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監控與平臺經濟中的勞動控制

2024-04-13 23:15謝小芹
理論學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規訓騎手勞動

謝小芹

(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0)

一、引言

馬克思認為“時間的原子就是利潤的要素”,因而在傳統工業經濟時代,工人的“勞動時間”是資本家控制、剝削工人剩余價值的一個重要元素,勞資雙方圍繞勞動時間的量、質和靈活性展開了博弈(1)鄭作彧:《社會的時間:形成、變遷與問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6—20頁。。進入信息經濟時代,資方的勞動控制發生了戰略性的轉變。云計算、人工智能、5G和邊緣技術等新型數字技術因其攜帶的巨大優勢不斷滲透到各行各業,為平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技術密鑰,也創造了平臺對勞動者的新型技術控制手段,包括多主體監控、虛假時間自由(2)李勝藍、江立華:《新型勞動時間控制與虛假自由——外賣騎手的勞動過程研究》,《社會學研究》2020年第6期。和“接單游戲”(3)鄧智平:《“接單游戲”與平臺經濟中的勞動實踐——以外賣騎手為例》,《求索》2021年第3期。等。

現實生活中,新型數字技術導致的各種問題屢見不鮮。例如近年來各大互聯網平臺憑借技術壟斷地位,追蹤、記錄和分析用戶的瀏覽、消費、點擊等行為所導致的“大數據殺熟”、用戶畫像和個性化推薦,以及現實中各互聯網平臺勞動者發生的勞動權益糾紛、猝死、交通事故等。顯然,互聯網平臺的技術霸權地位和用戶、勞動者的權益脆弱地位之間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為諸多學者重新反思信息經濟時代互聯網平臺勞工控制問題打開了一扇大門。目前學界關于勞工控制的研究主要有兩條路徑:一是傳統工業時代馬克思一派的勞動控制分析框架,這類研究啟發人們關注勞動控制,但無法囊括信息經濟時代新型數字技術構造的復雜、微觀的控制過程和機制;二是信息經濟時代的勞動控制研究,這類研究忽視了平臺和技術的無孔不入和細致入微,無法展現平臺和技術對數字勞工追蹤、監視和控制的精密過程。

正是由于新型數字技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嚴重阻礙的同時,關于互聯網平臺利用新型數字技術對勞動者實施數字監控和勞動控制的研究又處于“天女散花”的狀態,當下有必要對平臺公司數字勞工的勞動過程進行全面解析,以此來廓清現實場景中互聯網平臺驅動的數字監控和勞動控制的形成過程及復雜機制。本文以外賣平臺為證據來源,借鑒??碌娜俺ㄒ曋髁x理論,力圖構建新型數字技術助推超級全景敞視主義新理論框架,全方位揭示平臺數字監控和勞動控制的復雜過程和深刻機制。

