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新質生產力 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4-04-04 14:05羅啟東
經濟 2024年3期
關鍵詞:新質生產力要素

羅啟東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迸c傳統生產力相比,新質生產力呈現出數字化、綠色化、低碳化和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時代特征,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生產力包括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三個要素,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須統籌謀劃、協同推進。

加快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

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從歷史經驗看,中國創造的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是通過改革開放調整生產關系,進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結果。我國創造性地將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體制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兩方面優勢,讓勞動、知識、技術、管理等各類生產要素在城鄉間、區域間、企業間充分流動,提升了資源配置效率,實現了生產力質的提升。生產關系必須與生產力發展要求相適應,發展新質生產力也需要構建與其相適應的體制機制,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型生產關系,創新生產要素配置方式,提升生產要素配置效率,讓各類優質要素向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

一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創新生產要素配置方式,持續優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宏觀環境。不以增加要素投入為前提,重點是將現有各類要素在不同部門之間進行重新配置,通過將生產要素從低效率生產主體配置到高效率生產主體,提升全要素的生產率。進一步深化土地、能源、金融等要素改革,推動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深化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健全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機制,激發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和數據等生產要素活力,體現知識、技術、人才的市場價值,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

二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形成鼓勵創新的激勵機制。優化資源配置效率,加強創新政策與經濟政策、社會政策的統籌協調。完善科研管理體制機制,建立健全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核心的科研評價體系,加快科技成果向新質生產力轉化速度。加強對新質生產力的知識產權保護,完善知識產權交易市場,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優化科技創新環境,營造鼓勵大膽創新、勇于創新、包容創新的良好社會氛圍,加大對自由探索型和任務導向型科技項目的支持,建立健全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

三是擴大對外開放水平。建立多元化的國際合作網絡,積極參與全球多邊和雙邊合作機制,拓展技術交流和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與國際先進企業、研發機構建立長期、穩定、深入的合作關系,吸收先進技術和管理,推動技術創新和轉移。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外資企業來華投資。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技術創新提供有力保障。同時,鼓勵國內企業積極“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實現技術交流和合作的跨越式發展。加大對國際化人才培養和引進的投入,提高人才綜合素質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加大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為推動我國科技創新注入活力。

大力培養與新質生產力相匹配的人才隊伍

新質生產力對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提出新的要求,推動教育、人才培養和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打造一支與現代產業發展相適應的高素質勞動者隊伍,才能形成新質生產力。

一是促進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統籌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堅持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理念,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增強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堅持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一體推進,著力加強基礎學科、交叉學科和新興學科建設,為人才自主培養提供學科支撐和研究平臺。聚焦基礎研究、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加緊前瞻布局,完善重大科技項目部署,進一步加快協同創新,推進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逐個突破“卡脖子”的瓶頸問題。改革人才評級機制,健全人才流動市場機制,暢通人才流動渠道,完善社會保障等相關制度。

二是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國家重大需求和經濟主戰場,促進高校內涵式發展。優化研究型高等院校學科設置、人才培養模式,加大與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相適應的人才供給。堅持以學生成長成才為中心,優化調整學科布局,完善高校自主培養學科體系,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完善本科生培養體制機制,實施大類招生、分段培養。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充分激發個人潛能,為廣大學生提供充足、多元、可選的專業、課程、教師等優質要素資源。推動專業轉換和學分制度改革,降低轉換專業限制,賦予學生更多自主選擇專業權。完善主輔修管理制度,保護學生的潛力和興趣,為學生提供跨學科學習、多元化發展的機會。

三是加大技能人才培養力度。新一輪科技革命孕育出一大批新科技和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產工具,勞動復雜性進一步提高,更廣范圍的勞動對象是新質生產力的物質基礎。堅持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并進,適應數字化、智能化趨勢,發揮職業教育在培養專業技能人才方面的優勢,提高新質生產力所需的職業技術人才培養質量。促進產業鏈與人才鏈銜接,聚焦產業轉型升級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需求,培養素質高、需求量大、適應性強的創新型應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深化校企聯合,支持訂單培養和定制培訓,聚焦重點產業、企業和崗位需求,打造高技能人才隊伍。支持公共實訓基地建設,推動“產教融合”走深走實。健全技術技能人才評價體系,完善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建立合理的薪酬待遇制度,體現技能型人才的勞動價值。

優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相關的生產要素供給

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不斷加大勞動資料以及生產要素的供給;同時,需要通過創新和改革,不斷提升生產要素的配置效率。數據要素對其他要素具有倍增作用,在驅動產業智能化、催生新的生產組織形態方面的作用不斷顯現,數據要素將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催化劑和黏合劑。

