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競賽型”教研助推體育教師專業成長

2024-04-14 18:20鄧繼剛程靜介潔
中國學校體育 2024年1期
關鍵詞:校級區級片區

鄧繼剛 程靜 介潔

在四川省第一屆中小學體育教師基本功大賽中,筆者所在的成都市新都區結合區域教研開展情況,按照省級、市級比賽要求和比賽項目設置,進行了校級、片區級、區級的層層選拔和培訓機制,積極組織選拔和訓練,不僅幫助參賽教師在此次省級比賽中取得佳績,也為新都區高效開展以賽促培、以賽代練的“競賽型”教研探索了有效路徑和方法。

一、以校級“競賽”為基礎,提升教師參與范圍和積極性

把“賽”的形式引入教研活動之中,首先要立足實際。新都區在完善教研體系,健全教研制度的基礎上,以各學校體育教研組為主開展一系列“競賽”活動,如優課評比、教案評比、說課PK、教學課件制作評比等,并協同分管領導及其他學科教師形成教研共同體,不斷升級體育教師的教學智慧,拓寬教學思維。既能激發體育教師參與競賽的積極性,又能發現在某一方面確有專長的、可培養的優秀教師。

校級“競賽型”教研每周開展1次,由2位教師先進行同課異構的片段課(各25分鐘)教學,隨后組內教師針對2位教師的教案分享15分鐘的教學心得與設計反思,進行說課PK,共評與改進,推選出校級“優勝者”。以往的教研活動往往由于缺乏領導重視和其他學科教師關注,導致體育教師積極性不高。加之體育教師數量少,承擔的教學及課外活動又多,沒有時間和精力主動鉆研學習。但“競賽”的形式激發了體育教師的競爭意識和期望值,“競賽”為體育教師搭建起了展現自身教學魅力的舞臺,無論是校級領導還是不同學科教師的關注度也隨之提升。

每名教師的專業發展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受個人成長及專業環境影響,不可能對所有教學內容以及專項技能都嫻熟掌握,而“競賽型”教研模式能通過相互觀摩、團隊研討,幫助教師補全各自的教學短板和不足。再通過自主的學習意識、內生動力需求和外部環境持續影響,促使教師在自身的專業知識、教學經驗逐漸積累,使專業技能逐漸嫻熟,專業情感得以健全。實踐證明,“以賽促培、以賽代練”的教研模式能加快新手型教師走向成熟型教師的過程,夯實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

二、以片區“競賽”為抓手,通過問題觸發思考明確標準

構建“競賽型”教研片區社群,通過片區協同競賽提高體育教師專業發展,不僅為區域整體教研提供了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片區師資水平的均衡,更為不同校際視角的體育特色分類發展提供了教學支架。筆者所在區域共58所小學、53所中學,共設小學、初中各4個片區;按不同運動項目特色又分為5個共同體(新都、大豐、斑竹園、新繁、木蘭),每個片區根據自身學校特色對不同課程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研討,更好地將學校特色與片區比賽要求融為一體,聚焦田徑類運動、體操類運動、球類運動、中華傳統體育類運動,指定年級和項目作為比賽內容。

片區教研以“競賽—問題—反思”為操作路徑,一般每月開展1次,包含教學設計競賽、課堂教學競賽、優秀論文案例評比、教學反思交流等活動。通常用4節課的時間,分小組開展。如,在片區教研活動中,先呈現片段課,隨后小組進行研討與重構,進行1節完整的教學課(40分鐘)的展示比拼。展示結束后,小組分享重構的設計初衷和實施情況,再通過PPT總結和呈現教學課中的問題。小組通過學習交流,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提升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片區教研中,每一名從校級競賽脫穎而出的教師,在教學課呈現問題的引領下展開研討和探索,反思以往教學,能更好地聚焦課堂,推動體育課堂轉型,促進每一位參與教師由知識和技能本位向素養和運用本位的轉變,營造教師發展“新生態”。

