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景觀提升策略及實施路徑

2024-03-30 02:28張立平
花卉 2024年6期
關鍵詞:村域景觀村民

張立平

[上海園林(集團)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在城市虹吸效應影響下,城市與鄉村出現兩極分化現象,鄉村規模及人口急劇收縮,從而引發鄉村產業凋零、生態環境惡化等連鎖問題發生,不利于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實現。對鄉村景觀品質的提升,既可以保留鄉村原始風貌與塑造鄉村風情,還可以改善當地生活環境與就業環境,創造巨大商業價值,使其成為落實鄉村振興目標的重要一環。

1 項目概況

納雍縣文化村文家寨項目位于貴州省畢節市鍋圈巖鄉,文家寨共有群眾21 戶107 人,村域面積為163417.18m2,分布多棟磚混住房與7 棟老舊木房,鄉村經濟以第一產業為主,分布1500 余株漆樹。本項目擁有極為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與人文景觀資源,具備提升鄉村景觀品質與建設美麗鄉村的前提條件,自然景觀資源包括溫和氣候、多樣性生物物種、良好場地現狀、多處風景名勝區及旅游景點,人文景觀資源包括苗彝族文化與農耕文化。

2 鄉村振興背景下的鄉村景觀提升策略

2.1 系統性景觀建設

鄉村景觀提升是一項綜合性活動,具有多維度與多立場的特征,景觀設計人員必須從整體視角出發,分階段、分層次制定景觀設計提升方案,才能確保項目有條不紊實施,充分兼顧各方面利益訴求,最終取得理想景觀提升效果,也不會在方案落地實施期間遇到過多阻礙。在鄉村景觀提升設計期間,具體采取整體性設計、層次性設計兩項策略。

(1)整體性設計。鄉村作為景觀物質載體,由諸多要素構成,包括文化風俗、生態環境、生產形態和鄉村建筑等物質要素。景觀提升不局限于對鄉村建筑、農田、道路等具體物質要素的提升,而是從整體視角出發來制定解決方案,重點考慮提升后的鄉村景觀是否契合鄉村環境,以及當地村民的接受程度。

(2)層次性設計。鄉村是指遠離城市區域、以寧也為主要經濟活動的聚落,行政建制為鄉鎮—村—組,不同層級行政建制的群眾主體需求存在明顯差異,需要劃分諸多尺度離開提升鄉村景觀。在本項目,具體從村域尺度、院落尺度著手,村域尺度是根據鄉村現狀提出在景觀風貌與生態環境方面的提升措施,院落尺度是根據村民生活習慣與生產需求來重塑院落空間的功能風格[1]。

2.2 空間整體管理

鄉村景觀是生態環境、生產形態與鄉村物質構成在長時間發展演變期間形成的產物,鄉村文化風俗與物質形態構成村民鄉村生活的世界觀與價值觀,鄉村景觀則是滿足村民需求、體現價值觀念的主要載體。代入村民視角,唯有保持鄉村景觀與生態空間、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的緊密聯系,才能充分體現出鄉村景觀價值,切實滿足鄉村村民多樣化需求。因此,在鄉村景觀提升期間,景觀設計人員必須以空間整體管理作為一項重要提升策略,樹立三生協調發展的觀念意識,以保護生態空間、可持續轉變生產空間、增添生活空間人本色彩作為鄉村景觀提升方向。

(1)保護生態空間。提前做好生態基底調查工作,采取低干預建設手法在高敏感區域實施生態保護,在低敏感區域營造村落類、生產類鄉村景觀,并通過營造綠化景觀來保護當地大氣、水域、土壤環境。

(2)可持續轉變生產空間。以現代農業和第三產業作為鄉村產業轉型方向,通過提升鄉村景觀,給產業轉型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例如,把農業生產區域和鄉村景觀相互結合,打造鄉村觀光旅游景點,向游客展現原始原味的農業生產過程,利用旅游業發展來帶動農業發展,并提高當地村民收入水平[2]。

