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醫療”背景下2020—2022 年兒科中醫門診線上與線下就診人群特征比較研究

2024-04-09 06:45馬騁宇陳超宇趙成松
中國醫藥導報 2024年8期
關鍵詞:互聯網+醫療兒童醫院高峰

呂 慧 馬騁宇 初 平 陳超宇 趙成松

1.國家兒童醫學中心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門診部,北京 100045;2.首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北京 100069;3.國家兒童醫學中心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科研處,北京 100045;4.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醫務處,北京 100020;5.國家兒童醫學中心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院長辦公室,北京 100045

發展中醫藥是我國衛生事業一貫的方針政策[1-3]。構建覆蓋診前、診中、診后的線上線下一體化中醫醫療服務模式,“互聯網+醫療”模式提供了嶄新途徑[4-6]。然而我國中醫藥與互聯網、大數據等的融合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兒科中醫門診線上診療在實現“融入、整合、跨越”的過程中仍存在人群意識層面、物質層面的壁壘[7]?,F有文獻較多局限于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基于大數據的門診人群特征比較研究僅停留在局部領域和個別案例,故開展基于真實世界的患者特征比較研究[8-11]。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收集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北京兒童醫院中醫科門診全數據就診記錄,共227 466 例次。其中線上就診記錄共9 602 例次,線下就診記錄共217 864 例次。

1.2 研究變量

本研究分析了線上診療組與線下診療組的門診患兒的變量信息,共分為三類。①社會人口學特征:性別、年齡、民族、就診時的主要診斷(所有門診診斷根據《國家疾病分類與代碼應用指導手冊》歸類)[12];②時間特征,包含就診日期、就診時間、掛號班次(其中小夜門診為18:00—22:00 時、大夜門診為22:00至次日7:00 時);③地區特征,包含地理分區、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13]分區。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JMP 17.0(SAS)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百分比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中位數和四分位數[M(P25,P75)]表達,比較采用非參數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社會人口學特征比較

中醫門診就診的227 466 例患兒中,男98 509 例(43.31%),女128 957 例(56.69%),中位年齡6.85(4.18,10.05)歲。少數民族為9 500 例(4.18%)。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年齡、疾病診斷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血液及造血器官和某些涉及免疫機制的疾患(48.55%vs.10.90%,P<0.001)、肌肉和骨骼系統的結締組織?。?.84%vs.0.84%,P<0.001)線上門診就診患兒比例大于線下門診。見表1。

表1 線上診療組與線下診療組一般資料情況比較[例(%)]

2.2 時間特征比較

線上組與線下組患兒就診時間特征顯示,就診日期、就診班次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較于線下就診兒童,工作日就診的線上患兒比例更高(96.95%vs.79.29%,P<0.001);上午就診的線上患兒比例更高(86.41%vs.54.80%,P<0.001)。見表2。

表2 線上診療組與線下診療組時間特征比較[例(%)]

以小時為單位對研究對象進行就診流量比較分析,線上診療組就診高峰時間為8:00—9:00 時,就診患兒比例占60.03%;13:00—14:00 時為午后小高峰,患兒流量低于早高峰水平,就診患兒占比為10.53%。線下診療組每小時就診流量呈早高峰、午高峰兩次陣發,兩次高峰患兒流量接近,各時間段比例維持較高水平,10:00—11:00 時、14:00—15:00 時為線下診療組早高峰、午高峰具體時段,就診患兒占比為16.59%、13.35%。見圖1。

圖1 中醫門診就診時間變化趨勢圖

以月為單位對研究對象進行就診流量對比分析,相較于線下診療組,2 月(6.01% vs.4.98%)、3 月(6.74% vs.6.29%)、8 月(11.48% vs.9.48%)、11 月(11.05%vs.9.68%)、12 月(10.85%vs.9.75%)線上就診的患兒比例更高(P<0.001)。見圖2。

圖2 中醫門診就診時間變化趨勢圖

2.3 地區特征比較

人類發展指數地區及地理分區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較于線下就診兒童,極低(0.57%vs.0.24%)、較低(2.71%vs.1.41%)、中等(52.18%vs.20.78%)、中上(20.69% vs.7.42%)、較高(4.95% vs.1.94)HDI 地區的患兒線上就診比例更高(P<0.001);華東(14.37% vs.4.45%)、東北(6.24%vs.2.92%)、中南(4.17% vs.3.00%)、西北(2.96% vs.1.04%)、西南(1.09%vs.0.58%)地區線上患兒比例更高(P<0.001)。見表3。

