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興趣入手,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2024-04-07 11:58代素梅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7期
關鍵詞:聲母兒歌老師

代素梅

(淮北市淮海路小學 安徽淮北 235000)

不論是先哲圣賢之言還是生活實踐經驗,無不證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就會主動探索,樂此不疲。因此,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老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身體、心智,學科特點和具體的教學內容等,運用有趣的游戲和別出心裁的創意,有意識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保持其長久的學習興趣。

一、巧用教具,培養興趣

教師對教學用具的選擇必須嚴謹,它的形狀、顏色、刺激性的大小、新穎的程度往往決定著吸引兒童的注意力的強弱。一年級的孩子年齡較小,他們對形象生動、色彩明麗的事物容易產生濃厚的興趣。老師可以利用圖片、投影、錄音等多樣化的教學媒介,也可以親手制作教具,通過“看一看”“擺一擺”“摸一摸”“說一說”“聞一聞”等形式,讓幼兒參與到各種有趣的教學活動中,獲得多樣化的體驗,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新知識。例如在教學聲母“j”時,我先拿出一個“黃母雞”的頭飾,學生們立刻就認出是老母雞,在大腦中有了一只可愛的雞的形象。接著我又拿出一張聲母卡“j”的圖片,讓學生看著頭飾,再正確教讀聲母“j”的發音。這樣學生便能把聲母“j”與母雞的形象聯系起來。然后再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說說自己的發現。學生想象豐富,眾說紛紜。有的說“j”上面的點是母雞的頭,下面是母雞的脖子和身子;有的說“j”左下彎是老母雞的尾巴;有的說“j”上面的點是母雞的眼睛;有的說聲母“j”的彎和母雞的尾巴都是朝向左邊的……我抓住時機順勢指導學生們如何正確書寫聲母“j”。音讀準了,形也認清了,我又相繼請出了能和聲母“j”相拼的幾個韻母朋友,教會學生們拼讀,然后讓幾個學生戴著頭飾做音節拼讀游戲。在老師生動形象的演繹中,學生們沉醉其中,通過認真觀察,不僅認清楚了字形、讀準了發音,還學會了正確的書寫方式,又快樂地練習了音節的拼讀,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菰锓ξ兜钠匆艚虒W經過巧妙的設計極具趣味性,學拼音不再是難事、苦事,而是一件快樂的事了。由此可見,教具的合理選擇對于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是多么的重要。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創設具有啟發性的教學場景,可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要設計新穎有趣的情景,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培養學生對課堂的濃厚興趣,提高教學效果。于漪曾說過,課程的主要目的是點燃學生的火花,調動他們的思緒,使他們多維度地投入課堂中,汲取知識。如何才能創造出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教師應根據課程內容,巧妙地創造情境,以自然的方式引入新課。

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14課《自己去吧》一課時,我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了一組生動的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每幅畫面,了解圖片的內容,同時聲情并茂地描述:溫暖的春天來了,小草羞答答地從泥土中鉆出,花兒笑了,小溪叮咚咚地彈奏著琴,溪水清澈見底,水中石子清晰可見,小鴨和媽媽一同在小溪邊漫步。接著我問道:你們猜,這時小鴨最想干什么?學生紛紛猜測,當有學生說它最想跳到河里游泳時,我微笑著向他點點頭說:你和我想的一樣,可是小鴨不會游泳,怎么辦呢?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說出了各自的想法,我趁機又問:如果老師是鴨媽媽,你們想知道老師會怎么做嗎?學生齊答“想”。我立刻轉身板書課題“自己去吧”并進一步追問道:誰能說出老師的做法?然后指導學生讀課題,理解題意。當有的同學讀題有困難時,我把拼音標在相對應的字的上方,學生借助拼音,進行自主識字,讀一讀、記一記,再給這幾個字找朋友(組詞)等,鞏固識字,練習用“自己”一詞說話。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認識了三個生字——“自”“己”“吧”。在課文內容的理解上,通過提示學生思考小鴨是怎么做的、結果怎么樣、從小鴨身上學到了什么,引導學生進行課文朗讀,以便他們能夠自主地在文本中探索出答案。學生們沉浸于課文的學習之中,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則抓住這一契機,通過設計不同形式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索,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發現新知識。在這堂課中,學生們一直保持著飽滿的精神狀態,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充滿了活力,取得了出色的教學成果。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創設一種良好的氛圍來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和思考,讓學生主動地去探究知識。

