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閩東門臼裝飾特征與民俗文化探究

2024-04-03 14:31王金楠繆遠李登帥劉佩
美與時代·上 2024年2期
關鍵詞:閩東民俗文化

王金楠 繆遠 李登帥 劉佩

摘? 要:門臼作為閩東地區傳統建筑中典型構件之一,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當地民風民俗與地方性傳統建筑技藝的實物見證。本文以閩東傳統建筑門臼為研究對象,從圖形分析角度切入,運用分類、對比、歸納等方法,厘清了閩東地區門臼裝飾特征,繼而闡述了其中深藏著的民俗文化積淀與精神象征意義,旨在保護鄉土建筑多樣性,同時也為古建裝飾研究和現代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門臼;閩東;裝飾特征;民俗文化

一、引言

本文“閩東”一詞譬解為清雍正十二年福寧府所轄范圍,位于福建省東部地區。元二十三年福寧府建置,下設福安、寧德兩縣,明承元制,清代在此基礎上增加霞浦、壽寧兩縣[1]?!伴T臼”一詞原指門墩上安門軸的小圓坑[2]。在閩東地區人們習慣將安放于門框中間的石質或木質臼形物稱為“門臼”。門臼通常位于閩東傳統建筑宅門之上,也見于廂房房門,分為上門臼和下門臼,上下門臼用于連接腰門。門臼與腰門的結合既可插香祭祖、阻擋邪魅之物進入家中,又有方便鄰里交流之用,是傳統建筑技藝、屋主身份地位與地方鄉風民俗的重要象征。

本文所探討的“門臼”構件,從晚清時期貫穿至今,始終活躍在閩東門屋建筑中,不僅兼具豐富民俗文化和藝術特征,且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閩東地區,當地居民也將門臼稱為“門擋”,并將其比作上香祭拜之器具,雕刻成香爐、動植物等造型,充當家庭的祭祀空間,具有濃厚地域文化色彩?!伴T擋”之意不僅是用來鎮宅辟邪,阻擋邪魅之物進入家中,更關鍵在于反映著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和諧關系與協調秩序。

二、閩東門臼概況

門臼常見于傳統建筑宅門之上,根據門框材料又分為石質門臼和木質門臼。門上安臼,左右一體。門臼作為門飾構件,位于整棟建筑的入口處,占據主要空間節點。作為門屋建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充分展示地域文化與藝術特征的同時,又在結構體系上自成一體,建筑藝術特征顯得尤為突出。

根據實地勘察,石質門臼通常位于傳統建筑宅門門框之上,木質門臼則一般位于廂房房門或室內門框(如圖1)。門臼在安置中存在兩種不同的樣式。第一類門臼位于內側門框的中部和底部,在連接門軸處分別向內鑿有圓形凹槽,用于安放腰門(如圖2);第二類則明露在門框外側,下門臼與門檻同做(如圖3)。從外形來看,腰門高度大約是大門的一半,剛好到成人的腰際,所以稱腰門。門臼與腰門的結合既方便日常使用,又可插香祭祖、阻擋邪魅之物進入家中。

(一)造型與裝飾

門臼雖然是門的附屬構件,但在造型與裝飾上是獨立的。門臼大多以石質為主,造型豐富,形式多樣,它在裝飾上不僅充分體現了當時工匠的高超技藝,而且在雕刻過程中蘊含著大量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符號,是閩東建筑工匠智慧的結晶(如表1)。

1.幾何形

幾何形門臼的外形輪廓有方形、圓形、多邊形等結構。方形門臼,造型樸實、制作方便,在閩東民居中較為普遍。多邊形的門臼,造型較為豐富,有四邊形、內切菱形等,從形狀來看每增加一條邊所帶來的視覺觀感都大不相同。內切菱形門臼,在方形造型的基礎上,將造型進行加工塑造,在原有的基礎上,使門臼樣式更加多樣化,既對傳統有所保留,又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2.仿器物形

