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改超范圍法條的理解與適用研究

2024-04-15 12:05楊衛珍王麗麗鄭冬燕
河南科技 2024年4期
關鍵詞:技術特征

楊衛珍 王麗麗 鄭冬燕

摘 要:【目的】從專利審查和專利申請的角度出發,對修改后的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征均在原始申請文件中具有明確記載的修改情形,給出判斷思路和撰寫建議?!痉椒ā拷Y合實際案例,分析了不同修改情形中需要重點考量的因素,探討了修改超范圍法條的理解與適用?!窘Y果】對于在權利要求中增加“重新組合”的技術特征的情形,需重點考慮多個技術特征之間是否緊密聯系,并根據所屬領域的公知常識和說明書整體進行考量;對于合并并列技術方案的情形,需要逐一對修改后的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核查;對于將背景技術部分的內容補入權利要求中的情形,需要站位本領域技術人員,結合原始申請文件來整體判斷其是否修改超范圍。同時,申請人應重視申請文件,特別是具體實施方式部分的撰寫,為修改權利要求提供依據?!窘Y論】通過以上分析,以期促進審查質量和效率的提升,確保專利權人權利的穩定性。

關鍵詞:修改超范圍;“重新組合”技術特征;并列技術方案;背景技術

中圖分類號:D923.42?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3-5168(2024)04-0138-04

DOI:10.19968/j.cnki.hnkj.1003-5168.2024.04.026

Research on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Law Amendments Beyond the Scope

YANG Weizhen? ? WANG Lili? ? ZHENG Dongyan

(Patent Examination Cooperation (Henan) Center of the Patent Office, CNIPA,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 [Purpo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tent examination and patent application,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mended technical solution are clearly recorded in the original application documents, and the judgment ideas and writing suggestions are given. [Methods] Based on the actual ca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need to be considered in different amendment situations, and discusses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amendments beyond the scope. [Findings] For the case of adding "recombine" technical features to the claims, 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whether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ltiple technical features, and consider them as a whole according to the common general knowledge and description in the field. For the case of merging parallel technical solu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verify the technical solutions in the revised claims and descriptions one by one. For the case where the content of the background art part is added to the claim, it is necessary to stand in the field of person skilled in the art, combined with the original application documents to determine whether it is amended beyond the scope. At the same time, the applica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writing of the application documents, especially the specific embodiment, so 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amending the claims. [Conclusions] Through the above analysis, this paper hopes to promot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patent examination,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patent rights.

Keywords: amendments beyond the scope;"recombine" technical features;parallel technical solutions;background art

0 引言

《專利法》第33條規定:申請人可以對其專利申請文件進行修改,但對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對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圖片或者照片表示的范圍?!秾@ā返?3條的立法目的基于專利法的兩大基本原則,一是公開保護原則,二是先申請原則?;谶@兩大基本原則,申請人可以對其專利申請文件進行修改,同時又不改變其申請日。為保留原申請日,要求申請人進行的修改不得超出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以確保修改后的內容在申請日即已完成。在保留原申請日的前提下,如果允許修改超范圍內容的存在,會違背《專利法》第9條規定的先申請原則,對其他申請人不公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損害社會公眾利益[1]。

在實質審查程序中,申請人對權利要求的修改方式很多,如合并權利要求、補入說明書中的內容和增刪技術特征等。其中,對于修改后的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征均在原始申請文件中具有明確的記載,修改后似乎沒有引入申請日之后追加的新的技術信息,這種修改方式具有一定隱蔽性,較難發現其是否存在超范圍的問題,例如在權利要求中增加“重新組合”的技術特征、合并并列技術方案和在權利要求中增加背景技術內容等修改情形?;诖?,本研究將通過幾個實際案例,探討如何發現和規避這幾類相對比較隱蔽的修改超范圍問題。

