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農村做義工,年輕人逃離城市的中場休息

2024-04-03 09:01肖楚舟
意林 2024年3期
關鍵詞:掛壁阿秀義工

肖楚舟

做了半年義工旅行,阿秀說起自己的第一次義工經歷還有點兒后怕。大學畢業典禮剛結束五天,這個帶著點兒稚氣的倔強姑娘就孤身一人從廣西坐火車到恩施,換乘大巴到雙河鎮,再和村民擠上通村小巴,搖搖晃晃地沿著懸在半山腰的“掛壁公路”前往大山深處的鄉村圖書館??粗唏g的車廂,她心想,“即使我小時候去外婆家坐的大巴,也沒有這么老舊”。

小寶比阿秀早來一點,是圖書館里的老伙計兼主廚。他大學畢業后當了兩年游戲代練,整天坐在房間里對著電腦,再喜歡打游戲也倦了,“掙錢是為了生活,那為什么不現在就去生活呢?”他出來云游了兩年,一開始和其他年輕人一樣去景點拍照打卡,久了也覺得沒意思,“過了那個階段,還是感覺鄉村比較好,有生活氣息、安靜,想干啥都可以”。他來的時候圖書館還沒有完工,譚哥正在給圖書館外墻安裝射燈,兩盞大燈是他給掛上去的。

七月剛剛告別職場的Vera是在搜索“掛壁公路”時,偶然發現了這座鄉村圖書館。她在廣州、深圳、杭州、上海都工作過,最后一次跳槽到深圳的時候她跟父親說“這次終于定下來了”,結果待了半年還是頂不住?!懊看斡腥藛栁掖蛩阍谀睦镌?,就會讓我汗毛直立,結果發現途中狀況頻出,其實很耗精力,必須找個地方靜下來才行?!?/p>

這群來自天南海北的年輕人都是被譚哥發布在豆瓣上的義工招募帖吸引來的。譚哥過去是個小有名氣的歌手,2017年靠多年在外商演和主持攢下的積蓄,他在恩施市區開了一個結合青旅和共享辦公空間的創客空間。2022年受疫情影響,他關了城里的店鋪,回村把老家荒廢10年的老屋改成了圖書館。這座木質吊腳樓是他父親45年前親手建成的,矗立在木栗園村的村口附近,門前有一個寬敞的水泥平臺和一棵漂亮的大樹,進村就能看見。

像他這種位于非傳統旅游目的地的農村義工項目,正在吸引越來越多城市人的注意。

楊燕在2020年成立了義工體驗平臺,譚哥的鄉村圖書館是她考察過的項目之一。她在大城市當了十多年白領,做海外游學項目時了解到義工旅行的概念,裸辭后她想去大理散散心,又想要比以前旅游時更深入當地生活,就去豆瓣搜索招收義工的民宿。發現很多店家發布的招募信息沒有審核和評價,她萌生了創建義工體驗平臺的想法,“主要是開發一些有意思的體驗項目,實地考察情況,提供篩選服務”。平臺經營兩年下來,她發現“城市人回流農村做義工的確成了一種趨勢”。

鄉村圖書館不是譚哥第一次請義工。在城里開青旅的時候生意清淡,不適合請固定員工,他就招了幾次義工,很享受和年輕人共事的氛圍?!暗謇餂]有景點,一般不會有人主動來”,他在帖子中把“掛壁公路”提出來著重介紹,既是看點,又在強調環境的艱險。招義工最忌諱想象與現實的落差,譚哥將心比心,希望盡量如實地描述工作環境,招到能留下來的人。

跟熱鬧便利的城市義工旅行比起來,鄉村生活的吸引力在哪里?便宜是個答案,同時意味著物資匱乏。阿秀說她沒有找家里要錢,因為在譚哥那里一分錢也沒花出去,“主要是根本沒有花錢的地方”。300多戶、1800人的村子,只有兩家小賣部,網購的包裹由每天一趟的班車去鎮上拉回來。譚哥算來算去,在村里消費最多的是幾名愛網購零食的大學生義工,一個月算下來也不過花了300塊錢。

跟打卡式旅行相比,義工旅行意味著要在一個新的地點扮演新的角色,以參與者的態度融入一種陌生的日常節奏。自然的天塹將人暫時圈在深山里,被迫放緩下來,逐漸進入角色。

圖書館沒有“客人”的概念,日常敞開大門任村民進出。出于安全考慮,譚哥沒有給義工安排太多體力勞動,唯一的體力活兒就是輪流做飯,只有人手夠多的時候,他才放手讓他們清理屋后空地上的雜草,幫忙搬搬磚塊鋪條小路,未來要在那里開辟一個“閱讀花園”。早飯后開個晨會,其余時間義工們憑喜好分別加入視頻組、園藝組、圖書管理組,摸索著去組織些活動讓村民參與進來。

譚哥是村里長大的孩子,村民對他抱有天然的善意和信任。

木栗園村的生活離外界很遠,這種遙遠是地理和心理的雙重距離。4400米的掛壁公路是村莊和外界聯系的唯一通道,村里的兩三百個孩子只有放假才回來,還零星分布在山溝溝里,“一個在山那邊,一個在山這邊,從東頭到西頭開車要兩個小時”。義工們帶來的新鮮事兒,把這個散點式村莊的集體生活激活了。村民尤其喜歡義工為孩子們開設的美術課、音樂課、詩歌課,每天中午,附近的爺爺奶奶們就領著孩子來接受作業輔導,能把圖書館的閱覽室坐滿。晚上義工自己搭起臺子唱歌,也有村民主動加入?!捌鋵嵱幸淮蟀牖顒記]有執行下去,可能是義工能力所限,可能是村民不感興趣,”譚哥說,“但只要去做了就很棒,這些都是憑我自己的思維和精力辦不到的?!?/p>

也有人對鄉村生活抱著一種遠觀的態度。Vera本來打算來這里干圖書管理工作,卻發現上一個圖書管理員還沒走,也沒有什么訪客需要接待。村里的生活與世無爭,去之前帶著的目標感也漸漸放下了,“只要找到自己舒服的狀態就行”。

從六七月開始大規模招募義工,到十月份因疫情收尾,譚哥的鄉村圖書館前前后后迎來了上百名義工。譚哥明顯感覺到義工的性格也有季節性的差異。學生在這里時,圖書館要熱鬧許多,“組織一個給老人免費剪頭發的活動,報名的人三輛車都裝不下”。白領們則更像是來避世的,“很多人都是一個人開車過來,還有的每天早上堅持打坐。他們就是來清修的,不太關心周圍的事情”。

譚哥不介意各式各樣的人抱著自己的目的來到這里,也不去限制他們的工作內容?!拔颐刻於紩枂柎蠹沂欠裣胍鲆患幸饬x的小事,可以挑選幾個伙伴去組織活動,這也是給他們的一種回饋?!笨释斡某鞘腥伺c需要新鮮血液的鄉村形成了一種互補關系。每一個在小城或鄉野逗留過的義工,都可能用自己與外界的連接帶來一些改變。

猜你喜歡
掛壁阿秀義工
太行山掛壁公路,懸崖上的奇觀
山谷行
阿秀
二十歲的她,實現了讓全球義工來蘇州的愿望
我要當義工
愛心“義工”
完美義工進萬家
威王、萬麗對光滑瓷面清潔效果不佳
掛壁公路
回鄉的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