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力繪本創編,優化英語思維

2024-04-01 20:55賈瓊
小學教學研究·教研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英語閱讀教學思維能力

賈瓊

【摘 要】當下,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的繪本資源常有脫離教學實際的現象。教師通過研討學習材料,創編出符合學生認知、緊扣材料內容的繪本進行教學,使繪本資源“貼地而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文章從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三個階段對具體課例進行分析,旨在說明創編繪本教學在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上所起的顯著作用。

【關鍵詞】繪本創編 思維能力 英語閱讀教學

繪本的英文為“picture book”,它是一種圖文并茂的兒童文學類書籍。將繪本引入英語教學中,豐富了課程資源,同時繪本中獨樹一幟的繪畫風格、簡單生動的故事情節以及耐人尋味的潛在道理更是受到了學生的喜愛。但是,要從豐富的繪本資源中找到與教學內容高度匹配的卻十分困難。繪本創編可以為學生“量身打造”合適的英語繪本。

繪本創編,是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創作、繪制生動形象、富有邏輯、飽含哲理的圖文內容,以提升教學效果的一種方式。其中,深入剖析、靈活處理教學內容是關鍵,教師不僅要精準地分析學情,更要有明確的目標定位。筆者在參加區域教師素質大賽時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將課外閱讀材料Pigs are smarter than you think改編成繪本進行教學,從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三個階段不斷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閱讀前:巧設暖場活動,打開思維之門

讀前環節是文本學習前的準備階段,教師既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后續教學“暖場”,也要巧妙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幫助學生打開思維之門。

(一)“偵查游戲”:激活思維

筆者在此環節以看似隨意的兩個問題開場,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尋找教室里的線索來獲得答案。獨特的開場方式讓學生瞬間迸發思維火花,也巧妙引出了為學生精心編繪的繪本以及即將學習的動物—豬。

[教學片段]

T:Whats my hobby? Can you guess?

S1:You like drawing.

T:Bingo! How can you find the answer?

S1:Because you drew some picture books for us.

T:Great! And whats my favourite colour? Do you know?

S2:Red, because youre wearing red today.

T:A clever boy! I always wear red this year, because its my birth year. So my animal zodiac is —

Ss:Pig!

對比常規的師生暖場交流,“I spy”游戲更具挑戰性。學生在游戲中發現學習材料“變”成了教師自創的繪本,感到無比新奇,而通過“本命年穿紅色”民間傳統文化的滲透引出本課主角—豬,這也堪稱亮點。這樣的設計巧妙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成功激活他們的思維,為后續繪本的學習開了好頭。

(二)“頭腦風暴”:敞開思維

學生的觀點基于生活體驗,用頭腦風暴法進行觀點的交流不僅有利于打開學生思維,培養口語表達能力,加強團隊協作,也有利于教師準確把握學情,為后續靈活調整教學策略、豐富課堂動態生成以及幫助學生實現思維躍遷做鋪墊。

[教學片段]

T:What do you know about pigs?

S1:Pigs are fat but cute.

S2:Pigs have small eyes and big ears.

S3:Pigs like eating and sleeping.

閱讀前,讓學生結合生活認知,從外貌、體形、習性等方面暢談對豬之“初印象”,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表達興趣,激活學生的發散思維,也為后期深入理解文本內涵、形成鮮明的觀點“對比”埋下伏筆。

二、閱讀中:創設故事語境,構筑思維之路

讀中環節是閱讀教學的主體環節,教師應創設良好的語境,幫助學生快速進入故事情境和學習狀態,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歸納和推斷等一系列思維練習,順利完成閱讀學習。

(一)立體語境,創生觀察場

在未改編成繪本之前,該閱讀材料信息量大,生詞多,句型錯綜復雜。即便是有一定知識儲備的六年級學生,也無法做到準確理解和流利朗讀,學生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和抵觸心理。

緊扣文本重點,將文本改編成繪本則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大量直觀形象的圖片把平面的說明文字轉變成立體的故事語境,學生 “自覺”跟隨憨厚可愛的小豬Piggy“走入”文本學習。這一做法大大降低了閱讀難度,助力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

繪本創編過程中,筆者有意識地關注學生思維訓練目標,使每個場景、每個角色,甚至角色的每個動作和神態的設計都與之呼應,通過簡潔、生動的畫面營造場景氛圍,反映角色心境,投射角色情感,活化故事情節,從而幫助學生在閱讀中通過不斷地觀察來提取信息,建構故事,逐步提升圖像“破譯”能力,達到“圖+文>2”的閱讀效果。

(二)情節串聯,錘煉分析力

就文章體裁而言,該學習材料是一篇冗長的非連續性文本,學生易感枯燥乏味。筆者創編繪本時把平淡的文字介紹巧妙轉變為趣味、溫情的童話故事,并依據故事情節將繪本分成三大部分進行教學,在情節的串聯中不斷訓練學生的分析能力,幫助他們厘清文本脈絡,理解故事內容。

第一部分,小豬Piggy受到動物們的排斥。首先,學生觀察圖片,從who、what、where等維度對故事背景進行自主提問,而后通過Listen and answer捕捉有效信息,理解故事背景。其次,學生通過閱讀繪本,分析出動物們不喜歡小豬的原因—a long snout、short legs、a thick neck,并用句型“…(not) like Piggy because …”進行口頭表達。

第二部分,小豬Piggy用行動證明自己。首先,學生通過Read and choose進行泛讀,整體分析、提煉大意,了解小豬不服輸的個性。其次通過Read and fill進行精讀和組內討論,細致分析出小豬Piggy身體部位的“妙用”,感受它的“過人之處”,并用句型“Piggy has…, but he can … with his …”來介紹。

