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培育路徑研究

2024-04-02 05:31高鴿萬虹周宣屹
公關世界 2024年1期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培育路徑

高鴿?萬虹?周宣屹

摘要: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國家安全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而高職院校是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培養的重要陣地。本文從分析高職院校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存在的問題和影響因素出發,著重對優化路徑進行深入探討,旨在通過制定科學的培育路徑,使學生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為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貢獻力量。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培育路徑

引言

當前,世界發展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的國家安全也面臨著更多復雜嚴峻的挑戰,如何提升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自覺防范可能危害社會穩定的各類風險,是我國亟須面對與解決的重要現實問題。在新形勢下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培育的研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高職院校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存在的主要問題

課題組赴哈爾濱、揚州、上海、南京等地多所高職院校,隨機抽取學生填寫問卷,經SPSS 24.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發現目前高職院校學生國家安全意識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缺乏對國家安全重要事件的關注

對國家安全事件的關注是學生形成國家安全意識的前提與基礎,也影響著學生對國家安全相關問題秉持的態度。經課題組分析調查數據后發現,高職院校學生對于近幾年發生的國家安全事件關注度不夠,如佩洛西竄臺、NSA入侵西北工業大學系統事件、中印邊境軍事對峙等,60%以上的學生都表示僅僅聽說過、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這說明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對時事政治的關注有所欠缺,長此以往,會阻礙學生國家安全意識的培養與實踐應用,進而影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對非傳統安全的重視程度不足

當前,非傳統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國內、國際社會關注和討論的焦點。調研結果顯示,雖然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對國家安全的構成要素的認識比較全面,認為國家安全不僅僅涵蓋政治安全、軍事安全等傳統安全,也包括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核安全等非傳統安全,但81.1%的學生認為國土安全等傳統安全更為重要,而在對非傳統安全重要性的認識上有所欠缺,尤其是太空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新領域,很多學生表示“完全不了解”。

(三)對國家總體安全形勢的認知存在偏差

當前,我國仍面臨著來自國內、國際的眾多風險和挑戰,大國競爭愈演愈烈,經調查,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并不了解我國目前嚴峻的安全形勢,39.8%、22.2%和8.7%的受訪者分別認為我國面臨的國家安全問題“一般”“較少”或“少,不需要過于重視”。高等教育是培養國家安全觀念的關鍵時期,學生對國家安全形勢認知的偏差不利于其國家安全意識的養成。

(四)部分學生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意識不強

經課題組調研,分別56.82%和30.68%的學生表示“非常愿意”和“愿意”協助國家安全機關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但仍有11.36%和1.14%的學生表示“一般”和“不太愿意”協助打擊此類行為。這表現出受訪學生大部分有強烈的愛國熱情,但部分學生對于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意識有所欠缺。

二、影響高職院校學生國家安全意識的主要因素

(一)社會因素:新媒體發展帶來新的挑戰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也推動了媒體的迅速發展,各類新媒體應運而生并逐漸演化成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和載體。但新媒體具有發布主體廣泛、內容監管滯后、虛假信息雜糅、信息傳播速度快、范圍大等特點,這都為高職院校國家安全教育和網絡監管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現在大部分高職院校在國家安全意識培育中沒有發揮好網絡與新媒體的作用:一是沒有充分利用網絡平臺,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國家安全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缺乏相應的監管制度,防止文化領域不安全因素的入侵。只有加強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有效提高學生面對危害國家安全行為時的警覺性和應變能力,才能增強國家的整體抵御能力,確保國家安全的可持續性。

(二)學校因素:缺乏完善的國家安全意識培育體系

現在維護國家安全已經不單單是公共部門的責任,國家安全事務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支持,國家安全意識的培育更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學生國家安全意識的培育能夠提高其對國家安全事務的理解和支持度。高職院校作為學生接受國家安全教育的主陣地,應當通過建立完善的國家安全意識培育體系,促使學生更好地配合國家的決策和行動,形成一種良好的國家治理格局,促進國家安全工作有效開展。

