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教育集團發展的政策導向與實踐路徑

2024-04-05 22:37王世君
吉林教育(綜合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集團化職教職業院校

王世君 谷 鈺

(1.吉林省教育科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2;2.吉林省中光技師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2)

當前社會經濟正處在新一輪振興發展的關鍵時期,國家高質量發展戰略迫切需要職業教育充分發揮技術技能人才的支撐作用。職業教育集團作為一種集各類產學合作方式于一體的綜合辦學模式,經過多年實踐與探索,在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促進職教縱向貫通、職普橫向融通等方面的積極效應更加凸顯,成為當前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載體。2022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的實施,對職業教育集團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職業教育集團發展的政策軌跡

(一)自發探索階段

職業教育集團萌芽于20世紀90年代初,在“聯合辦學、產教結合”等職教政策推動下,自發形成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成長[1]。1991年《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職業技術教育應該實行政府統籌,由行業、企業和社會各方面力量聯合辦學的工作方針,為職業學校開展聯合辦學提供了政策支持[2]。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再次強調,各級政府要統籌規劃,充分調動行業、企業和社會各界力量開展聯合辦學,形成全社會舉辦職業技術教育的局面[3]。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從法律的層面明確提出,政府主管部門、行業組織、企業可以單獨或聯合舉辦職業教育,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應與當地經濟建設相結合,實行產教結合促進發展[4]。

(二)規?;l展階段

進入21世紀以來,職業教育集團的發展得到了國家政策層面的明確支持,職業教育集團開始批量化、規?;l展。2002年黨的十六大以來,四年的時間里國務院先后召開了三次全國職業教育會議,進一步明確要采取各種形式推進職業教育產學合作,積極推動公辦職業學校的集團化建設,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得到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開始得到國家政策層面的明確支持,作為新時期探索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戰略[5]。2004年教育部《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職業學校要積極探索校企全程合作,條件成熟的地區可以根據已有條件組建機械類、電子類的職教集團,探索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的發展方式[6]。在文件中,“職教集團”的概念被首次提出。2009年教育部出臺首個專門對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政策文件《關于加快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若干意見》,闡明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重要意義、辦學模式和實現方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等內容,有力地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的發展和深化[7]。

(三)高質量發展階段

“十三五”以來,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高度重視,高質量發展戰略推動職業教育集團走向高質量發展的軌道。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再次提出鼓勵骨干企業聯合職業學校和高等學校共同組建產教融合職教集團,突出了骨干企業在職教集團化辦學中的引領作用[8]。2018年《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要求教育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行業組織,通過章程或協議的方式,約定合作的方式、內容以及權利義務關系等事項,支持學校和企業開展長期、穩定的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9]。2019年教育部《關于開展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建設的通知》從結構治理、資源共享、產教融合等方面提出集團建設的遴選標準,并提出到2020年在全國初步建立300個示范性職教集團,讓職業教育集團化建設標準更加清晰,目標更加明確[10]。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2022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中均明確提出了職業教育可以通過與行業、企業等共同組建職業教育集團等實施產教融合、校企合作。2023年《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發揮職教集團作用,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促進高質量就業,將職教集團建設與技能人才培養緊密地結合起來,進一步明確職教集團的作用。在政策有力推進下,經過多年實踐,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取得了較好成效。

二、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政府的主導作用需要進一步提升

國家雖然出臺了推進職業教育集團發展的各項政策,但是有些舉措在實際操作中并沒有得到有效落實,如何有效調動企業的積極性等制約職業教育集團發展的關鍵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對于企業在職業教育集團中的責任、義務、作用等界定得還不夠清晰明確,導致企業對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現實意義沒有清晰的認識。政策中關于給予企業的優惠保障和資金支持等要求,具體實施起來難度較大,推進職業教育集團發展的相關配套措施還不夠有力。

(二)職業教育集團自身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

目前職業教育集團的牽頭單位基本為中職學?;蚋呗氃盒?。這種單一以職業院校為主體的組織方式,難以形成有力的核心帶動作用和示范引領作用,帶動集團成員單位共同發展的經驗和能力有限。在職業教育集團發展過程中,理論研究滯后于實踐需要,缺少成功經驗的積累、借鑒,職業教育集團發展缺少理論的支撐。部分職業教育集團的企業成員單位和學校單位,在集團成立后一直較少開展過實質性的校企或校校合作項目,并沒有真正地融入到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實際中去。

(三)企業參與職業教育集團的主動性需要進一步激發

參與職業教育集團的相關職業院校,因辦學實力參差不齊,部分職業院校難以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從而導致校企合作的緊密程度不夠。企業在職業教育集團的校企合作中所付出的場地、設施及技術培訓等方面的成本,由于缺少政策和資金的支持無法得到有效補償,這與企業的營利性相違背,致使企業在職業教育集團發展中動力不足,參與度不高。部分企業在職業教育集團中只關注自身的利益,缺少與職業院校協同發展的統籌規劃,從而使部分集團成員單位在合作上流于形式,無法形成發展優勢。

