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戰爭及美國戰爭能力的思考

2024-03-29 00:37張文木
軍事文摘 2024年5期
關鍵詞:統帥戰役軍工

戰役不同于戰爭。前者是局部的,時間是短期的——一般在幾個月或一年之內,比如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1991年的海灣戰爭等;后者是全局的,時間是長期的,比如20世紀的中國抗日戰爭、朝鮮戰爭、越南戰爭,21世紀的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

戰爭能力是從土地里長出來的,而不主要是在紙上表現出來的。戰役能力多是在紙上表現出來的,而不是從土地里長出來的。戰役與戰爭的結果并非完全對應一致。

抗日戰爭中,日本人贏了大部分戰役,卻輸掉了一場打了14年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人幾乎贏了所有的戰役,卻輸掉由這些漂亮的戰役組成的戰爭,比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

技術在戰役中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在戰爭中只能起輔助作用,比如二戰中的日本,到1944年,軍費已占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98.5%,如果沒有原子彈日本也會失敗。戰役拼的多是技術優劣,戰爭拼的卻是包括人力在內的資源多少。1944年日本國民經濟已近枯竭,接下來的失敗不可避免。

對技術決定論最具諷刺的歷史事實是,最沒有技術含量的阿富汗在19、20、21世紀打敗了同期技術最強大的國家英國、蘇聯和美國。

優點的過度使用就是缺點,缺點是人對自身優點的過度依賴。

美國戰爭能力優勢在軍工科技,而它的戰爭能力短板就是對軍工科技的過度依賴。軍工科技的優點強化了美國的戰役能力,漂亮的戰役勝利(比如海灣戰爭)也刺激了美國的活力,同理,其對軍工科技優點的過度依賴卻讓美國嚴重弱化了其戰爭能力——每次戰爭后都造成了美國的衰落。

戰役是將軍的事,戰爭是統帥的事。能帶領精英前進的是將軍,能帶領人民前進的是統帥。

現在相當多的國際問題學者的缺點是用將軍的戰役眼光研究統帥考慮的事,其結果總是找不到北。他們的致命短板是,只看“領帶”不看“口袋”,既缺唯物論又缺辯證法。

猜你喜歡
統帥戰役軍工
戰役中的你
統帥重新定義“年輕人空調”
雄安新區 河北軍工新未來
顧帥圻:將“軍工范兒”進行到底
軍工版“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軍工大檢閱
備而不發,功不可沒——評抗美援朝“第六次戰役”
搶占三所里 阻敵建奇功——憶抗美援朝二次戰役穿插作戰中的先遣團
后金的軍事統帥努爾哈赤
古羅馬最負盛名的統帥——凱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