但通過課題組調研,高職院校國家安全意識培育體系的建設仍存在諸多問題:一是部分學校不夠重視國家安全意識培育,僅僅將其劃為愛國主義教育或國防教育的一部分,將基礎知識及《國家安全法》等法律條文機械地穿插在基礎課程中;二是部分學校尚未形成系統、全面的課程體系和宣傳教育體系,僅僅是通過國家安全日舉行講座等單一方式進行培育,沒有形成國家安全教育的濃厚氛圍;三是部分學校雖然已經開始建設國家安全意識培育體系,但是仍處于起步階段,培育成效一般。

(三)個人因素:思想觀念弱化,未發揮主體作用

根據調研結果,高職院校學生中存在國家安全意識弱化的現象,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學生個人對國家安全問題缺少興趣?,F在高職院校學生普遍是在信息化時代成長的“00后”,他們身處在海量信息之中,但大多數學生被困于“信息繭房”,只能獲取自己感興趣的信息,而對時事政治、國際關系等領域不感興趣的學生則無法從多渠道、全方位獲取國家安全相關信息,因此部分學生認為國家安全概念比較宏觀,與自己不存在直接利害關系,而更愿意關注與自己密切相關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微觀領域。培育國家安全意識需要高職院校學生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對國家安全知識的積累與運用,端正對國家安全問題的觀念,從而自覺維護國家安全。

三、高職院校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培育路徑

高職院校學生國家安全意識的培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國家、社會、學校、個人從多方面協同發力,才能在復雜的國家安全形勢下,培養出一批具有強烈國家安全意識,能夠積極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的高素質人才。

(一)國家和社會層面

國家層面應當肩負起國家安全意識培育工作的領導責任,形成總體布局,多元推進、統籌規劃、規范實施的國家安全教育長效機制,為培育工作的開展指明正確的方向。

1.完善國家安全立法和普法宣傳

近些年,國家制定頒布了《國家安全法》《核安全法》《網絡安全法》《生物安全法》等多部國家安全相關法律,對《反間諜法》《國家情報法》等進行了修訂,充分發揮了法治對國家安全意識培育工作的保障作用。各級部門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展多種方式的國家安全普法宣傳,積極營造國家安全意識培育的文化氛圍,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國家安全相關法律知識,引導學生以法律規范作為規范自身行為的準則,切實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法治意識和法治水平。

2.建設高職院校學生國家安全教育體系

各級教育部門要加強國家安全教育課程建設,要求高職院校在必修課程中加入國家安全專題課程,并結合新時期國家安全工作的新形勢和面臨的新問題統一制定教學大綱和教材。同時,要整合國家安全意識培育的各類資源,妥善利用革命紀念館、愛國教育基地、博物館等平臺,讓學??梢越Y合自身課程情況選擇對應的實踐平臺開展參觀學習活動;促成高職院校與監獄、法院、公安等部門進行對接,通過對學生展示生動鮮活的國家安全犯罪案例,提升國家安全普法教育和警示教育實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安全觀念。

3.加強網絡領域的國家安全意識培育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普及,高職院校學生對互聯網的依賴性逐漸增強,根據調查,當前大部分學生每天使用互聯網的時間普遍達2小時,其中近半數的學生使用互聯網的時間超過5小時。因此,國家應加強在網絡領域對學生的引導和監管。

首先,要加強網絡平臺建設與內容監管。高職院校學生國家安全意識的培養需要良好的網絡環境,因此要充分發揮主流平臺在網絡思想輿論中的重要作用,弘揚正能量和主旋律,防止學生被不良文化與反華言論影響。

其次,要構建官方言論表達機制?;ヂ摼W時代,一些學生在網絡上發表偏激的言論和極端的觀點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暢通的言論表達渠道,為防止某些事件被有心之人利用,官方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在主流媒體及時發布學生關注的熱點話題的全面分析和解讀,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熱點事件與社會現象,樹立正確的國家安全觀念。

(二)學校層面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應從教師隊伍中選拔、培養能弄通弄懂國家安全理論內涵的專業教師,加強現有師資力量專業培訓,在地方軍事院校、公安院校中選聘優秀人才,開展講座或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定期舉辦國家安全教學經驗交流活動,在互聯互通中逐漸提升教師國家安全理論素養;通過增加科研經費投入,支持、鼓勵教師開展國家安全基礎理論研究,在高職院校內部組成理論扎實、經驗豐富的國家安全專業教學隊伍。

