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用好新四軍歷史這一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

2024-04-08 07:19作者
湘潮(上半月) 2024年2期
關鍵詞:新四軍國民黨

作者|東 方

△ 新四軍第二師指戰員合影

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將士高舉黨的旗幟,依靠人民群眾,匯成抗日鐵流,挺進大江南北,譜寫了一曲曲英勇抗戰的雄壯史詩。2023年1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蘇省鹽城市參觀新四軍紀念館。展廳里,一張張照片、一份份史料、一件件文物、一個個模擬實景,完整展現了新四軍浴火重生、浴血奮戰的光輝歷史。習近平總書記不時駐足察看、同大家交流。他強調,新四軍的歷史充分說明,民心向背決定著歷史的選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這是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要用好這一教材,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傳承發揚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勇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

我們是鐵的新四軍

“光榮北伐武昌城下,血染著我們的姓名;孤軍奮斗羅霄山上,繼承了先烈的殊勛……八省健兒匯成一道抗日的鐵流,東進,東進!我們是鐵的新四軍!……揚子江頭淮河之濱,任我們縱橫的馳騁;深入敵后百戰百勝,洶涌著殺敵的呼聲……抗戰建國,高舉獨立自由的旗幟,前進,前進!我們是鐵的新四軍!”這首慷慨激昂、威武雄壯的《新四軍軍歌》,是新四軍承繼光榮歷史,挺進敵后英勇抗日的進行曲。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在北平西南的盧溝橋挑起事端,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盧溝橋事變發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發出通電,號召“全中國同胞,政府,與軍隊,團結起來,筑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同時,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紅軍領導人致電蔣介石,表示紅軍將士愿意“為國效命,與敵周旋,以達保土衛國之目的”。經過國共兩黨談判,雙方達成協議,將在陜甘地區的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宣布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下轄第一一五師、第一二〇師、第一二九師,全軍約4.6萬人。10月,在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八省境內15塊游擊區(廣東瓊崖地區除外)堅持游擊戰爭的中國工農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葉挺、項英任正、副軍長,張云逸、周子昆任正、副參謀長,袁國平、鄧子恢任政治部正、副主任。新四軍下轄四個支隊,全軍共1.03萬余人。

1938年2月15日,毛澤東就新四軍的行動原則問題致電新四軍,指出:力爭集中蘇浙皖邊發展游擊戰,但在目前最有利于發展地區還在江蘇境內的茅山山脈,即以溧陽、溧水地區為中心,向著南京、鎮江、丹陽、金壇、宜興、長興、廣德線上之敵作戰,必能建立根據地,擴大新四軍基礎。按照這一指示,新四軍東進江南。1938年3月起,新四軍各支隊陸續向皖南、皖中進發,并在敵后迅速展開。

1939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周恩來到達皖南新四軍軍部,與新四軍領導人商定了向南鞏固、向東作戰、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新四軍江北、江南指揮部相繼成立,并組建第五支隊。11月下旬,中共中央中原局書記劉少奇到達皖東江北指揮部,主持召開中原局會議,決定了向西防御、向東發展、開辟蘇北的方針,進一步解決了發展華中的戰略方向問題。

1940年1月,豫南、鄂中、鄂東等地的抗日武裝統一整編為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繼續發展鄂豫皖邊抗日根據地。2月,新四軍游擊支隊改編為第六支隊,鞏固、發展了豫皖蘇抗日根據地。10月,新四軍蘇北指揮部與南下的八路軍第五縱隊一部在東臺縣白駒鎮勝利會師。11月,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成立,統一指揮隴海鐵路以南、長江以北地區的新四軍和八路軍。至1940年底,新四軍主力部隊發展到近9萬人。

新四軍以英勇的行動抗擊日軍,一個個戰斗的勝利,不僅有力打擊了敵人,牽制了日軍對正面戰場的進攻,還壯大了革命力量,振奮了江南廣大人民的抗日熱情和勝利信心,大大提高了共產黨和新四軍的威信,為抗戰取得最后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皖南事變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面對日本侵華方針由軍事進攻為主、政治誘降為輔到政治誘降為主、軍事進攻為輔的轉變,國民黨政府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其內部的頑固派和投降派不斷進行反共活動。中國共產黨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從軍事上和輿論上對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活動給予了堅決打擊,粉碎了國民黨第一次反共高潮。