表3 線上診療組與線下診療組地區特征比較[例(%)]

3 討論

3.1 “互聯網+”診療方式適合在偏遠、貧困地區推廣

少數民族患兒、人類發展指數較低、非常低、中等、中上地區患兒更傾向于選擇門診線上就診,提示線上診療方式有效推動優質中醫資源下沉到基層地區,為經濟發展水平欠發達地區、偏遠地區、少數民族患兒提供了較高水平的醫療服務[14]。

通過線上診療模式,實現了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是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的重要舉措[15-16]?;颊呖赏ㄟ^線上診療平臺與大醫院醫生面對面的溝通,有效拉平“遠與近”、拓寬“線與面”,下沉至“縣與村”,將優質的醫療資源下沉基層,有效提升患兒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7]。

3.2 “互聯網+”診療方式更適合在學齡兒童中推廣

根據安德森醫療服務利用模型,年齡、性別等因素都會影響患兒對中醫門診的需求和利用,進而可能影響患兒對中醫門診診療方式的選擇[7,18-19]。本研究結果顯示,1~3、4~6 歲年齡組患兒傾向于門診線下就診,7~12、>12 歲年齡組患兒傾向于門診線上就診,其可能的原因是患兒家長傾向于在患兒幼年期選擇傳統的中醫療法,隨著患兒年齡增長,進入義務教育階段,學業不斷增多,更多家長傾向于選擇具有“短、平、快”特點的線上診療方式。故醫療機構可在不同年齡段患兒中開展宣傳,促進兩種模式號源的有效利用。

3.3 “互聯網+”診療模式的號源投放規律

線上診療患兒就診月流量呈現季節性變化規律,11、12、1、2 月受冬季流感高峰及春節假期影響,患兒優先選擇更便捷的線上診療模式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等常見病。每年8 月為暑期就診高峰,線下中醫專業門診號源供不應求,故擠壓部分就診需求至線上,產生了線上門診就診高峰。故醫療機構可根據就診高峰期合理安排醫療資源,更好發揮線上、線下模式的優勢[20]。

3.4 “混合出診模式”可有效發揮兩種模式的優勢

線上組接診時間每日存在早高峰和午高峰,但相較線下組早高峰的來臨提前了1~2 h,午高峰處于較低水平。盡管門診已實現分時預約,建議患兒分散就診,但中醫線下門診存在患兒不按時就診的問題,一般體現在早間時段的患兒延后就診,該時段患兒相對較少,醫務人員處于相對的空閑狀態,10:00—11:00 時患兒則集中就診,擠占該時段預約患兒就診時間,不利于醫療資源的有效利用[21]。傳統線下診療模式對患兒診療行為及響應度約束力較差,而線上診療模式則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聲音、消息提示,包括接診提醒、候診提醒、呼叫提醒等。所以醫療機構可根據患兒實時流量,在相對空閑時間增加線上號源,實現醫生的“混合出診模式”。

3.5 中醫特色門診可通過“互聯網+”模式得到推廣

血液及造血器官和某些涉及免疫機制的疾病、肌肉和骨骼系統的結締組織病線上門診就診比例大于線下門診,具體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可表現為過敏性紫癜、風濕免疫相關疾病患兒更多使用互聯網線上復診。隨著女性患兒青春期的來臨,中醫門診小兒婦科專業在線上就診模式下更有助于保護患兒隱私性,故較多該診斷組患兒選擇線上模式就診。在問診方式中,視頻問診也使醫生獲取高清的舌苔圖像,同時也有醫療機構開展了“互聯網+”背景下的針灸診療,都有效豐富線上中醫門診的診療方式[22-23]。對于兒科中醫門診,醫院管理者可細化專業特色,區分線上線下診療方式的優勢病種[24-25];根據診療環節、診療特色、疾病特點進行分類,將有關患兒引導到線上或線下診療[26]。針對慢性病復診患兒可進行線上、線下結合診療,設計貫穿全病程的診療計劃。通過線上平臺的一體化管理體系,提升全流程診療服務體驗[27]。

利益沖突聲明:本文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互聯網+醫療兒童醫院高峰
病毒病將迎“小高峰”全方位布控巧應對
石慶云
北京兒童醫院“全預約”能否見效?
雨天早高峰,自在從容時。
湖南省兒童醫院青年科技協會成立
北京兒童醫院“全預約”能否見效?
兒童醫院構建創先爭優長效機制的探索與實踐
“我將不斷進取,向藝術的高峰挺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