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說《熊從山那邊來》改編電影的成功要素探析

2024-04-05 04:41沈明
美與時代·下 2024年2期
關鍵詞:柳暗花明艾麗絲門羅

摘? 要: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麗絲·門羅的短篇小說《熊從山那邊來》是一部聚焦老年題材的現實主義佳作。年輕的加拿大編劇、導演薩拉·波莉將它搬上銀幕,改編電影《柳暗花明》生動展現了老年人的人生困境和思想情感。影片獲得了多個獎項提名,取得了票房口碑的雙豐收,稱得上文學作品影視化的成功之作。原著的藝術魅力、影片鮮明的民族屬性、兼具簡單性與復雜性的改編策略、知名演員的號召力和出色表演是這一改編作品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艾麗絲·門羅;薩拉·波莉;《熊從山那邊來》;《柳暗花明》;成功要素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艾麗斯·門羅小說‘新現實主義研究”(14BWW032)研究成果。

文學作品的電影改編是電影誕生初期就開始建立的傳統,中外電影中都有大量作品改編自小說、戲劇、傳記等文學作品,各類電影獎項的獲取、提名作品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文學作品改編電影。電影和文學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前者用鏡頭呈現銀幕形象,后者用語言構成文字形象。作為一種跨媒介的藝術創作,改編作品雖然和原著講述同一個故事,但不同的媒介不可避免地影響著故事的呈現。文學作品的電影改編必然要對原作進行不同程度的創造性改動,因為任何作品都是創作者思想的體現。編導的藝術素養和對作品的解讀、演員的表演、制片方的成本預算和市場預期都會對改編作品的成敗造成影響。

加拿大電影《柳暗花明》(Away from Her,又譯《遠離她》)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麗絲·門羅的短篇小說《熊從山那邊來》(以下簡稱“《熊》”),講述了一對老夫婦平靜幸福的晚年生活被阿爾茲海默癥所打破,展示了面對衰老、疾病的老年人的人生困境與情感世界。影片獲得了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丹麥電影電視羅伯特獎最佳外語片等多個獎項提名,贏得了不少影評人和觀眾的贊譽,實現了票房口碑的雙豐收。影片的編劇、導演是時年只有27歲的薩拉·波莉,這是她執導的第一部長片。由于老年題材電影大多不為主流的電影受眾所喜,在國內外都處于邊緣化地位。人們不禁好奇,年紀輕輕的波莉是如何拍好這部老年題材電影的呢?筆者認為,《柳暗花明》的成功離不開原著的藝術魅力,鮮明的民族屬性、兼顧簡單性與復雜性的改編策略、知名演員的號召力和出色表演。

一、原著藝術魅力

經典文學和暢銷IP都是影視改編的熱門,甚至很多被一拍再拍。名著和暢銷IP的品牌效應自帶流量,確實吸引很多觀眾慕名而來,為電影的成功奠定第一塊基石。也不乏觀眾被優秀的改編電影“種草”而去讀原著的,達成“經典文學與通俗文學、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的優勢互補”[1]。

艾麗絲·門羅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是布克國際文學獎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還三度榮膺加拿大總督文學獎。門羅是享有“現代契科夫”之美譽的短篇小說大師,善于運用嫻熟的敘事技巧多層次、多角度地展示人物的思想與情感?!缎堋纷畛跤?999年發表在《紐約客》雜志上,2001年收入小說集《恨,友誼,追求,愛情,婚姻》。2013年門羅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時,《紐約客》選擇再次刊登《熊》向門羅致敬。

