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兩篇文章獲第八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優秀作品

2024-04-14 04:15
中國攝影家 2024年3期
關鍵詞:塞罕壩文藝攝影

[資訊]

本刊兩篇文章獲第八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優秀作品

2024年1月16日,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以下簡稱“中國評協”)主辦,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中國文藝評論(北京大學)基地、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承辦的第八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推優發布典禮在北京大學舉行。

本屆推優活動作品經過推薦單位按名額推薦和中國評協會員自薦,共收到作品608件,其中著作59部、長評373篇、短評176篇。經過評委會初評、復評、終評,最終推選出優秀文藝評論著作5部、優秀文藝長評文章15篇、優秀文藝短評文章15篇。

2023年第6期本刊主編陽麗君撰寫的“卷首語”《AI語境下的攝影創作和批評》入選優秀文藝評論短評文章;2022年第8期邢千里撰寫的《光影臆想到主觀現實——概念歧義化考古與中國當代攝影淺論》入選優秀文藝評論長評文章。

“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推優活動涵蓋文學、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美術、攝影、書法、曲藝、雜技、民間文藝以及藝術學理論等領域,旨在推出優秀文藝評論作品,激勵文藝評論工作者,推進全國文藝評論創新和繁榮,促進文藝事業健康發展。推優活動每年舉辦一次,2016年以來已成功舉辦八屆。

ICP成立50周年收藏展,1845-2019

展覽地點:美國紐約國際攝影藝術中心

展覽時間:2024年1月24日至5月6日

作為紐約國際攝影藝術中心(以下簡稱“ICP”)成立50周年的序幕,展覽以探索構成攝影媒介歷史的發展歷程為主題,展示了ICP自1974年成立以來50多年的大量攝影收藏,包括羅伯特·卡帕、維吉、弗朗西斯科·斯卡維洛和格爾達·塔羅等知名藝術家的作品,以及本地作品和近期收藏,包括杰斯·T.杜根(Jess T. Dugan)、諾娜·福斯?。∟ona Faustine)、迪安娜·勞森(Deana Lawson)、保羅·帕吉·塞普亞(Paul Mpagi Sepuya)和徐冠宇的照片。此外還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966年拍攝的月球表面照片,以及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團體ACT UP、Gran Fury和fierce pussy的激進主義海報。展覽在慶祝攝影50年演變的同時,也展示了ICP收藏的深度和廣度。

編年史:20世紀攝影珍品

展覽地點:德國柏林攝影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4年2月15日至5月20日

展覽展出了皮諾收藏館(Pinault Collection)收藏的20世紀杰出攝影師們的作品,涵蓋肖像、時尚、靜物、建筑和新聞等類型,其中包括著名的康泰納仕檔案館(Condé Nast Archive)的作品,共250幅。這些作品的時間跨度為1910年至20世紀70年代末,這次攝影之旅按年代排列,從1910年康泰納仕接手出版Vogue雜志開始,展覽中最早的彩色圖片出自歐文·佩恩(Irving Penn,1917-2009)之手,拍攝于1952年,表明了從黑白時代到彩色時代的視覺演變,同時,展覽展出了20世紀音樂、藝術、體育和政治領域的偶像肖像?!熬幠晔贰钡恼褂[策略為觀眾提供了一個獨特視角,讓人們了解攝影舞臺起源、當代時尚潮流演變的同時,也反映了西方世界劇烈的社會變革。

布拉塞:巴黎之眼

展覽地點:意大利米蘭王宮

展覽地點:2024年2月23日至6月2日

展覽由米蘭王宮與布拉塞莊園(Estate Brassa?)合作舉辦,展覽展示了200多幅布拉塞(Brassa?,1899-1984)的作品,其中特別關注那些描繪法國首都及其生活的著名圖片。布拉塞是出生于匈牙利的巴黎人,他的作家朋友亨利·米勒(Henry Miller,1891-1980)將他定義為攝影界的“生活之眼”(the living eye)。從1924年開始,布拉塞參與了當時在巴黎掀起的文化熱潮,與超現實主義運動緊密相連,并與畢加索、達利和馬蒂斯等藝術家關系密切。他拍攝的關于巴黎生活的照片——從工人階級社區到具有象征意義的偉大紀念碑,從時尚界到他的藝術家朋友肖像,再到涂鴉和夜生活,已經成為公眾對巴黎的集體想象。