三、模仿創造,發展興趣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孩子的社會化發展始于最初的模仿行為,這種行為不僅是最初的實踐活動,更是激發興趣的根本源泉。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會模仿與探索。當然,學習語文也必須從簡單的模仿開始,這是不可或缺的一步。新課標對教學質量做出了明確的要求:應以激發求知欲為導向,以能滿足多樣化的需求為目標,為學生保留更多的思考和創造的空間,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老師應有意識地去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并將其轉化為自身能力,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良好的習慣,促進身心的和諧健康發展。

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復習三的第四小題“讀兒歌,拼圖形”時,我放手讓學生自主讀兒歌,巡視全班,發現閱讀有困難的學生及時加以指導;讀好兒歌后,讓學生說一說從這首兒歌中讀懂了什么;隨后讓學生自主觀察兒歌下面的圖形,并動手照樣子擺一擺,擺好以后,讀出與之相對應的兒歌;接著引導學生開動腦筋,發揮自己的想象,動手拼一拼,嘗試拼出不同的圖形,既可以小組合作,也可以獨立完成,拼好后,全班一起展示交流。后來,我又引導學生仿照書上的兒歌,試著說出新句子。有的說,拼出小狗,尾巴搖搖;有的說,拼出小雞,嘴巴尖尖;有的說,拼出娃娃,嘴巴甜甜。隨后我順勢引導:還能用這些圖形和線條拼出什么新的圖形來?鼓勵學生用一句話說一說:拼出來的圖形是什么、怎么樣、有什么用處?在這個教學實踐活動中,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動腦思考、動手實踐、動口說話,既掌握了語文學習的方法,發散了思維,又有所創新。

四、鼓勵競爭,提高興趣

小學低年級學段是兒童自我意識成長的重要階段。競爭意識萌芽是兒童自我意識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顯著特點,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與積極的引導。如果引領方法正確,競爭意識就能成為小學生盡最大努力做好工作的動力源泉。教師應從兒童本身的性格特點、興趣特長等方面入手,幫助他們塑造完美的人格,讓他們擁有更強大的競爭能力,但是又不能只注重與他人爭一個優劣高下,而應該以此為基礎不斷地挑戰能力極限,把握好競爭的優劣,保持與他人之間關系的平衡。要讓學生們明白:自己在盡了最大努力之后,做一個繼續努力前行的勝利者,或在困難挫折面前永不退縮的失敗者;不應該過分看重競爭本身,始終對自己充滿信心,不斷地超越自己,一次又一次地迎接新的挑戰,永不放棄。老師應積極為學生創造自我展示的舞臺,可以經常在班級內組織開展多種實踐活動,如詞語接龍、詩詞大會、小歌唱家、繪畫達人、小書法家、我講你們猜猜看等活動,調動學生好勝心、上進心。