二、勞動過程理論中的技術控制

(一)工業經濟與工廠工人的勞動控制

關于勞動過程的研究最早要追溯到工業時代的馬克思,他通過分析資方如何榨取工人剩余價值,第一次將勞動過程的分析置于真正的科學基礎之上。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也是勞資雙方圍繞時間權力開展爭奪的過程(4)鄭作彧:《社會的時間:形成、變遷與問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34頁。。在資本主義早期,資方和工人抗爭的焦點為標準工業化時間結構下的工作日時長。資方希望無限度地延長工作時間以生產更多的絕對剩余價值,開發出日工和夜工的換班制度,并試圖“零敲碎打地偷竊”工人的吃飯時間和休息時間(5)[德]卡爾·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7頁。。其結果是工人不堪重負、勞資矛盾激化,罷工運動時有發生,國家為調和階級矛盾(6)Brody, D.Time and Work During Early American Industrialism. Labor History, 1989(1).以法律形式將工作時長限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進入到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勞動時間量的爭奪趨于穩定,貪婪的資本家則致力于提升勞動的內含量,凸顯勞動時間質的意義(7)李勝藍、江立華:《新型勞動時間控制與虛假自由——外賣騎手的勞動過程研究》,《社會學研究》2020年第6期。。具體表現為,以先進生產力提升勞動效率來獲取更多相對剩余價值的同時,采用科學管理方式將勞動過程的控制權轉移到部門經理手中,并對工人進行精準化的控制,即以時間節點細化勞動過程,實現單位時間內快節奏、高強度的標準化生產,進而為資本創造更多的剩余價值,而工人則被迫提升單位時間內的勞動強度和緊張程度(8)[美]哈里·布雷弗曼:《勞動與資本壟斷:二十世紀中勞動的退化》,方生、朱基俊、吳憶萱、陳衛、張其駢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第42—54、124、172頁。??茖W管理導致勞動過程實現了“概念”和“執行”相分離、勞動者的手和腦相對立,“工人只起齒輪和杠桿的作用”(9)[美]哈里·布雷弗曼:《勞動與資本壟斷:二十世紀中勞動的退化》,方生、朱基俊、吳憶萱、陳衛、張其駢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第42—54、124、172頁。。除管理方法和勞動組織對工人進行控制之外,科學技術也對工人予以勞動控制?!皺C器的本性以及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就是沒有必要再讓直接操縱機器的人具有對機器的控制力”(10)[美]哈里·布雷弗曼:《勞動與資本壟斷:二十世紀中勞動的退化》,方生、朱基俊、吳憶萱、陳衛、張其駢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第42—54、124、172頁。,因為人不僅喪失了對機器的控制力,甚至“淪落”為機器的控制對象?!坝嬎銠C向工人發布操作指令,收到反饋信息后,再發布下一道操作指令?!嬎銠C逐步控制了工作的全部流程”(11)Edwards, R.Contested Terra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orkplac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9, p.123.??梢?科學技術專制控制下工人的工藝知識和勞動的控制權被剝奪了,控制系統的結構化也消解了工人的反抗意愿。

隨著國家對勞動過程的干預,工人重獲對機器的控制,工人的自主性得以提升,但仍難以抵抗科學技術的控制霸權。正如布洛維所言:“游戲成為獲得相對滿意,或者馬爾庫塞所稱的壓抑滿足的一部分?!@種需要的滿足不僅再生產了‘自發的奴役’(同意),也產生了更多的物質財富”(12)[美]邁克爾·布若威:《制造同意——壟斷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變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版,第89頁。。簡言之,在工業化時代,資方通過深化勞動分工、迭代科學技術和革新組織技術,以技術和組織的雙重控制實現勞動從屬和勞動規訓,而勞動參與的“同意制造”則促進資方對勞動主體性的裹挾和馴服。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對人們生產、生活等各方面產生顛覆性創設,那么在新一輪技術變遷中依托虛擬生產網絡的數字資本主義生產(13)黃再勝:《算法控制、“自我剝削”與數字勞動的時空修復——數字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LPT研究》,《教學與研究》2022年第11期。又以怎樣的方式對勞動過程施展控制呢?