1 關于在權利要求中增加“重新組合”的技術特征的探討

案例1原始權利要求書為:1.一種通過控制上蔟環境降低蠶繭吊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適熟上蔟;(2)待步驟(1)的熟蠶上蔟后,打開門窗,控制蔟室溫度為22~28 ℃,濕度為65%~79%。

第一次審查意見通知書(以下簡稱“一通”)后,申請人對權利要求1進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權利要求1為:1.一種通過控制上蔟環境降低蠶繭吊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適熟上蔟;(2)待步驟(1)的熟蠶上蔟后,打開門窗,控制蔟室溫度為28 ℃,濕度為79%;萬米吊籃次數為1.76次;所述濕度的控制時間為上蔟后的12~72 h內。

在原始說明書實施例1中記載的是“使蔟室溫度處在22~28 ℃范圍,濕度75%~79%,控制濕度時間為上蔟后的12~48 h內,萬米吊糙次數為1.76次”。實施例4中記載的是“使蔟室溫度處在24℃~27 ℃范圍,濕度70%~75%,控制濕度時間為上蔟后的12~72 h內,萬米吊糙次數為2.30次”。由此可知,修改后權利要求1中的蔟室溫度、濕度和所結蠶繭的萬米吊糙次數均來源于實施例1,而技術特征“濕度的控制時間為上蔟后的12~72 h內”則來源于實施例4,即申請人分別從不同實施例中選擇了部分參數,并將該參數特征進行“重新組合”形成了一個新的技術方案。

由于專利申請文件中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僅要求寫明申請人認為實現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優選方式,必要時,舉例說明。因此,在實際撰寫過程中,實施例也常常是列舉幾種優選方式,無法窮盡所有的排列組合形式。并且,申請人也不可能預見實質審查過程中會收到什么樣的審查意見,如果不允許增加“重新組合”的技術特征,要求難免過于苛刻,且并不符合《專利法》第33條的立法本意[2]。因此,若多個技術特征之間并不是緊密聯系、一一對應的,則該不同實施例的技術特征“重新組合”的修改方式是被允許的,而在具體判斷多個技術特征之間是否緊密聯系的過程中,需要站位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所屬領域的公知常識和說明書整體進行考量。具體可以根據不同實施例中技術特征是否變化、變化后對其他技術特征或者技術效果是否產生了影響,來認定該技術特征與其他技術特征是否存在緊密聯系。

具體到該案,吊糙是繅絲故障類型之一,萬米吊糙次數是用于評定繭級的重要指標,其與蠶營繭狀態和繭絲品質密切相關。而上蔟溫度和濕度是影響蠶營繭狀態和繭絲品質的重要參數。蔟中溫度過高,會引起繭層絲膠蛋白質的變性,導致繅絲時分離困難,落緒增加;溫度過低,蠶吐絲營繭緩慢,繅絲時也易造成斷頭落緒;蔟中濕度過大,則膠著點加深,造成解舒低劣,蔟中過于干燥,則繭層疏松,棉繭增多[3]。因此,蔟室溫度、濕度與濕度的控制時間彼此之間是緊密聯系的,共同影響蠶營繭速度和繭絲質量,也共同決定著所結繭絲的萬米吊糙次數。該案也正是基于上述原理,提出了要通過控制合理的上蔟環境條件,來降低蠶繭吊糙次數,提高生絲品質。并且,根據該案說明書多個不同實施例和對比例的比較也可以得知,在不同的簇室溫度、濕度和濕度控制時間的條件下,所結繭絲的萬米吊糙次數也存在著較大的區別。在該情況下,將不同技術方案中彼此緊密聯系的多個參數,即簇室溫度、濕度、濕度的控制時間和萬米吊糙次數,“重新組合”形成一個新的技術方案,則修改方式便是不允許的,其引入了申請日未記載的新的技術信息,即修改超出了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

