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高產栽培及信息化技術推廣作用的深入探討

2024-04-08 13:14謝忠黃菲菲
農民致富之友 2024年7期
關鍵詞:秧苗苗床技術推廣

謝忠 黃菲菲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水稻種植技術也得到不斷改進。為了使水稻種植技術更好地應用到水稻種植中,相關人員要充分了解其優勢和不足,采取有效措施改進和完善種植技術?;诖?,簡單討論農業技術推廣的作用,深入探討水稻栽培技術的要點和推廣措施,以供參考。

一、水稻栽培技術的要點

1、培育壯苗

選用肥床進行旱育,能夠配出標準的旱育壯秧。落谷期需要根據冬季蔬菜田或者培肥田騰茬的時間來進行確定,正常秧齡應該在35—40天左右,秧苗高20—25cm,單個植株帶蘗3—4個。挑選耐旱且適應能力較強的壯秧,能夠縮短返青活棵的時間,使移栽植傷有效減少,促進田地分蘗早夠苗。

①品種選擇

在選擇種子的過程當中,需要采用達到我國優質三級標準以上的品種,比如徐稻4號、汕優559、豐優香占、鎮稻99等。在進行播種工作之前,需要用旱秧進行種子包衣操作,有效預防立枯病和惡苗病的發生。

②苗床準備

需要選用肥沃的旱地或者菜園地作為苗床,利用塑盤進行旱育工作,苗床和大田的比例控制在1∶40最為合適,利用肥床進行旱育工作,苗床和大田的比例控制在1∶20最為合適。在進行秋收之后,需要及時采取培肥操作,通常情況下使用優質土渣肥應該大于60—75t/hm2,在進行播種工作前的15天,需要使用過磷酸鈣1500kg/hm2、尿素450kg/hm2或者旱秧肥1500kg/hm2,進行耕耙操作至少3次。苗床的畦寬需要根據實際的地膜寬度進行制定,通常情況下為1.2m左右,畦溝寬約為30—40cm,深度為8—9cm,外圍的溝寬應該設定為30cm,溝深設定為50cm,從而保證雨停田干。

③土壤處理

需要在進行播種之前的2—3天,使用百施利3500—4400mL/hm2,在苗床0—5cm的土層處進行土壤處理操作,有效降低表土層當中的pH值,避免出現立枯病和返堿現象的發生。在制作苗床前的10天,需要率先進行灌水造墑,在進行播種的過程當中進行灑水操作,從而保證0—5cm的表土層能夠一直處于水分飽和的狀態。

④播種及播后管理

播種期需要和旱育秧相比提前2—3天。正常情況下5月初開始落谷,秧田播量雜交稻290kg/hm2,常規水稻590—740kg/hm2。需要在播種之后使用細土對其進行覆蓋,覆蓋的厚度在1cm左右最為合適。播種之后覆蓋細土,再進行補澆表墑水操作,使底墑和表墑能夠相連接,再使用旱秧靈進行噴霧,進行除草工作,緊接著在苗床上面鋪設地膜,保證其平整,保墑出齊苗。在進行蓋膜5—7天之后,秧苗現青但葉片并未全部展開時,將地膜揭開,進行補澆水,有效防止青枯死苗的現象發生,在一葉一心時,需要噴灑16%多效唑可濕性粉劑2.3kg/hm2,防止秧苗旺盛生長。在出現2—3葉時,進行適當的補水操作,防止死苗情況發生,達到3葉之后,需要對苗床土壤的濕度進行嚴格控制,利用水分來控制秧苗。

