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杜仲炮制歷史沿革及經典名方探討*

2024-04-03 03:26譚春梅潘亦婧劉先瓊劉艷菊許康
天津中醫藥 2024年3期
關鍵詞:姜汁胎動去皮

譚春梅,潘亦婧,劉先瓊,劉艷菊,許康

(湖北中醫藥大學藥學院,武漢 430065)

杜仲植物Eucommia ulmoides Oliv.為杜仲科杜仲屬多年生落葉喬木,屬于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樹種,是中國的特有樹種,被稱為“黃金植物”,全身都可入藥[1]。杜仲是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樹皮,在清明至夏至間采集[2]。杜仲首載于《神農本草經》:“杜仲味辛平,主腰脊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除陰下癢濕、小便余瀝。久服輕身耐老,一名思仙,生山谷”,被列為上品[3-4]。杜仲味甘,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固經安胎、降血壓之功效,為臨床上治肝腎不足、腰膝酸痛、筋骨無力、妊娠漏血、胎動不安之要藥[5]。杜仲是中國特有的名貴中藥材,距今已有2 000 多年的用藥歷史[6]。據歷代典籍記載,杜仲的炮制方法多樣,有凈制、切制、炒制、鹽炙、蜜炙、姜汁炙、酒拌炒焦、炒炭等[7]。杜仲炮制的意圖,去外皮是去除木栓層部分,使藥材純凈,選取質量好的藥用部位入藥;切制有利于調配[8];炙、炒是為了“斷絲”,更利于煎煮和粉碎,杜仲膠絲為非有效成分,影響有效成分的煎出,杜仲膠絲經高溫破壞后,更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9];輔料制是借輔料的作用,更好地發揮療效。杜仲炮制后入藥最早見于南北朝的《雷公炮炙論》“凡使,削取粗皮……”[10]《本草經集注》曰:“用之薄削去上甲皮橫理,切令絲斷也?!盵11]宋代以前杜仲主要為切制生用,宋代以后除了繼承前代的炮制方法外,新增加輔料炮制的方法,姜汁炮制的方法開始出現[7]。明清本草廣泛記載了鹽水炒、鹽酒炒等炮制方法?!蹲C治準繩》曰:“與麥麩同炒至絲斷?!盵12]《本草備要》曰:“去粗皮,分別用酥炙、酒炙、蜜炙、鹽酒炒、姜汁炒,炒至絲斷?!盵13]隨著時代的發展,杜仲的炮制方法日趨簡化,有許多炮制方法近乎失傳,2020 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只收錄了切制生用、鹽炙的炮制方法[14]。古籍記載杜仲姜汁炙歷史悠久,首次記載于宋朝的《類證活人書》,姜汁與杜仲共炙,可助杜仲解除寒濕所引起的腰脊痛及胎動不安,中醫藥古籍中也有許多姜杜仲經典名方的記載。然而,由于戰亂等原因,姜杜仲在清末民初時期意外失傳,雖坊間還有使用,但在歷代版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及各地中藥炮制規范中均未收載。為完善杜仲飲片的臨床應用,筆者查閱古今杜仲姜炙的相關古籍及現代文獻資料,對其炮制歷史沿革、現代炮制工藝、功效考證及臨床應用進行歸納匯總,為后續杜仲炮制飲片的擴大應用及其炮制標準的制定奠定基礎。

1 炮制研究

1.1 炮制歷史沿革 姜炙杜仲歷史悠久。經考證,杜仲姜炙的炮制方法首次記載于宋代的《類證活人書》[15],稱“姜汁炙”,此時期姜杜仲快速發展?!短交菝窈蛣┚址健吩唬骸叭テ?,姜炒斷絲”,“先去上粗皮令凈,以生姜汁涂炙令香熟,令無絲為度,或只銼碎以姜汁拌炒,令絲絕亦得?!薄稘健酚涊d:“去皮,剉,姜汁浸,炒去絲?!薄杜瓢賳枴吩唬骸叭テ?,姜制,炒黑?!薄镀諠健吩唬骸叭テ?,剉,姜汁淹,炒斷絲?!薄度驑O一病證方論》中記載:“姜制炒斷絲?!敝撩鞔?,在這一時期,火制以“炒”法為主,“姜汁炙”法得以延用并繁榮發展,多本古籍如《本草蒙筌》《普濟方》等均有記載,《本草蒙筌》曰:“刮凈粗皮,咀成薄片,姜汁潤透,連炒去絲?!薄镀諠健酚涊d:“去皮,剉,姜汁淹,炒斷絲”,“去皮,生姜炙盡”,“去粗皮,剉碎,生姜自然汁浸一宿慢火炒”,“去皮,生姜炙絲盡,用佳?!边M一步豐富了姜杜仲的炮制理論和炮制方法。姜杜仲的歷史沿革[15-21]見表1。

表1 姜杜仲的歷史沿革Tab.1 History of ginger-roasted eucommiae cortex

隨著古人的不斷開拓與創新,在姜杜仲的應用過程中也衍生出繁多的炮制方法,除單用姜汁炮制杜仲以外,另加其他輔料共制,創造了生姜汁與酒、生姜汁與蜜共制杜仲的方法[22]。姜與其他輔料共制的方法[21,23-28]詳情見表2。

表2 姜與其他輔料共制的方法Tab.2 Methods of co-preparation of ginger and other auxiliary materials