器物形門臼造型豐富,如香爐形、西洋鐘形、壺形等。雕刻手法多用圓雕、淺浮雕、線刻等方式。香爐造型代表本地信仰,西洋鐘造型則吸收融合了西洋文化。香爐形門臼,雕刻手法多用圓雕、線刻等方式,雕刻內容大多為吉祥紋樣或吉祥瑞獸,上方用以插香,祭拜神靈,保佑闔家安康。材質采用青石,條石門框打造而成,底座整體左右對稱,并雕刻吉祥紋樣蝙蝠紋。西洋鐘最早由西方傳教士在廣州、福建等地區傳入,漸漸深入到民間,催生出中西結合樣式的西洋鐘形門臼。其造型不僅滿足了大眾的獵奇心理,還反映了中西文化的深度交融。從西洋鐘形門臼可以看出,其鐘帽似飛檐,鐘身線條貼合鐘體,穩重典雅。其內雕飾圖案采用我國傳統吉祥圖案“五蝠臨門”,刻畫細膩、造型流暢。

3.動植物形

動植物形門臼多為細膩精致的寫實形態,造型上突出原有特征。如蓮花、鼠、魚、石榴等,精巧細致、生動傳神。蓮花形門臼,整體造型端莊大方,上下對稱分三瓣,花瓣形態為尖瓣,中間為花瓣主瓣,兩邊為側瓣。蓮花作為諸多果實之一,在中國傳統吉祥紋樣中具有代表性。蓮性高潔,“出淤泥而不染”,以其圣潔、平安、高雅被廣泛運用。老鼠咬金瓜形門臼,為動物和植物兩者相結合題材,圖案由兩只老鼠與金瓜組成?!笆蟆弊鳛橹匾奈幕?,其形象隨處可見。作為十二生肖之首,鼠被賦予了聰明、富足的美好寓意,南瓜多籽,加之藤蔓連綿不絕,兩者組合在一起,寓意多子多孫、福運綿長。

4.腰門造型

腰門與門臼相互作用,二者同時出現。腰門在當地人口中也稱“避竊門”,從俗稱得知,這是一種安置在大門之上做阻擋使用的小門。腰門所處位置不僅僅是院門,還在中門、耳門、通巷門和室內中較為常見,有雙開門也有單開門,作為阻隔內外空間之用。從其結構特征分析,腰門處于門框外側,門軸建于門框之上,兩門門軸不在同一方向,符合大門向內開、腰門向外開的原則,形成“內開大門外開腰門”特征。在畬族中,腰門不僅有阻擋邪魅之物進入家中功能,還可引導誤入其中的鬼魅離開家中之用[3]。腰門底部與門檻齊平,高度為門框的一半,以花紋進行裝飾。

三、門臼的裝飾特征

(一)美觀實用的裝飾構件

門臼在閩東傳統建筑中隨處可見,它不僅是當地工匠高超工藝的體現,且兼具實用性。當地居民將門臼與腰門相結合,在平日里不需緊閉宅門,只需關上腰門即可,其目的不僅可以做到防止兒童跑出家門,而且還可以在有生人到訪時更好地溝通交流。閩東門臼根據所處位置不同分為石質門臼和木質門臼,兩種不同材質門臼具有不同的特點。石質門臼制作考究,以牢固、精致為主,而木質門臼則做工簡潔,以方便、實用為主。

1.石質門臼

石質門臼主要出現在傳統建筑宅門之上,因宅門作為傳統建筑的“門臉”,人們在修建中無不盡其所能將宅門作為表現重點。而門臼位于兩側門框中間,處于關鍵節點,門臼的造型裝飾與制作工藝也代表了宅主人身份地位的高低。在制作工藝上,石質門臼分為兩種不同方式。方式一:門臼與門框為同一石材制作而成。此類門臼制作難度較大,做工上需考慮石材大小、造型美觀等因素。于是在雕刻之前,首先要選取大小適量的青石,將其按門框大小打磨,在打磨過程中雕刻門臼,待整體打磨平整后,再將條石門框放進預留門框處。制作完成的門臼造型大氣,整體與門框為同一石材打造,牢固不易損壞(如圖4)。方式二:門臼與門框為兩種不同石材。此類門臼相比方式一要較為簡單,首先預設門臼尺寸,在門框處預留缺口,待門臼打磨完成后,將其放入門框預留缺口之中。此類門臼在制作工藝上相對簡潔,主要適用于青磚空斗墻中(如圖5)。

2.木質門臼

相比石質門臼制作條件以及雕刻難度等不同因素,木質門臼做工簡潔,通常位于廂房或室內門框之上,這樣做不僅可以減少環境對材料的損害,也利于維修與更換。木質門臼在制作上只需將其打磨完整,用釘子將其固定于門框兩側,簡單實用,具有良好的裝飾效果(如圖6)。

