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于野,一本走出來的厚重文學作品

2024-04-02 12:06趙元梓
中國鐵路文藝 2024年3期
關鍵詞:紐帶報告文學鐵路

趙元梓

由作家王雄創作的長篇報告文學《紐帶——中老鐵路紀行》(簡稱《紐帶》)研討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閻晶明、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徐劍、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梁鴻鷹、中國作家協會創作研究部主任何向陽等40余名專家學者、作家代表、新聞媒體記者出席了會議,大家對作品的意義和社會反響進行了研討發言。

舉世矚目的中老鐵路,是我國第一條全面輸出“中國標準”的國際鐵路,承載著友誼、科技、綠色與開放,實現了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老撾從“陸鎖國”變為“陸聯國”戰略的完美對接,它如同一條長長的友誼紐帶,將中老兩國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

《紐帶》一書由云南省委宣傳部、國鐵集團宣傳部共同策劃,云南出版集團、云南教育出版社精心打造,于2022年12月中老鐵路開通一周年之際隆重推出。該書全景式展現了中老鐵路艱辛的建設歷程,以及通車后所取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王雄繼長篇報告文學“中國高鐵三部曲”后,推出的又一力作。作品出版后,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多次重印。

這次研討會由中國報告文學學會、云南出版集團、國鐵集團宣傳部主辦,云南教育出版社承辦。會議由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梁鴻鷹主持。會上,與會領導和專家對《紐帶》一書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該書采取行走的方式,通過移動的視角,向讀者呈現出一幅幅清新優美的畫面,展示了中老鐵路建設的宏觀背景,追述了中老鐵路艱苦卓絕的建設歷程,多視角講述了中老兩國建設者和運營者的精彩故事,展現了中老鐵路造福兩國人民的豐碩成果,打造了講好中國故事的精彩樣本。

閻晶明(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這部報告文學,書名就是它的主題。它的題材、寫作對象是中老鐵路的建設,這是一部非常具有新時代特色的好作品。無論從“一帶一路”倡議的角度,還是從中老關系、中國和鄰近國家長久的友誼,以及中國鐵路建設者所付出的辛勤勞動等方面看,這部作品都具有很好的意義和價值。

中國和老撾之間的友誼源遠流長。但是老撾作為中國的鄰國,我們對老撾的認識還不是很多。通過王雄的書寫,我們了解了很多鮮為人知的故事。中老鐵路的建成,大大拉近了中國和老撾之間的關系,無論是經貿還是人員,包括我們所從事的文化事業的交流都越來越密切。

《紐帶》著眼于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重大成就,緊扣中老鐵路建設這一重大事件,進行了真實的、全程的、翔實的、深度的記錄。這部作品在諸多方面都能給我們帶來很高的認識價值和啟示價值。也特別祝賀云南出版集團、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這部非常精美的作品,從內容到形式,包括圖片,都是相得益彰、互相出

彩的。

徐劍(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這是一部優質報告文學,它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行走于野??匆徊繄蟾嫖膶W是不是好的報告文學,要看作家走多遠,走得越遠他會寫得越厚重、越有深度、越飽滿。像王雄這樣的行走,一翻開書就知道,他抓的故事是珍珠般的細節,歷歷再現。

第二,記史于書。國家發展中大的歷史事件、大的國家工程,要通過作家的筆記錄下來。王雄做的是有功德的事情,他先后出版了《中國速度》《中國智慧》《中國力量》《紐帶》等,這些記述中國高鐵變化的好書,將來肯定會被歷史留下來的。五十年、一百年、兩百年之后,當后人要驗證這段歷史的時候,一定會找像《紐帶》這樣有溫度、有故事、有情感、有細節的書。

