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公路橋梁混凝土灌注樁施工與檢測技術

2024-04-08 23:54鄭翔
工程建設與設計 2024年3期
關鍵詞:基樁成孔灌注樁

鄭翔

(杭州路達公路工程總公司,杭州 310000)

1 公路橋梁混凝土灌注樁施工要點分析

對于公路橋梁混凝土灌注樁, 其施工技術要點主要包括以下5 項:(1)初灌時,需要以導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1 m 以上的高度控制混凝土的實際灌注量,確??卓诳梢宰匀环邓?,并確保導管內部和外部保持良好的水隔絕狀態, 記錄混凝土灌注過程。 (2)灌注混凝土期間,需要對混凝土表面的高度進行測量,確認實際灌注混凝土量,觀察是否出現坍孔現象。 導管埋置深度需要控制在2~6 m,居中垂直,要保證輕提輕放導管。 如果導管中存在空氣,需要減緩混凝土灌注速度,避免出現高壓氣囊。 (3)提升導管時,外部混凝土會給鋼筋籠提供一個向上的浮力,這時,可以向鋼筋籠頂部提供適當的負荷,避免鋼筋籠上浮。 在樁孔內部,混凝土距離鋼筋籠底部1 m 時,需要對混凝土灌注速度進行有效控制。 (4)在混凝土灌注接近樁頂時,考慮到這時導管外部泥漿稠度偏大,有較大的上升阻力,可以向孔洞中添加清水,對泥漿進行稀釋,也可以對導管做小幅度轉動。 (5)混凝土灌注期間,需要詳細記錄原始數據,并對混凝土指標做可靠檢測[1]。

2 公路橋梁混凝土灌注樁施工檢測分析

公路橋梁混凝土灌注樁施工檢測工作主要有以下內容。

1)泥漿指標。 沖擊成孔作業中,需要通過泥漿做護壁處理,如果泥漿性能指標沒有達到施工標準,容易在后續施工作業中使基樁產生塌孔、擴徑、縮徑等缺陷,造成基樁施工質量不達標。 為此,需要在基樁施工作業中檢測泥漿重度、黏度、含砂率等各項指標,并記錄詳細檢測數據。 如果實際記錄數據不符合相關標準,需要立即進行調整,在二次檢測并且達到施工標準后,才允許開展后續的施工任務。

2)成孔質量。 成孔質量檢測工作可以進一步細分為以下內容:首先,用全站儀或GPS 對樁位進行確認,其偏差是否符合規范要求的群樁≤100 mm,排架樁≤50 mm 的要求,再次通過專門的檢測設備對基樁進行孔徑、 孔深、 鉆孔傾斜度檢測,通過對數據分析得出3 項指標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這3 項內容都和基樁施工質量有直接影響,需要進行嚴格檢測。 可以使用多種儀器設備組合成檢測系統,并將儀器探頭和孔壁、孔底進行接觸檢測和超聲波式的非接觸檢測[2]。 其次,對沉渣厚度進行檢測。 若沉渣厚度超過相關標準,基樁的沉降值、承載力均會受到影響。 檢測過程中,可以使用測錘法進行檢測,即將測錘捆綁在測繩上,緩慢下放到沉渣頂面,計算當前測錘和孔洞之間的距離。 該檢測工作需要由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實施,并做好測繩的更換工作,合理控制測繩誤差。

3)對混凝土質量進行檢測。 在攪拌站需要對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進行檢測,并在澆筑現場做二次檢測。 任何一項數據不符合相關標準都需要向相關管理人員報告。 如果混凝土在運輸到施工區域后出現離析、泌水等情況,導致混凝土不符合施工設計標準,則禁止使用該批次混凝土。

3 公路橋梁混凝土灌注樁施工與檢測技術的應用研究

3.1 明確施工流程

第一,測量定位。 在施工區域中構建測量控制網,對用到的各類測量儀器進行校核,完成基樁的放樣坐標與高程計算,確定基樁具體位置。

第二,加固鉆機底座。 如果公路橋梁地質情況較為復雜,可能會在沖擊成孔作業中出現下沉現象, 需要在鉆機就位之前做好鉆機底座的加固處理。

第三, 埋設鋼護筒。 使用10 t 振動錘將鋼護筒壓入土層中,如果是跨河橋梁施工,需要將鋼護筒埋設到河床沖刷線以下1.5 m 位置。 制作鋼護筒時,宜選擇厚度為10 mm 的鋼板,避免出現漏水情況。