但是,國民黨頑固派不甘心失敗,他們將反共的重點轉移到華中,一方面不斷制造軍事摩擦,打算用武力消滅新四軍;另一方面又企圖通過談判來限制人民抗日力量的發展,壓迫八路軍、新四軍撤到黃河以北。1940年10月19日,何應欽、白崇禧致電(即“皓電”)朱德、彭德懷和葉挺,對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武裝力量進行種種攻擊和污蔑,其中特別將抗戰以來華北、華中各地發生的磨擦歸咎于八路軍和新四軍。國民黨當局要求黃河以南的八路軍、新四軍于一個月內全部開赴黃河以北,縮編八路軍、新四軍,同時密令湯恩伯、李品仙等部準備向新四軍進攻?!梆╇姟北砻鲊顸h的險惡用心,成為第二次反共高潮的起點。

針對這一形勢,中共中央立即做出相關部署。1940年9月初,中共中央獲悉國民黨政府軍令部已向顧祝同發出“掃蕩”長江南北新四軍的命令后,于9月6日電示葉挺、項英、劉少奇準備自衛行動,強調皖南尤須防備,對國民黨頑固派發動新的反共高潮,實行“表面和緩,實際抵抗,有軟有硬,針鋒相對”的方針。11月9日,中共中央以朱德、彭德懷、葉挺、項英名義復電(即“佳電”)何應欽、白崇禧,據實駁斥“皓電”的反共誣蔑和無理要求,同時表示,為顧全大局,新四軍駐皖南部隊將開赴長江以北。

12月8日,何應欽、白崇禧再電(即“齊電”),宣稱調防是軍令,要求迅即將黃河以南的八路軍、新四軍全部調赴黃河以北。12月9日,蔣介石發布命令:限長江以南的新四軍于12月31日前開到長江以北;黃河以南的八路軍、新四軍于1941年1月30日前開到黃河以北。12月10日,蔣介石又秘密下達《剿滅黃河以南匪軍作戰計劃》和《解決江南新四軍方案》,并密令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第三十二集團軍總司令上官云相等,調兵圍殲新四軍部隊。

1941年1月6日,奉命北移的新四軍軍部及其所屬皖南部隊9000余人,在皖南涇縣茂林地區突遭國民黨軍隊7個師8萬余人的包圍襲擊。新四軍血戰7晝夜,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大部壯烈犧牲和被俘。后國民黨反誣新四軍“叛變”,宣布取消新四軍番號,聲稱將把葉挺交付“軍法審判”。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

皖南事變后,中國共產黨在堅持抗日大局的同時,與國民黨頑固派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斗爭。1941年1月17日,周恩來為皖南事變向國民黨談判代表張沖提出質問和抗議,并在打給何應欽的電話中譴責何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后為《新華日報》題寫了“為江南死國難者致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題詞。周恩來還領導南方局通過召開座談會、個別談話、散發傳單等方式,向各界人士公布皖南事變的真相,揭露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面目。

1941年1月20日,毛澤東以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言人名義發表談話,揭露國民黨當局的反共陰謀,抗議其武裝襲擊新四軍的暴行,要求國民黨當局以大局為重,取消反動命令,懲辦禍首,釋放葉挺,廢止國民黨一黨專政,實行民主政治。華北、華中各抗日根據地軍民也紛紛集會,強烈聲討國民黨頑固派的罪惡行徑。八路軍、新四軍做好了隨時反擊國民黨頑固派武裝進攻的準備。

同日,中共中央軍委發布重建新四軍軍部的命令。1月25日,新四軍軍部在江蘇鹽城成立,全軍共9萬余人,繼續堅持長江南北的抗戰。

共產黨這種堅決有力而仍把民族矛盾放在第一位的態度得到全國人民、中間階級、國民黨內正義人土及國際輿論的普遍同情。宋慶齡、何香凝等在香港發起抗議運動。全國數百位文化界人士發表宣言,反對國民黨槍口對內。國際上,蘇、美、英等國也表示了對國民黨的不滿。

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國民黨頑固派意料之外,他們的反共活動不得不有所收斂。1941年3月,蔣介石在國民參政會第二屆會議上發表演說,“保證”決不再有“剿共”的軍事行動,答應解決國共之間的若干問題。

