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粳稻新品種鐵粳1712的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

2024-04-15 23:34李殿平
北方水稻 2024年1期
關鍵詞:特征特性栽培技術

摘? 要:鐵粳1712是鐵嶺市農業科學院以鐵粳9號為母本、遼星1號為父本進行有性雜交,后代材料經系譜法選擇育成的高產優質水稻新品種,于2022年通過遼寧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該品種高產、優質、抗稻瘟病,抗倒伏能力強,適應性好,生育期158 d左右,在遼寧省屬于中熟品種,適宜在沈陽以北中熟稻區種植。探討了鐵粳1712在種子播前處理、播種與插秧、肥料施用、水層管理、病蟲草害防治等方面的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關鍵詞:粳稻新品種;鐵粳1712;特征特性;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11.03?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6737(2024)01-0046-04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a New Japonica Rice Variety Tiegeng-1712

LI Dian-ping

(Tiel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ieling Liaoning 112616, China)

Abstract: Tiegeng-1712 is a new rice variety with high yield and good quality, which was bred by Tiel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ith Tiegeng-9 as female parent and Liaoxing-1 as male parent by sexual hybridization, and the progeny materials were selected by pedigree method. It was approved by Liaoning Crop Variety Approval Committee in 2022. This variety has high yield, good quality, strong rice blast resistance, strong lodging resistance and good adaptability, and its growth period is about 158 days. It belongs to medium-maturing rice variety in Liaoning Province and i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medium-maturing rice area north of Shenyang. The key points of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Tiegeng-1712 in seed pre-sowing treatment, sowing and transplanting, fertilizer application, water layer management, integra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s, insect pests and weed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New japonica rice variety; Tiegeng-1712;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粳稻已成為影響我國農產品市場穩定和通脹預期的重要因素[1],北方粳稻生產承載著國家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歷史重任[2]。近年來遼寧省水稻種植面積呈下降趨勢[3],為滿足市場消費需求,選育優質、穩產、綜合性狀好的水稻品種成為水稻育種工作者的重要任務[4]。鐵嶺市農業科學院育成的半直立大穗型水稻新品種鐵粳1712,株型理想,莖稈粗壯,抗倒伏能力強,抗病性好,兼具米質優、產量高等優良特性,適宜在遼寧省中熟稻區種植,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1? 親本來源及品種選育過程

鐵粳1712的母本為鐵嶺市農業科學院選育的優良品種鐵粳9號,父本為遼寧省水稻研究所選育的遼北主栽品種遼星1號。鐵粳1712繼承了母本的株型緊湊、抗倒穩產、適應性廣等特點,以及父本的結實率高、米質優、活稈成熟等優良特性。

鐵嶺市農業科學院2007年以鐵粳9號為母本、遼星1號為父本進行有性雜交。2008~2011年F1~F4代在鐵嶺市農業科學院試驗田按組合混合種植、秋季按組合混收;2012年春季F5代按組合單株插秧,秋季決選出9個單穴,每穴中選農藝性狀好的優穗6穗,下年每穗種1個單系;2013年單系單株插秧,秋季決選出979號單系進入下年院內預試;2014年院內預試,秋季決選出98號進入下年院內品比試驗,同時在開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用蒙古稻做自然誘發稻瘟病的抗性鑒定試驗,進行農藝性狀與抗病性的選擇,秋季決選兩地表現均優者(農藝性狀穩定、一致性高、抗性好);2015年、2016年參加院內品比試驗,同院預試一樣在開原做稻瘟病抗性鑒定;2017年、2018年參加遼寧省聯合品比試驗,定名為鐵1712;2019年參加遼寧省中熟組預備試驗,定名為鐵粳1712;2020年、2021年參加遼寧省水稻中熟組區域試驗,2021年參加遼寧省水稻中熟組生產試驗。2022年8月通過遼寧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遼審稻20220004。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農藝性狀

在遼寧省氣候條件下,鐵粳1712生育期158 d左右,屬粳型常規中熟水稻品種,需≥10 ℃積溫3 100~3 200 ℃。在遼北地區一般4月上中旬育苗,5月17~25日插秧,8月4日左右抽穗,9月下旬成熟,轉色好。

