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語言實踐中提升語文素養

2024-04-11 06:59曹愛衛王林波
小學語文教學·會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紙船小熊松鼠

曹愛衛 王林波

一、猜讀生字,解碼字詞,提升朗讀能力

師:同學們,課前老師請大家預習《紙船和風箏》,做好兩件事:第一件事,猜字音,這篇課文沒有標注拼音,所以遇到不認識的字,你得去猜一猜它們的讀音。第二件事,讀課文,在猜讀字音的基礎上,把課文讀正確、讀流暢。兩件事情認為自己都做到的同學請舉手。

(生基本都舉手)

師:很好,大家都認為自己做到了,那就來檢測一下學習成果,(出示課后要求猜讀的帶點生字詞)課后要求同學們去猜一猜、認一認的字,認為自己能猜出來的,對老師笑一笑,好嗎?

(生都開心地笑了)

師:很好,都認為自己能猜對。那我做一個動作,你來猜一猜,這是哪個字。

(師做“抓取”的動作)

生:是“抓”。

師:是屏幕上第幾排第幾個詞語,請讀出來。

生:第一排第三個,抓住。

師:“抓住”的“抓”是個生字,你怎么猜出來的?

生:“抓”有提手旁,提手旁說明“抓”和手部動作有關,右邊是個“爪”,“抓”和“爪”讀音是很接近的。

師:“爪”在提示我們這個字的——

生:讀音。

師:沒錯,所以“抓”是一個什么字?

生:形聲字。

師:對,我們可以借助形聲字規律來猜。來,一起拼讀。(板書:形聲字規律)

生:zh-u-ā, 抓,抓住。

師:這篇課文里面還有兩個生

字,也和手部動作有關。[出示“扎(z?。╋L箏、折(zhé)紙船”]一起讀。

(生齊讀)

師:(出示圖片:用手制作風箏,用手折紙船。)扎風箏的時候要用到什么?

生:手。

師:折紙船的時候也要用到什么?

生:手。

師:對啦,把課文中有相同部件的字放在一起比較識記,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記住漢字。

師:我們借助形聲字規律猜讀生字是常用的猜字方法。剩下的五個詞語里面的加點字,還有哪幾個字也可以借助形聲字規律來猜讀?

生:“風箏”的“箏”和“愿意”的“愿”。

師:你也這樣想的請打個鉤。

(生集體做出“對”的手勢)

師:誰來說一說這兩個字,哪個部件在告訴我們它的意思?哪個部件在告訴我們它的讀音?

生:“箏”的竹字頭在告訴我們風箏和竹子有關,風箏的骨架就是用竹子做的。下面的“爭”在告訴我們“箏”的讀音和“爭”很像。

師:那“愿”怎么猜呢?

生:下面的心字底表示“愿”和心有關,上面的“原”表示讀音。

師:(指著自己的心臟部位)你們看,“愿意”是要哪里愿意呢?

生:心里。

師:對,愿意是從心里愿意。一起讀一讀這三個詞語。

生:(齊讀)抓住、風箏、愿意。

師:我們借助形聲字規律猜出了三個生字,讀準了三個詞語。其他三個帶點的字,你又是怎么猜出來的?

生:我猜出了“哭”的讀音。

師:你是怎么猜的?

生:上面兩個口像兩只眼睛,下面一點像一滴淚水。

師:有意思,你是根據字形特點來聯想,聯系生活中的讀音來猜的。這也是一種好辦法。(板書:字形特點、聯系生活讀音)

師:其實啊,這里還有一個字也可以借助字形特點產生聯想來猜,哪個字呀?

生:鼠。

師:對,松鼠的“鼠”字。你仔細看看“鼠”字上面的這一部分和什么很像?