第三部分,小豬Piggy成功交上好朋友。在這部分,學生通過閱讀繪本分析小豬和動物們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們的關系變化和故事情節的逆轉,為后續分析、提煉故事標題做鋪墊。

(三)角色對比,助推比較力

通過教學前測得知,大多數學生對豬的認知比較片面,甚至認為這種動物一身缺點。為了幫助他們重新對豬形成正確認知,筆者將計就計,“請來”狗、大象、猴子做配角,共同演繹小豬的勵志故事。

小狗找不到地下的松露時,小豬通過靈敏的嗅覺幫它輕松找到;大象往身上噴泥巴耗時又費力,小豬輕松一躍就瞬間變成泥豬……學生通過細節閱讀,對角色進行比較,從而形成新的認知。他們的比較能力在教師巧妙的繪本創編設計和課堂教學設計中不斷得到提高。讀中環節的最后,筆者通過呈現小豬Piggy和動物朋友一起玩圖形游戲的頁面,加大了比較的難度,從“一對一”的比較變成“一對多”的比較,要求學生快速、全面、準確地對比信息、分析提煉,找出各個角色之間的能力差異。

對學生的比較能力加以訓練,既有助于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又為提高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奠定了基礎,進而促進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

(四)故事留白,提升推斷力

學生日常生活中接觸的繪本,都是圖文完整的繪本,學生在完整的情節串聯中感受完整的故事內容。而筆者此次卻將繪本進行了“留白”處理,文中動物們對小豬說的話被摳空,繪本題目也被摳空,繪本變得“不完整”,目的就是留給學生更多思考的空間,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

首先,創編式繪本不同于尋常繪本,它專為教學而設,繪本中人物、場景、情節的設置全都基于教材內容和學生學情精心編排。文中“留白”也是如此,能幫助學生有意識地聚焦“重點”,學生在教師循序漸進的引導、啟發下,由淺入深地接觸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比如封面標題中的“留白”,明顯指向豬某些“出人意料”的特點,有助于促進學生形成問題意識,為后續的繪本教學做鋪墊。

其次,“留白”的故事更能有效促進學生思考。本課中,教師從頭到尾未向學生直接透露豬的“聰明”之處,而是留有空間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思考、感悟。為了盡快找到“留白”的答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經歷觀察、比較、分析、判斷等思維過程,從搜集、整理的相關信息中推斷出結論,在找到答案的同時,也就在故事“留白”處印上了思維的痕跡。

三、閱讀后:引導總結提煉,匯入思維之海

讀后環節應充分關注學生的“感”與“悟”,了解學生在學完整個故事后是否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見解,能否運用語言來解決實際問題等。教師應基于文本內涵,設計出需要思考、值得思考的問題讓學生探討,積極錘煉學生的思維尤其是高階思維,進一步“升華”英語課堂。

(一)思辨,在交流提煉中延展

學完繪本后,學生已逐漸繪制出故事的思維導圖。之后,筆者進一步引導學生觀察思維導圖,談談自己對繪本故事的感想,以及對小豬Piggy的看法。

[教學片段]

T: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

S1:Your disadvangtages can become your advantages.

S2:Dont judge a person by appearance.

T:Excellent! And what do you think of Piggy?

S3:Piggy is smart.

S4:Piggy is so cool.

T:Why do you think so?

S5:Because he turns his disadvantages into advantages.

T:Well done!

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教師應不斷鼓勵學生分析問題,對看到、聽到、讀到的內容進行推理、評價、解釋等。在完成該繪本學習后,筆者引導學生對故事進行小結、提煉,分析主要角色,從而讓學生懂得: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可能別人眼中的劣勢正是你的優勢,應該用發展的眼光去辯證地看待問題。學生正是在“思辨”的過程中實現思維的躍遷。

(二)創新,在策劃演講中生成

本篇繪本的故事背景是小豬Piggy受到了動物們的歧視和冷落,故而在思辨完繪本的內涵后,筆者發起倡議,鼓勵學生在本課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綜合運用,以演講的形式代表小豬Piggy面向更多人“發聲”,以改變人們對豬這種動物的世俗觀念。演講的過程,即口才、思維、情感的綜合體現。而小組合作策劃演講的過程,更是團隊精神和創新思維的體現。

[演講精彩片段]

Oink! Oink! Hi, I am Piggy, a little pig. Do you still think pigs are ugly or stupid?In fact,it is not true.

Look, we can play vedio games with our long snouts. We can shower in mud quickly with our short legs. Our thick necks are not strong enough to lift our heads. But we have smart ideas. We can lie down to watch the stars. We can also tell apart different shapes and remember things for a long time.

See?Were so smart. So please think twice before turning us into bacon and sausage. Thank you!

不難看出,開放性學習任務的設置給學生提供了無限發揮想象力的空間。學生以思維導圖為支架策劃演講的主要內容,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給自己的見解“增色”……課堂不斷迸發出創新思維的火花。

英語新課標指出:教師應結合實際的教學需求,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筆者認為,繪本創編不失為一種勇敢的嘗試。筆者將進一步在該領域孜孜探索,以尋求更優化的繪本創編教學模式和方法,始終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和學科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王林.繪本教學三問[J].江蘇教育,2019(57).

[2]劉寶杰.在中國成語故事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J].小學教學設計,2019(3).

[3]陳則航,王薔.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6(5).

猜你喜歡
英語閱讀教學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
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的初步研究與嘗試
探析普通私立高中生英語閱讀學習困境及對策
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
PBL教學模式在英語專業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活動單導學”模式在五年制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拋錨式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