第三,落點于人。好的報告文學一定要緊貼著人來寫,貼著人物命運情感、愛恨情愁、榮譽尊嚴、犧牲奉獻、生和死來寫。這本書里有很多故事,真實生動,栩栩如生。

第四,感動于心。這是一本有溫度的書,這本書里有很多讓人感動,甚至是淚流滿面的故事,令人過目不忘。

第五,美載于文。我們看《紐帶》,從結構、敘述語言乃至敘述姿態,都是美妙的。這本書是云南出版集團的一個重大收獲。

田大余(云南出版集團黨委委員、總編輯):近年來,云南出版集團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云南三大定位的指示,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緊緊圍繞具有云南區域特色的歷史牌、民族牌、深刻牌、開放牌、發展牌五大品牌,實施編版“精品工程”,著力做大做強主題出版?!都~帶》是云南出版集團、云南教育出版社精心打造出版的滇版精品圖書的重點工程項目。在《紐帶》中,王雄先生全景式展現了中老鐵路的建設歷程,記敘了中老兩國的奮斗故事,十分感人,意義重大,為“一帶一路”倡議增添了一幅濃墨重彩的畫卷。本書已入選中宣部2022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獲得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的扶持,列入2022年滇版精品項目。

厲于(國鐵集團黨組宣傳部副部長):《紐帶》已經出版一年了,該書在200萬鐵路干部職工中引發了熱烈反響,成為國鐵集團宣傳部2023年向全路職工隆重推薦閱讀的“書香鐵路·我喜愛的好書”,深受廣大讀者歡迎。我想,這本書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紐帶》是鐵路題材報告文學領域的重要成果。中國鐵路人心懷“國之大者”,高標準、高質量地建設了中老鐵路;出版機構和作家心懷“國之大者”,精準把握時代脈搏,選取了中老鐵路這一重大題材,這是雙向奔赴。

其次,《紐帶》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是中老鐵路建設運營的鐵路史詩?!都~帶》既是一部中老鐵路建設運營的大事記,也是為中老鐵路建設運營付出血汗的鐵路人的英雄譜,展現了鐵路人乃至中國人報國為民、開拓創新、敢為人先的精神和意志。這本書堪稱為歷史立傳,為人民畫像,為時代放歌。

第三,《紐帶》體現了作家走一線的扎實作風,是鐵路文藝工作者好作風、好文風的精彩呈現。為寫好這本書,王雄不僅查閱了大量資料,而且冒著酷暑行走中老鐵路實地采訪。這是一本走出來的好書,是鐵路題材文藝作品的典范之作,讓我們看到了鐵路作家的那顆赤子之心,感受到了文學雋永的魅力。

胡平(云南教育出版社社長):早在2019年中老鐵路建設推進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著手遴選作者和約稿的工作,直到2022年初我們榮幸地聯系到了王雄先生,《紐帶》這本書才正式立項啟動。這本書是行走出來的。2022年8月,經過多方努力,我們的責任編輯陪同王雄先生沿著中老鐵路行走,王雄先生在這本書上傾注了全力,洋洋灑灑25萬字的《紐帶》終于在中老鐵路通車一周年之際得以隆重推出。

本書出版后,《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網、光明網、中國新聞網、中國青年網、中國作家網等30余家媒體相繼刊發新聞,新華社客戶端的視頻新聞閱讀量超過百萬,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強烈的反響。

目前,云南教育出版社已經與老撾國家印刷出版社簽訂了《紐帶》這本書版權的輸出合作出版合同,相信它必定能夠將“一帶一路”倡議的廣闊前景,以及中國與鄰近國家真誠合作的善意傳遞給更多的海內外讀者。

何向陽(中國作家協會創作研究部主任):這么多年來,王雄著作等身。改革開放后的中國鐵路快速發展,王雄是第一見證者,而且是一個真誠的、忠實的記錄者,是一個時代的速記員。他緊跟中國鐵路發展的中國速度,可以說是中國鐵路文學第一人。他的“中國高鐵三部曲”在文學史、報告文學史上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紐帶》這個書名起得非常好,作為重大題材主題創作,它的意義非常重大,站位非常高遠,視野宏闊,聚焦精準。中老鐵路的價值,遠超過一條鐵路線。這條鐵路在商貿、文旅,乃至歷史、地理、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都蘊含著深遠的意義。它不僅是中老兩國悠久友誼的象征,也是這一友誼不斷深化與發展的象征。這部書從各個層面,對人類、對國家、對不同國度之間的交流、不同民族之間的交往,都有著文明互鑒的意義。