2、田間管理和灌溉管理

①強化水稻的田間管理

在對水稻進行栽插工作之后,需要及時有效開展田間管理。首先是在水稻前期的管理工作當中,主要是管理水稻秧苗的生長,在此期間,水稻秧苗主要以氮元素作為養分,能夠有效促進秧苗根系生長,水稻穗數量也是在此期間形成。在這一過程當中,需要對秧苗進行施肥和追肥操作,保證營養物質能夠達到水稻秧苗的需求。通常情況之下,使用農家肥的標準為20t/hm2,需要根據1∶0.6∶0.8的比例使用氮肥、磷肥和鉀肥,而且對其用量一直要進行控制,純氮肥的用量應該控制在14kg/hm2,鉀肥的用量應該控制在31kg/hm2,盡可能減少磷肥的使用。其次是在水稻中期的管理工作當中,主要針對水稻拔節孕穗期,這也是水稻生產過程當中最快的階段,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在施肥過程當中需要進行合理的控制,防止水稻桿狂長情況的出現。最后是在水稻后期的管理工作當中,這一時期的水稻主要以谷粒繁育和成長為主,是保證水質水稻無公害且高產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水稻主要需求碳元素,對于其他肥料的需求量相對較小。

②灌溉管理

水稻在生產的過程當中,對于水的需求量相對比較大,為了實行寸水返青、淺水栽秧,需要使用晝夜灌溉的方法,在對水稻進行移栽的過程當中,需要保證1cm的淺水,在返青之后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加水,在水稻全生育期需要采用淺水進行灌溉,灌溉水深應該控制在5cm,在水稻出現有效分蘗之后停止灌溉,在此過程當中,還需要進行排水曬田操作,從而控制水稻無效分蘗。除此之外,如果水資源豐富,可以使用放跑馬水的方式,這種方式能夠為水稻生長過程當中提供良好的水環境,但是在進行施肥的肥效期間不能夠使用跑馬水方式,如果當地的水資源相對比較缺乏,在進行灌溉的過程當中,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地理等實際條件決定灌溉的時間,有效地減少用水成本。

3、精確施肥

①肥料用量的確定

氮肥的用量需要根據氮基利用率、稻谷籽吸氮量和無氮基礎產量這三個方面來考慮。其中無氮基礎產量需要根據前兩年通過試驗測定的結果進行參考,通常情況下,高肥田基礎產量為6100kg/hm2,中肥田的基礎產量為5700kg/hm2,根據相關的試驗結果可以得知,在粳稻產量能夠達到9500kg/hm2水平的情況之下,100kg的籽粒吸氮量約為兩千克,氮肥的使用率大概為40%。通過三方面的數據可以計算出來,產量為9700kg稻谷需要施氮量為300kg左右,相對常規的施肥方式能夠節省50kg/hm2。對于鉀肥、磷肥的用量需要根據使用平衡施肥的原理進行科學計算,如果目標的產量為9700kg,使用鉀肥和磷肥的用量就在130、80kg/hm2。

②肥料運籌比例的確定

氮肥基蘗肥和穗肥的比例應該各占一半,基蘗肥的比例應該為7∶3。使用精確施肥技術,能夠有效節約純氮50kg/hm2左右,使氮肥的整體利用率提高大約9%,從而實現增產、節本、增效的目的。在前茬進行收獲之后,需要在進行耕地之前進行施肥,使用純氮140kg/hm2、純鉀80kg/hm2、純磷110kg/hm2。在此過程當中,氮肥底肥使用量需要占總量的60%左右,如果重施穗肥以大穗為主,穗肥就需要占總量的30%左右,尿素100—130kg/hm2,以促花肥為主。

4、播種

在當地的平均氣溫能夠達到10℃以上時,才可以進行種植粳稻工作,并進行覆蓋地膜,如果平均氣溫能夠達到12℃以上,可以進行種植秈稻工作。與此同時,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氣候情況和種植的制度,從而確定合適時間來進行早播工作。水稻的播種量應該保持在每平方米50—60g左右,雜交水稻的播種量應該為每平方米70g左右。在進行播種的過程當中,需要使用石灰水對種子進行浸泡,從而起到消毒作用并浸種催芽,有效促進水稻秧苗成長整齊健壯。在進行播種工作之后,可以使用無紡布進行覆蓋,在出苗之前,需要注意其保溫工作,降低病蟲害和低溫對其造成的影響,早期培育秧苗應該使用小拱棚和地膜雙層覆蓋,如果秧田比較濕潤,可以使用小拱棚進行單層覆蓋,從而使水分能夠保持平衡,減少低溫、缺水等因素對于秧苗生產的影響。