通過對上述案例的剖析,筆者認為,在對權利要求書進行修改時,如果新加入的技術特征屬于不同實施例“重新組合”的技術特征,則需在站位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基礎上,進一步判斷多個技術特征之間是否是緊密聯系的,如果從技術方案整體判斷,多個技術特征之間并不是緊密聯系、一一對應的,則可認定不屬于修改超范圍的問題,如果各個技術特征之間是緊密聯系、共同影響技術效果的,則該“重新組合”的技術特征的增加,超出了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在具體判斷多個技術特征之間是否緊密聯系的過程中,需要站位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申請所屬領域的公知常識、現有技術和說明書整體進行考量。此外,筆者認為,為規避上述修改超范圍問題,申請人應重視具體實施例部分的撰寫,體現出有目的地選擇不同參數的構思,并提供效果說明,以及在給出參數范圍時,應當對多點參數提供相應的實施例,為修改權利要求提供依據。

2 關于合并并列技術方案的探討

案例2原始權利要求書為:1. 一種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模組還包括折彎部,所述折彎部設置在所述背板的第一側邊,用于密封光學系統……。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模組還包括密封膠,所述密封膠位于所述背板的第一側邊,用于密封光學系統……。

一通后,申請人將權利要求2補入權利要求1中,修改后的權利要求書為:1. 一種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所述顯示模組還包括折彎部,所述折彎部設置在背板的第一側邊,用于密封光學系統……。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模組還包括密封膠,所述密封膠位于所述背板的第一側邊,用于密封光學系統……。

對于該案而言,修改后的權利要求1由于補入了原從屬權利要求2的內容,因此,修改后的權利要求1所限定的技術方案是記載在原始權利要求書中的,因而很容易直接得出結論,即修改后的權利要求1符合《專利法》第33條的規定。然而,獨立權利要求修改不超范圍,并不代表從屬權利要求也必然符合《專利法》第33條的規定。在判斷修改文本是否修改超范圍時,需要逐一對修改后的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中的技術方案進行判斷。

該案說明書中記載了“在本實施例中,在背板的第一側邊設置有折彎部,用于密封光學系統,但是,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還可以采用密封膠代替上述折彎部實現光學系統的密封。具體來說,顯示模組還包括密封膠,該密封膠位于背板的第一側邊,用以實現光學系統的密封”??梢?,在本申請說明書中記載了兩種顯示模組,一種顯示模組是以折彎部密封光學系統,另外一種顯示模組則采用密封膠代替上述折彎部實現光學系統的密封。而本申請原從屬權利要求2和3分別從屬于權利要求1,對應于本申請中的兩種實施例,其保護了兩種并列的技術方案。如果將兩個并列的技術方案合并,合并后的技術方案為兩種實施例同時存在的技術方案。具體到該案,修改后的權利要求2記載了一種折彎部和密封膠共存的技術方案,該共存的技術方案并未記載在原始申請文件中,即不能從原始申請文件中直接地、毫無疑義地確定修改超出了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因此,在判斷修改文本是否修改超范圍時,應注意說明書中可能存在的并列技術方案,以及其在權利要求中的引用關系,并逐一判斷每一項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是否存在修改超范圍的問題。為規避上述修改超范圍問題,申請人應重視說明書中變形實施例的撰寫,從而在規避可能出現的現有技術的同時,也能夠為修改權利要求提供更多的依據。

3 關于在權利要求中增加背景技術內容的探討

案例3原始權利要求書為:1. 一種鐵心,用于卷鐵心變壓器,該鐵心利用鐵心材料卷制而成,且沿其厚度延伸的方向具有拼接縫,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縫為彎曲形縫。

一通后,在權利要求1中加入了技術特征“切開所述鐵心形成所述拼接縫”,上述修改依據來源于背景技術中記載的“先沿其軸線方向切開一條直線形縫隙,然后將繞制好的導線包從該縫套在鐵心”。