除了一些宏大的敘事之外,書里有很多精彩的細節,主要集中在第七章,就是王雄行走的部分,寫到了當地的飲食、文化風俗、日常生活,非常吸引人,我非常喜歡這部書。

劉颋(《文藝報》副總編輯):我特別喜歡《紐帶》這本書,今天才看到紙質書,之前一直看的是電子版。我能將電子版的報告文學從頭看到尾的,這是第一部。

第一,這是一部宏觀全景式描述中老鐵路建設始末及其影響意義的優秀作品。全方位的宏觀布局、全景描寫,再加上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細節支撐,讓這部作品的骨骼非常端正,同時血肉又非常豐盈。書中有許多吸引我的細節,比如,談到隧道施工時,掌子面極易出現溜坍現象,地質應力高達14.36兆帕,相當于每平方厘米承受140公斤壓力,就像一個指甲上站了兩個人。比喻非常生動形象。還有30對跨國婚姻、怎樣尋找中國泥土等,如果沒有足夠行走的時間和深度,這些細節是寫不出來的。

第二,這部作品是“紐帶”,不僅僅是商貿和文旅之路,事實上它也是一條科技之路,全方位展現了中國基建,尤其在鐵路建設方面科技飛速發展的成就。這是一條經濟之路,更是一條文明之路。這本書把我們中華文明,從人文、科技等各個方面,通過這樣一條鐵路全方位展現出來。對歷史的、當地民俗風情全方位的展示,如禮讓亞洲象、對原始森林的保護、一邊建設一邊修復等,體現了中國的人文精神。事實上,最終的落點,即它是一條大國崛起之路,它最終呈現的是一個整體,以一條鐵路的建設帶動兩個國家,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三,報告文學的文學性問題。王雄老師的語言是非常有特點的,樸實、簡潔、明快,該生動時生動,該嚴謹時嚴謹,語言非常有張力、有味道。閱讀這部作品,很有節奏感,語言雅正、大氣,但同時又很靈,是充滿了人間煙火味的。這樣一部作品是值得反復閱讀的。

李朝全(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中老鐵路這條紐帶,是最應該講好的中國故事,是最生動的中國故事,也是最應該講給世界聽的故事,它是具有人類普遍價值的好題材?!都~帶》表面上看是“一帶一路”的故事,或者是中國制造的新成果的紀實,但實際上它所體現的是人類之間相互扶持、攜手同行的關系,因此非常好地體現了地球是個大家庭,人類應該文明互鑒,應該是相互扶持共進的關系。

第一,《紐帶》體現的主題意義和價值遠遠超出了“一帶一路”的內涵,可以說它是新時代的一部交響曲,是新時代中國鐵路建設、外交領域進展、“一帶一路”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的一部交響曲。

第二,作為一名創作經驗豐富的作家,王雄很擅長寫報告文學,特別注重寫出它的曲折和一波三折。他很好地抓住中老鐵路建設所遇到的特殊困難,寫得曲折有致、生動可讀,是這部作品很顯著的一個特征。

第三,這部作品非常好地體現了生態文明。我們修筑這條鐵路不是一種破壞性的修建,而是一種自然和諧、生態和諧的建設。書中專門有一章寫了禮讓亞洲象,我把這部分內容選發在了《鄂爾多斯》雜志中,這個是非常獨特的。王雄這本書為中老關系增添了光彩,使中老友誼在這本書里得到了很好的展現。

張子影(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秘書長):《紐帶》這本書,我是反復看的,從電子版看到紙質版,又從紙質版看回電子版。坐地鐵時,車廂里比較擠,我看得很入迷,有個小伙子問我看啥呢,我就給他翻了一下。年輕人看了一眼說:“好看嗎?”我當時有一個疑問,在讀者心里,什么樣的書才叫好書。好看肯定是特別重要的一個標準,我覺得《紐帶》從外到內都是一本好書。

中老鐵路的修建,可以想象其中有許多難以言說的艱辛,但作者整體的文本呈現并沒有愁眉慘目,也沒有過度的抒情渲染。王雄老師極其冷靜,全書從頭到尾很平和,沒有特別強烈的情緒跌宕起伏,保持了一種高超的掌控力。他始終保持平和淡定,方正端莊,點到為止,由讀者自行品讀其中的榮耀與悲壯。