一是加快發展數據要素市場。據預測,到2025年我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數據資源國,具備海量數據資源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應加快推進數據資產化進程,打造大規模高效運行的數據資產市場,把海量的數據資源轉化為科研創新活動的巨大推力,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視數據要素在生產活動中的地位,建立規范的數據要素管理體系。從法律層面明確界定數據要素的產權,設立全國性的數據確權登記平臺。制定數據要素的價值評價體系,明確數據要素的可信度、共享性和實用性等方面的指標,以便更精準地進行數據要素的評估和交易。完善數據要素市場,激發數據要素的創造和流通。加強數據開放共享,打破數據要素壁壘,使數據在流通中產生更大價值。持續監測和定期評估數據安全措施,不斷改進和加強數據安全策略。

二是著力優化金融供給服務。金融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血脈,需完善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金融體系。發揮資本市場在激勵創新創業、推動產業升級和優化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健全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提供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壯大風險投資市場,促進一批革命性、顛覆性技術領域初創企業發展壯大。發揮各級各類銀行在支持企業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中的作用,鼓勵銀行機構在確保安全可控前提下積極開發創新信貸產品。加大科技專項貸款和產業發展專項貸款支持力度,提升銀行在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和產業轉型升級項目中的參與度。完善擔保體系建設,加大政策性融資擔?;饘ζ髽I科創貸款的擔保支持,為科技創新貸款擔保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三是提升生產要素配置效率。提升對生產力各要素的高效利用質效,推動生產管理向平臺化、網絡化和生態化轉型,提升管理水平。打破阻礙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推動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在市場機制作用下便捷化流動、網絡化共享、系統化整合、協作化開發和高效化利用,讓市場要素流向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的環節。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規范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完善激勵約束機制,為市場經營主體構建良好營商環境。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服務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優化創新資源要素布局,發揮發達地區的科技創新潛力及輻射帶動作用。優化生產力國內布局,推動重點產業有序轉移。

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奠定堅實產業基礎

補齊產業發展短板弱項,建設具有完整安全、自主可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奠定堅實產業基礎。

一是打造高效互聯的基礎設施。統籌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打造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推動專業化供應商、服務供應商、金融機構、相關產業的廠商及其他相關機構等集聚集群發展,提高基礎設施利用效率。提升區域運輸服務水平,促進運輸結構調整新發展。提升國際運輸能力工程,拓展國際航空運輸網絡,開拓加密近遠洋航線,強化中歐班列品牌線路集聚效應。實施多式聯運高效發展工程,引導多式聯運樞紐區布局。統籌能源供應安全保障和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堅持能源基礎設施一體化布局。持續推進網絡基礎設施部署建設,加快5G網絡規劃建設和通信網絡應用升級,深入推進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加快發展衛星互聯網。

二是補齊產業發展的短板弱項。抓住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開展科研攻關,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增強產業發展的接續性和競爭力。尊重科研規律,完善科研資源配置方式,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健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科學統籌、集中力量、協同攻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發展,不斷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實現從創新鏈到產業鏈的一體化布局。發揮政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組織作用,堅持企業主體、政府主推、高校主動、人才主力、市場主導。加強產業鏈供應鏈開放合作,堅持全球視野、開放思維,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支持企業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合作,促進內外產業深度融合,推動產業高水平開放。

三是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以綠色技術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構建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和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提升先進綠色低碳技術國際競爭力。利用碳交易等市場化和財稅手段,推廣應用先進綠色技術,發展綠色供應鏈。做大綠色農業,運用先進科學技術、先進工業裝備和先進管理理念,發展設施農業、有機農業,確保種子安全、農產品安全、生態安全,提高農業綜合經濟效益。做強綠色制造業,壯大節能環保、清潔生產、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打造高效生態綠色產業集群和綠色生態產業區。做優綠色服務業,倡導綠色消費和低碳生活理念,推進能源革命、消費革命和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建設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體系。

責任編輯:張軍紅

猜你喜歡
新質生產力要素
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助力
形成新質生產力要先鍛造新質思維
掌握這6點要素,讓肥水更高效
構建訓練傷一體化防治模式 為新質戰斗力生成提質增效
觀賞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設計中的應用
論美術中“七大要素”的辯證關系
把“風景”轉化成“生產力
基于體系仿真試驗床的新質作戰能力評估
也談做人的要素
人口紅利與提高生產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