五、正確引導,保持興趣

小學低學段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興趣不夠穩定,具有直觀性、盲目性、彌散性等特點,所以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成功能給學生帶來成就感和繼續學習的意愿,一旦有了一定的進步和成功,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從而使學生有愉快的情感體驗、滿足感和繼續學習的意愿。每個學生智力各異,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充分了解,并根據學生具體情況給其設定幾個易于實現的小目標,使學生有自信、覺得自己能成功。學生在經歷最初的成功之后,會對完成接下來的目標更加自信。隨著每一個小目標的實現,他們會不斷取得新的進步。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樹立的目標要明確,應該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當然,不是每個學生嘗試了就會取得成功,他們也會遇到挫折。老師需要耐心引導,幫助他們找出原因,鼓勵他們繼續努力,解決問題,重新樹立學習的信心。在不斷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他們慢慢體驗到經過自己不懈努力克服困難后那種發自內心的快樂。有時候,學生取得一定成績,出現了一些驕傲自滿的情緒,老師需要及時提醒和引導,但是必須注意掌握好分寸,注意說話的語氣,要委婉,讓他們容易接受,不能挫傷其積極性。對待有問題的學生要多鼓勵、少批評,語言要有針對性,不能諷刺挖苦,要多一些愛心、耐心。我班有一位男同學,聰明但頑皮,在課堂上常常不能認真聽講,做作業只追求速度而忽視質量,不僅書寫潦草而且錯誤率極高,課堂上喜歡做小動作、喜歡交頭接耳,有的時候課上沒精打采,課下卻生龍活虎。通過研究,發現造成他以上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注意力保持的時間短,易受與課堂無關的因素影響,自控能力薄弱,學習沒有毅力,粗心馬虎,缺乏自信。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都具有各不相同的特點。作為老師,我們要善于發現每個孩子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和鼓勵,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幫助其樹立自信心。我發現這個孩子奔跑能力突出,且有很強的運動天賦,在學校舉辦的運動會上,他一舉奪得五十米和一百米的第一名。以此為契機,我及時給予表揚與鼓勵,讓他充分體會為班級帶來榮譽的自豪感,樹立“我能行”的自信心。我因勢利導,引導他認識到自己在運動場上能行,在學習上也能行。課堂上,我對他特別關注,發現他做小動作,有點走神,不能認真聽講,和同學竊竊私語時,就悄悄走到他身邊,采用一種不易覺察的提醒方式,讓他重新回到聽講上來,適時讓他回答一些難度適中的問題,回答正確就給予鼓勵。安排座位時,鑒于這個孩子喜歡說話,學習習慣不好,我安排了一個自我控制能力強又助人為樂,并且學習成績較好的同學與他坐在一起,在他遇到問題時及時給予幫助,當他課上做小動作時適時提醒。由于他基礎不好,我經常輔導他做作業,在布置課后作業時給予他特別關注。一開始,我只給他布置基礎性的題目,提出一些簡單的要求,讓他做到字跡工整。后來慢慢增加難度,讓他自己畫一幅畫,然后再把畫上的內容寫下來。剛開始他能寫一句兩句,漸漸就能寫一段話了。為提高他的閱讀興趣,我特意選出幾本適合他讀的書,讓他挑選自己喜歡的一本來讀,讀完這一本書,再來換其他的一本書。剛開始一本書他要讀一兩個月,后來一兩個星期就能更換一次,有時我還會和他一起談論書中的人物或者故事情節。他讀書的興趣慢慢上來了,內容也由文學類的變成科普類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幫扶,他的語文成績進步特別明顯,學習的勁頭更足了。

為了保持學生長久的興趣,廣泛的課外活動不可或缺。興趣是動態的,只有在活動中,興趣才能真正地促進認識與行動。如果教師在課堂上限制甚至否定兒童的各項活動,他們很快就會感到厭煩,覺得學習無趣,從而降低學習的積極性。興趣離不開活動,兩者相輔相成。

總之,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教學,一定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通過創設教學情境,采取有趣和靈活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興趣的發展;還要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和激勵性的評價來保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培養動腦、動手的能力,提高學習積極性,從而全方面地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與語文素養。

猜你喜歡
聲母兒歌老師
聲母韻母
上古漢語*kl-、*kr-類聲母的舌齒音演變
聲母順口溜
聲母歌
睡覺兒歌
老師,節日快樂!
老師的見面禮
六·一放假么
兒歌絕唱
七月的兒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