(3)增添生活空間人本色彩。重點塑造具備本土特征的鄉村景觀風貌,用于抵消城市文化對鄉村地域美學造成的劇烈沖擊。例如,保留豐富多變的街巷空間,在沿街建筑外立面上涂刷以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為素材來源的圖案,以此來提升鄉村街道景觀品質,充分保留鄉土文脈,禁止因過度追求道路通暢、街道整潔而盲目破壞原有街巷空間。

2.3 景觀提升過程控制

鄉村景觀提升是一項長期性、綜合性活動,提升過程由多道環節步驟組成,任意一道環節出現紕漏,都有可能影響到最終的提升效果、鄉村空間品質。因此,景觀設計人員必須樹立動態控制的正確觀念,拆解景觀提升過程,全面掌握各道環節的正確的設計方法,全程把控鄉村景觀提升過程,確保最終提升效果不會偏離預期目標。在本項目,把鄉村景觀提升過程拆分為場地印象、設計思考、設計愿景、總平面設計、參觀游線等環節。

(1)場地印象。對文家寨的場地印象包括生態、生產、生活3 個方面。在生態方面,文家寨屬于山區,分布林地、耕地與大量漆樹,當地多荒山,灌木林廣闊,生態環境未遭受嚴重污染破壞,適宜發展林牧業。在生產方面,基礎產業穩定發展,農民主要收入來源為種植業與養殖業,主要種植土豆、玉米等農作物,養殖業以養豬為主。在生活方面,作為質樸彝族、苗族特色鄉村,當地保留原始山村鄉野風貌,被評為鄉村振興集成示范點村莊,以打造民族文化結合適宜村民生活的小型生活圈為項目愿景。

(2)設計思考。綜合分析各方利益訴求,結合實際條件,最終以保護傳統文化、改善居住環境、增加文化吸引、提高整體品質、打造游覽路線作為激活場地與賦予文家寨文旅發展新機遇的主要方向[3]。

(3)設計愿景。本項目以民族文化、特色田園、產業聯動作為鄉村景觀提升愿景,民族文化是把鄉村景觀打造成為當地民族文化傳承載體,特色田園是打造梯田風光的田園農業,產業聯動則是由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來帶動第三產業發展。

(4)總平面設計。最終采取“兩帶一中心”的平面布局方案,中心為活力中心,兩帶分別為民族文化體驗帶與梯田農業游賞帶。鄉村環境由居民居住區、文化景觀展示區、居民活力中心區、梯田農業種植區和休憩休閑活動區五大功能區域組成。

(5)參觀游線。村域空間及周邊區域內規劃一條車行路線和一條步行路線。其中,車行路線途徑文家寨精神堡壘、鄉村振興宣傳墻、文家寨形象景墻、博愛蓮村民文化角等鄉村景觀。步行路線途徑民族文化展館、居民區組團建筑等鄉村景觀。

3 鄉村振興背景下的鄉村景觀提升實施路徑

3.1 村落類景觀提升

村落類景觀是分布在村落空間內部,以改善村民生活環境和滿足日益提高精神文化需求為目標的鄉村景觀,以村域尺度作為景觀提升設計的立足點,具體涉及聚落設計、道路綠化、庭院綠化3 個方面。

(1)聚落設計。在充分保留鄉村原始風貌的前提下,遵循生態文明指導思想,對鄉村古建筑進行保護、擴建,以及塑造諸多景觀小品來提高村域環境整體質量。原居住空間改造如圖1 所示。在本項目,以統一建筑風貌、修繕建筑外立面、打造具有代表性建筑景點、改進建筑衛生條件作為鄉村建筑保護內容,并貼合村民生活習慣,把建筑屋頂由雙坡屋頂改造為現代平屋頂形式,外立面結合彩繪裝置來體現獨特建筑風格。

圖1 原居住空間改造

同時,村域空間內部分散營造多處景觀小品,包括農耕主題小品、相鎖心意主題小品、文家寨形象景墻,以景觀小品作為地域文化、鄉村文化的傳承載體。圖2為特色紋樣景觀小品。

圖2 特色紋樣景觀小品

(2)道路綠化。本項目對原有混凝土路面進行修繕養護,維持良好路況條件,村內新建人行路來滿足村民出行需求,并在路面上增加地面畫線,利用鮮艷色彩來增強交通指引性,關鍵節點處以當地民族圖案作為地面畫線,提升村莊文化性。隨后,道路兩側栽植綠化植物,營造綠化景觀,優先栽植主干筆直、樹冠濃郁的喬木類植物,根據當地情況來選擇植物樹種與種植位置,綠化景觀起到改善鄉村生態環境、降低熱輻射與噪聲、提升空氣品質等多重作用[4]。

