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藥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研究進展*

2024-03-31 15:42陳濤薛春麗張菡張士金
河南中醫 2024年2期
關鍵詞:三聯黃芩胃炎

陳濤,薛春麗,張菡,張士金

河南中醫藥大學人民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3

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種寄生在人體胃黏膜組織中的螺狀彎曲菌,感染后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與胃癌、淋巴瘤等惡性疾病密切相關[1-2]。Hp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第一類生物致癌因子,為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感染源之一,感染率高達50%[3]。另外,Hp可通過消化道傳播,具有一定的傳染性[4],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抗Hp治療一直是臨床的研究熱點[5]。Hp感染性慢性胃炎(以下簡稱“Hp胃炎”)在我國的發病率較高,一般采用質子泵抑制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西藥聯合治療,但隨著該類藥物的普遍使用,患者的耐藥性上升,治療有效率降低[6-7]。近年來,中醫學對Hp胃炎的研究不斷深入,諸多中醫藥治療方法頗有成效[8]。與西醫相比,中醫具有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等獨特優勢,且中醫藥療法的不良反應少、療效確切、成本低廉,因此中醫藥治療Hp胃炎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9-11]?,F對Hp胃炎的中醫病因病機、中醫藥治療等進行歸納總結,旨在為臨床抗Hp治療提供參考。

1 病因病機

1.1 病因中醫學認為,Hp胃炎屬于“胃痛”“痞證”“呃逆”等范疇,典型表現為腹部脹痛、反酸、噯氣、惡心、嘔吐等[12-14],病因主要有外感寒邪、飲食內傷、情志內傷等[15]?!端貑枴吩唬骸昂畾饪陀谀c胃……小絡急引故痛?!盵16]表明寒邪入體,胃腸黏膜下經絡隨之受寒,致其痙攣牽拉出現疼痛。外感六淫,內生之邪,結于胃脘,氣郁中焦,發為胃部脹痛、納呆等癥[17]?!镀⑽刚摗分惺荆骸胺蝻嬍巢还潉t胃病……獨燎其面?!闭f明飲食不節如喜食生冷、過食肥膩、過饑過飽等,皆可致胃納脾運受阻,從而導致反酸、噯氣、惡心嘔吐等癥狀[18-19]?!毒霸廊珪吩唬骸芭瓪獗﹤?肝氣未平而痞?!盵20]說明情志不遂,肝氣郁滯,乘脾犯胃,氣機升降失調,可導致胃脘痞滿不適。上述各種病因既可單獨致病,又可合而為病,若協同作用于機體致使Hp感染加重,免疫功能也會被削弱[21]。

1.2 病機

1.2.1 脾胃虛弱為本中醫學將Hp感染歸屬于“邪氣”范疇[22-23],其中“虛實”兩個綱領可作為辨別疾病正邪的總綱,為掌握疾病具體情況和Hp感染的診治提供依據[24]。中醫學者認為,Hp胃炎的病機多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25]。中醫古籍有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26-27],其中“虛”指正氣虛損,鑒于脾胃為后天之本,若脾胃之氣虛弱,納運失調,無力運化水谷,或中焦虛寒,中氣不足,溫養失調,邪氣趁虛而入,皆可招致邪侵從而發為Hp胃炎[28]。

1.2.2 濕邪阻滯為標《溫熱論》曰:“濕勝則陽微?!盚p胃炎以濕邪阻滯為標,濕乃陰邪,喜陰抑且易困脾,可傷人陽氣,致脾胃不和,無力運化,水谷停滯中焦,遂感胃脘脹滿、惡心嘔吐[29-30]。若脾胃素虛,加之飲食不調,導致濕邪內生或長期處于潮濕環境,久濕化熱,延及中焦,濕熱相合,易出現胃脘脹滿、口苦、反酸、噯氣、惡心、嘔吐等癥[31-32]??傊?Hp胃炎以脾胃虛弱為本、濕邪阻滯為標,在疾病初期一般由外邪侵襲、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等病因引起,后因脾胃虛弱逐漸出現氣滯、濕阻、熱郁、血瘀等病理變化。因此,Hp胃炎具有病程冗長繁雜、病情纏綿難愈、病性虛實夾雜等特點[33]。

2 中醫藥治療

目前,中醫藥治療Hp胃炎主要有單味藥、中成藥、經方、專方以及抑菌實驗等方案,其中少數治療會結合針灸、穴位埋線等中醫外治法[34-35]。經過動物實驗和臨床試驗發現,中醫藥治療Hp胃炎的效果顯著,以下就抗Hp感染的相關實驗和臨床研究進行總結。

