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錢應該投資哪里?

2024-04-09 17:58郭施亮
理財·市場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政策底股票市場港股

郭施亮

2023年正式告一段落,我們迎來了2024年。在新的一年中,我們的錢應該怎樣投資,哪些投資雷區需要我們回避呢?

2023年投資市場回顧

回顧2023年的投資市場環境,并不是特別樂觀。

例如,在股票市場中,2023年A股與港股出現了全年調整的走勢。截至2023年12月29日,上證指數收跌3.70%、深證成指收跌13.54%。港股市場方面,恒生指數收跌13.82%,國企指數全年收跌13.97%。由此可見,在過去一年中,A股與港股市場的投資回報率并不樂觀。

再以存款類產品為例,隨著2023年最后一次降息的到來,包括1年至5年的存款掛牌利率,均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調。其中,國有大行3年期的存款掛牌利率已經跌破了2%,對熱衷于存銀行的儲戶來說,將面臨著利息收入下降的風險。

除此以外,針對銀行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也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調。其中,截至2024年1月5日,從多只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了解到,最高下調業績比較基準幅度高達150個基點。

對投資者來說,在過去的一年里,不僅面臨股票與基金市場的下跌壓力,而且還面臨其余投資渠道的投資回報預期降低的風險。因此,對投資者來說,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好好規劃一下2024年的投資計劃了。

2024年股票投資會不會有所改觀?

從總體上分析,2024年的投資機會應該會大于投資風險,特別是股票、基金品種。究其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經過前兩年的深度調整之后,目前A股與港股市場的平均估值大幅下降。對股票市場來說,估值越低,意味著投資回報預期可能會明顯提升。前兩年市場擠掉了不少估值泡沫,給2024年的股票市場帶來了一定的想象空間。

二是股市已經先后經歷了政策底與估值底,接下來只剩下市場底了。根據往年的投資經驗,當股票市場出現政策底、估值底之后,股市距離市場底也不遠了,意味著股市出現拐點的時間越來越近。

三是目前國內居民儲蓄率高企,且房地產市場的投資回報不及預期,可能引發部分資金流向其他投資渠道。隨著股票市場政策底與估值底的形成,2024年可能會成為部分資金的主要流入場所。

因此,站在提升全年投資回報率的角度考慮,2024年投資者可以適度提升股票或基金的配置比例,趁低位采取定投的策略,既可以降低自身的持股成本,也可以起到分散投資的效果,提升投資的性價比。

2024年錢應該投資哪里?

股票投資可能存在一定的高風險性,更可能適合風險偏好比較高的投資者參與。但是對穩健型投資者來說,未必適合投資股票。那么從穩健增值的角度出發,對穩健型投資者來說,可以重點關注可轉債投資。

與股票投資相比,可轉債本身兼顧股性與債性。對可轉債投資,最主要是看發行可轉債企業的自身信用評級以及企業的質地水平。

一般來說,該可轉債的信用評級越高,意味著它的兌付能力越強。在實際操作中,在可轉債信用評級高的背景下,只要該可轉債出現跌破可轉債發行面值的情況,投資者在面值價格下方參與投資,基本上是屬于無風險套利的行為。

對投資者來說,當他們選擇持有到期的策略,一般會獲得該可轉債的到期贖回價格收益、每一年的利息收益等收入。

我們舉一個例子,如果該可轉債的面值為100元,當前的可轉債價格為90元,且還有兩年到期。假設該可轉債的到期贖回價格是110元,意味著該投資者持有該可轉債到期時,可以獲得每張20元的投資收益以及未來兩年的利息收入,折合年化投資收益率或超過10%。

除此以外,對投資者來說,可以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選擇資產多元化配置。

以穩健型投資者為例,在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之后,可以把資產分為三份,也就是“二四四”的理財策略。

具體來說,一份占比20%,主要投資激進型的投資品種,例如股票等,目的是提升資產的潛在收益率水平。另一份占比40%左右,主要投資穩健型的投資品種,例如銀行理財、可轉債、REITs、純債基金等,目的是滿足資產穩健增值的效果。最后一份配置40%左右,主要投資保本型的投資品種,例如大額存單、貨幣基金、定期存款、萬能險等。

對投資者來說,可以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選擇“二四四”的理財策略,也可以選擇“三四三”的理財策略。無論是哪一種理財策略,最終目的是實現資產增值,提升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質量。

猜你喜歡
政策底股票市場港股
“政策底”已至樓市小陽春正在醞釀中
維穩行情將繼續但難言“政策底”港股超跌反彈機會更大
資本市場夯實“政策底”
港股通一周成交情況
中國股票市場對外開放進入下半場
貨幣政策與股票市場流動性的互相關關系研究
貨幣政策與股票市場流動性的互相關關系研究
今年又是一個單底結構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