格雷戈里·哈珀恩:19個冬天/7個春天

展覽地點:美國羅徹斯特喬治·伊斯曼博物館

展覽時間:2023年9月16日至2024年3月3日

展覽講述了紐約州布法羅及其居民的生活,包括人類和動物的生活、建筑和景觀,所有這些都由格雷戈里·哈珀恩(Gregory Halpern)以動態的復雜性呈現。展覽描繪了時間的循環性質和季節更替,但哈珀恩的照片也記錄了歷史的視覺證據和當下生活的特殊性。哈珀恩在布法羅出生和長大,自2009年以來一直住在羅切斯特。過去20年來,他在19個冬天/7個春天拍攝了整個紐約州西部及其他地區的照片。他的實踐源于對世界仔細、廣泛的觀察以及對他所拍攝人物的敏感感知。這些照片和他們之間建立的關系也接近超現實、夢幻和神秘。通過哈珀恩的攝影,日?,F實的表象變得既不穩定又奇妙。

克勞迪婭·安杜哈爾:世界末日

展覽地點:德國漢堡堤壩之門美術館

展覽時間:2024年2月9日至8月11日

對克勞迪婭·安杜哈爾(Claudia Andujar)來說,攝影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是一種收獲與給予兼具的媒介。安杜哈爾于1931年出生于瑞士納沙泰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她移民美國,并于1955年移居巴西。在20世紀70年代,安杜哈爾獲得了約翰·西蒙·古根海姆基金會(John Simon Guggenheim Foundation)和FAPESP的資助,多次前往亞馬孫流域拍攝該地域規模最大土著之一亞諾瑪米人,并研究其文化。從1978至2000年,她曾在“支持亞諾瑪米委員會”(the Pro-Yanomami Commission,簡稱“CCPY”)工作,并協調了由巴西政府創建于1992年的亞馬孫亞諾馬米領土劃界運動。2008年,她被巴西文化部授予文化功勛勛章。2010年,她的出版物《馬卡多斯》(Marcados)獲卡塞爾攝影獎,2018年獲歌德獎。安杜哈爾將攝影視為藝術和政治的工具,作品以強烈的責任感為特征,用攝影踐行著保護亞諾瑪米人的承諾。

[出版]

《我拍長江七十年:曉莊攝影集1952-2022》

2023年10月,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曉莊、姚樂、干有成合著的《我拍長江七十年:曉莊攝影集1952-2022》。攝影集精選了300多幅照片,每幅都配以歷史學人的文字介紹,深度關注了1952年以來江蘇段長江治理與生態景觀、城市與工業、鄉村與農業、文化與藝術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向讀者呈現了這片江域之上人們的生活形態和社會風貌的變遷。以照片為窗口,攝影集凝聚了許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重要歷史瞬間,為讀者呈現了一個清晰、豐富的現代中國歷史畫卷,也呈現了攝影家曉莊的攝影記者職業生涯。曉莊,浙江奉化人,1933年生,中國第一批女攝影記者,現為江蘇省攝影家協會顧問。曾任第四屆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第四屆、第五屆江蘇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2006年被中國攝影家協會授予“突出貢獻攝影工作者”稱號。

《畫說塞罕壩》

2024年1月,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畫說塞罕壩》。該書由高俊虎撰文、攝影,從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三方面展開,通過塞罕壩機械林場的部分歷史圖片資料和反映塞罕壩生態美的攝影作品,圖文并茂地展現了塞罕壩生態興則文明興的發展歷程,再現了塞罕壩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生態風貌。1962年,林業部在科學考察的基礎上,決定將原由河北省和承德行署管理的大喚起、陰河、塞罕壩三個林場合并成立林業部直屬的塞罕壩機械林場。半個多世紀以來,三代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把“黃沙遮天日, 飛鳥無棲樹”的荒漠變成了擁有115萬畝森林的世界上面積最大人工林場,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

責任編輯/樊航利

猜你喜歡
塞罕壩文藝攝影
1942,文藝之春
奮戰在塞罕壩的農大人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藝高級感?
塞罕壩之歌
塞罕壩
□文藝范
塞罕壩點兵
WZW—bewell攝影月賽
最美的攝影
節日暢想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