2.1 實驗研究

2.1.1 抗Hp的機制目前,中醫藥防控Hp感染主要與降低菌群毒力與黏附力、干擾Hp代謝、抑制細菌耐藥性、增強免疫力等直接或間接作用有關[36-37]。馬會妙等[38]研究表明,半夏瀉心湯治療Hp胃炎的主要機制為降低毒力因子與毒素水平,抑制毒素生成相關蛋白表達,并可通過改善胃腸道微環境,抑制酶活性等,共同抑制細菌生長,長期治療可達到一定的Hp根除率。徐小青等[39]研究顯示,小檗堿、大黃素等中藥提取物具有較強的抗Hp感染作用,可能通過抑制和破壞Hp莢膜形成,減少多糖分泌,從而降低細菌的毒力和黏附能力。此外,大黃素、小檗堿具有獨特的抑制Hp耐藥作用,可與抗生素產生協同作用,共同抑制耐藥菌的生長,從而及時有效地遏制耐藥情況惡化[40-41]。大蒜素及其衍生物對Hp生物膜結構具有較強的破壞作用,這有利于藥物透過細菌生物膜發揮強力的抗菌效果[42]。劉曉龍等[43]研究發現,黃芩苷及其提取物可以抑制脲酶活性,間接阻礙Hp生長,且其抑制作用與黃芩苷的濃度成正比。曾蓉等[44]采用滅幽湯治療脾胃濕熱型Hp胃炎小鼠,結果表明,滅幽湯能顯著改善Hp胃炎小鼠的臨床癥狀和胃黏膜組織病理情況,這可能與調控PTEN-PI3K-Akt-FoxO信號通路,從而抑制Hp誘導的胃黏膜細胞凋亡有關。

2.1.2 抗Hp的單藥目前,單味中藥抗Hp感染的研究主要以體外藥敏實驗為主,且主要為清熱解毒類中藥。宓偉等[45]通過K-B紙片擴散法和瓊脂稀釋法篩選出具有較強抑菌作用的中藥有:黃連、大黃、吳茱萸、黃芩。董鳳[46]從Hp胃炎患者的分離株中篩選出對5種抗生素耐藥的多重耐藥株,分別采用最小抑菌濃度的小檗堿、大黃素、五味子、黃芩苷進行實驗,結果顯示,四種中藥或中藥提取物均能達到較好的抑菌效果,且小檗堿的抑菌效果最優。黃衍強等[47]發現,大黃、黃連、苦參、黃芩的提取物對耐藥Hp有較強抑制作用,濃度<50%最低抑菌濃度能明顯抑制菌株生物膜形成。李江等[48]將黃連、黃芩、大黃、延胡索等中藥分別作用于Hp耐藥菌株,結果顯示,大黃和黃連提取物對Hp耐藥菌株具有明顯的體外抑菌作用,黃芩提取物的體外抑菌作用較弱,而敗醬草、延胡索無明顯體外抑菌作用。

2.1.3 抗Hp的復方余惠旻等[49]研究表明,左金方(黃連、吳茱萸)可以有效清除Hp感染小鼠體內的致病菌,且低、中、高劑量左金方的Hp消除率呈劑量依賴性增加,高劑量組清除率可達80%左右。徐寅等[50]研究發現,滅幽湯(黃芩、蒲公英、三七、白及、青皮、陳皮、烏賊骨)低、中、高劑量組均能通過干預Hp相關信號通路、抑制炎癥因子來發揮抑菌作用,其治療效果與西藥三聯組相當,但不良反應較西藥治療組少。劉東升等[51]通過Hp體外抗菌實驗發現,小建中膠囊(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棗)不僅具有體外抑菌作用,還能有效抑制Hp耐藥菌株生長,并考慮將其作為抗Hp治療的輔助藥物,有望提高Hp的根除率。楊亞莉等[52]研究表明,荊花胃康膠丸(土荊芥、水團花)聯合益生菌治療Hp陽性慢性胃炎時,可明顯提升Hp轉陰率,改善胃腸激素分泌功能及炎癥狀態,減輕Hp對胃腸菌群平衡的破壞,恢復胃腸菌群穩態,且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2.2 臨床研究