(二)數字經濟與數字勞工的控制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來臨,算法、人工智能等新型數字技術不斷向各個領域蔓延。近年來,Uber、滴滴和美團等基于新型數字技術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迅速發展,吸引了大批勞動力就業(14)王文珍、李文靜:《平臺經濟發展對我國勞動關系的影響》,《中國勞動》2017年第1期。。相較于工業經濟,互聯網時代的大量勞動不再拘泥于傳統的工廠物理空間,開始“走出”具有明顯邊界的生產場所(15)Vallas, S. &Schor, J. B. What Do Platforms Dos? Understanding the Gig econom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020(1).,高度依賴媒介技術、受雇于數字資本,形成了一種依托于媒介技術的混合型勞動形態——數字勞動(16)吳鼎銘、胡騫:《數字勞動的時間規訓:論互聯網平臺的資本運作邏輯》,《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1期。?;由缃幻襟w上的內容生產者和消費者、信息分享平臺的新聞生產者和閱讀者,以及依附于數字平臺的網約車司機、外賣騎手、快遞員、網絡主播、游戲陪玩家等等均是數字勞工。不同于工廠中定時上下班的勞動制度,平臺經濟下數字勞工能夠自行掌握工作時間,更加符合受現代化的個體主義影響的新生代群體對勞動時間自由的向往和“為自己而活”的價值導向(17)[德]貝克·烏爾里希:《個體化》,李榮山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3—23頁。。餓了么App最新發布的《2020藍騎士調研報告》顯示,超過80%的此前從事工廠工人、公司職員、個體等職業的勞動者之所以轉行送外賣,都是被該行業自由的工作時間所吸引(18)李勝藍、江立華:《新型勞動時間控制與虛假自由——外賣騎手的勞動過程研究》,《社會學研究》2020年第6期。。但靈活意味著自由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不可否認,新型數字技術在為國家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勁技術支撐的同時,也可能成為反噬人類的毒藥(19)顧學文:《技術是解藥,也是毒藥》,《解放日報》2018年4月27日。。具體而言,一方面,由于資本權力的壟斷性,互聯網平臺經過激烈競爭后往往會形成一兩家平臺獨大的現象,從而使平臺成為虛擬的壟斷資本家(20)Kenney, M. &John Zysman. The Rise of the Platform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3).。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往往對互聯網平臺的依賴性非常強,處于弱勢地位(21)Tone, K. V. W. Unions in the Precarious Economy. The American Prospect, 2017(1).,而且過多勞動力的加入導致競爭越發激烈,工人只能通過延長勞動時間來維持工作(22)Stanford, J. The Resurgence of Gig Work: 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The Economic and Labour Relations Review, 2017(3).。另一方面,賦予勞動者以工作時間的靈活性并不意味著資本主動出讓了勞動時間的控制權,相反,資本會以此換取勞動者對平臺和平臺規則的主動認同。也就是說,對于互聯網平臺的勞動者而言,靈活和自由事實上只是掩蓋在剝削表面的外殼,一種新型且更為嚴密和精細的勞動控制策略已在無形中支配著勞動者。與此同時,資本的“高壓管制”和勞動者的“多維反抗”在信息經濟時代也從未停歇。因資本剝削本性的驅使,平臺竭盡所能地對數字勞工實施強制性管控。平臺可以借助技術手段對數字勞工的勞動過程實施嚴密的記錄和監控(23)李勝藍、江立華:《新型勞動時間控制與虛假自由——外賣騎手的勞動過程研究》,《社會學研究》2020年第6期。,根據行業特性設置新的工作機制和時間規則,引導數字勞工甘愿臣服于平臺和技術的規訓。平臺公司一方面通過控制權的重新賦予和分配模糊數字勞工的視線,借助平臺系統的信息收集和處理反作用于數字勞工,實現勞動秩序,另一方面則通過制定極具競爭性的定價體系和獎懲制度,以及宣揚自由、平等的工作理念等措施為勞動者打造開放、自由的工作環境,讓數字勞工自以為掌握了勞動時間的選擇權,但實際上卻無時無刻不處于資方織就的全景實時監視網絡之中。伴隨著監視中消費者的加入,數字勞工的勞動強度進一步加劇,其最終獲得的僅僅是“受控的自由”和“有限的行動”,一切不過是資本操縱的游戲罷了(24)陳龍:《“數字控制”下的勞動秩序——外賣騎手的勞動控制研究》,《社會學研究》2020年第6期。。但數字勞工并非總是被動的接受者,面對新型數字技術和平臺壟斷的巨大壓力,他們也會采取“游擊式”反抗,比如通過合理利用規則、主動合作和抗爭、自主選擇送餐路線和順序、搭建“小分隊”等方式來減少平臺的控制(25)莊家熾:《資本監管與工人勞動自主性——以快遞工人勞動過程為例》,《社會發展研究》2019年第2期。,采取“借力打力”的方式盡量使抑制性環境因素外化(26)莊家熾:《資本監管與工人勞動自主性——以快遞工人勞動過程為例》,《社會發展研究》2019年第2期。等。

可見,無論是工業經濟還是平臺經濟背景下,勞動過程理論中的技術控制都遵循“資本壓制和勞工反抗”并存的思路。數字勞工控制更是揭示出平臺是如何聯合新型數字技術監視數字勞動以及使普通用戶勞工化的過程,展現了數字勞工在“被勞工化”的過程中產生的反抗,但關于平臺和技術對數字勞工進行追蹤、監視和控制的精密過程尚不清晰。本文試圖跳出眾多學者關于數字勞工的勞動過程分析框架,借鑒??碌娜俺ㄒ曋髁x,以更微觀、精細的視角全面剖析平臺數字勞工的勞動過程,合并、重組信息經濟時代的新技術要素,構建出大數據助推的超級全景敞視主義的新理論框架,來揭示數字監控的過程及機制,從平臺驅動、新技術和數字勞工三個維度呈現新型數字監控系統的實施過程和運轉方式。

