,便于單元引導,延續單元風貌特色。

風貌單元劃分需依據三個原則:規劃層面上要與控規單元相結合,保證每個風貌單元與城市規劃的引導單元基本一致,方便城市風貌引導與城市規劃管理的銜接;管理層面上要與社區單元相結合,確保單元的尺度基本與城市社區大小相同,以10—15分鐘步行距離為宜,便于引導、公眾參與,也有助于塑造社區感,使城市風貌引導更有實際意義;形態層面上需保障地塊完整性,確保視域范圍完整、現狀用地邊界完整、自然景觀完整[2]。

3.1.3 微觀層面-公園城市風貌因子篩選

城市的風貌形態是由一組因子控制形成的,即城市風貌基因。風貌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帶來了不同城市或城市內部不同區域之間風貌形態的差異,使得城市的風貌形態各具特色。

3.2 公園城市風貌基因篩選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法、理論研究法、問卷調查法。

首先采用文獻研究法對基因進行初步篩選,通過對城市風貌相關文獻進行收集、整理、解讀,提取出詞頻較多的因子作為基因初選結果,有助于風貌基因的進一步選擇;其次通過理論研究法對基因賦予特色,通過分析與公園城市相關的規劃理論體系,篩選出能夠反映公園城市風貌形態的風貌基因;最后通過問卷調查法對基因進行識別,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總結成都市風貌形態的突出問題,最終識別出符合成都特色的風貌基因[3]。

3.3 風貌基因引導體系

3.3.1 區位基因

區位基因是宏觀角度對風貌單元的定位,引導區位基因的正確表達是關系風貌單元對于城市文化歷史、生態自然基底與城市建設現狀的傳承。將區位基因的引導表達作為城市設計導則的補充,注重單元城市風貌引導對文化、生態、中心性等宏觀要素的落實。

(1)文化區位:歷史上的客觀的人類活動的結果,包含歷史文化、特色產業、文物保護單位與歷史建筑、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因子。(2)中心性:與城市地塊公共活動有關的屬性,包含商業商務等公共區域、公共交通樞紐、文化活動中心等因子。(3)生態性:生態現狀和基于景觀生態學的生態價值評估,包含山體風貌、水體風貌、植物風貌等因子。

3.3.2 風格基因

風格基因是中觀層面引導城市風貌分區的基因表達。從地域、時代、復雜程度及合生性入手,進行城市風貌的特色分區,劃分特色鮮明、尺度宜人的城市風貌分區,引導城市形成核心突出、因地制宜的城市風貌結構。

(1)地域性:因環境、人文及經濟發展不同展現不同的城市風貌特征,包含歷史軸線、街巷肌理、重要空間節點等因子。(2)時代性:城市風貌是一部物化了的城市發展史,包含建造年代、建造技術、建筑思潮等因子。(3)復雜性:從整體到局部的細節設計及復雜程度,包含建筑尺度、建筑色彩、建筑風格等因子。(4)合生性:建筑本身與生態的耦合,包含垂直綠化、屋頂綠化、覆土建筑等因子。

3.3.3 特征基因

特征基因上是公園城市風貌形態特征的體現,與風格基因共同成為單元公園城市風貌基因的實施性引導的核心部分,從特征三類基因:群空間特征、景觀特征、公園城市特征對現有導則進行延伸。

(1)群空間特征:等群體空間形成的風貌特征,包含建筑群體組合利用形式、道路街巷特征、橋梁及橋下空間等因子。(2)景觀特征:地塊中支持人們活動的各類戶外環境設施,包含照明設施、導視系統、衛生設施、休憩娛樂設施、交通設施、藝術景觀設施等因子。(3)公園城市特征:按照“景區化、景觀化、可進入、可參與”原則,營造極具公園城市特征的場景,包含業態植入、綠道打造、功能服務等因子。

4 公園城市風貌形態體系實施路徑總結

因為單元特色各異、劃分不同,每種類型的單元需重點引導的著重點不同,需要引導單元風貌基因選擇性表達,因此不同城市風貌分區的風貌導引的側重點應該有所差異,結合問卷調研結果,對不同風貌分區的風貌基因劃分不同重要級別,對需重要考慮/較充分考慮的要素進行導引。

城市特色風貌區:強調片區文化及風貌特征的傳承,根據風貌片區類型制定不同風貌片區具體設計引導要求。應更加注重考慮文化區位、地域性、時代性、復雜性、群空間特征及公園城市特征等風貌基因引導要素。

生態休閑風貌區:強調結合山水田園風光,營造精致宜人的城市風貌,與山水、田園自然生態環境協調。應更加注重考慮生態性、合生性、小景觀特征及公園城市特征等風貌基因引導要素。

都市核心風貌區:強調彰顯國際化、現代化的城市風貌,以精細設計的現代、創新風格為主,體現國際范。應更加注重考慮中心性、時代性、復雜性、小景觀特征及公園城市特征等風貌基因引導要素。

圖1 分區單元風貌導引要素

圖2 風貌單元引導實施路徑總結

5 總結與展望

本文在公園城市背景下,對成都市公園城市風貌形態進行深入研究,分析時代背景的問題與機遇、對成都公園城市的政策背景進行剖析,總結國內外城市風貌引導理論與先進城市風貌引導實踐經驗,結合成都風貌形態格局的轉變歷程,提出公園城市風貌形態體系構建及實施路徑探索。高水平塑造公園城市風貌形態,是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的必然選擇,是回應市民美好生活期盼、彰顯公園城市精氣神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歡
風貌分區公園
我家門前的小公園
上海實施“分區封控”
包裹的一切
在公園里玩
小城鎮風貌控制研究——以中廟風貌控制規劃為例
浪莎 分區而治
品質提升 讓城鄉風貌各具特色
庫車城市風貌
一見如故
基于SAGA聚類分析的無功電壓控制分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