2.2.1 抗Hp的中藥復方易超等[29]將脾胃濕熱型Hp感染患者分為四聯組和聯合組,分別采用四聯療法及四聯療法聯合清幽益胃湯治療。結果顯示,四聯組和聯合組的Hp清除率分別為78.46%和92.18%,且聯合組顯著高于四聯組,說明清幽益胃湯可以增強抗Hp治療效果。王建等[53]將脾胃濕熱型Hp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采用三聯療法以及三聯療法聯合連樸飲(黃連、厚樸、法半夏、石菖蒲、蘆根等)治療,結果表明,三聯療法聯合連樸飲的療效顯著優于單獨三聯療法,前者的Hp清除率高達88.6%。馬艷等[54]將Hp陽性脾胃虛弱型消化性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香砂六君子湯(白術、黨參、茯苓、法半夏、砂仁、陳皮、木香、甘草)聯合四聯療法的抗Hp感染效果,結果顯示,聯合療法的Hp根除率為90.48%,顯著高于單純四聯療法的73.81%。邱博等[55]將三聯療法聯合化肝煎合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浙貝母、香附、枳殼等)方案應用于Hp陽性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結果顯示,聯合療法的臨床療效、Hp根除率等均優于單純三聯療法。魯春花等[56]將Hp陽性慢性胃炎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其中治療組給予大黃黃連瀉心湯聯合三聯療法,結果顯示,聯合療法的臨床療效、Hp清除率、胃黏膜炎癥改善情況顯著優于單純三聯療法,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2.2.2 抗Hp的中成藥苑彩云等[57]將Hp陽性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后者采用枳術顆粒、葉酸聯合四聯療法治療2周,結果顯示,兩組的臨床有效率分別為67.39%、86.96%,Hp清除率分別為78.26%、95.6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于穎蘭等[58]在常規抗Hp、抑酸治療基礎上,對觀察組加用胃復春片治療,結果顯示,聯合療法可減輕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胃部炎癥反應,加快胃黏膜修復,改善胃黏膜萎縮與腸上皮化生。魏引廷等[59]采用三聯療法聯合芪芍安胃膠囊/黃柴安胃膠囊治療消化性潰瘍伴Hp感染患者,結果顯示,聯合用藥方案的臨床有效率、Hp轉陰率均顯著高于三聯療法,1年內復發率顯著低于三聯療法。綜上所述,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中藥與西藥聯合治療Hp感染慢性胃炎,其中西藥的短期療效較優,但長期使用的不良反應較大,且藥物敏感度下降;當聯合使用中藥時,可適當緩解西藥的不良反應和耐藥性,從而增強抗菌效果[60-62]。

2.2.3 其他療法中醫藥治療Hp胃炎除了上述提及的單藥、復方、中成藥等,還可聯合中醫外治法進行綜合治療,如針灸、穴位埋線、穴位注射等。周思清等[63]將Hp胃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治療組在三聯療法基礎上聯合針灸,選取穴位為內關、中脘、足三里等,結果顯示,聯合療法治療小兒Hp胃炎的療效較為顯著,可以改善炎癥因子水平,提高Hp清除率。白文筠等[64]將Hp感染患者分別采用四聯療法聯合胃復春片(對照組)及四聯療法聯合穴位埋線(治療組)方案治療,其中埋線穴位有脾俞(雙)、胃俞(雙)、中脘、足三里(雙)。結果表明,穴位埋線聯合四聯療法治療Hp陽性慢性胃炎的臨床療效顯著且復發率低,推測可能與其修復胃黏膜、增加胃泌素17和胃蛋白酶原分泌有關。趙倩義[65]對Hp陽性慢性胃炎患者實施中醫分階段治療方案,觀察組前7 d采用化濕理氣方(豆蔻、陳皮、黃芩、枳殼、香附等)治療,后7 d改用健脾和胃方(黨參、木香、白術、半夏、茯苓等),對照組采用香砂養胃丸聯合三聯療法治療14 d,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臨床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Hp轉陰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另有研究通過穴位注射(足三里、胃俞穴等)方法治療Hp相關胃炎,將中藥與穴位結合起來產生協同作用,從而提高臨床療效[66-68]。

3 小結與展望

綜上所述,中醫藥治療Hp胃炎的療效顯著且優勢明顯,這可能與中醫學從整體角度進行辨證論治,通過多渠道直接或間接抑制Hp生長有關。另外,中醫藥聯合西藥治療Hp胃炎,可減少西藥用量、耐藥性及不良反應;同時,聯合療法可緩解胃部炎癥,有效改善消化道癥狀,降低Hp胃炎的復發率[69]。目前中醫藥治療Hp感染的研究主要包括體外抑菌實驗、中藥復方和中醫綜合治療等臨床試驗,后續可從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等水平探索中醫藥的具體作用機制,從而為中醫藥治療Hp胃炎提供循證依據和理論基礎。

目前,中醫藥治療Hp胃炎仍存在以下亟待解決的問題:(1)中醫辨證證型及療效評估標準尚未完全統一,導致研究結論缺乏說服力;(2)治療方法多為醫家自擬方藥或經驗總結,難以形成統一、確切的診療標準;(3)現有研究多為臨床對照試驗,存在樣本量小、隨機對照不嚴格等弊端;(4)缺少高質量的動物實驗和細胞實驗,且存在菌株選擇、實驗方法混亂等問題。因此,未來的研究可以考慮:(1)繼續開展多中心、大樣本、高質量的臨床研究;(2)嚴格設計動物實驗和細胞實驗,并需提前確立實驗標準;(3)在開展復方研究的同時,完善中藥活性成分提取及分析,進一步明確中藥的藥理機制,從而為中醫藥治療Hp胃炎的研究提供更多有效依據與治療參考。

猜你喜歡
三聯黃芩胃炎
容易導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以“三聯”促“三力”共建共融謀振興
黃芩的高產栽培技術
中西醫結合治療毛囊閉鎖三聯征2例
張永新:種植黃芩迷上了“茶”
黃芩使用有講究
澳門歌劇“三聯篇”之旅
黃芩苷脈沖片的制備
慢性胃炎中醫臨床治療之我見
辨證治療慢性胃炎65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