三、大數據助推超級全景敞視主義的基本內涵

(一)理論支撐:全景敞視主義

全景敞視主義(27)[法]米歇爾·???《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劉北辰、楊遠嬰譯,北京:三聯書店,2013年版,第171—179、224頁。由法國哲學家米歇爾·??略谄渲鳌兑幱柵c懲罰》中提出,其背后的物理建筑模型是邊沁的全景敞視監獄。在??碌难壑?全景敞視監獄是一個大型的權力施展舞臺,舞臺上各種度量、檢查和矯正他人的權力、技術和制度的實施,使所有人都處于被監視和被規訓的狀態。??抡J為,現代權力是一種內在的權力規訓機制,這種機制憑借“空間隔離、不在場的監視、隱蔽的凝視”等一整套微觀權力機制和戰略安排,結束了古典時代“鮮血淋漓”的殺人劇場舞臺,取而代之的是以一種精心設計的命令、符號和指令等現代微觀權力話語體系,悄無聲息地滲透進被迫客體化的對象的生產和生活中,使散落在社會角落看似自由的人被迫受到現代權力組織的牽絆,利用各種強制和非強制的手段對客體進行操練,并通過一系列儀式化檢查來彰顯客體的被征服狀態以及被征服者的對象化,打造出權力規訓下的監視型全景敞視社會。

在??碌难壑?規訓是一種要把人類潛在力量最大程度提取出來,同時馴服、控制這股力量的新管理技術。它的實施有三個階段:首先,層級監視通過層層遞進的安排對關系網絡中的主體產生監視和威懾的感覺;其次,通過制定標準化規則和操練使規訓主體的身體和頭腦變得更加有用,逐步達到標準化要求;最后,通過各種獎懲機制對規訓對象進行檢查??梢?規訓技術正是利用層級監視、規范化裁決和檢查這三種精密馴服技巧,將權力對象進行等級劃分、行為控制以及高效率的重構,來達到清除原有知識、嚴密控制客體的時間和行為,以及在強化身體和精神的同時使其馴服于精密規訓機制的目的。經過嚴密的二次重構和監視,就在被規訓者身上形成了一種有意識的和持續的可見狀態,使權力如同懸在人們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看不見而又無處不在。也正如??滤?“全景敞視主義是一種虛構的關系自動產生出的一種真實的征服”(28)[法]米歇爾·???《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劉北辰、楊遠嬰譯,北京:三聯書店,2013年版,第171—179、224頁。。??碌臋嗔ξ⒖s模式在后來的國家和社會機構中都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他也經常將工業技術、化學工業、蒸汽機、顯微鏡、望遠鏡等現代技術領域或手段作為隱喻來分析監視、懲罰等規訓技術。這表明,現代技術在某種意義上就是規訓技術,而且本文所要分析的微觀技術與??略谌俺ㄒ曋髁x中創造的微觀政治哲學具有共通之處,其共同點在于都將目光瞄準于現實場景中各種細致入微的權力如何發揮作用。因此,本文基于??碌娜俺ㄒ曋髁x理論視角來剖析新型數字技術是如何對人類行為進行監視和規訓是適用的。

(二)理論框架:大數據助推的超級全景敞視主義

進入信息經濟時代,5G、人工智能和邊緣技術等新一代數字技術創造了大批以互聯網為支撐的平臺企業。在企業的運轉過程中,調動多種技術手段,協調多方利益,整合多源流數據資源,精準分析、多方發力,構建起大數據助推的超級全景敞視主義。具體來說,平臺企業根深蒂固的資本性質驅使其運用技術手段在提供服務的面目遮掩下,將社會多元復雜主體吸納至其打造的新型數字化監控系統中。系統中的平臺、新數字技術各司其職,平臺負責發布指令、全流程把握,各種智能技術和設備搭建起平臺收集監控對象信息的中間橋梁,負責從數據生成到數據轉化的全鏈條數據生產流程,運用復雜、多元的生物和非生物節點,對活躍于二維空間的監控目標實施多維立體追蹤。最終,以數字平臺為驅動,以新型數字技術為手段,以追蹤監控對象為目標,借助物理世界多元主體,結成多維空間的全流程、全鏈條和立體式的新型數字監控系統,并借助復雜追蹤監控機制觸發式的網狀監視—流水線式的操練—“填鴨式”的檢查,將這一監控系統作用于全社會(如圖1所示)。