故事的主人公格蘭特和菲奧娜結婚四十多年了,退休后住在安大略湖附近的一個鄉間小鎮上,日子過得溫馨安寧??墒欠茒W娜開始表現出老年癡呆的癥狀并且日益嚴重,她決定住進療養院治療觀察。入院后第一個月禁止家屬探望,一個月期滿,格蘭特再見妻子時驚愕地發現,菲奧娜已經不記得他了。更令他始料不及的是,菲奧娜認為另一個病人奧布里是年輕時的追求者,兩人在療養院“再續前緣”。格蘭特痛苦無奈之余,又不免心生疑慮:菲奧娜是真的忘了他呢,還是在懲罰他呢?他的想法源于多年來藏在心里的一樁往事:二十多年前格蘭特曾有過婚外情,并且因為東窗事發而不得不提前退休。當年他沒有向妻子坦白實情,只是承諾會與她開始全新的生活。二十年無波無瀾的日子過去了,沒想到菲奧娜的患病和遺忘又讓他想起這段塵封的過往。面對妻子,他感到愧疚又無助,只能默默守在一邊看她和別人“談戀愛”??墒遣痪煤?,奧布里的妻子瑪麗安把他接回家了,“失戀”使菲奧娜深受打擊,病情急轉直下。束手無策的格蘭特找到了奧布里家,請求瑪麗安把奧布里送回療養院或允許自己帶他去探望菲奧娜?,旣惏簿芙^了他的請求,告知除非賣了房子否則自己無力支付療養院的費用,而如果讓奧布里去探望菲奧娜,會讓奧布里認知混亂,自己獨自照顧病人本就吃力了,沒法應付更大的麻煩??僧敻裉m特回家后,事情又發生了轉機,瑪麗安打來電話約他參加舞會,格蘭特幾經躊躇決定“用自己的不良行為為菲奧娜做點好事”[2]343??墒钱敻裉m特終于成功帶著奧布里去療養院探望菲奧娜時,菲奧娜卻奇跡般地記起了格蘭特,而忘記了奧布里。

真是一個反轉又反轉的故事,充分體現了門羅作品的復雜性與多義性,敘事層層剝開,你以為已看破真相,其實仍在云里霧中。難怪對它的解讀眾說紛紜,見仁見智。文學評論家羅伯特·撒克教授讀到的是對妻子一往情深的格蘭特,“從一開始的相戀,到后來的艱難曲折,直到最終愛的延續……愛不會停止”[3]。而在美國小說家喬納森·弗蘭岑眼里格蘭特的形象要復雜得多:深情脈脈的丈夫,背叛者,“忠誠到愿意,說白了,就是為妻子去拉皮條的丈夫格蘭特”[4]。盡管兩人對作品的解讀可謂南轅北轍,對門羅藝術魅力的推崇卻是如出一轍。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優秀的原著雖不是改編電影成功的充分條件,但卻是電影改編的“優質原材料”,是改編者深耕細作的良田,是改編作品汲取養分的土壤。名家名著和流行IP更是自帶流量,往往未映先熱。當然,這是一把雙刃劍,改編者獲得了原著的加持就要迎接跨媒介傳播的挑戰,達不到觀眾預期的改編往往會被口誅筆伐。

二、鮮明的民族屬性

門羅的《熊》具有鮮明的加拿大特色,《柳暗花明》的成功很大程度歸功于它植根于民族文化,充分體現了加拿大的民族屬性。那么加拿大的民族性是什么呢?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有關加拿大民族性最具影響力的理論是加拿大著名文學批評家諾思羅普·弗萊提出的“要塞心理”(garrison mentality)和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生存主題”(Survival Thesis)。弗萊認為早期的加拿大人因為嚴酷的自然環境而產生“要塞心理”,困守客觀和心理的“邊疆”,雖然后來隨著經濟發展物質條件得到大幅提升,這種心理卻并沒有消失,而表現為疏離戒備的消極心態。阿特伍德在“要塞心理”的基礎上提出“生存主題”,她認為加拿大文化的核心就是生存,稱加拿大文學中有大量故事是在訴說人們如何僥幸死里逃生,并且說加拿大人是甘于認輸的“受害群體”。耿力平教授認為這兩種理論“滲透著一種民族悲哀感,一種消極和被動的思維機制”。他提出加拿大民族性體現在加拿大人面對困難、挫折甚至是危險時沒有絕望或放棄,而是將“不斷思考、不斷進取……向上的精神貫穿于具體的生活當中”,即使“有時會選擇忍耐,但絕不是被動地、如行尸走肉般地茍活一生”[5]。而在門羅的《熊》及其改編電影《柳暗花明》中,我們看到的正是這種“向上的精神”,一種在困境中掙出一片天空的堅韌的生存意志。