二、水稻栽培技術推廣措施

1、強化培訓提高農戶應用技術能力

想要確保水稻種植技術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得到有效應用。首先需要針對農戶開展技術培訓,使其能夠具備綠色水稻種植技術應用能力。一方面,針對農戶開展相應的技術培訓工作,能夠有效提高農戶的文化水平以及農業知識水平。同時還可以使農戶了解到綠色水稻種植技術與傳統水稻種植技術的差異,并了解到綠色水稻種植技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此外,還需要將相關綠色水稻種植技術的應用方法以及應用注意事項告知農戶,使其能夠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熟練應用。另一方面,在對農戶開展培訓工作時還可以采取集中培訓方式,將綠色水稻種植技術作為培訓內容開展相應培訓工作。在集中培訓過程中主要針對相關綠色水稻種植技術與傳統水稻種植技術進行對比分析,使農戶能夠在對比中了解到相關綠色水稻種植技術的優勢與特點。另外,還需要將綠色水稻種植技術的具體內容以及應用方法告知農戶,使其能夠對新知識進行主動學習與探索,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生產中。

2、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首先,相關部門需要在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的基礎上,加強對綠色水稻種植技術的宣傳力度,以此來加深農民對該技術的認識以及了解程度。其次,相關部門還需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以此來為綠色水稻種植技術的推廣提供保障。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在一些經濟發達的農村地區,當地相關部門可以建立一批現代化高標準的綠色水稻種植基地,將農業生產與旅游資源有效結合在一起,以此來吸引更多的游客來參觀綠色水稻種植基地。同時,還可以將綠色水稻種植基地打造成特色農業旅游景區,使游客在旅游過程中了解到綠色水稻種植技術以及當地農產品,進而吸引更多的游客購買綠色水稻種植基地生產出的農產品。雖然,當前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已經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標,但是在偏遠地區的一些村莊仍存在部分交通不便、道路狹窄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農村相關部門可以建立一批農業機械化交通服務站點,以此來為農民提供農業機械服務。與此同時,還可以建立一批農業信息化服務站點,對當地農產品銷售、物流、配送等方面進行有效對接。要想使水稻種植工作順利開展下去就需要保證當地水源充足、灌溉及時等。針對此種情況可以建立灌溉服務站點,為當地農民提供灌溉服務。要想使綠色水稻種植技術得到有效推廣應用就要保證當地綠色水稻種植技術水平相對較高,為此可以建立綠色水稻示范基地來引導農民對該技術進行學習和應用。

3、加大宣傳力度提升農戶認知度

要想使綠色水稻種植技術得到有效推廣,需要對該技術的推廣方法進行完善,使農民能夠有效掌握其中的相關知識,以此來提升農戶的認知度。同時,還需要對農戶的種植規模進行有效提升,使農民能夠充分意識到綠色水稻種植技術所帶來的好處,以此來提升其對該種技術應用的積極性。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大宣傳力度,使廣大農民能夠充分了解到綠色水稻種植技術所具有的優勢。此外還需要在實際推廣過程中對農戶進行針對性宣傳,使其能夠了解到該種技術應用到實際生產過程中所具備的優勢。例如,在進行水稻種植過程中,會對水稻生長環境造成一定影響,會出現病蟲害以及倒伏等問題。但是在應用綠色水稻種植技術之后,能夠使水稻生長環境得到有效改善,還能夠減少病蟲害和倒伏問題發生。此外還要將綠色水稻種植技術應用到實際生產過程中,使廣大農民能夠充分認識到這種技術對降低污染程度所發揮出的作用。例如,在進行水稻種植過程中,需要將雜草去除掉,但是很多農民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都會對雜草進行清除。但是如果將雜草去除掉就會將農藥帶入到土壤中,如果不進行除草就會給農作物造成嚴重影響,并且還會對其品質以及產量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在進行綠色水稻種植技術推廣時需要加大宣傳力度。