該品種發芽率高,秧苗健壯,根系發達;株高115.4 cm,株型緊束,受光姿態好,分蘗力中等,有效分蘗率高,平均17.3穗/穴,有效穗數28.8萬穗/667 m2;主莖15~16片葉,劍葉直立,葉色綠、葉上穗,后期群體透光率高,葉面積指數較大,光能利用率高;半直立大穗型,穗長17.3 cm,粒長5.2 mm左右,平均穗粒數155.1粒/穗,結實率82.5%,千粒重25.2 g,籽粒橢圓型,穎殼黃色,稀芒,無落粒,熟相好。

2.2? 稻米品質

經農業農村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測定,鐵粳1712糙米率82.9%、精米率75.8%、整精米率75.2%、粒長5.0 mm、籽粒長寬比1.8、堊白度2.3%、堊白粒率5%、透明度2級、堿消值7.0級、膠稠度70 mm、直鏈淀粉含量17.9%、蛋白質含量6.5%,米質優,主要指標達到部頒二級優質米標準。

2.3? 抗性表現

2020年、2021年經沈陽農業大學稻瘟病課題組鑒定,鐵粳1712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均為1.7,穗瘟損失率最高級1級,綜合評價為抗稻瘟病。田間無白葉枯病,紋枯病和稻曲病感染程度較輕。株高適中,功能葉片活力強,莖稈韌性強,抗倒伏能力強,活稈成熟不早衰,無倒伏現象發生。

3? 產量表現

3.1? 聯合品比試驗和預備試驗

2017年、2018年參加遼寧省聯合品比試驗,平均產量9 613.5 kg/hm2,比對照沈稻6號增產10.6%;2019年參加遼寧省中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產量10 609.5 kg/hm2,比對照沈稻6號增產10.5%,增產點比例100%。

3.2? 區域試驗

鐵粳1712在2020年和2021年遼寧省中熟組區域試驗中平均產量分別為9 966.0 kg/hm2和9 849.5 kg/hm2,比對照沈稻6號分別增產11.9%和12.9%(表1)。2 a區域試驗平均產量9 907.8 kg/hm2,比對照沈稻6號增產12.4%。

3.3? 生產試驗

鐵粳1712在2021年遼寧省中熟組生產試驗中平均產量9 643.3 kg/hm2,比對照沈稻6號增產11.0%,6個點次均表現為增產,其中沈陽農業大學和沈陽胡臺水稻研究所增產比例分別高達18.9%和22.4%。詳見表2。

4? 栽培管理要點

鐵粳1712具有產量高、增產潛力大等優點,在栽培管理上應注意培育壯秧、適時插秧、合理配方施肥、科學管水、做好病蟲草害防治等。

4.1? 種子播前處理

曬種1~2 d后用鹽水選種,選種后進行藥劑浸種。浸種時用12%氟啶·戊·殺螟可起到殺菌消毒、防治惡苗病和干尖線蟲病的作用;推薦按700倍液使用,即12%氟啶·戊·殺螟70 g加1瓶S-誘抗素(主要起促進吸收作用)浸泡50 kg種子,藥液高于種子10 cm,冷水浸種5~7 d,每天攪動1次,溫度低時可適當延長浸種時間。種子浸泡后用清水洗凈才可催芽。

4.2? 播種與插秧

選擇方便管理、便于運輸、排水良好的地塊作苗床地,在氣溫穩定通過5 ℃時播種。

播種前苗床澆足底水,秧盤擺放整齊;用集增肥、調酸、消毒、化控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水稻育苗壯秧劑配制營養土,秧盤裝入2.5 cm厚的營養土。軟盤育苗、缽盤育苗播種90~100 g/盤,控制在450 g/m2;普通旱育苗或隔離層育苗播種200 g/m2。

移栽適宜時期為5月17~25日,插秧適宜密度一般以行穴距30 cm×17 cm為宜,基本苗3~5株/穴,插秧深度1.5~2.0 cm,做到行直、穴勻、棵準、不漏穴,花達水不漂苗[5]。

4.3? 肥料施用

肥料應根據地力情況合理分配施用,做到“底肥足、追肥早、穗粒肥施得巧”。鐵粳1712大田生產上標氮總用量控制在975 kg/hm2為宜,一般按底肥∶蘗肥∶穗肥∶粒肥=4∶3∶2∶1的比例分期施用。耕地前一次性施入氮肥總量的40%、純磷90~120 kg/hm2、純鉀37.5~45.0 kg/hm2作底肥,或者常用底肥摻混肥(27-13-15),施用量450~600 kg/hm2。底肥足,能在水稻離乳期及時供應營養,水稻扎根更深,抗倒伏能力更強。早追分蘗肥,插秧后15 d左右追施硫酸銨120~150 kg/hm2、純鉀37.5~45.0 kg/hm2。在水稻幼穗分化初期追施穗粒肥,復合肥施用量為75~120 kg/hm2,促進水稻孕大穗,提高結實率。此時是增產的關鍵時期,葉面噴施硼肥加蕓苔素,可以促進花粉發育,提高受粉率,增加灌漿飽滿程度,也能有效減少空殼秕谷和白穗,提高產量。在水稻破口期、齊穗期噴施磷酸二氫鉀1.5 kg/hm2。拔節孕穗期可以選擇性地施用離子硅肥300 ml/hm2。