生:老鼠頭。

師:老鼠最厲害的還有它的牙齒,你看這里的短橫就是它的——

生:牙齒。

師:(教師用手勢做出尾巴的樣子)老鼠除了尖尖的牙齒,還有第二個特點就是——

生:尾巴。

師:對,所以它有一條長長的尾巴,這個斜鉤就是它的長尾巴,中間的部分就是它的爪子和身體。你看,通過字形特點去聯想,就可以猜出生字的讀音。來讀一讀。

生:松鼠。

生:老師,我認識“松”字,看著詞語猜可能是“松鼠”。

師:不錯,你是借助熟字組詞來猜,也是一種很棒的方法。(板書:熟字組詞)

師:現在還剩最后一個詞語,再不猜可就沒機會了。

生:幸。

師:這個字你是怎么猜出來的?我看這個字,根據字形特點沒辦法聯想,也不是形聲字,也沒辦法用熟字組詞來猜讀,那你是怎么猜的呢?

生:我是聯系生活猜出來的,因為我經常能看見賀卡上寫著“祝你幸?!?。

師:太聰明了,聯系生活中經常有的語言環境來猜也是一種很好的辦法。(板書:聯系語境)

師:來,一起讀好后鼻音,連起來讀。

生:祝你幸福。

師:六個詞語都會讀了嗎?一起來讀一遍。

(生讀)

師:那把這些生字詞全部放到語句里去,你

會讀嗎?第一個句子,(出示第3自然段)誰敢來?那邊小伙子手舉得直直的,我就喜歡小朋友自信的樣子,你來。

(生讀)

師:讀得怎么樣?

(生全體鼓掌鼓勵)

師:你看,這個小朋友就是懂得欣賞別人、鼓勵別人的人,你第一個鼓掌,要表揚。

師:曹老師還要把大拇指送給你們,知道為什么嗎?第一,你們剛才聽得很專注;第二,我看到不少同學嘴巴輕輕在動,在心里跟著他一起讀,不浪費學習的時間,課堂上就應該這樣珍惜每一分鐘!全班一起讀一遍。

(生齊讀句子)

師:讀得不錯,有一點點小問題改一改???,最后一字“了”是輕聲,就要讀得輕而短,不要往上揚,比如這句話“小熊拿起紙船一看,樂壞了”,“了”是輕聲就要馬上停住,可不是樂壞了,那可真的是在唱歌了呢!我們語文課讀書可不是唱歌,再讀,“樂壞了”“祝你快樂”。

(生讀)

師:對,馬上停住,語氣不往上揚,真好。

師:那我再來一句難一點的句子,(出示第5自然段)這句話里有四個生字,誰敢來讀?看,他肯定讀得很好,舉手舉得可直了,你來讀。

(生朗讀句子)

師:讀得真好!像她一樣來讀,齊!

(生齊讀句子)

師:大家其他地方都讀得很好,就一個地方的輕聲還不夠準確。

生:“也樂壞了”。

師:對,小朋友們都發現了,“也樂壞了”這里的“了”是輕聲,要讀得輕而短,再讀。

(生讀)

師:不錯,看來這兩個句子難不倒你們,那我再來一個和前面不一樣的,你敢試試嗎?(出示第2自然段)

(生朗讀句子)

師:太棒了。你看你聲音往上揚,讀得真好聽。

(生主動鼓掌)

師:一起來一遍,準備,齊。

(生齊讀句子)

師:不錯,句子能讀對,這一段話更難了,(出示第4自然段)能行嗎?你來讀!

(生讀)

師:總體來說很不錯,就一個小地方讀錯了,這個詞語讀什么?