2.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

高職院校要充分考慮到學生思維活躍、受網絡影響大的特點,采用案例教學、討論式教學、實踐教學等多元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實提升學習效果。組織開展教育基地參觀、國家安全知識沙龍等活動,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進一步深化學生對國家安全工作的認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3.創新開展多種方式的宣傳活動

高職院校要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使學生樹立起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政治穩定的堅定信念,如舉辦國家安全法律法規知識競賽、舉行國家安全普法主題“短視頻”大賽、開展“公安進校園”“律師進校園”等相關普法活動,讓國家安全法律法規教育融入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切實提升學生國家安全法律法規的學習實效。

4.加強教學成果評估工作

一方面,要通過課堂提問、卷面測試、實踐活動、論文寫作等方式全方位考核國家安全教育成果,確保高職院校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有效提高;另一方面,要做好高職院校內部的督導工作,落實好國家安全教育主體責任,由學校領導班子牽頭,充分發揮學校內部監察部門評估和監督的重要作用,逐步推進學校安全教育工作責任制度建設。

(三)個人層面

1.發揮示范群體的朋輩教育效應

一方面,高等教育階段的優秀學生、三好學生等都是素質過硬、學習成績優異的先進分子,要著重培養他們的國家安全意識,充分發揮其在國家安全意識培育中的示范作用,進而讓他們在日常學習生活自覺樹立榜樣,發揮朋輩教育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學生干部應成為學校、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橋梁,由學生干部帶頭組織策劃國家安全相關活動,號召其他學生一同參與,能夠防止學生對機械的國家安全教育產生抵觸情緒,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就要求學生干部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升個人的政治素養、文化素養和責任感,使國家安全意識入腦入心。

2.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高職院校學生要增強對國內、國際大事的關注度,提升自身的敏銳性,自覺肩負起維護國家安全的使命,對標對表,規范言行,以實際行動捍衛國家安全。同時,要積極參與學校、社會的各類國家安全活動,投身社會實踐,多了解當前國家安全形勢,充分發揮自身在維護國家安全實踐中的主觀能動性。

3.重視家庭的教育責任。

家庭作為社會單位的基本組成部分,是學生人生的第一課堂,承擔著培養下一代國家安全意識的重要責任。一方面,家長要提高自身的國家安全意識,自覺捍衛國家安全,堅持對國家安全法律法規的學習,提升自身政治素質和文化素養,起到榜樣和表率作用。另一方面,家長要轉變學習成績至上的傳統教育理念,鼓勵孩子關注國內、國際大事,從根本上轉變教育模式,讓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結語

國家安全是一個國家穩定發展的基石,而國家安全意識的培育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國家利益的重要性,對于國家安全工作的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只有國家、社會、學校和個人協同配合,才能有效提升學生對危險因素的抵御能力,增強社會的凝聚力和穩定性,實現國家治理的有效性。因此,我們應當孜孜不倦,繼續尋求有效的國家安全意識培育路徑,為國家繁榮和人民幸福做出貢獻。

本文系2021年黑龍江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總體國家安全觀視閾下高職院校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培育研究》(項目編號:SGJZY2021091)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田歧瑞.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基本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7.

[2]舒剛.從政治穩定到政治安全——轉型期中國維穩戰略的創新性轉換[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52(03):27-34.

[3]趙慶寺.新時代高校國家安全教育的理念、邏輯與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9(07):99-105.

[4]邊和平.全球化語境下高校國家安全教育的反思與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12):86-89.

[5]呂國輝.新時期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機制探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0(01):75-76.

(作者單位:黑龍江公安警官職業學院)

(責任編輯:豆瑞超)

猜你喜歡
高職院校學生培育路徑
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倦怠現狀分析
高職院校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研究
高職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與教育方式分析及闡釋
醫學生道德人格現狀及有效培養路徑
我國社會組織品牌個性及其培育路徑研究
新媒介視閾下藝術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思考
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路徑研究
高職院校開展學生創業教育的途徑探析
“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媒介素養的培育路徑研究
基于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模型的素質培育路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