盡管《熊》講述的是有關衰老、疾病、遺忘和別離的具有悲劇色彩的故事,幾位主要人物卻展現出了堅韌的生存意志。女主人公菲奧娜是一位充滿魅力的女子,坦率、甜美、溫柔、促狹,“朝氣勃勃,迸發著生命的火花”[2]298。她家庭條件優渥,住在城市里,父親是德高望重的心臟病專家,母親是來自冰島的權貴。追求她的人不少,可她喜歡上了格蘭特。格蘭特來自截然不同的社會階層,出身小鎮,是個寡婦的兒子,可菲奧娜卻向他求婚,義無反顧地嫁給了他,與他相濡以沫,直到白首。菲奧娜表現出明顯的助人型(helper)人格特征,是一位富有愛心、同情心的“給予者”,一輩子都在照顧呵護格蘭特,連從朋友那里接手的狗也用心照料。住進療養院后她因病忘記了格蘭特,但她的性格并沒有改變,與其說她在和奧布里戀愛,不如說她在照顧他、遷就他。菲奧娜這種不變的“給予”體現了她對信念的堅守,即使是在記憶被疾病消磨蠶食之時,她仍然頑強地固守本心。菲奧娜曾遭遇丈夫出軌,晚年又罹患阿爾茲海默癥,是個真正意義上的“受害者”。關于格蘭特的出軌,小說中始終沒有揭示菲奧娜是否知情。電影里增加了一段戲,在去療養院的路上,菲奧娜主動提起了這段過往,并對格蘭特在當時環境下的所作所為表示了諒解,言談中表現得通透豁達,不僅沒有一絲怨婦之態,反而對婚姻充滿信心。而面對阿爾茲海默癥,她也不甘于認輸,輕言放棄。最初發現自己記憶力出現問題時,她在家里貼滿記事的便條。起初她不愿相信自己患上了這種病,在對格蘭特解釋自己的狀況時,她表現得好像是自己遇上了一種冒險行動、一種游戲。而當情況越來越嚴重之后,她則選擇了勇敢面對,主動提出住進療養院。在療養院里,她是護士眼中的淑女,細心呵護著奧布里,即使面對“陌生人”格蘭特的“糾纏”,她也是溫和有禮。病情惡化后,醫生都覺得她的情況不樂觀,把她送進二層重癥病房??墒撬龥]有放棄,即使是在心智受損的狀態下,她也沒有認輸,而是從絕境里掙扎出一片清明,找回沉睡的記憶。也許這只是短暫的清醒,但我們可以預料,只要她還能支配自己的神志,就會積極地應對自然(疾?。┑奶魬?,這就是加拿大民族生存精神的具體體現。

其他人物在面對人生挫折時同樣表現出堅韌的意志。這種意志在格蘭特身上表現為他對菲奧娜不離不棄的愛,哪怕她不記得他了,哪怕要眼睜睜看著她陪伴在奧布里身邊,看著她為失去奧布里而傷心,格蘭特都沒有放棄。菲奧娜喪失神志住進二層重癥病房時,格蘭特也沒有放棄,而是去請求瑪麗安讓奧布里回到療養院以期減輕菲奧娜的病情。在瑪麗安的身上,這種意志表現得更為直觀。小說對瑪麗安這個角色著墨不多,有很多留白之處,主要通過格蘭特的視角來刻畫她。格蘭特認為瑪麗安是那種“善于求生,能夠搜尋食物,可以在街上把死人腳上的鞋子脫掉”,“很可能在危機中幸存”的人[2]341。電影中瑪麗安的形象更加立體鮮明,雖然生活對她并不仁慈:奧布里很可能做過什么對不起她的事情,可一病了之不用負責,她不僅無法搞清楚真相、為自己討個公道,還因為經濟拮據只能自己照顧癱瘓失語的丈夫。盡管如此,她還是認真地對待自己的生活,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雖然她嘴上說“人生就是這樣了”,內心深處卻仍然充滿對愛與溫暖的渴望,并寧愿為此犧牲物質上的保障。電影還增加了年輕的療養院護士克里斯蒂的戲份,為這部老年題材的電影注入了青春的活力??死锼沟僮约旱娜兆舆^得并不輕松,丈夫扔下她和三個孩子不知所蹤,可她卻沒有因生活的不幸而怨天尤人,她說“生活壓得你喘不過氣,但你還是要振作起來”。在這個耐心體貼的白衣天使、堅強樂觀的單身母親和富有同情心的時代女性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加拿大民族頑強的生存意志。

電影不僅在人物塑造上凸顯加拿大民族特質,還加入了其它加拿大符號來體現民族屬性:北寒之地的皚皚白雪,酷愛滑雪運動的男女主人公,貼滿加拿大國旗的櫥窗,加拿大音樂人創作、演唱的歌曲……凡此種種使影片溢滿濃郁的加拿大民族文化意蘊,這無疑是《柳暗花明》取得成功、海外市場票房與北美票房幾乎平分秋色的重要原因之一,畢竟“只有拍出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的影片,才能為電影藝術作出國際性貢獻”[6]。