生:扎風箏。

師:太厲害了,都會讀了。

二、借助提示,串講故事,發展整體感知能力

師:通過剛才的檢查,看來課文你們真的會讀了。那課文圍繞紙船和風箏到底講了一件什么事呢?我這里有三幅圖(見圖1),再給你們一點點語言提示,看看誰會說。

圖1

生:紙船和風箏讓他們成了好朋友。

師:他們是誰?第一次說故事要說出主人公的名字。

生:紙船和風箏讓小熊和松鼠成了好朋友。有一天,他們吵架了,兩個人都很難過。后來紙船和風箏,又讓他們成了好朋友。

師:說得不錯。像他這樣,說給同桌聽一聽,這篇故事就講了這樣一件事。

(同桌互相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師:真能干。同桌剛才會說的,請把大拇指送給他(她),然后真誠地夸一夸他(她)。

(生互相夸獎)

師:大家都收到了來自同學的夸獎,很開心呢!是啊,當同學表現好的時候,我們就要真誠地贊美、夸獎。

三、默讀課文,理清事情,發展思維能力

師:這篇課文一開始就說小熊和松鼠是因為紙船和風箏成了好朋友,到底紙船和風箏是怎么讓松鼠和小熊成為好朋友的呢?請大家先默讀課文第1~6自然段,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明白嗎?

生:明白。

師:好,讀完以后你還要找一找哪幾個自然段是寫松鼠向小熊表示友好的,哪幾個自然段是小熊向松鼠表示友好的。把它們找出來,明白沒?

(生點頭示意)

師:讀好了,你就舉手向老師示意。

(生默讀完后舉手示意。師手勢表揚讀好并坐端正的學生。)

師:好,最后一個也舉手了。手放下。

師:剛才我們默讀了第1~6自然段,你找到了哪幾個自然段是寫松鼠向小熊表示友好的?

生:第2、3自然段是寫松鼠向小熊表示友好。

師: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小熊向松鼠表示友好的?

生:第4、5自然段是寫小熊向松鼠表示友好。

師:松鼠怎么向小熊表示友好的呢?我們再去默讀課文第2~3自然段,注意還是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松鼠向小熊表示友好,他都做了哪些事?用“○”圈出表示松鼠動作的詞。聽懂了嗎?

(生點頭示意)

師:好,拿起鉛筆默讀第2~3

自然段,圈出表示動作的詞。圈好了,馬上坐正,向我發出信號。

(生圈畫)

師:好,同學們都好了,來說一說你剛才圈了哪些松鼠做的動作。那些舉手但一次都還沒發言過的同學揮揮手向我示意。

師:你來說,你都圈了哪些動詞?

生:折、放、拿……

師:(打斷)他圈出的第三個動詞是“拿”。來,讀一讀課文句子是誰拿?

生:(齊讀)小熊拿起紙船一看,樂壞了。

師:這里的“拿”是誰拿?

生:小熊。

師:我們剛才要求圈的是誰的動作?

生:松鼠。

師:我們要圈松鼠向小熊發出的友好動作,但這個“拿”是小熊做出的動作,算不算呢?

生:(齊)不算。

師:看來“拿”不是,接著第三個應該是什么呢?

生:漂。

師:“漂”是不是呀?“漂”是什么在漂?

生:紙船。

師:對,紙船漂啊漂。

生:放。

師:對,繼續說。

生:掛、寫。

師:這五個動作全部圈對了,請舉手向老師示意一下,我可是都圈對了呢!沒圈對也沒關系,課堂上出錯是正常的,要是都對了就不需要學習了。來,出錯的現在趕快改過來。

師:借助這五個動作,松鼠究竟做了哪五件事呢?比如“折”,他在折什么?

生:折紙船。

師:對,那放了什么?

生:放紙船。

師:那下一個放呢?

生:放松果。

師:對,那掛的是什么?

生:掛紙條。

師:寫的是什么?

