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庸常之中 微芒不朽

2024-03-30 15:07殷賢華
共產黨員(遼寧) 2024年2期
關鍵詞:荷包蛋小人書文學社

文/殷賢華

我出生于20 世紀70 年代的偏僻農村。小時候家里很窮,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家里雖然養了好幾只老母雞,但母親會把那些雞蛋拿到集市上去賣,以換來我們三兄妹的學費。那些老母雞和雞蛋,就是我們求學的全部希望。父母是從來不舍得吃雞蛋的,我們三兄妹也只有每年過生日時才能吃上一個荷包蛋。每一次吃荷包蛋,我總是慢慢享受,把它一層一層剝開,一片一片細嚼慢咽,舍不得很快吃掉,一個蛋能吃上一兩個小時。那時候的最大夢想就是家里能煮上一鍋荷包蛋,想吃多少吃多少,一次管個飽。荷包蛋的味道不只長在了胃里,也留在了心里,一生無法離棄。直到現在,我還保持著早餐吃荷包蛋的習慣。

我8 歲開始上學,很快就迷上了看小人書。鎮上的書店里,小人書最便宜的五分錢一本,最貴的也不超過三角錢??墒羌依锔F得連學費都要東挪西借,怎么可能有錢給我買小人書?我想看小人書,只有三個辦法:跟老師、同學和親戚借;攢下一分錢就可以到鎮上圖書借閱室看一整天;自己撿廢品賣,掙了錢就去買書?!段饔斡洝?《三國演義》《阿凡提的故事》 ……童年時代,在那些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我如癡如醉地閱讀著,仿佛忘記了饑餓,仿佛進入一個光怪陸離的夢幻世界。孫悟空、劉備、阿凡提等書中人常常走進我的夢中,令我回味無窮。小人書看多了,最大的收獲是作文寫得好。從小學三年級起,我的作文就常被語文老師當成范文在班上朗讀。這讓我產生了一定的成就感,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閱讀和寫作文都更起勁了。

1982 年,迎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養雞經驗豐富的父母把自家的斑竹林圍起來,貸款建了個簡易養雞場。通過畜牧站技術員的指導,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家里不僅還清了貸款,還買了黑白電視機,我們三兄妹的學費也不用愁了。我想吃一鍋荷包蛋的夢想,終于在1983 年我上初一時變成了現實。初中的語文老師剛開始因為對我不了解,還問我作文是不是從什么報刊上抄來的。解釋清楚后,我反過來問他:“哪里可以讀到報刊?”此前,除了小人書,我還沒見過任何報刊。得知學校閱覽室里有報刊,還可以投稿,那里很快便成為我一有時間就流連的地方。那時候學校訂的報刊也很少,印象里只有《作文通訊》 《重慶農村報》《教育周報》 等幾種。這些報刊上都刊登了投稿地址,我便把自己的作文用稿紙整整齊齊謄寫好,貼上郵票寄了出去。然后就是等待,漫長的等待!我夢想著自己的作品能變成鉛字,夢想著能成為魯迅那樣的文學大家??墒?,一封又一封投稿信寄出去了,卻始終沒有任何回音。我很沮喪,語文老師安慰我說:“發表作品不容易,慢慢來,貴在堅持?!彼部傇诎嗌习盐业淖魑漠敺段哪?,讓我有了堅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氣。終于,1985 年4月,我的作文 《論學風》 在 《教育周報》 副刊發表,收到樣報1份和稿費1.2 元。這份樣報我保存了很多年,可惜在一次搬家中遺失了。

1987 年,我考進縣城里的師范學校,正式跳出“農門”,成為一名國家包分配的“準小學教師”。對當時的我來說,縣城簡直就是一處文學的熱土。新華書店、圖書館、零售書攤上,各種期刊和圖書琳瑯滿目??h文化館、礦務局、科學技術協會等單位,都辦有刊物,能夠刊發文藝作品。我們師范學校以及縣里的幾所中學都有文學社,有自己的油印文學刊物,文學社之間的交流活動也很多。我開始了如饑似渴的閱讀之旅,并馬上加入了學校的文學社,后來陸續擔任過文學社副主編、主編。讀師范的3年,我在全國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作品12 篇,在地方內部發行的刊物上發表作品130 余篇。

1990 年9 月,我從師范學校畢業,被分配到一所鄉村小學任教。學校位置非常偏僻,坐落在一座孤零零的山上,由一個寺廟改建而成,用水都要到山下去挑。宿舍條件也很艱苦,幾個教師一起住大通鋪。與此同時,我的同學有的被分配到區里的中學、小學工作,有的去了縣城里的學校任教,有的轉行當了公務員。那些日子,我感到很失落。因為剛參加工作經驗不足,偶爾還會與領導、同事、學生家長發生點兒小矛盾,心情更是雪上加霜。幸好,還有書籍和文學。我常常挑燈夜讀,并堅持文學創作,把自己的苦悶和彷徨訴諸文字中,變成一篇篇投遞而出的稿件。每每收到編輯老師的退稿信,我總是一字一句研讀,還會給編輯老師回信,表達感激之情和自己在創作上的一些想法。隨著文章陸陸續續發表,我也振奮了起來。

那時候,報刊是很有閱讀市場的,文章能發表也是非常令人艷羨的事。我發表的文章總是被同事們爭相傳看,還會收到一些讀者來信。我一一回信,有時候手都寫酸了,但感覺很快樂、很充實。書信來往的年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細膩、更樸實,也更抵達內心?!芭栏褡印辈粌H給我帶來了精神上的收獲,還有每月不低于500 元的稿費。要知道,當時我每個月的工資也才300 多元。于是,我走上了“稿費過生活,工資資助弟弟妹妹讀書,獎金孝敬父母”的溫馨陽光路,我的尊嚴和自信也一點點重新建立起來。不管路在何方,總得走一條有希望的路,總得走一條屬于自己的路。沒有理想、沒有目標、沒有追求的人生,該是多么空虛寂寞和暗淡無光??!

此后,我的工作幾經變化,在中學工作過,也在報社工作過。那幾年,平均每年要公開發表文章40 余篇。2007 年,我光榮地成為榮昌縣作家協會會員。2011 年,又成為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這個時候,我的文學創作達到高峰,每年公開發表作品100 篇以上。2016 年,我的第一部作品集 《天壤之別》 被重慶市作家協會列為重點扶持項目公開出版,并在全國發行。2021 年,我正式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光陰如電,不知不覺,我堅持寫作已經40 年,累計發表作品3300 余篇,并有幸成為一些刊物的簽約作家,也得了一些獎。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藝事業的蓬勃發展,得益于我多年來堅持不懈的閱讀和寫作,也得益于我對美好生活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和現實向往。棱角被磨平了,或許可以再長;夢想被打破了,或許可以再圓。閱讀和文學宛然是一道光,給我帶來了自信和尊嚴,也推動了我更好地工作、學習和生活。庸常之中,微芒不朽。

猜你喜歡
荷包蛋小人書文學社
[文學社巡禮] 湖南省隆回縣第二中學默深文學社
想起“小人書”
小人書里的大干世界
西北大學木香文學社
小人書里的大世界
荷包蛋面
煎雞蛋
煎荷包蛋
芍藥
二月文學社簡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