三、兼顧簡單性與復雜性的改編策略

經典文學作品往往具有多重主題與內涵,改編成電影則需要在紛雜的主題中做出取舍,有所側重。一方面,電影時長有限,只能處理一部分素材;另一方面,為了取悅不同的觀眾,好的電影必須兼顧簡單性和復雜性?!坝捌谱髡弑仨毢唵?、清楚、直接地表達某些東西,使所有觀眾都能一目了然。同時,為了考驗最具洞察力的觀眾的思維能力和視覺注意力,他們又必須通過含蓄和暗示的方式表達,留一些東西供人解釋?!盵7]45

《熊》雖然篇幅不長、人物寥寥,卻包含愛情、婚姻、欲望、疾病、衰老、懺悔、救贖等多元主題?!读祷鳌返某晒艽蟪潭壬蠚w功于其聚焦于歲月和疾病對愛情的終極考量這一受眾廣泛的永恒主題,以平實真摯的情感和對衰老疾病現實問題的觀照打動觀眾,調動觀眾深層的情感參與,從而贏得觀眾的認同。

門羅原著中格蘭特的形象較為復雜,早年教書時曾多次出軌,甚至因此名譽掃地被迫提早退休,而他最終答應瑪麗安的邀約固然是為了菲奧娜,但瑪麗安就像是散發著“人造誘惑力”的荔枝干[2]341,對他確實是有性吸引力的。改編作品淡化了格蘭特年輕時的種種不忠,也沒有表現他對瑪麗安的算計,只突出了他對患病妻子不離不棄的愛。門羅的小說是現實主義的杰作,“旨在刻畫一個美好與丑惡并存的世界”[8],反映復雜的人生與人性。電影刪減了這些隱藏在主干情節中的零碎細節,確立了影片終極愛情的主題,這種“簡單化”處理其實更具有打動廣泛普通觀眾的力量。

影片以“大團圓”的方式為故事畫上階段性的句號,那么菲奧娜的康復是否只是藝術家所創造的“奇跡”、只是為了取悅那些滿足于“大團圓”結局的觀眾呢?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好的故事必須是可信的,這才能讓讀者/觀眾沉浸其中。無數擁有主人公“從此過著幸福生活”童話般結局的經典之作的成功證明:人們相信看不見、摸不著的事物是真實的,“因為它們具有所謂的內在的真相……因為我們想要或需要它們這樣……許多電影故事具有說服力,是由于它們符合內在的真相,滿足了人們信仰的需要”[7]39-41。大團圓結尾給愿意相信的人以希望,而那些不肯開心地止步于此的觀眾也不會質疑結局的合理性,因為故事中早就為此埋下了伏筆??死锼沟僭嬖V格蘭特病人有時候會恢復過來,但是好景不長:“突然有一天……他們又一下子完全恢復了正常?!阋詾?,哇,恢復正常啦。然后他們又犯病了?!盵2]322所以“大團圓”的結局其實并不背離現實,畢竟生活是在進行中的,故事結束了,而故事中的人還會在他們的人生之路上繼續前行。這種不確定的未知使作品更具有現實主義意義,也給讀者、觀眾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回味無窮。

波莉的改編突出了格蘭特對妻子的愛以及為減緩妻子疾病惡化所做的努力,淡化了出軌、背叛等負面主題,呈現了一部歌頌人間真愛的充滿正能量、中心思想鮮明統一的作品,普適性高,適合大多數觀眾的欣賞偏好。同時,她對疾病主題和故事結尾的處理高度忠實于原作,表面大圓滿,實際開放式的結尾賦予影片更多的解讀可能和更高的可信度。影片兼顧了故事的簡單性和復雜性,照顧到不同觀眾的需求,贏得了觀眾的認同。IMDB網站上網友點評說:“《柳暗花明》不是個悲劇,它感人至深、令人鼓舞”,“毫無疑問非常感人”,“這部電影適合不同年齡群的人觀看”,“阿爾茲海默就像黑暗的隧道,沒人愿意進入,卻又無法逃避。我想早點知道它是怎么回事,如果有一天會忘記一切的話那還是早知道的好。導演薩拉·波莉創造了個小奇跡,她讓朱莉·克里斯蒂(菲奧娜的扮演者)來回答了這個問題……看這個電影我沒有感到抑郁反而受到鼓舞”。