生:祝你快樂。

師:“祝你快樂”這是一句祝福語,所以用三個字說,就是——

生:寫祝福。

師:連起來說一說。松鼠向小熊表示友好做了五件事,分別是——

生:折紙船、放紙船、放松果、掛紙條、寫祝福。

師:小松鼠做這五件事情的時候,是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呢?讓我們邊想象畫面,邊把這五件事情連起來,說一說松鼠當時是怎么做的。

生:松鼠先折了一只紙船,又找來一張紙,在上面寫上“祝你快樂”,然后把紙條掛在松果上,把松果放進紙船里,最后,他把紙船放進了小溪里。

師:說得真好!紙船就是這樣帶著松鼠的友情和祝福,漂哇漂,漂到小熊家門口的,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生:紙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門口。

師:是啊,這個字我們一起再讀。(出示“漂哇漂”詞卡)

師:你看,它是一下子就漂完的嗎?

生:(齊)不是。

師:那你應該怎么讀?

生:讀得長一點、久一點。

師:對,那我們一起再讀。

生:漂哇漂。

師:是呀,紙船就這樣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門口。(板書:漂哇漂)

師:你仔細看看這個“漂”字,是什么偏旁?

生:三點水。

師:說明它和什么有關?是在哪里漂的?

生:水里。

師:聰明!三點水是水上漂,我們一起讀兒歌。

生:三點水,水上漂。

師:我這里還有一個字,也讀“piāo”。誰也能像這樣來編一句兒歌呢?

生:風字旁,風上飄。

師:風上嗎?風應該在哪里?你來幫他改一改。

生:空中飄。

師:對了,一起讀一讀。

生:風字旁,空中飄。

師:生字我們讀懂了。如果這句話我這樣寫,你覺得漂的時間有什么變化?(出示)

紙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門口。

紙船漂到小熊家門口。

生:我覺得第一句漂的時間更長。

師:那你就讀出這種漂的時間很長的感覺。

(生朗讀句子)

師:讀得真好,我們像他一樣一起讀。

(生齊讀句子)

師:對呀,松鼠用了這些辦法想和小熊做朋友。那你整段話能讀好嗎?我們一起讀。

(師生齊讀)

師:接下來,我要請你繼續默讀第4、5自然段,還是要求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的默讀,讀好后,找出小熊向松鼠表示友好做了哪些事,用紅色“○”圈出都做了哪些動作,把表示動作的詞語圈出來。趕快去第4、5自然段里找找吧!

(生默讀課文)

師:來,誰來說一說,小熊向松鼠表示友好,他做了哪些事?你來說。

生:我圈出的第一個動作是“折”。

師:好,我們來看看小熊到底有沒有做“折”的動作呢?

生:沒有,因為課文說小熊想折一只紙船。

師:他是想折,說明他折了沒有?

生:沒有。

師:所以這個動作可不能圈,那應該圈什么呢?

生:扎、掛、寫。

師:小熊是做了三件事,正確的請舉手?。ㄉe手)非常好,有這么多同學都進步了,手放下,有錯誤的同學趕快改回來。

師:改好了,我們來看看他扎的是什么呀?用三個字連起來說,就是——

生:扎風箏。

師:第二件事情是——

生:掛草莓。

師:第三件事情是——

生:寫祝福。

師:對了,真聰明。三件事連起來說,小熊向松鼠表示友好,他做了三件事,分別是——

生:扎風箏、掛草莓、寫祝福。

師:對呀,風箏就是這樣帶著小熊的友情和祝福,飄哇飄,飄到了松鼠家門口,我們一起讀。

生:風箏飄哇飄,飄到了松鼠家門口。

四、字義辨析,語境運用,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師:真好,你看我們不僅懂了,還會用了。那小熊為什么不可以折一只紙船,而是要扎一只風箏送給松鼠呢?

生:因為課文中說了紙船不能漂到山上去。

師:對,你們有沒有關注到這一句話?我們一起讀。

(生齊讀句子)

師:小朋友,你看我這里就有一座山。你看我這有小熊,也有松鼠,誰能幫我把他們送到該去的地方,他們的家住在哪里呢?(師板畫一座山,生上臺擺放板貼。)

師:你從哪里知道小熊應該住山腳,而松鼠住山頂的呢?除了這一句話,課文哪個自然段很明確地告訴我們這個信息呢?