(二)同型異紋的門臼組合

門臼藝術特色主要表現為空間對稱,造型多變而復雜,即使在同一棟單體建筑中,門臼造型也有所差別。閩東傳統建筑宅門中所雕刻的門臼造型具有生活化、民俗化的特質。門臼單體造型各異,分別具有不同的形態特征。其組合樣式可分為“對稱式組合”“同一造型不同紋樣組合”“不同造型不同紋樣組合”,呈現出多樣性、豐富性、靈活性的特征(如表2)。

“對稱式組合”。此類組合通常以動植物為題材,兩邊造型一致,紋樣相仿,整體呈現左右對稱形態。選取題材大多為龍魚、辟邪、蓮花等動植物題材,圖案紋飾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既反映了閩東地區豐富的民俗文化和信仰文化,也體現了高超卓絕的雕刻工藝。

“同一造型不同紋樣組合”。此類組合大多造型以仿器物或幾何造型為主,左右造型一致,紋樣各有差異。門臼紋樣類型通常為民俗題材或以記錄形式出現。例如西洋鐘形門臼與方形門臼,西洋鐘門臼造型既符合中國傳統營造智慧,還反映了中西文化的深度交融。兩邊造型相同,紋樣各有差異,中間石刻表盤分別記錄了房屋營建時期開工動土、擇地相宅兩個重要時間節點。方形門臼造型簡潔,在方形門臼左右兩側以及正面都有雕刻“暗八仙”題材,特征鮮明、簡潔精致。

“不同造型不同紋樣組合”。此類組合造型各異,紋樣也各不相同,與上述兩組相比,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特征。此類造型紋樣大多根據屋主喜好刻畫而成,造型上突出原有特征,精巧細致、生動傳神,內容上反映了屋主祈福、長壽、仕途等多重寓意,通過不同動植物紋樣進行組合搭配,使其更具吉祥、祝福之意。

四、門臼民俗文化內涵

(一)門臼鄉土文化

門是構成民居防御空間的基礎。門臼起源、形成和發展都與特定的歷史環境緊密相關,它既是社會文化的縮影,也是區域智慧物化的產物。作為地域文化形態的一種表達,不僅是閩東“場所精神”的深刻表達,還體現出“住防合一”的特點。通過宅門與腰門的組合,不僅形成新等級關聯,延伸出新的空間界面,還反映著和諧關系與協調秩序。

“擋”有阻擋、阻隔之意。在空間層面,門臼與腰門的組合,與傳統建筑宅門形成新的等級關系,除了阻隔內外空間,也可用來擋“煞”。當地民眾將其與祭祀信仰相結合,除了對逝去祖先的崇拜外,也可當作與祖先精神之間的交往。在畬族民間還有阻擋邪魅之物進入家中之說,且腰門向外打開,還可引導誤入其中的鬼魅離開家中。在生活層面,腰門也稱“六離門”或“避竊門”,閩東人民將其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其作用表現在居住和實用功能上。在平日里不需緊閉宅門,只需關上腰門,當家中只有婦女兒童時,有人前來拜訪,可從腰門上照望是熟人還是生人,生人可隔門問清事由,而后請入家中;若是熟人可先禮貌問候,后熱情相迎,有利于溝通交流。此外可防止小孩走丟亂跑,以及防止動物進屋偷食,弄臟地面,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居民駐足休憩的交往空間。在精神層面,門臼承載著當地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人們將門臼雕刻成香爐、動植物等形象,增添了閩東傳統民居精神內涵,也使其變成了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標志。逢年過節,人們將香火插入上方凹槽之中,通過煙霧將人們所念所想傳遞給神靈。這種由民俗信仰轉化出來的裝飾構件,不僅能夠起到驅邪鎮宅作用,也可作為祭祀先祖、保佑家族平安的象征。

門臼不僅蘊含著閩東先民對民居建筑的積極改造,更是包含由生命、信仰、精神所構成的精神依托。作為門飾構件,既是物質與精神的結合,又是社會文化的縮影。門臼在裝飾上將各種宗教圖案、吉祥圖案、民俗圖案等生動的紋飾造型形象化,運用不同表達方式雕刻于門臼之上,將當地居民祈福保佑的傳統思想,以及美好愿景與民俗信仰注入其中,作為地域性民俗文化的載體。