第四,沖擊成孔。 將沖擊鉆機安裝就位,觀察施工區域周邊是否有足夠數量的黏土、片石,隨時調整配泥漿比重,便于處理斜孔、溶洞等特殊施工情況。 一般使用黏土配制相對密度為1.4~1.6 的濃漿。 通過沖擊鉆機的小沖程穿過覆蓋層、粉砂層,抵達預期成孔地層后,再調整到正常的沖擊成孔模式,確保成孔質量符合混凝土灌注樁施工標準[3]。如果在沖擊成孔過程中,地層表面不平整,可以考慮將現場的片石、碎石填入地層中,墊平地層,再以小沖程沖擊+ 正常沖程成孔方式,完成沖擊成孔任務。

第五,成孔檢查。 待孔洞深度達到施工標準,需要使用專門的檢測設備對成孔質量進行檢測,保證其沒有發生縮徑、局部偏孔等問題。 在檢測設備下沉到孔洞底部時,根據設備讀數分析孔壁傾斜程度。

第六,清孔。 當孔洞深度達到施工設計深度后,需要使用密度偏低的泥漿輸入孔洞中,將相對密度偏大的泥漿、懸浮鉆渣進行置換,直到孔洞內泥漿指標、沉渣厚度達到相關標準后停止。

第七,制作鋼筋籠。 在施工現場制作鋼筋籠,考慮到鋼筋籠直徑較大,需要在加勁箍內設置三角形撐,避免在鋼筋籠下放與使用過程中出現變形情況。 另外,需要將聲測管安裝在鋼筋籠內,使用木塞將管口進行封堵。 需要注意的是,聲測管管壁最小厚度不得小于2 mm。

第八,二次清孔。 結束鋼筋籠吊放作業后,需要對孔洞做二次清理,并著手開展灌樁作業。

第九,混凝土灌注。 前面內容中已經敘述,這里不再贅述。

3.2 完善檢測指標

考慮到公路橋梁基樁檢測內容多, 本部分僅對混凝土灌注樁的泥漿性能指標進行研究。 混凝土灌注樁施工需要的護壁泥漿應根據成孔方法、 地層條件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性能指標。 以沖擊成孔方式為例,在易坍地層條件下,護壁泥漿的各項指標為:相對密度1.20~1.40,黏度20~30 Pa·s,含砂率≤4%,膠體率≥95%,失水率≤20 mL/30 min,泥皮厚≤3 mm/30 min,靜切力3~5 Pa,酸堿度8~11。 如果地下水位偏高,或者地下水流速過快,以上性能指標以最高性能指標作為參考標準,否則選最低性能指標作為參考標準;如果地質條件較好,或孔徑偏小、孔深較小,則將最低性能指標作為參考標準,否則選擇最高性能指標作為參考標準。

為使本文內容更具有參考價值, 在此簡單敘述泥漿的相對密度、黏度、失水率、泥皮厚的測量方法。

對于相對密度,需要使用泥漿相對密度計進行測量,將樣本泥漿裝滿泥漿杯,加蓋密封,對泥漿杯外壁做充分清理后,再將泥漿杯放置在支架上。 通過控制游碼,讓杠桿保持水平狀態,游碼左側刻度即為樣本泥漿的相對密度。

對于黏度,使用標準漏斗黏度計進行測量[4]。 使用兩端開口量杯量取200 mL 泥漿、500 mL 泥漿,利用濾網將泥漿大規格砂粒濾除后,將700 mL 泥漿灌注到漏斗中,讓泥漿自由從漏頭位置流出,并記錄裝滿500 mL 量杯的時間,即可獲得黏度數據??梢韵蚵┒分泄嘧?00 mL 清水,記錄流出500 mL 所用時間,正常時間為15 s,如果時間偏差大于±1 s,需要在測量泥漿黏度時,對標準漏斗黏度計進行校正。

對于失水率與泥皮厚, 需要裁剪12 cm×12 cm 大小的濾紙, 放置在水平玻璃板上, 在中心位置畫出一個直徑為3 cm的圓,取2 mL 泥漿,將其滴在圓內靜置30 min,測量泥漿中的水浸濕濾紙圈平均直徑,減去泥漿攤平狀態下的直徑,即可獲得失水率數據。 測量濾紙上泥漿皮厚度,可獲得泥皮厚數據。泥皮越平坦、厚度越薄,證明泥漿擁有更高的質量。

