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專業學生團隊意識培養探索與研究

2024-04-10 05:53任楓
中國儲運 2024年3期
關鍵詞:團隊精神物流意識

文/任楓

本論文依據《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對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要求,結合物流企業實踐,提出對思政、能力要求的新問題:團隊精神的培養。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職業院校要落實“立德樹人”這一崇高要求,必須讓學生克服“精致的利己主義”,引導學生在團隊中成長。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物流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隨著物流上下游合作共贏局面的出現,團隊合作能力已成為人才的基本素質要求。物流企業對就業學生的團隊意識提出明確的要求,這反映在招聘時物流運輸企業常常采用無領導式小組討論、團體面試提問、參與性面試游戲等各種各樣的方式考核學生的團隊意識。物流企業對成為其員工的畢業生與人合作、溝通、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已經將團隊能力作為挑選人才的重要依據。雖然團隊精神很重要,但是在物流專業教學中,往往忽視了學生在這方面的培養,而物流核心課的課程標準對此也是泛泛而談,沒有加以深入細致的規定。本文將通過分析高職院校物流學生的團隊協作教學現狀,根據近年來對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素質教育培養的實踐經驗,探討物流專業教學中團隊精神培養的可行性做法。

1.高職院校物流專業學生團隊合作情況

對于高職學生,團隊能力是就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到個人發展規劃和當前自身的就業質量。根據目前對在校的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學生調研中,獨生子女占大多數,其成長的環境地位是屬于家庭的中心——“小皇帝”“小公主”,造成學生從小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卻缺乏與人溝通協作的主動性,上課時不尊重不體諒別人的想法,僅堅持自己的意見,認為別人尤其是教師應該順著其思路教學,同學應該認為他的意見正確并且服從。對于物流企業這個高度協同的行業而言,大多數學生并不清楚團隊對于自己將要從事的物流操作崗位有何意義,亦不理解為什么要和別人協同,這些迫切需要專業教師的正確引導。其次,長期的應試教育“以分數決定一切”,讓學生認為同學不是自己的伙伴、朋友或可以共同進步的人,甚至以后的助手、合作伙伴。學生沒有辦法去承擔和別人合作后,別人成長了,“別人比我強”帶來的競爭后果。學生也沒有辦法理解相信同學是可以“交付后背”的、可以分擔工作、可以信任的同伴。他們只看到了如果同學比自己強,自己將會因此失去機會或榮譽。因此如何讓學生正確地衡量競爭與合作的關系,如何正常地信任一起學習的同學,是高職專業教師教學的一個難點。最后,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師沒有產生對團隊合作成績的示范性效果。目前高職物流管理類教學的實際情況是理論教學+實訓,而實訓多以各種教學軟件公司的軟件或者教師的案例改編為主,造成學生并不切實際工作接軌。而課程標準對于“團隊能力”的規定,也僅僅限于將“團隊意識”寫入課標,其具體要求、考核并不涉及。這些的根本原因在于很多教師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物流團隊管理。高職教師近年來雖然在普及“雙師”教育,但是企業里面的員工和去物流企業短暫實踐幾個月的從未有過實際管理經驗的教師是有天壤之別的,物流企業的項目往往會持續時間長且后續服務復雜,一些從校門到“雙師”類教師并不能夠在企業獨當一面。因此他們對企業的管理、員工要求并不清楚或者根本不會涉及此層面的問題。

2.在物流專業教學中培養團隊意識的措施

在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物流專業連續三屆學生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逐漸摸索出以下方法,將對學生全面的素質教育融入專業課教學中,本文將總結在專業課中培養團隊合作意識的一些體會。(1)制定科學合理的課程標準。課程標準結合不同課程的情況,將“團隊合作”“團隊精神”培養內容量化、具體化,具備可操作性、可考核性。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將團隊意識的培養有機融入各堂課的教學目標中,總體設計課程,使課程在整體上循序漸進,慢慢引導學生明確培養團隊意識在工作崗位中的重要性,意識到具備團隊意識的迫切性,使自己產生對“社會”“團隊”的歸屬感;其次懂得傾聽別人,應注重與同學之間的交流、溝通與配合,尊重每一個人的發言,試著吸收別人的正確意見,接受合作而不是競爭帶來的愉悅感,培養信任意識;然后明確學生自己的定位、角色、地位和價值,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單打獨斗和團隊合作成績的差別;最后,學生學習如何能夠正確處理團隊成員之間的矛盾、如何成為班組長等知識并實踐之。經過整體的規劃和實施,課堂的講解和啟發,讓學生深刻地意識到團隊精神對于自身職業發展的重要性,對學生再就業能力的幫助,將調動學生對課堂團隊活動的積極性。(2)改革教學方法,組織團隊活動。以傳授知識為主的物流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企業發展和社會經濟對人才的需求,傳統的一次性期末考試考核也對學生的發展形成了桎梏和厭學情緒的增加。因此,我們運輸教學團隊大膽改革專業課教學過程和設置,首先將課程連堂,確保知識、實踐的連續性。在課堂教學中,引用項目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模擬實踐法等,創造諸如物流客服、物流方案咨詢等實際情景和工作任務,在大量工作中引導學生學會小組作業,逐步以分組合作、分工合作的形式,完成學習工作任務。首先學習工作任務的設計和時間限制要求學生必須找準目標、共同合作完成,進一步的階段性工作流程改善討論、陳述使每個學生對每個環節都必須參與、理解并深入其中分析。最后的工作考核實施小組集體同分值制度,使學生對工作的水平進行團隊承受適應,之前各個溝通環節的設置減少了對集體同分制的抵觸,并進而激發學生為了自己的成績主動參與、主動合作的態度,久而久之,學生適應了團隊協作的學習模式并受益匪淺。學生在此過程中對專業知識的應用、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溝通協調能力都將得到提升。我團隊教師還和企業合作,引入物流企業特有的管理培訓方法和制度,比如物流企業沙盤拓展訓練課程。該課程是創新學生團隊建設的有效途徑。通過拓展訓練,使學生掌握團隊建設的重要性及內容、感受團隊的作用和力量、體驗團隊精神、學習團隊合作方法,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的目的。經過一系列的訓練,使學生做中學,學中理解,對畢業工作的態度由迷茫轉而有信心、有能力去做好。

3.專業教學課堂中團隊意識培養的效果分析

為了解將團隊精神培養融入專業課課堂教學的效果,我們通過個別訪談和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普通班和教版班的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調查對象:普通班三個班,教改班一個班。調查內容:對比學生總數、學生參加活動的參與人數和學生參與活動的獲獎人數。根據2021年的統計,教改班的學生參與競賽活動及獲獎的百分比比較高。反映了學生在這種團隊學習的環境下,集體榮譽感回歸,團隊合作意識提升,大家在學習中互相鼓勵、探討、糾正和改善,而不是互相鄙視、互相拆臺。最終在比賽時,他們的技術技能都得到了更好的發揮,并且臨危不亂。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物流事業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學生不僅需要學好物流知識,還需要具有物流技術技能及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在全球物流合作日益緊密的環境下,高職院校物流專業教學,應重視對學生進行跨專業、跨學科團隊合作、溝通能力的培養,加強對學生對物流團隊“效益背反”思想的理解,以創業與就業為導向,開展形式多樣的物流教學活動,探索物流專業教師培養、教法和教材改革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全面提升學生素質。

猜你喜歡
團隊精神物流意識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高校師資隊伍建設中的團隊精神培養研究
本刊重點關注的物流展會
“智”造更長物流生態鏈
企業該怎么選擇物流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編者的話
意識不會死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論企業如何建造團隊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