作者像一個設計師,悉心地由起點到終點,一段段、一截截地調查研究,又像一名開山辟路的施工員,努力挖掘、構造和連接,形成了一條心中的國際鐵路,實現了文學意義上的真實還原和文學意義上的奇跡再現。他不僅僅是還原了物理意義上的鐵路、政治意義上的鐵路,更是超越了物理與現實,進行了重建和升華。

在看似以時間為推進線的敘述結構中,作者很機智地把一些時間和空間折疊起來、屏蔽起來,因為他不可能用一本書從頭到尾去敘述整個過程,所以有的地方舉重若輕,有的地方舉輕若重。比如,他寫道:“在平直的軌道上,‘復興號‘瀾滄號動車組以160公里的時速運行,快速而平順。有位旅客將一枚硬幣豎立在窗臺上,1秒、2秒、3秒……20秒過去了,硬幣一直穩穩地站立著,紋絲不動?!彼謱懙溃骸霸谖磥淼臍v史書上,我們完全可以寫下這樣一段話:截至2022年1月1日,中國在老撾留下了418公里的鐵路,而美國、法國等侵略者則留下了數十萬噸未爆的炸彈?!?/p>

王雄的眼睛上似乎戴著一個過濾器,他過濾掉了沮喪、悲苦、狹隘和低俗,過濾掉了一切蠅營狗茍和曲里拐彎,他有意識地把一些太過沉重和灰色的東西過濾了,作品的調子就像高鐵一樣锃亮,像鋼軌一般堅韌、明快、鮮艷、直率,體現出大氣、達觀、端莊、豪邁的主旋律品格。

圖文并茂是這部作品的另一大看點,非常奪人眼球。作者說,中老鐵路這條鋼鐵巨龍承載著中老兩國人民的夢想,人在車中坐,車在畫中行。閱讀的過程就是與車同行畫中的過程。關于中老鐵路的書寫,就這樣在畫中徐徐展開。

陳亮(國鐵集團宣傳部文化處處長、文學博士):《紐帶》是王雄在鐵路這塊文學自留地上的新收成,彰顯了他在鐵路領域的文學創作優勢,而且再一次被鞏固和強化了。

第一,這本書的立意非常高。第一章《瀾滄江,中老同飲一江水》,從瀾滄江開始了中老兩國人民交往史的追溯、老撾國家歷史的追溯,講了中老鐵路建設的一些經濟、人文歷史等方面的背景。他是在這種大背景下,也是在歷史發展和地緣政治坐標系中凸顯中老鐵路的。寫完這一章,中老鐵路就不得不出現了,呼之欲出,這個時候,中老鐵路的意義在他抽絲剝繭的敘述下就出來了。我就想到了徐遲的《哥德巴赫猜想》,書中講陳景潤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不只說他攻克難題,而是講中國的數學史,講兩百多年來一代代數學家都在追尋這個猜想,《紐帶》這本書的寫法也是這樣。如果《哥德巴赫猜想》是報告文學的好傳統,《紐帶》這本書就是很好地繼承和發揚了這一好傳統。立意寫背景不顯其大,寫細節不顯其小,這是這本書很大的優勢。

第二,從結構上,既是一個時間的邏輯,也是從規劃、建設、運營、社會、經濟效益各個方面,全方位展示中老鐵路?!都~帶》整個結構就體現了作者對中老鐵路整體的把握和深刻的洞見。同時,《紐帶》這本書既有剛健的骨架,又有豐滿的肌理,這種肌理就是其中的人物和故事?!都~帶》塑造了中老鐵路人物的群像,里面的人物非常豐滿和深刻。粗粗地來看,每一個章節就是一幅中老鐵路的大寫意畫;細細地翻看,又仿佛是中老鐵路的一幅工筆畫,細筆描出,栩栩如生。