生:第1自然段。

師:沒錯,我們一起來讀第1自然段。

(生齊讀課文)

師:同學們,這就叫會讀書。讀到后面的內容還要會聯系前面的內容。所以現在我們知道松鼠住在哪兒?

生:山頂。

師:而小熊住在哪兒?

生:山腳。

師:如果我要繼續在這座山上畫畫,還應該畫什么呢?

生:一條河。

師:對了,一條河。就是這條河讓紙船從山頂漂到山腳,才讓松鼠和小熊成了一對好朋友??磥碚娴臅x書了,真了不起。

師:同學們,松鼠和小熊彼此之間都向對方表示了友好,那松鼠和小熊到底喜不喜歡對方送來的禮物呢?

生:(齊)喜歡。

師: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請你快速再去讀讀第1~6自然段,用“____”畫出相關語句。讀書就是這樣一遍又一遍,讀出新的感受。

(生畫)

師:好,你今天還沒發言過,你來說。

生:(讀)小熊拿起紙船一看,樂壞了。

生:(讀)松鼠一把抓住風箏的線一看,也樂壞了。

師:贊成的舉手,我畫的也是這兩句,從這兩句里面我看出來,他們真的很喜歡對方送的禮物。

(大部分學生舉手)

師:不錯,有錯誤的同學趕快改回來。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這兩個句子)

師:你們的朗讀沒讓我有這種感覺。的確,一開始我們可能還不太懂,因為這個“壞”字平時我們都認為是不好的意思,所以我去查了字典,發現字典里對“壞”有五種解釋,(出示,略)我讀一遍,你認為在這里應該是第幾種解釋?用手勢來表示你的答案。

(生出手勢“五”。第五種解釋是表示身體或精神受到某種影響而達到極不舒服的程度,有時只表示程度深。)

師:對,第五種,如果換一個字來說明他們的心情,那就是——

生:高興極了。

師:那你們的朗讀能讓我有這種“高興極了”的感覺嗎?剛才沒有,現在看看有沒有,齊讀。

(生帶著理解讀句子,讀出了“樂壞了”的感覺。)

師:你看,他讀的時候臉上還帶著笑容,真是樂壞了?,F在我們都知道了,這里的“樂壞了”就是“高興極了”的意思,你樂壞了的時候一定會做動作、會有語言的。那如果現在你就是松鼠和小熊,想象一下,樂壞了的小熊和松鼠又會樂得怎么樣呢?

生:小熊拿起紙船一看,樂得跳起來。

師:真好,這只小熊一說,我就能想象出小熊高興得跳起來、蹦起來的樣子。

生:松鼠一把抓住風箏的線一看,也樂得一蹦三尺高。

師:對呀,這就是動腦筋在讀書。來,對你的同桌說一說他們樂得會怎么樣吧。

師:你看,讀書就這樣讀著讀著把自己也讀進去了,仿佛我們就是小熊和松鼠了呢!

五、觀察比較,練寫漢字,提升寫字能力

出示本課左右結構的字,讓學生先觀察,發現左右結構漢字的基本規律,再抓住部件和部件之間的結構關系,指導重點筆畫的穿插和聯結,寫好漢字。

師:是的,風箏和紙船就這樣讓他倆成為了好朋友,可是后來他們又吵架了,那紙船和風箏又是如何讓他倆和好的呢?這個問題留到下一節課再來學習。

教學評析

現場聆聽了曹愛衛老師執教的《紙船和風箏》一課,記得在沙龍環節,我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就是“這才是第一學段閱讀教學該有的樣子”。第一學段,就應當扎扎實實地指導學生識字寫字,就應該引導學生把話說得清清楚楚,學語文,就應當帶領學生聚焦字詞句,從理解走向運用,不斷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給方法,及時鞏固,有效猜讀?!都埓惋L箏》是一篇沒有注音的課文,學生在閱讀時不能借助拼音來識字,而需要猜讀,這一課的課后題也明確寫道“猜猜下面加點字的讀音”,可見,教學這一課,我們要引導學生學習猜讀識字的方法。