四、平臺經濟中勞動控制的實踐運作

“重返生產的隱蔽之處,將被遮蔽了的勞動過程和生產場景暴露在研究者的視野之下,是勞工研究的題中之義?!?29)聞翔、周瀟:《西方勞動過程理論與中國經驗:一個批判性的評述》,《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第3期。不同平臺的勞動控制方式差異巨大,本文擬以外賣平臺為證據來源,深度剖析大數據時代互聯網外賣平臺的行為追蹤過程和機制。外賣作為“互聯網+”餐飲行業的典型代表,憑借不斷提升的算法調控和計算能力,號令成千上萬的騎手秉持“準時、高效”的服務宗旨和原則,為顧客提供高效便捷的配送服務。其實,從騎手注冊成功之后,他們的身體和思想就已經不受本人控制了。當其下載、注冊成為騎手,平臺內部就會要求其打開GPS定位,否則無法接單,而為了提高騎手定位的精準度,系統后臺會要求騎手允許后臺隨時隨地地收集騎手的位置信息和數據。騎手配送外賣需提前準備電動車、帶有精準定位和語音通話等功能的頭盔、耳機和手機等IoT智能設備,然后根據系統的派單進行點對點的配送,用戶和商家則通過加入外賣應用程序享受騎手提供的配送服務??傊?騎手的整個送餐過程,復雜多元的場景變化和跳躍以及訂單配送的高時效、高精準,強迫騎手必須依靠各種IoT硬件設施設備、邊緣計算情景感知技術和智能平臺服務等各種大數據行為追蹤技術的支持(詳見圖2)。

(一)觸發式的網狀監視

傳統工廠的層級制因不公平、低效率等問題觸發了扁平化管理的誕生。扁平化管理通過減少管理層次、增加管理幅度、裁減冗員來建立一種緊湊的橫向組織,以達到使組織變得靈活、敏捷、富有柔性和創造性的目的。進入信息經濟時代后,層級制開始卷土重來,但原始層級制并沒有考慮到外賣騎手工作的高流動性、遠距離和長時間不在崗等特殊性,從而導致層級監視效能盡數喪失。而平臺經濟以新型數字技術裹挾平臺層級制,伙同社會多元主體布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監視網絡,則更為嚴密且精細。這種“電子全景監控”以全景化的監視過程和擴大化的監視主體,便利了數字資本主義的勞動控制。

就全景化的監視過程而言,“用數據說話,憑數據決策”是平臺經濟中勞動控制的核心原則?,F實中,推行“輕資產”運營模式的數字資本卻不惜成本,大規模進行智能監測設備的投資與更新(30)黃再勝:《算法控制、“自我剝削”與數字勞動的時空修復——數字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LPT研究》,《教學與研究》2022年第11期。。通過帶有藍牙和GPS定位的智能手機、傳感器、錄音設備、智能穿戴設備等的密集布置,實時監測數字勞動者的一言一行,同時也將數字勞動者納入大數據行為追蹤技術織就的一個網狀鏈條中。其他數字勞動者、路人、平臺、可穿戴物理設備等則形成了一個網狀監視聯盟,分布在數字勞動者周圍,構成一個個監視節點,處于不同節點的監視系統一觸即發并且一發百通。平臺經濟中的勞動控制擺脫了物理空間的束縛,勞動者逃離了工業經濟中工頭監視的目光,但難逃資本對其勞動過程的控制與監視?!半娮尤氨O控”不僅是全方位、實時的,并且實現了資本意愿對勞動過程的動態調整,勞動過程的控制權被牢牢掌握在資本手中。