4、加大資金支持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我國各地區綠色水稻種植技術推廣工作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影響,由于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導致部分地區仍沒有制定出較為完善的綠色水稻種植技術推廣方案。在這一背景下,為了進一步提升綠色水稻種植技術的推廣效率,相關部門必須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具體來說就是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將財政資金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傾斜,加強對綠色水稻種植技術推廣工作的支持力度。通過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能夠使各地區都能夠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發揮出更多的優勢作用,這樣既能滿足當地農業生產的需要,同時也能夠有效促進綠色水稻種植技術推廣工作發展。另外,在實際工作中需要積極加強與各地區之間的聯系與溝通,通過強化各地區之間的合作力度來促進綠色水稻種植技術推廣工作水平的提升。在實際工作中還需積極加強對技術應用情況的監測和管理,通過相關檢測手段來確保各項基礎設施建設能夠滿足實際需求和要求,從而確保綠色水稻種植技術推廣工作能夠得到全面有效落實。

三、信息化技術推廣作用

1、增強農民的科技意識

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要充分利用現代傳媒手段,組織專家學者深入鄉村、走進農戶,普及科學知識。通過傳媒,讓農民在農閑時節了解世界農業科技的發展動態和有關科技信息,并通過知識競賽、科普講座等形式將有關農業科技知識灌輸給農民,組織專家學者深入農戶開展面對面的技術咨詢和培訓活動,讓農民從專家的講解中了解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開闊視野,拓展思路,舉辦各類科技培訓班、交流會,組織農民到先進地區參觀學習,讓農民充分認識到先進的農業技術對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大意義。此外,要加大科普宣傳力度,通過出版科普書籍、制作專題片、舉辦農業科普知識展覽等多種形式普及農業科學知識,提高廣大農民的科技意識和科技水平,增強農民脫貧致富能力,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2、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在農業生產中,由于使用大量的化學肥料、農藥等,造成了土壤板結,土壤肥力下降,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農藥、化肥等,造成了對大氣的污染和對人體的危害,這就要求人們必須通過農業技術推廣來提高作物品質、改善土壤結構和提高農產品質量。比如,種植中的地膜覆蓋就是一種農業技術推廣方式,由于地膜覆蓋可使地表溫度升高3℃—4℃,加之光的反射作用,能明顯地改善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條件,通過使用滴灌、噴灌技術后,可使地面濕潤、升溫快。這些技術措施都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和農產品品質。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及農業技術推廣對農業的促進作用越來越明顯,其社會效益也越來越大。因此,要繼續把農業技術推廣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把農業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為農民致富奔小康、發展現代化農業服務。

總之,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合理推廣水稻種植技術有著重要的意義所在,需要結合當前實際情況,了解水稻種植技術推廣的優勢和要點,并通過積極發展經濟組織、加大資金支持、加大宣傳力度等一系列措施,保證綠色水稻種植技術能夠有效推廣,促進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和進步。

(作者單位:546400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農業服務中心;546400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龍岸農業技術推廣站)

猜你喜歡
秧苗苗床技術推廣
扦插苗床對桂花扦插苗生長的影響
DA-6對番茄秧苗生長的影響
智能制造技術推廣服務與實踐
農民
農田水利技術推廣
對水稻機插秧技術推廣的思考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術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術及苗床環境調控研究
基于Meanshift和Hough變換的秧苗行中心線提取
中醫適宜技術推廣中的幾個認識誤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