其實,猜讀也是一種不錯的識字方法,也要講究科學性。要想猜讀得準確,就必須做到有方法,有依據,絕不能隨意地、盲目地猜測。曹老師在教學中先做“抓取”的動作,讓學生猜是課件中的哪一個加點字。當學生給出答案時,她繼續追問是怎么猜出來的,這樣學生不僅認識了這個字,還掌握了猜讀的方法:可以借助形旁或聲旁的特點來有理有據地猜測。掌握了方法,曹老師組織學生進行了及時的練習,“扎、折、愿、箏”等生字的猜讀,不僅幫助學生鞏固了猜讀這一識字方法,也讓學生體驗到了猜讀識字的成就感。猜讀的方法是多樣的,曹老師結合“哭、鼠、幸”等字的教學,教給了學生結合字形特點聯系生活猜讀、根據字形特點展開聯想猜讀、聯系語境猜讀等識字方法。

提供支架,層層推進,講好故事?!都埓惋L箏》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童話故事,松鼠和小熊用紙船和風箏給彼此帶去問候和祝福,成了朋友,后來因為一點兒小事吵架,他們鬧出了矛盾,最終又用紙船和風箏修補“裂縫”,重歸于好。這樣的情節與學生的生活十分接近,學生很容易感同身受。因此,在教學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講述故事,“借助提示講故事”正好也是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點。不過,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講,講好故事并不那么簡單,并不是教師發一道指令,學生就能講好故事的。曹老師為學生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支架,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后,曹老師請學生講一講課文圍繞紙船和風箏講了一件什么事。提出要求的同時,她給出了三張圖以及對應的提示語,這一學習支架非常有效,成功地化難為易,學生以此為依據,講述得非常清楚。

教學中,曹老師還引導學生詳細講述了松鼠向小熊表示友好做的事情,要講述這些內容并不容易,不過,在課堂上,學生卻說得清清楚楚,這源于曹老師層層推進的教學設計。曹老師先請學生圈出松鼠做動作的詞語,然后引導學生借助這些動作,說出松鼠做的五件事,最后再把五件事連起來,這樣講述就變得水到渠成了。

鏈接生活,創設情境,落實表達。這一課的教學中,曹老師不僅關注詞語的理解,朗讀的指導,還非常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她引導學生從理解走向運用,貫通生活與課堂,讓語言運用既扎實又靈動。

課堂上,曹老師先請學生思考問題“小熊和松鼠喜歡對方送來的禮物嗎?”,從而引導學生關注重點句“小熊拿起紙船一看,樂壞了”和“松鼠一把抓住風箏的線一看,也樂壞了”。這兩句話都用到了“壞”字,怎么理解這個字的意思呢?曹老師出示了字典中的幾種解釋,培養學生借助工具書理解字義的習慣。當學生借助字典理解了字義后,曹老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作者是用“樂壞了”來表達小熊和松鼠的心情的,如果要換一個詞,我們可以怎么說?曹老師并沒有停留在換詞表達的層面上,她進一步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進行思考:你樂壞了時一定會做動作,如果現在你就是松鼠和小熊,想象一下,樂壞了的小熊和松鼠又會樂得怎么樣呢?鏈接生活經驗,進入角色思考,學生很快就有了自己的表達“樂得跳起來”“樂得一蹦三尺高”。從理解走向運用,從簡單的換詞表達到聯系生活自主表達,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作者單位:浙江杭州市安吉路教育集團新天地實驗學校/陜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責任編輯 張 茹

猜你喜歡
紙船小熊松鼠
紙船
小松鼠
松鼠
小熊
松鼠
松鼠
紙船
可愛的小熊
探秘“紙船承重”
紙船湖面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