就擴大化的監視主體而言,全景化的監控過程中數據的實時監控和記錄為擴大監控主體提供了可能。傳統工業經濟中,監視主體較為單一,且消費者被隔絕在產品的生產、運輸等過程之外,而作為平臺經濟下的服務行業,推崇顧客至上的外賣平臺想方設法地來滿足顧客的多樣化需要,提升顧客的消費體驗。除了盡可能準時而快速地送達訂單外,騎手勞動過程透明化可以使訂單的配送變成一項可預期的服務,并有效地增強消費者對訂單的掌控度(31)李勝藍、江立華:《新型勞動時間控制與虛假自由——外賣騎手的勞動過程研究》,《社會學研究》2020年第6期。。因此,平臺主動將訂單的實時動態通過App分享給顧客,以便顧客能夠知曉騎手的送餐軌跡。這一過程加劇了騎手的時間壓力,因為消費者掌握騎手服務質量的評價權,勞動過程中的些許拖延就可能收到來自消費者的差評甚至投訴,從而以表層的消費者與勞動者沖突遮蓋了真正的勞資矛盾。此外,標志性的外在穿戴通過在騎手和其他社會人員之間營造一種身份落差和階級感,對騎手形成了社會性凝視,如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一般均會要求騎手上班必須穿戴公司發放的工作服和頭盔?,F實中,《50分鐘送達五單》《違反交通規則6次》《困在系統里的騎手》等文章被各大熱門媒體用吸人眼球的標題爭相報道;嚴格的配送時間、“智障”的智能派單系統、爆單等“意外”的出現常常使騎手們防不勝防,導致“闖紅燈”“逆行”“經常出交通事故”等高危詞匯成為騎手的社會符號,打斷了他們的高效配送;馬路上的交警、商廈和寫字樓的工作人員、小區的保安、路上的行人都把目光聚集在騎手身上,隨時準備“活捉”騎手,使外賣騎手“裸奔”在大眾的眼光中。在如此緊張、具有壓迫性的社會性凝視下,外賣騎手必須全神貫注自己的配送行為以免受到懲罰,而手機不斷傳來的線上提示音、不時的與社會性目光的對視甚至會給疲于奔命的騎手心中打上“低人一等”“自我懲罰”“自我凝視”的烙印。由此可以看出,騎手身上的各種標志性標簽和符號不僅賦予社會上的各種生命體和非生命體歧視騎手的權利,造成他們能夠被社會上的任何人、任何物體“教育”“懲罰”“命令”,并且騎手作為一種流動性的存在,也臣服于平臺、資本和技術。同時互聯網平臺又將規則以十分隱匿的方式不斷地將商家、用戶和街邊行人吸納進平臺打造的數字監控系統中,喚醒人類的懷疑、歧視和仇恨,摧毀人類之間最基本的尊重和信任。

由此可以看出,這種基于LBS和定位的行為追蹤技術找尋并監視的權力,使個人行動被置于脈絡清晰、有跡可循的LBS網狀圖中,人們可以借助大數據行為追蹤技術輕易地把握空間之間的信息流動和點與點之間的結構關系。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大數據時代的規訓實質上就體現為空間的透明化、可視化和公開化,其將原本盲目、黑暗的空間推向公共領域,借助騎手及其穿戴的IoT傳感工具對社會多元主體進行規訓,將社會多元主體改造為資本操練、懲罰、命令的對象,完成了從身體的物理規訓到心理的實際懲罰。在這個層面,大數據行為追蹤技術實際上已經遠遠地超出了物理學和地理學的范疇,而且構造了一個技術可以隨意進入、沒有邊界和盡情施展的監獄建筑模型。這種技術話語通過可視化和行為追蹤,達到了對騎手和全社會規訓的目的。

(二)流水線式的操練

互聯網外賣平臺首先通過對騎手的身體和心理進行雙重凝望和監視,在騎手身上造成一種社會性監視的威懾和鎮壓,為其運用自制標準對騎手進行改造奠定了基礎。這一步是使騎手變得馴服、聽話的關鍵。而在使騎手馴服于互聯網平臺的控制下之后,下一步則是需要思考如何使騎手變得更加“有用”。騎手在經過技術的馴服之后,變得溫順和無可抵抗,達到了??驴谥小芭f知識的清除”的效果,而下一階段就是要給騎手傳授新知識,使騎手能夠“為平臺、為技術所用”。