(二)門臼祭祀信仰

祭祀空間及其儀式是民間信仰的深刻表達,祭祀空間分為以“家”為核心的祖先信仰和以“廟”為核心的宗教信仰,祭祀活動主要分為“屋內敬神,屋外敬鬼”兩種祭祀行為。門臼藝術特色主要表現為空間對稱,作為祭祀神明之器皿,門臼不僅存在于宅門之上,在民居空間內也經??梢钥吹?,作為一種獨特的鄉土構件在民居中不僅用作阻擋,更是充當家庭祭祀禮儀的一部分,當地居民將香火分別插入宅門石質門臼和室內木質門臼之上,室內用以供奉先祖,保佑家庭平安,室外則用以擋“煞”,如鎮宅器物般可起到厭勝一類的作用,門臼也因此獲得象征意義。

在福建人們將石材劃為“活石”和“死石”,人們用死石用來維持基本生活需要,而活石人們則認為是有靈氣的,冒犯活石會遭殃,人們通常會把活石進行打磨,外形特色鮮明,雕刻精美[4]。門臼通常以青石為材料進行打造,將上好石材加以雕刻立于門外,在平日或祭祀祖先等重大節日時,取香火插入門臼石上方,既有祭祀先祖之用又可阻擋百鬼。

門臼以其獨特的裝飾和意蘊詮釋著對地域文化的承載,其中融入了屋主對自己生活的所期所愿,更表達了濃厚的鄉土情懷。門臼裝飾寓意可以分為多子多福、辟邪鎮宅、祈福納祥三類,以多子多福為主題的裝飾,多用石榴、蓮花、老鼠、金瓜、佛手柑等與“多子”“富壽”相關的動物或植物來表達自己對家族子孫昌盛的愿望。以驅魔辟邪為主題的門臼在閩東地區形成了獨特的裝飾形式,而香爐則作為上香拜佛之器皿。福建人認為香爐承載著人們的心愿,并通過煙霧傳遞給神靈。人們將門臼石打磨成香爐形,上方用以插香祭拜,在平日或祭祀祖先等重大節日時,常會取香插入門臼石上方,有驅除邪魅和祭祀先祖之用。以祈福納祥涵意為題材的門臼,多采用蓮花、蝙蝠等裝飾,這些紋飾造型既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又寄托著濃厚的民俗文化,為宅院營造出吉祥安定的氛圍。

五、結語

門臼作為閩東鄉土建筑構件,從地域文化、風俗人文、祭祀信仰下發展起來,表達著最樸實、最精美、最富有人情味的閩東人的情感。當地傳統工匠在保持自身工藝特性的同時,又巧妙融合地域文化特色,并逐漸形成成熟的建筑裝飾藝術風格。本文從門臼的造型與裝飾出發,對其不同造型紋樣、不同類型組合進行分析,探討其中所蘊含的地域傳統文化,從其變化中我們可以發掘到地域文化的傳承、社會習俗的變遷,亦或可從雕刻中窺探當時的社會生活、文化習俗的形成?,F如今,門臼仍具備鮮活生命力和廣泛適用性,對閩東地區傳統民居門臼的研究,有助于由小見大地把握該地區民居建筑文化的特征,其建筑藝術特征也折射了地域文化下造型特征的差異與交融。

注釋:

①本文所附圖表均為作者自攝、自繪。

參考文獻:

[1]黃菊芳.乾隆《福寧府志》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7:10-27.

[2]麥嘉雯.廣府傳統建筑裝飾紋樣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20.

[3]曾祥慧,曾婧,雷秀武.貴州畬族“門”文化[J].貴州民族研究,2014(10):88-92.

[4]林國平.閩臺民間信仰源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

王金楠,福建理工大學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碩士研究生。

繆遠,博士,福建理工大學設計學院教授、院長。

李登帥,福建理工大學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碩士研究生。

劉佩,福建理工大學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閩東民俗文化
閩東茶詩中的概念隱喻與轉喻
家鄉的民俗文化街
熱貢地區民俗文化中的潔凈觀與實踐研究
閩東才女潘玉珂往事
傳統木帆船閩東“復活”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談
閩東古法制糖“老樹發新芽”
皇天后土——山西民俗文化的生成
兩岸民俗文化薈萃福州
臺灣“閩東新娘”:最想念媽媽的“味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