四、知名演員的號召力和出色表演

銀幕上的人物無疑是影片中最富人性的因素,演員是構成影片美學整體的重要元素之一。很多人考慮是否去看一部電影時關心的第一個問題往往是“這是誰演的”,明星的加盟常常是影片票房成功的重要保證,《柳暗花明》能取得成功,幾位主要演員功不可沒。

菲奧娜的扮演者是被美國傳奇巨星艾爾·帕西諾稱為“最富有詩意的女演員”朱莉·克里斯蒂。朱莉曾以《親愛的》一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后來因出演《日瓦戈醫生》而蜚聲國際。波莉曾在電影《No Such Thing》中和朱莉有過合作,在她看來,朱莉從外形到氣質都和門羅筆下的菲奧娜非常吻合,乃是菲奧娜的不二人選。事實上,朱莉在《柳暗花明》一片中所塑造的菲奧娜一角極為貼合原著,堅強果決卻不失溫柔體貼,優雅自持又透著聰穎狡黠,目睹這樣一位魅力四射的女子被阿爾茲海默癥逐步侵蝕奪走記憶與認知難免令人唏噓。朱莉憑借精湛的演技將書中的女主角高度還原在大銀幕上,并憑此角色獲得2008年奧斯卡、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等多個獎項提名,并摘走了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的桂冠。作為一名叱咤影壇多年的老戲骨,朱莉出演過許多經典影片,演技好口碑佳,十分具有票房號召力。事實上,不少IMDB的觀眾影評中都提到了她,其中就有位觀眾寫道:“我本來不愛看疾病題材的電影,太煽情了……可這片子是奧斯卡影后朱莉·克里斯蒂主演的,我決定來試試看?!?/p>

當然,僅有出色的女主角是不夠的,影片的全體演員可以看做一個團隊,他們之間碰撞出的情感火花是吸引觀眾興趣的焦點。本片男主角的扮演者高登·平森特是加拿大最受尊敬的藝術家之一,他出演的格蘭特是全片戲份最重的靈魂人物,高登的表演可圈可點,贏得了一致好評?,旣惏驳陌缪菡邐W林匹婭·杜卡基斯曾憑《月色撩人》中的精彩表演獲得奧斯卡和金球獎的最佳女配角獎,在《柳暗花明》中她同樣貢獻了精湛的演技,將瑪麗安一角塑造得有血有肉、入木三分。

五、結語

文學改編已成為電影藝術中“一種世界性現象及世界性傳統”[9],文學和影視有著相通的文藝與美學特征,影視作品的大眾傳播特點擴大了精英文學的影響?!读祷鳌返某晒﹄x不開原著的藝術魅力,影片保留了原著鮮明的民族屬性,針對原著的多元性和多義性進行了兼顧簡單性和復雜性的主題改編,聚焦終極愛情主題,反映老年群體的人生困境和思想情感,幾位主要演員的出色表演感人至深,調動觀眾的情感參與,贏得觀眾的認同,稱得上是文學作品影視化的成功之作。

參考文獻:

[1]鄒紅.影視文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195.

[2]門羅.恨,友誼,追求,愛情,婚姻[M].馬永波,楊于軍,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

[3]撒克,沈曉紅.“引人遐想、耐人尋味的敘述”——讀艾麗絲·門羅的《恨、友誼、追求、愛和婚姻》[J].外國文學,2014(5):41-49.

[4]門羅.逃離[M].李文俊,譯.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4:x.

[5]耿力平.試論關于加拿大民族性的文學理論[J].學術界,2017(1):224-234,328.

[6]李恒基.加拿大和加拿大電影[J].當代電影,1987(4):91-97.

[7]博格斯,皮特里.看電影的藝術[M].張菁,郭侃俊,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8]范雨濤.艾麗絲·門羅小說《熊從山那邊來》的多維解析[J].當代外國文學,2015(3):144-151.

[9]萬傳法.從文學到電影:關于改編觀念、理論、模式及方法等的思考[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1):111-123.

作者簡介:沈明,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文學和英語教學。

猜你喜歡
柳暗花明艾麗絲門羅
柳暗花明
艾麗絲·門羅短篇小說的哥特元素探析
燕南飛
借道模型轉換 收獲柳暗花明
彼岸與此岸:門羅《好女人的愛》中的加拿大相對主義倫理觀
艾麗絲·門羅小說《忘情》中的圖書館意象
刨根究底 柳暗花明
農村醫改何時柳暗花明
門羅,一個家庭主婦的完美逆襲
門羅作品《逃離》的生態女權主義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