外賣騎手的招聘流程很簡單,只需對騎手進行一輪簡單面試即可。一般來說,只要應聘者同時滿足身體健康、會騎電動車和熟練使用手機這三個條件,都不會失敗。但簡單的招聘條件其實并不能完全滿足專送站點的工作需求,站點還要求每位新員工必須進行入職培訓。在員工培訓方面,員工入職后需要在App上進行較嚴格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App操作方式、工作流程和送餐服務的基本禮儀等送餐全流程需要用到的規則。新員工的站點規則培訓從騎手的意識形態著手,要求騎手按照站點的規則來進行配送,使騎手從心理上接受平臺規則的正當性和可執行性。外賣平臺的騎手App上專設有培訓中心,有8大類120余項技能培訓課程,針對在崗不同階段的騎手提供“新手入門”“規則流程”“安全專題”等學習板塊,用于工作必備、交通安全、生活指南和心理輔導等多方面的學習培訓。此外,站點為了提升業績和顧客滿意度,也設置了一系列游戲規則來激勵騎手努力送餐以達到平臺設置的游戲等級,比如某平臺就設置了“青銅”“白銀”“黑金”“王者”四個送餐標準,借助技術上傳的關于顧客評價、送餐準時率等行為追蹤大數據對騎手進行分類,使騎手不斷向平臺設置的標準邁進。除了設置騎手服務標準,系統還會借助GPS定位等技術規劃騎手的送餐路線、不斷強化算法規則,以“優化”配送時間和節約送餐成本。但平臺依據路程遠近來計算配送時間,忽視了商家出餐快慢、餐大餐小等因素,系統故障等突發事件也偶有發生,而這都會加劇騎手配送時間的不確定性。由此可見,平臺借助大數據行為追蹤技術對騎手的意識形態和行為進行非常嚴苛的標準化操練,一方面要求騎手學習基本理論知識、安全防護等規范性知識,另一方面卻又要求騎手絕對執行關乎企業經濟利益的交付要求,這反映出平臺企業敷衍的理論培訓根本無法制止騎手違反交通規則等行為的出現,其在實際配送中的嚴苛要求更是要求騎手的絕對服從。由此可以看出,平臺企業的“流水線式的操練”確實使騎手的身體和心理都得到了馴服,而且這種馴服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服從,而是擁護控制自己的上級和平臺,成為了為達到平臺設置標準而“不擇手段”的工具。

(三)“填鴨式”的檢查

由上述分析可知,互聯網平臺借助大數據行為追蹤技術,對騎手的身體和心理進行一種外在且和自我監視同時發揮作用的社會性監視,使騎手變得馴服、聽話。在騎手變得聽話后,緊接著就對其意識形態、言語和動作等進行嚴格流水線式的標準化操練,使得騎手在聽命于互聯網外賣平臺的同時愿意積極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去完成平臺設置的各種標準。而在經受規訓、操練后,還需要對騎手是否真正達到互聯網外賣平臺設置的各種標準進行“填鴨式”的檢查。

互聯網外賣平臺是一個網絡虛擬系統,但其背后的設計者是一群專家學者、公司主管等。在提高效率、增加產值等現代化理念下,他們共同參與設計出來的平臺系統往往太過于著眼于效率,而忽視了人文關懷,甚至他們在缺乏實踐經驗的情況下根據理想場景設置規則,用所謂的專業術語來表達各種現實生活中不切實際的規則和標準。一方面,這會導致受教育程度較低的騎手在理解紛繁復雜的規則方面感覺很吃力,導致平臺對騎手的“再造”純粹是一種“填鴨式”教學,平臺設置的各種規則實際是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平臺設置的各種近乎嚴苛、不切實際的規則和標準,是在其利益至上原則指導下罔顧騎手的生命安全來實現的。在田野調查中,W站點的某騎手清晰地記得:那是2019年12月的某一天,當他看到一則訂單的系統送達時間時,握著車把的手出汗了,兩公里30分鐘內送達!他在某市跑外賣兩年,此前相同距離最短的配送時間是32分鐘,但從那一天起,那兩分鐘不見了。騎手無法與系統和大數據對抗,為了保住飯碗,只能快馬加鞭。2021年2月,W站點的一位騎手為趕時間在非機動車道上超速,導致一位路人被撞倒并在搶救1個月之后不幸去世。2021年3月,另外一名外賣騎手因急著送餐,撞上路人致其成為植物人。一個月后,第三位騎手闖紅燈時撞上保時捷,右腿被當場撞飛。同月,另一個站點的騎手在機動車道上逆行被撞飛,在空中旋轉2圈后落地,造成全身多處骨折……類似的騎手違反交通規則造成的傷亡事故頻頻發生。據此前數據顯示,在2018年,成都交警7個月間查處騎手違法近萬次,事故196件,傷亡155人次,平均每天就有1名騎手因違法傷亡(32)李勝藍、江立華:《新型勞動時間控制與虛假自由——外賣騎手的勞動過程研究》,《社會學研究》2020年第6期。。平時送餐都這樣,如果碰到暴雨天氣、送餐高峰期,各種交通違規導致的傷亡事故數量更是激增。