1.2 現代炮制工藝 經過歷史更迭,姜杜仲可能由于戰亂等歷史因素,目前處于近乎失傳的困境。歷代版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杜仲炮制品項下只收錄了鹽杜仲,并未收錄姜杜仲,各地中藥炮制規范中也均未收載[29]?!夺t療中藥飲片管理規范實施手冊》中記載:“取杜仲凈絲或塊加姜汁拌勻,燜潤,用中火炒斷絲,顯焦黃色,攤涼,即得。每50 kg 藥料用鮮姜5 kg 取汁?!盵30]另外,《臨床中藥炮制學》也有記載:“取杜仲絲或塊,用姜汁拌勻,用文火炒至香熟絲斷為度,取出放涼,即得”[31]。其中姜杜仲的炮制方法以中火或文火表示火力,以顯焦黃色、香熟絲斷表示火候,沒有具體的工藝參數[32]。因此,目前姜杜仲的炮制工藝與質量標準還有待進一步研究[33]。

2 功效考證

杜仲用輔料制是借輔料的作用,更好地發揮療效[34]。嚴西亭等編著的《得配本草》詳細闡明了杜仲各炮制品應用范圍,“去皮用,治瀉痢酥炙,除寒濕酒炙,潤肝腎蜜炙,補腰腎鹽水炒,治酸痛姜汁炒”[35]。姜汁味辛而性溫,具散寒、和中、止嘔之效,與杜仲共制,可助杜仲解除寒濕所引起的腰脊痛以及胎動不安?!毒霸廊珪犯攀觥捌涔θ肽I。用姜汁或鹽水潤透,炒去絲。補中強志,壯腎添精,腰痛殊功,足疼立效”[36]。一般姜汁制杜仲主要出現于治療風冷傷腎之腰痛、脾腎風虛之腿膝痿痹、脾腎虛寒不思飲食、遺精白濁、風痹、氣痹血氣凝滯手足拘攣、妊娠胎動不安、沖任虛損、月事不調等病的醫方[37]。姜杜仲臨床應用經驗豐富,歷代中醫藥古籍[16,19,38-50]記載的姜杜仲醫方詳細內容見表3。

表3 中醫藥古籍記載姜杜仲的醫方及功效Tab.3 The medical prescriptions and effects of ginger-roasted eucommiae cortex recorded in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texts

3 現代應用

在現代,姜杜仲仍具有臨床應用價值,如補腎健脾酒,具有補腎健脾的功效,主治脾腎兩虛、男子陽痿、女子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等癥[51]。地黃二冬酒,具有補腎填精、安神定志的功效,主治腎虛精虧、陽痿、視物昏花、腰膝酸軟、神志恍惚等[52]。二冬二地茶能滋陰、補腎、益精,適用于因腎虛精虧引發的陽痿、早泄、勃起困難,對腎虛引發的頭暈、視物昏花、神志恍惚、腰膝酸軟等不適,也有治療作用[53]。姜炒杜仲500 g 與白酒3 000 mL 配伍成三因杜仲酒,主治中風經脈攣急、腰膝無力[54]。六味地黃丸配伍酒洗牛膝,姜炒杜仲治療腰膝痛效果更佳[55]。來源于《中醫必讀——醫理、醫術、驗方、秘方》的補血通經湯中杜仲采用姜炙品,可治血虛、月經過期不行、或適來適止、結塊疼痛、眩暈食少或數月不來、腹中瘀血不散[56]。宋代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的三痹湯被載入2018 年《古代經典名方目錄(第一批)》[31],方中杜仲要求去皮,切,姜汁炒,能益氣活血、祛風除濕,主治手足拘攣,或肢節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舌淡苔白,脈細或脈澀,現代多應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膝骨性關節炎等[57]??梢?,姜杜仲仍被用于治腎虛腰痛、妊娠胎動等病證。姜杜仲的現代臨床應用見表4。

表4 姜杜仲的現代臨床應用Tab.4 Modern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ginger-roasted eucommiae cortex

4 結語

目前,對于杜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杜仲和鹽杜仲,關于姜杜仲的研究較少,各版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及各地中藥炮制規范中均未收錄姜杜仲的炮制工藝?,F代記載的姜杜仲炮制工藝主要通過借鑒古代中醫藥典籍,雖在炮制工藝上稍有差異,但都將“斷絲”作為杜仲炮制過程中火候的判斷標準,這也是杜仲炮制品質量評價的指標,這以個人經驗為主,隨著中醫藥的發展,僅以“斷絲”作為杜仲炮制標準的合理性受到了質疑,有待科學驗證,在傳承上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將傳統炮制經驗與現代化科學儀器相結合,對姜杜仲的炮制工藝參數進行完善,制定統一量化的炮制標準,完善質量控制標準,將為姜杜仲的現代傳承提供可行路徑。杜仲自古以來應用范圍就較為廣泛,與姜汁共炙,可解除寒濕所引起的腰脊痛以及胎動不安,用于治療風冷傷腎之腰痛、脾腎風虛之腿膝痿痹、脾腎虛寒不思飲食、遺精白濁、風痹、氣痹血氣凝滯手足拘攣、妊娠胎動不安、沖任虛損、月事不調等病癥,在現代中醫臨床中仍有應用。由此可見,姜杜仲具有巨大的藥用價值和醫療潛力,在相應疾病的治療方面,姜杜仲更具有臨床應用價值。因此,對姜杜仲炮制工藝進行研究十分必要。姜杜仲的現代炮制研究應結合現代中醫藥研究技術,對古法炮制進行創新性地繼承與發展,深度開發姜杜仲的藥用價值,將使杜仲炮制品在中醫藥治療疾病中充分發揮其優勢。

猜你喜歡
姜汁胎動去皮
胎動怎么數
姜汁撞奶
胎動
——來自寶寶的問候
3種姜汁炮制后厚樸對大鼠胃黏膜損傷的抑制作用
核桃仁不同去皮工藝的對比研究
治腮腺炎
不同去皮方法對番茄去皮效果和品質的影響
山藥清洗去皮機傳動裝置設計
姜汁治哮喘
PART Ⅱ靠譜知識篇
——孕晚期必會:數胎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