3.3 提高施工與檢測管理水平

公路橋梁混凝土灌注樁施工與檢測是保障基樁正常使用,提高公路橋梁使用性能的重要方法,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有計劃提高施工與檢測管理水平,避免出現嚴重的施工問題,提高檢測數據精度。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專業培訓。 無論是施工人員還是檢測人員,都需要定期組織專業培訓,向其提供行業前沿工作理念,普及專業知識,并在結束專業培訓前進行測試,提升施工人員與檢測人員的理論知識消化速度。 在后續工作中,需要積極引導施工人員與檢測人員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工作中, 完成理論到實踐的轉化過程。 通過這種方式,培養一批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施工人員與檢測人員, 便于后續開展高質量的公路橋梁基樁施工與檢測作業。

第二,提高招聘門檻。 以檢測人員為例,可以在招聘時略微提升招聘要求, 以此篩選一些專業水平高的檢測人員。 同時, 需要對技術水平較高的檢測人員提供高于市場人力資源的薪酬待遇,吸引整個人才市場的檢測人員加入檢測單位,提高檢測單位的人才儲備量。 如果是全能型檢測人員,可以考慮更豐厚的薪酬待遇,增加這類檢測人員對檢測單位的忠誠度,以便為檢測單位創造更多經濟價值。

第三, 更新檢測單位的儀器設備。 在檢測指標測量過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專業儀器設備[5]。 一些儀器設備使用時間過長,無法有效保障檢測精度,可能會增加檢測數據誤差率。為此,需要在每次使用儀器設備之前,對其進行校準。 如果校準后仍然存在檢測誤差, 則要及時利用備用儀器設備完成檢測任務,并通知后勤部門處理問題儀器設備,更新相關備用儀器設備。

3.4 建立信息交互機制

盡管公路橋梁混凝土灌注樁施工與檢測是兩項內容,但是兩者卻存在諸多的聯系, 不能將兩者作為相互獨立存在的個體看待。 比如,在基樁檢測中發現問題,可以直接通知施工方,通過分析檢測問題研究施工的不足之處,做好相應的修復作業。 而施工中生成的各類數據,也可以提供給檢測人員,便于和檢測數據做詳細對比,降低數據分析時間成本。 為此,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交互機制, 提升施工方和檢測人員的信息交互效率??梢越柚⑿?、QQ 等即時通信軟件,打破施工方和檢測人員的信息交互屏障,由部門負責人進行直接對接,降低信息交互成本。 施工方在開展基樁作業時,需要將每天的施工計劃及相關數據,以公共編輯文件形式發送給檢測人員。 檢測人員在獲得檢測數據后, 可以在公共編輯文件上對部分數據信息做標記,并給出實際檢測結果,以便施工方對問題內容進行修正。 如果出現檢測數據和施工設計方案偏差過大的情況,可以將設計團隊接入信息交互系統中, 三方共同對檢測數據與施工數據的偏差問題進行分析, 研究產生問題的主要影響因素,設計合適方法解決問題,避免增加建筑工程造價成本。如果施工方或檢測人員對于某項數據存有疑問, 也可以與對方部門負責人取得聯系,在說明來意后,由部門負責人和相關人員做進一步溝通,實現跨部門的高效信息交互。

4 結語

公路橋梁混凝土灌注樁施工與檢測技術涉及多項專業內容,在實際應用中需要以公路橋梁施工條件為準,設計一套完整的施工與檢測技術應用方案, 并在后續執行中嚴格落實各種細節內容, 以此提升施工質量, 提高公路橋梁工程建設水平,優化當地交通運輸系統,推動當地經濟有序發展。

猜你喜歡
基樁成孔灌注樁
不良地質情況下機械成孔灌注樁的施工
沖擊成孔混凝土灌注樁施工技術
水中灌注樁施工工藝探討
一種灌注樁超灌混凝土提前處理工裝的應用
低應變基樁完整性檢測技術研究
長護筒旋挖灌注樁質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基樁檢測中的靜載試驗法與高應變法的應用探討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成孔技術探討
雜填土區灌注樁成孔方案比選分析
考慮側阻增強效應的基樁極限承載力解析算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