然而這種罔顧騎手生命安全的規則設置仍然存在的依據是什么呢?2019年,在Arch Summit全球架構師峰會上,根據某團配送技術團隊資深算法專家介紹,從顧客下單的那一秒起,系統便開始根據騎手的順路性、位置、方向決定派哪一位騎手接單。訂單通常以3聯單或5聯單的形式派出。一個訂單有取餐和送餐兩個任務點。如果一位騎手背負5個訂單、10個任務點,系統會在11萬條路線規劃可能中完成萬單對萬人的秒級求解,規劃出最優配送方案。系統根據城市的地理路徑和騎手的行程追蹤大數據,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騎手提供最短、最快的送餐路徑規劃和方案,大數據和技術帶來的便利不可忽視,然而如此精心策劃的路線在與現實的碰撞中卻被擊個粉碎,除了理想化的各種配送規則、時間限制和雨雪等自然災害,系統內部的誤判、不精準等問題也時常發生。騎手群體因受教育程度低而一味遵從規劃路線,他們在系統設置的規則下上傳圖片、更新狀態、分享實時位置信息,然而平臺根據收集和存儲到的數據進行規劃的時候,往往會出現需要騎手“破墻而入”的現象。

互聯網外賣平臺應用大數據行為追蹤技術和龐大數據集合,對騎手的行為進行規范,對騎手的送餐路徑進行規劃,使所有騎手送餐騎行的大數據效用發揮到極致。但從上述分析不難看出,平臺不僅通過不切實際的規則對騎手進行“填鴨式”的教育,而且資本口中所謂的“大數據智能追蹤”在智能這一方面也還存在較大紕漏。在各種事故的背后,資本和平臺的觸角已經超出了自己設置的規則范圍,車禍、殘疾、死亡、失業、被歧視等一系列結果,都是因平臺裹挾各種數字技術對騎手進行規訓、操練和檢查導致的。這使得平臺能夠借由技術之手篩選、淘汰掉那些無法適應信息經濟時代各種數字規則的騎手,將他們甩在了社會和時代的背后,成為社會邊緣性群體。

五、結論與討論

數字經濟成為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其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成為了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的關鍵力量。本文借助??碌娜俺ㄒ曋髁x理論,對以平臺經濟驅動的大數據行為追蹤的過程和機制進行研究,總結出信息經濟時代大數據助推的超級全景敞視主義。

本文的理論貢獻在于構建了大數據助推的超級全景敞視主義理論框架,從而依托該理論框架分析了外賣平臺的運行機制。但亦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本文所構建的大數據助推的超級全景敞視主義是一種單向的、開放性有待提升的框架,尚未將影響構建超級全景敞視主義的外部因素,比如用戶需求、政府角色、社會數據文化等考慮在內;二是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和不同成熟水平的新型數字技術支撐的平臺規訓實踐,要求技術手段、運行過程和目標指向有所不同,因而由此得出的大數據助推的超級全景敞視主義理論框架的適用性還存在一定的限制。對此,未來應找尋更多可能的微觀視角,從各個維度對大數據時代互聯網平臺數字勞工的勞動過程進行細致、深刻的觀察和解釋。此外,本研究聚焦的是微觀層面的行為追蹤,而行為追蹤作為大數據監視的更低一級的單元,存在對更高一級的宏觀解釋力不足的弱勢。因此,后續研究可以此為基點探討微觀層面之間的鏈式傳導及其向宏觀結構轉化的動力機制,促使各研究層面和研究點統一起來,使信息經濟時代以新型數字技術為支撐的數字監控研究更為全面和深入。

猜你喜歡
規訓騎手勞動
騎手和星星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規訓與懲罰:雍正尊孔的帝王心術
上班在“狂奔”,保障似“裸奔”——“搶單”的騎手們常常要面對“拖單”的社保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暑期近萬名大學生兼職送外賣
關于實現規訓的發展性價值的思考
女騎手
熱愛勞動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