第三,在取材和用材方面,這本書讓我震撼的一點就是對材料的使用。比如,他用一些技術材料講工程難度。比如,講水豆腐,用了很多數據,這些數據看起來是枯燥的,但是最后形象地說這段工程建設就像在水豆腐中打隧道,鐵路建設者如何創造工程奇跡的故事就彰顯出來了。創作報告文學,材料是基礎,正是活用材料最終讓報告成了文學。報告文學是時代的號角,越是充分挖掘反映時代發展的大事件,越是能敏感地捕捉到歷史變遷中的時代精神,報告文學就越能獲得共鳴。

李木馬(中國鐵路書協副主席、著名詩人):細讀《紐帶》,我感觸頗深。

第一,題材重大。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成果之一,中老鐵路是“中國標準”的第一次全面輸出。正是因為題材重大,云南省委宣傳部、云南出版集團、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搭橋引線,國鐵集團宣傳部高度重視,從選題策劃到亮點萃選、采風、采訪,強強聯合,推出了這部力作??梢哉f,這是鐵路和地方聯手推出精品力作、講好中國故事的一個典范。從《紐帶》可以看出,中國發展的任何成就和成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要在面臨挑戰時鍥而不舍、攻堅克難,才能走向成功。

第二,情系鐵路。干鐵路、愛鐵路、寫鐵路,這是王雄多年的追求。幾十年以飽含深情之筆記錄鐵路發展歷程,謳歌鐵路人的奮進風采,他在文學的道路上和他開的機車一樣不斷前進??梢哉f,他是中國作家中寫鐵路故事最多和寫得最好的作家之一。

第三,語言明快。在樸實嚴謹的語言邏輯中抵達深度,是王雄的報告文學的特點,他沒有華麗的語言,都是以高度簡潔的講述,娓娓道來,引人入勝。把復雜的鐵路專業技術以樸素而緊貼實際的語言講通透、講明白,是他的獨家本領。

第四,可品可讀。前進中的中國從不缺少故事,無數讀者渴望讀到中國好故事。一名好作家是懂得講什么故事和如何講好故事的人。眾所周知,經過多年努力,中國鐵路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中國高鐵已經領跑世界,很多人都渴望看到中國鐵路好故事,而深耕鐵路厚積薄發的作家王雄把握住了這個時代賦予的機遇。

楊天祥(《中國鐵路文藝》原執行主編):《紐帶》的特點表現為以下幾點。

第一,清晰的背景交代。作者將中老鐵路建設的前因后果講得非常明白,這條跨國鐵路的開通,不僅鞏固了兩國人民的友誼,建成了兩國交通的紐帶,而且有了第二代小寶寶出生。一對對異國戀人,情定中老鐵路,當火車開通的時候,一群可愛的小寶寶也誕生了。從廟堂到民間,王雄把這條鐵路的背景交代得清清楚楚。

第二,精巧的結構安排?!都~帶》總共八章,每章有十幾個小節,王雄的聰明之處就是把他要表達的東西,按章節一部分一部分陳列出來,我們一看標題就知道他要寫什么。這種結構最起碼是我們寫長篇報告文學的一個點,而且小標題非常精致,妙趣橫生,讓讀者愛讀想讀,讀起來回味無窮。

第三,鮮活的人文故事。王雄把報告文學當成一種行走的文學,他在講故事當中注重細節,整本書都是由一個個精彩的小故事組成的。王雄之所以能寫出這么多鐵路故事,與他的出身有關。王雄二十歲就在襄陽一個偏遠機務段的蒸汽機車上當司爐,他見證了中國鐵路從蒸汽機車時代走向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復興號動車組的演變。他長期在鐵路宣傳部門工作,熟悉鐵路生活,熟悉鐵路發展,而且對鐵路滿懷深深的愛??梢哉f,他對中國鐵路的書寫都是在用心用力用情書寫。

猜你喜歡
紐帶報告文學鐵路
充實中國報告文學的理論一翼
潔白的哈達是萬物的紐帶
沿著中老鐵路一路向南
小學班主任如何發揮紐帶作用
靈動的詞串,寫話的紐帶
巧用字母當“紐帶”
中國青年報告文學作家創作會舉行
鐵路通信線路維護體制改革探索與實踐
陣痛與激情:1979—1989年的災難報告文學
無人機在鐵路工程建設中的應用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