三、職業教育集團的實踐路徑

(一)強化職業教育集團頂層的政策與制度建設

建立完善政策保障機制,解決職業院校與企業參加職業教育集團驅動力不足的問題。一要建立健全各級各部門聯動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工作機制,確保職業教育集團建設經費投入,圍繞區域產業結構布局和經濟發展需求,科學制定職業教育集團發展規劃和實施路線圖,從政府機構、行業企業、職業院校不同層面為職業教育集團發展做好頂層設計。二要提升職業教育集團牽頭單位的主體作用,通過政策的導向作用引導規模以上企業,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省屬企業,主動獨自或與中高職學院共同牽頭成立職業教育集團,有效利用企業的實訓場所、技術人員等資源深入開展校企合作。三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激勵政策,在人員聘用、場地使用等方面給予參與職業教育集團辦學的企業優惠待遇,或采取購買服務、發放補貼等形式,調動行業、企業積極參與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主動性、積極性[11]。

(二)發揮科研基地和項目的帶動作用

建立省級職業教育集團科研示范基地,發揮基地在全省職業教育集團建設中的示范帶動作用,全面展示和推廣職業教育集團科研成果和典型經驗,通過科研基地探索完成職業教育集團建設的重大或重點改革項目,依托科研基地推動職業教育集團發展。針對職業教育集團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設立職業教育集團研究專項課題,投入專項研究經費,探索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新途徑、新方法,解決職業教育集團發展中的實際問題。確立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建設項目,圍繞區域內支柱產業、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展多種形式的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試點[12]。

(三)創新職業教育集團辦學模式

根據專業特點和區域特色,構建“一核雙主四驅”的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模式,解決集團自身治理能力不足等問題。一個核心即成立集團理事會,作為職業教育集團工作的決策機構,規劃職業教育集團的建設發展,決定集團重大事項。兩個主體即學校主體(主要包括中高職學校,普通初中、高中,高校和教育科研、教研部門)和企業主體(主要包括行業協會、企業和其他社會組織)。為充分調動集團內部資源,有效促進集團工作開展,校企雙主體共同組建集團理事會、秘書處和專業委員會等,落實理事會各項規劃和決定,負責集團的具體工作。四個驅動:一是專業驅動,成立行業、專業指導委員會,負責集團內部的專業建設、行業標準制定、職業資格認定、“雙師型”教師培養、學生實習就業等;二是機構驅動,組建集團秘書處,負責推動集團的制度建設、執行集團章程的有關要求、統籌協調集團工作、監督活動進程等;三是科研驅動,成立科研團隊、設立研究專項,負責集團建設的持續研究、規劃和引領集團發展、開展經驗交流等;四是信息驅動,搭建集團內部信息交流平臺,負責集團內部信息溝通和交流、企業文化建設、開展職業指導、資源共享等。

(四)開展“緊密型”職業教育集團試點

根據教育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提出的開展多元投資主體,依法共建職業教育集團的改革試點的工作要求,通過建立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等方式強化集團內部的利益紐帶,開展“緊密型”職業教育集團試點工作,探索建立校企雙法人、雙體系的創新模式[13]。以籌建企業公司的形式組建企業法人型職業教育集團,分別以投資出資額或所持股份為限,確立政府、行業、企業、職業院校、其他組織等各職業教育集團成員之間的產權關系和利益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的有關規定,明確職業教育集團的責、權、利,形成互利共贏的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模式[14],有效解決企業參與職業教育集團建設動力不足、校企合作不緊密等問題。

(五)發揮職業教育集團人才培養優勢

依托職業教育集團構建中國特色學徒制人才培養實施路徑,解決人才培養中企業參與度不高、校企教學銜接不精準等問題。一要用好集團內部成員資源,用足國家相關職業教育政策紅利,制定有利于企業參加人才培養的激勵政策,在企業提供用于職業教育實習實訓用地等基本建設方面制定政策,確保企業為職業教育的物力、人力等投資獲得合理的回報[15],對在學徒制人才培養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企業應予以激勵性的政策。二要建立健全校企“雙導師”制,有效借助職業教育集團的資源優勢,以學校的名師工作室和技能導師工作室為平臺,開展校企“雙導師”隊伍培訓,提升“雙導師”隊伍的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三要構建校企共建教學資源與信息化平臺機制,利用集團平臺資源,進一步加強教學資源建設,不斷促進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有效利用教學課件、微課、視頻、模擬仿真系統、立體化教材等數字化教學資源提高培養質量。

猜你喜歡
集團化職教職業院校
甘南藏區學前教育集團化發展的實踐探索
如何加強職業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
中英越洋握手 職教領跑未來
淺談職業院校中的美術教育
打造集團化醫療航母
集團化 分級診療的催化劑
集團化 分級診療的催化劑
支持水利職業院校發展
職教要做好迎接“慕課”挑戰的準備
職業院校不能僅培養一線普通工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