國民黨頑固派制造的皖南事變并沒有達到打擊共產黨、消滅新四軍的目的,反而警醒和教育了對國民黨抱有幻想的人們。中國共產黨在這場斗爭中的堅定立場和維護抗戰大局的態度,贏得了多方面的同情,擴大了在群眾中的影響,提高了在全國的政治地位。

“劉老莊連”的誕生

“劉老莊連”即新四軍第三師七旅十九團二營四連,這一英雄連隊,在中華民族的抗戰史上書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篇章。

1943年2月開始,日偽軍在蘇北淮??谷崭鶕匾粠А皰呤帯?,企圖以鐵壁合圍殲滅新四軍主力。面對20倍于己的日偽軍,新四軍三師七旅十九團二營四連奮勇阻擊各路敵人,掩護淮海區黨政機關安全轉移。

3月16日,日偽軍進行第二次合圍,四連在淮陽北老張集、朱杜莊一帶遭遇日偽軍。激戰半日,于黃昏后再次突圍日偽軍。轉移至老張集西北的劉老莊地區。劉老莊緊靠淮沭公路,地理位置重要,但無險可守。

3月18日晨,日偽軍進行第三次合圍,四連奉命組織防御,全連82人憑借村前交通溝,英勇抗擊日偽軍攻擊,使黨政機關和主力部隊安全轉移,全連卻陷入日偽軍重圍,數次突圍均未成功。

壕溝幾乎被敵人炮火炸平,傷亡也在不斷增加,但四連戰士硬是憑著比鋼鐵還要硬的革命意志,死死地堅持在陣地上。在戰斗中,四連連長白思才被一發炮彈奪去了一只手,指導員李云鵬也多處負傷,血跡滿身。他倆忍著傷痛,堅持指揮,四連陣地始終屹立不動。

在戰斗間隙,連長白思才和指導員李云鵬代表全連未入黨的戰士向營黨委提出火線入黨申請。連部通信員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在黨最需要的時候,我將把自己的生命獻給黨和人民,絕不給我們黨丟臉,絕不給中華民族丟臉!”

戰至黃昏,全連官兵僅剩20余人。他們燒毀文件,掩埋好烈士遺體,奮起突圍。刺刀捅彎了,就用槍托砸;槍托砸碎了,就用小鍬砍;小鍬砍斷了,就用雙手掐;雙手負傷了,就用牙齒咬……一場悲壯的廝殺后,全連82名勇士全部壯烈殉國。此戰四連殲敵170多人,傷敵200余人。

戰后,新四軍第三師重新組建新四連,為表彰四連的英雄壯舉,將四連命名為“劉老莊連”,一個不朽的英雄番號,就此誕生。

劉老莊82名烈士的英雄事跡廣為傳頌。朱德總司令在《八路軍新四軍的英雄主義》一文中指出:“我們部隊仍然創造了許多史無前例的英雄業績,涌現出許多出類拔萃的新的英雄們……如著名的平型關大捷,陽明堡火燒敵機,使敵人膽寒的百團大戰,狼牙山五勇士的壯烈跳崖……全連八十二人全部殉國的淮北劉老莊戰斗……無一不是我軍指戰員的英雄主義的最高表現?!毙滤能姶婇L陳毅盛贊82壯士創造了“驚天地而泣鬼神的壯舉”。

此后,3月18日成為劉老莊連的建連紀念日,這個連的番號固定為第四連,編制固定為82人。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曾多次提到“劉老莊連”。2015年9月3日,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閱兵儀式,“劉老莊連”英模部隊邁著鏗鏘的步伐,接受了祖國和人民的檢閱。2019年10月1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戰旗方隊100面榮譽旗幟整齊列陣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黨和人民檢閱。其中,“劉老莊連”榮譽戰旗赫然在列。

吃菜要吃白菜心,當兵要當新四軍

為抗擊日軍,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新四軍挺進敵后,義不容辭地擎起民族抗日的重任,帶領各階層人民群眾保家衛國。作為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新四軍在近十年的征程中,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為廣大人民和全民族的利益戰斗,正是有了人民群眾作為堅強后盾,有了生存發展的廣闊沃土,新四軍才能在對敵作戰中日益壯大。