(3)庭院綠化。在庭院空間內營造兼具美觀性與功能性的鄉村景觀,如把原有硬質實體磚墻圍墻改造為竹編柵欄、體現田園風格。庭院綠化如圖3 所示。利用庭院內部閑置土地來開辟院落生態菜園景觀,既可以美化庭院,也可以通過種植經濟作物來增加村民收入。

圖3 庭院綠化

3.2 生產類景觀提升

生產類鄉村景觀是對當地生態環境加以改造,營造林業、畜牧業、農業等兼具實用價值與藝術觀賞價值的鄉村景觀,起到充分挖掘當地生產資源、滿足村民物質需求的作用??紤]到本項目有著自然資源稟賦優越的特點,可以嘗試構建以現代特色農業、休閑旅游農業為主的生態類鄉村景觀體系,在改善當地生態環境的同時,推動鄉村經濟良性發展。

(1)現代特色農業景觀。文家寨以生漆采割作為特色產業,利用村域內1500 余株漆樹,建設集休閑觀光、生漆采割等功能于一體的鄉村農業示范園,逐步形成以農促旅的現代產業體系。

(2)休閑旅游農業。本項目選擇延續原始田園農田,以土豆、玉米、櫻桃作為主要農作物,并在梯田農業種植區內塑造農耕主題小品,利用當地農耕文化與山水林湖優越自然環境,給游客提供具備鮮明鄉土特色的鄉村旅游場所。同時,通過提升鄉村景觀,還可以塑造景色優美與健康舒適的村域空間,在村域空間內部開發民宿業、農家樂等其他產業,打造多產業聯動發展的經濟格局[5]。

3.3 自然類景觀提升

在村域空間層面,自然類鄉村景觀包括當地天然植被、山岳、河流、溪谷、梯田等,是當地村民生態寶藏,既可以利用自然景觀來維持生態環境質量,預防大氣污染、水土流失、土壤重金屬污染等生態污染問題出現,還可以拓展鄉村經濟發展路徑,如憑借良好生態環境來發展種植業、林業、牧業以及旅游業等第三產業。在自然類鄉村景觀提升設計環節,景觀設計人員必須遵循生態資源保護原則,提前做好實地考察工作,掌握當地自然稟賦與環境狀況,優先保留地表植被等天然存在的生態景觀,按照區域特色來劃分自然保護范圍,盡量減少人為建造生態景觀的比例,避免由此產生高昂成本費用與破壞當地原始風貌。隨后,嚴格把控鄉村發展活動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程度,如在游客游覽路線周邊設置保護環境標語,放置垃圾收集裝置,避免因游客亂扔垃圾而加劇自然環境破壞程度。從實操角度來看,實地考察期間統計當地自然環境污染問題,鎖定污染源頭,將改造污染源作為鄉村景觀提升的主要內容,如關停污染嚴重的養殖場,在水土流失嚴重區域采取修建水平梯田、栽植喬灌木植物等治理措施,禁止對現狀村莊景觀格局加以大規模擾動,充分保留原始生態風貌。

4 結語

綜上所述,為建設美麗鄉村,順利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應加強對鄉村景觀品質提升活動的重視程度,景觀設計人員樹立正確發展觀念與景觀提升設計理念,積極落實系統性設計、空間整體管理、景觀提升過程控制等提升策略,堅持走村落類景觀提升、生產類景觀提升、自然類景觀提升的實施路徑,最大限度提升鄉村景觀品質,為鄉村社會經濟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猜你喜歡
村域景觀村民
景觀別墅
定點幫扶讓村民過上美好生活
張存海:帶領村民過上好日子
火山塑造景觀
沙子的景觀
基于村域尺度的鄉村發展類型及對策研究
包羅萬象的室內景觀
村域人地關系定量研究——以重丁村為例
能人選出來 村民富起來
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應立足村域資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