4.4? 水層管理

水稻必須適時合理灌水,若是水分不足會影響水稻正常光合作用及碳水化合物的輸送;若長期深淹會導致水稻根系活力減退,出現早衰,且易誘發病蟲害。建議采用間歇灌溉原則,花達水插秧,深水扶苗返青,淺水促分蘗[6],返青分蘗期水層深度控制在3 cm,孕穗期保持水層5~6 cm,灌漿期保持水層2~3 cm。撒除草劑后要在避免淹苗的前提下保持7 d深水層,以免影響除草劑效果。插秧后25~30 d要視苗情和土壤情況適度曬田,曬田后及時復水。拔節孕穗期要保證水層10 cm,以滿足水稻的生理生態需水要求;灌漿期保持濕潤管理,提高土壤的供氧能力;收獲前15~20 d排水,一般視天氣及籽粒成熟情況靈活掌握排水時間,確?;疃挸墒斓耐瑫r讓土壤硬化,以利后期收割。

4.5? 病蟲草害防治

秧苗移栽前3~5 d,苗床施藥防治潛葉蠅,使秧苗帶藥下田。大田插秧前3~5 d進行第1次化學藥劑封閉除草,插秧后15~20 d進行第2次化學藥劑封閉除草。草害防治以化學除草為主,人工拔草為輔。

防治稻瘟病要抓住防治關鍵時期適時用藥,用三環唑適當配吡唑醚菌酯或苯甲·嘧菌酯懸浮劑2 000倍液;防治紋枯病可選用1.5%多抗霉素水劑1 500 ml/hm2;防治稻曲病建議用氟環唑,在水稻破口期前7~10 d噴霧施藥,病害較重時在破口期再補噴1次;防治潛葉蠅和負泥蟲,可使用阿維菌素、噻蟲嗪或噻蟲胺等藥劑;防治稻飛虱建議使用呋蟲胺+烯啶蟲胺,或用33%呋蟲·毒死蜱+1.8%阿維菌素一套防多蟲;用35%咪鮮胺·乙蒜素,殺菌迅速且時效長,防病又增產。

4.6? 適時收獲

水稻在完熟期收獲,或在蠟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時收獲,是最有利于實現水稻高產和優收的[7]。田間水稻黃化完熟率在95%以上收獲最佳,稻谷含水量控制在15%以內,收獲時將綜合損失率控制在2%以內。遼北稻區一般在10月初收獲。

參考文獻:

[1] 唐亮,陳溫福.東北粳稻發展趨勢及展望[J].中國稻米,2021,27(5):1-4.

[2] 唐亮,陳溫福.北方粳稻新品種培育與發展[J].中國稻米,2022,28(5):79-81.

[3] 單提波,張瀟盟,王桐,等.優質高產粳稻新品種天域稻1號的選育與栽培技術[J].北方水稻,2023,53(3):47-49.

[4] 王桂艷,王健,蔣昆煒,等.遼北水稻新品種鐵粳1603選育及高產栽培技術[J].北方水稻,2022,52(6):38-41.

[5] 安傳富,丁銳學,何永林.水稻高產栽培管理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09(5):131-132.

[6] 付久才,黃成亮,馬瑞,等.水稻新品種稻香4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J].北方水稻,2022,52(3):53-55.

[7] 陳溫福,徐正進,張龍步,等.北方粳型稻超高產育種理論與實踐[J].中國農業科學,2007,40(5):869-874.

收稿日期:2023-12-14

作者簡介:李殿平(1976—),男,碩士,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為水稻育種。

猜你喜歡
特征特性栽培技術
玉米雜交種金富36的選育經過及栽培技術
甘薯新品種徐紫薯1號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術
豐農啤1號大麥的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
番茄大棚栽培技術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產栽培技術
石榴短枝紅在駐馬店引種表現及豐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