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綠色電力市場化機制創新推進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

2024-04-09 00:10陶冶
中國石化 2024年2期
關鍵詞:風電發電能源

“未來以風電、光伏為主的綠色電力高質量發展成為實現“雙碳”目標、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路徑?!?/p>

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是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提出10周年,也是我國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一年。面對新的機遇和新的歷史使命,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已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十四五”中后期將逐步成為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能源和新質生產力。

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實現“雙碳”目標任務,必須堅定不移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按照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的目標推算,2030年前,可再生能源每年要保持1個百分點左右的增速,這既需要新能源系統具備更堅強的系統韌性和靈活調節能力,更需要市場方面具備更加完善的保障機制。未來以風電、光伏為主的綠色電力大規模、高比例、市場化、高質量發展成為落實我國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莊嚴承諾,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實現路徑。2023年以來,國家持續完善一系列綠色電力市場改革政策措施,為以市場化方式發現綠色電力的商品價值和環境價值提供了有利條件,有力推動可再生能源健康快速有序發展。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取得諸多歷史性成就

可再生能源是綠色低碳能源,是我國多輪驅動能源供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保障能源安全、改善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笆奈濉币詠?,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深入實施能源安全新戰略,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大力推動跨越式發展,呈現發展速度快、運行質量好、利用水平高、產業競爭力強態勢。

全國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創歷史新高。預計占全球新增裝機市場規模55%以上,帶動國內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15億千瓦。2023年,全國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首次突破2億千瓦,已成為我國電力新增裝機的主體。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突破4.4億千瓦、太陽能發電突破6億千瓦、生物質發電0.44億千瓦、常規水電3.7億千瓦、抽水蓄能超過0.5億千瓦。

2023年,我國風電、光伏發電量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發電量突破1.4萬億千瓦時,較2022年增加2458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16%左右,超過全國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2023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3萬億千瓦時左右,約占全社會用電量1/3,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顯。

我國可再生能源裝備制造業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全球新能源產業重心進一步向中國轉移,我國生產的風力發電機、齒輪箱等關鍵零部件占全球市場份額的70%,光伏多晶硅、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產量占全球比重超過80%。同時,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為全球碳減排作出積極貢獻,2023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3億噸以上,已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參與者和重要貢獻者。

綠色電力市場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

綠色電力市場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抓手,是體現綠色電力電能價值和環境價值的重要依托。當前,我國綠色電力市場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綠電交易模式日益豐富。2023年,我國風電、光伏等綠色電力以多種方式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范圍、規模、種類逐步擴大??傮w看,綠電占比較低的地區以保量保價收購為主,基本按照新能源電價政策規定的上網電價執行,綠電占比較高的地區以“保障性消納+市場化交易”結合的方式為主,市場化交易比例繼續呈增加態勢,預計2023年全年綠電交易量超600億千瓦時。

綠電消納機制更趨健全??稍偕茉措娏ο{責任權重制度自2019年建立以來,在引導各地區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在全國范圍內消納,強化責任主體消納可再生能源電力意識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有效推動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的快速提升,顯著增強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容量在2023年內連續突破13億千瓦、14億千瓦大關,歷史性超過火電裝機,占發電總裝機容量從2019年的39.5%,增長至2023年逾50%。以風電、光伏、生物質能發電為主的全國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從2019年的7411億千瓦時、占全國總發電量的9.3%,增長至2023年的逾1.6萬億千瓦時,占全國總發電量超過17.4%。

綠色證書交易規模逐步擴大。2022年以來,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部門,對綠證制度進行修改完善,并于2023年7月印發通知,明確綠證的唯一性和權威性,擴大綠證核發和交易范圍,進一步發揮綠證在構建綠色電力環境價值體系等方面的作用,預計2023年核發綠證將超過1.7億個。未來綠色證書將作為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的重要基礎,是促進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支撐,也是鼓勵綠色消費、支持綠色發展的重要措施。未來綠色證書機制將開啟可再生能源高質量躍升發展新篇章,在可再生能源消費統計體系、可再生能源消納保障體系、產品碳足跡管理和國際互認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

堅持以制度創新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

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需要制度創新的推動。一是推進省間綠電交易,實現跨省跨區資源互濟。穩妥有序健全多層次統一電力市場體系,規范交易規則和技術標準,推動交易中心之間有效銜接。推動符合準入條件的售電公司、電力用戶參與省間電力現貨交易,優先鼓勵有綠色電力需求的用戶與新能源發電企業開展跨省跨區“點對點”綠電交易。將綠電交易試點的電源范圍由集中式平價風光發電項目擴大至分布式發電項目,用戶范圍由大用戶擴展至電動汽車、儲能等各類新興市場主體及小用戶。完善支持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的價格政策及市場規則。

二是加大考核激勵力度,激發更大綠電消費潛力。嚴格落實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制度,為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保障能源供應安全、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提供穩定的政策預期。一方面將非化石能源發展目標通過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分解至地方,壓實地方風電、光伏發展責任,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導作用,調動投資主體積極性,持續加快推動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電力項目開發建設;另一方面堅持約束和引導相結合,加強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的評價考核,加強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的約束力。

三是加強機制銜接協調,厘清環境價值流轉路徑。促進綠電市場、綠證市場、碳交易市場之間的有機銜接,實現“電—證—碳”市場耦合發展,充分體現綠電的零碳特征,避免環境價值重復付費和重復激勵。對用戶消費綠電和購買綠證實現的碳減排量在制造業產品碳足跡核算時予以認可,激勵更多的企業使用綠色電力。在綠電交易中明確綠證交易流轉方式,厘清綠證從核發機構到電力交易機構再到電力用戶的轉移路徑,避免重復計量。加強綠電、綠證、碳市場之間的數據互通互認,建立綠電環境價值轉移的全流程統一監管平臺,為碳市場核算核查提供準確的數據憑證,做到綠電電量精準、來源可追溯。

推進化石能源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石油石化企業應在3方面發力。一是將綠色發展理念根植于企業愿景目標,制定全面多樣的可再生能源發展路徑,穩步邁向能源多元化未來。要充分發揮在科技、知識、人才等方面的集聚優勢,瞄準國際先進水平,推動低碳、零碳、負碳等重大技術研發,強化綠色技術攻關和應用,培育產業增長點和發展新動能。二是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供給能力。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開發并舉,大力發展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在油氣礦區及周邊地區推動風電分布式就近開發,積極推進“光伏+”綜合利用行動,大力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與油氣基礎設施多場景融合開發。三是努力提升消費側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茖W有序推進油氣上中下游終端用能綠色電力替代行動,擴大綠氫使用范圍,逐步推動構建清潔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氫體系,持續拓展氫能多元化應用場景。

猜你喜歡
風電發電能源
“發電”
檸檬亦能發電?
第六章意外的收獲
用完就沒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海上風電躍進隱憂
分散式風電破“局”
風電:棄風限電明顯改善 海上風電如火如荼
搖晃發電小圓球
福能源 緩慢直銷路
摩擦發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