體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離不開對課程標準的精準把握,它為教師提供了“好”與“不好”的評判標準。如,《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教學建議中提出設計專項運動技能的大單元教學,表示“大單元教學既能使學生掌握所學項目的運動技能,又能加深學生對該項運動完整的體驗和理解”。在片區教研中,嘗試大單元教學計劃的撰寫和比賽,引導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充分體現大單元教學理念,準確把握學情,落實核心素養目標,以結構化的思維重組單元教學內容,精密構思每個課時的內容,并通過改造器材、創設情境、學科融合及項目化教學等方式,努力在片區“競賽”呈現出亮點。不僅如此,片區“競賽型”教研活動為每一位參與的教師提供評價標準和評價任務,引導教師抓住課堂中的細節,將賽課、看課、議課活動效果真正落到實處,提高片區“競賽型”教研的成效。

三、以區級“競賽”為引領,升級資源流轉模式

現行課程標準下的課堂轉型,是體育教師“提質升級”的關鍵期,要提高基礎教育階段體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就必須切實抓好體育教師專業發展,使教師的綜合素養、專業能力、創新能力等大大提高。為了讓教師發展機制更加科學高效,實現新時代教師隊伍的全方面發展,區級層面的“競賽型”教研以提質升級為前提,主要以現場展評課、教學設計大賽、專項技能比賽、教科研活動等形式展開,聚焦體育教師專業技能、教學基本功等,教研重點放在新課程改革與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上;教研難點放在現行課程標準理念與實踐的有效結合上;教研亮點放在教育教學方式與學生學習方式轉變上;教研特點放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教師自我提升上。

區級現場展評課是教師課堂教學的展示,每學期舉行1次。前期各片區通過學校體育教研組推薦進行賽課,片區觀摩教師通過觀察對課堂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等行為發表自己的觀點,授課教師與觀摩教師共同研討反思,優化課例,最終推出兩節片區優秀課例參加區級現場展示課;區體育中心組根據各片區上報的課例進行分類整理,不同內容的展示課劃分到不同展示組,中心組成員按內容劃分評課組,帶領各片區體育教研組長觀摩區級現場展示課,并根據教學效果給出改進建議,為體育教師提供常態課教學參考。

區級教學設計大賽主要由體育教研員和區中心組成員、各學校體育教研組長組成調研團隊,針對各區域教學情況確定教學設計主題,各學校教研組提供教學設計案例參評;中心組成員結合課程標準要求集體評選出優秀教學設計案例,并根據教學反饋進行修訂,形成優秀教學設計,在全區進行集中分享。

區級專項技能比賽以各片區特色為基礎,以田徑、體操、球類、中華傳統體育類項目為主,體育教師結合自身專項自主選擇,通過“校級比賽—片區比賽”層層選拔,最終在區級進行決賽,通過賽事形式提高教師專項技能,改善教師專業素質。

區級教科研活動以沙龍共話形式開展,通過營造輕松愉悅的教科研氛圍,給體育教師提供課題與論文交流的平臺,通過邀請專家指引,對基層體育教師在教科研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整體提升區域教師對教育科研工作的認識,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競賽型”教研的真實樣態引導體育教師“想明白”“說清楚”“改到位”,為高質量的體育課堂搭建“腳手架”,注重引導教師基于學生立場思考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和教學改進,以此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運用信息技術能力的提升,切實推動體育教師專業發展,從而更好服務學校體育教學質量提高。

猜你喜歡
校級區級片區
天津市總多項舉措推動“區級工會加強年”工作落地
保定市首家縣區級職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蓮池區揭牌
黃山學院校級重點學科簡介
——生態學
我校黨委榮獲“陜西省高校先進校級黨委”稱號
黃山學院校級重點學科簡介
——馬克思主義學科
片區綜合開發的投資模式探討
展望臨港新片區金融改革與創新
青島新片區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區地圖
推進報臺網深度融合 做強區級融媒體中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