新四軍住到哪里,就和哪里的群眾打成一片。在裝備差,給養困難的情況下,新四軍仍紀律嚴明,對老百姓秋毫無犯。據村民反映,在寒冷的冬夜里,新四軍寧愿在戶外熬上一夜,也不敲一家的門;租住老百姓閑置房屋,也不忘定期付房租。

1941年到1943年,是抗戰最為艱苦的一段時間。為堅持敵后抗戰,度過困難時期,爭取最后勝利,新四軍各部隊響應黨的號召,加強黨的領導,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厲行精兵簡政,實行減租減息,發展地方經濟,繁榮文教事業,壯大地方武裝,不拉夫、不收款、不擾民,“官長士兵都一樣,沒有人來壓迫人”,日偽軍來“清鄉”“掃蕩”,新四軍拼死護百姓周全。在斗爭實踐中,華中局淮北區黨委提出與群眾一起苦、與群眾一起干的群眾工作法,得到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增強了同人民的血肉聯系。

新四軍和地方抗日民主政府總是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們在對敵斗爭的艱苦環境中,始終堅持以民為本,一手開展武裝斗爭,一手推進經濟建設,攜手群眾共同奮斗,發展生產,蠟燭廠、鞋帽廠、肥皂廠等相繼建立并投入生產,根據地“江淮銀行”如期創辦,不僅發行了自己的貨幣“抗幣”,還支持農民辦理農業貸款,用于購買種子、耕牛、小型農具和鑿井灌溉,鼓勵商人采購生產生活資料,活躍根據地市場,恢復瀕臨崩潰的根據地民生經濟。新四軍還委派醫務人員積極投身黑熱病防治工作,幫助蘇北人民治愈近千名黑熱病人;支持動員2萬多名民工修筑了攔海大堤,守護多年遭受海潮侵害的阜東百姓。

新四軍指戰員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激發起根據地廣大民眾主動參與支持抗戰的積極性,形成了軍民團結一致抗戰的巨大民族力量。曾擔任淮南銀行行長的龔意農回憶:“1939年的春天,大概是3月份的一天,新四軍四支隊的一個團,開到了合肥的青龍廠,這是我直接接觸新四軍的一天。當時,我的感受很深。這支人民軍隊嚴明的紀律、艱苦樸素的作風、親密的官兵關系軍民關系,真是從來沒有見過的?!饼徱廪r積極為新四軍籌糧籌款,還動員兩個侄子一個侄女參加了新四軍。當年流傳的“吃菜要吃白菜心,當兵要當新四軍”的歌謠,正是擁軍愛民的真實寫照。這種軍民魚水深情,成為凝聚黨心民心軍心的堅強力量,成為新四軍戰勝艱難險阻的強大武器。

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共中央為爭取國內和平,防備國民黨軍隊進攻,制定了向北發展、向南防御的戰略方針。新四軍一部分挺進東北,一部分隨新四軍軍部兼山東軍區北移山東,一部分留在華中地區組成華中軍區和華中野戰軍。1947年1月,新四軍兼山東軍區與華中軍區合并,山東野戰軍與華中野戰軍合并,組成華東軍區和華東野戰軍。

據統計,全民族抗戰期間,新四軍對日偽大小作戰2.46萬余次,斃傷日偽軍29.37萬余人,俘日偽軍12.42萬余人,另有5萬余日偽軍投誠,牽制了日軍大量兵力;創建了8塊抗日根據地,地跨江蘇、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等省,面積約25.3萬平方公里,人口3420萬人。在人民的支持下,新四軍也得到迅猛發展,主力部隊達到21萬余人,地方部隊達9.7萬余人,民兵、人民自衛武裝發展到96萬余人,為堅持和發展華東人民革命斗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毛澤東同志在《新四軍的勝利出擊與中國的救國事業》一文中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新四軍“已經成了華中人民的長城,成了華中人民血肉不可分離的一部分”。

猜你喜歡
新四軍國民黨
快過關了
憶和平改編國民黨第16軍第94師
新四軍的兩個英雄團
《新四軍發展史》評介
《新四軍簡史》出版
解放戰爭消滅國民黨軍的總人數是多少?
八路軍、新四軍擁有哪些武器裝備?
國民黨軍曾大量使用過化學武器
葉挺在新四軍組建前后
外國軍事顧問與國民黨軍事力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