一般情況下,發明專利的說明書包括技術領域、背景技術、發明內容、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其中,在說明書的背景技術部分應當就申請人所知,寫明對發明的理解、檢索、審查有用的背景技術,并且盡可能引證反映這些背景技術的文件。此外,還應當盡可能寫明背景技術存在的問題和缺點,在可能的情況下說明產生這些問題和缺點的原因,以及人們解決這些問題曾經遇到的困難,為隨后介紹申請專利的發明做好鋪墊,并方便公眾更快、更好地了解發明的貢獻所在。而《專利法》第33條中所指的“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包括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文字記載的內容和根據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文字記載的內容,以及說明書附圖能直接地、毫無疑義地確定的內容。由于說明書的背景技術部分屬于說明書的一部分,那么當申請人將說明書背景技術部分的內容補入權利要求書中時,是否可以直接認定其未超出原說明書記載的范圍?本文認為,雖然說明書的背景技術部分屬于說明書的一部分,但由于背景技術部分和本申請是不同的技術方案,此時需要站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判斷修改后的技術方案是否屬于“根據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文字記載的內容以及說明書附圖能直接地、毫無疑義地確定的內容”,即需要結合原始申請文件來整體判斷其是否屬于修改超范圍[4]。對于該案而言,雖然背景技術部分記載有類似的技術特征,但是背景技術部分和發明內容及實施方式部分描述的是不同的技術方案,從原申請文件中并不能直接地、毫無疑義地得出兩者可以相結合。即使背景技術部分記載“切開”的方法也可以應用于本申請,但是,發明內容和實施方式部分并未給出這一指引,而現有技術中也不止“切開”這一種形成縫隙的方法。因此,不允許上述修改。

對于將僅在背景技術部分記載的內容補入權利要求書中的修改方式而言,如果背景技術部分明確記載了與發明技術方案直接相關的信息,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足以認識到該信息屬于發明技術方案的一部分,則允許作為修改的依據;如果背景技術、發明內容和實施方式部分并未給出明確指引,且現有技術中的方法又不唯一,則不允許作為修改的依據。因此,為規避上述問題,申請人應當在說明書的背景技術、發明內容和實施方式部分給出明確的指引,或者將背景技術的相關內容直接寫入發明內容或者實施方式部分,從根源上避免上述修改超范圍的問題。

4 結語

在判斷修改超范圍時,要準確站位本領域技術人員,結合發明的整體技術方案,及時準確地發現修改文本中可能出現的超范圍問題,進而避免審查程序的震蕩,提高審查效率。對于在權利要求中增加“重新組合”的技術特征的情形,需重點考慮多個技術特征之間是否緊密聯系,并根據所屬領域的公知常識和說明書整體進行考量;對于合并并列技術方案的情形,需要逐一對修改后的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核查;對于將背景技術部分的內容補入權利要求中的情形,需要站位本領域技術人員,結合原始申請文件來整體判斷其是否修改超范圍。

同時《專利法》第33條屬于駁回和無效條款,申請人也應當重視申請文件的撰寫和修改,從而確保所授予專利權的穩定性,使其能夠經得起后續程序的考驗。為規避上述修改超范圍問題,申請人應重視具體實施例部分的撰寫,如體現出有目的地選擇不同參數的構思,并提供效果說明,以及在給出參數范圍時,對多點參數提供相應的實施例;重視說明書中變形實施例的撰寫,從而在規避可能出現的現有技術的同時,也能夠為修改權利要求提供更多的依據;在說明書的背景技術、發明內容和實施方式部分給出明確的指引,或者將背景技術的相關內容直接寫入發明內容或者實施方式部分,從根源上避免上述修改超范圍的問題。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指南2010(2019年修訂)[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20.

[2]尹新天.中國專利法詳解[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2.

[3]云南省農家書屋建設工程領導小組.栽桑養蠶高效新技術[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9.

[4]劉小靜,黃非.淺談歐洲專利局判斷修改超范圍的標準和應用[J].中國發明與專利,2012(2):83-87.

猜你喜歡
技術特征
廣播電視發射天線技術及應用
SAP技術主數據概述及在KION集團的應用簡介
淺談汽車維修技術的特征與改善措施
潛油泵電纜技術結構特征分析
中國田徑男子冠軍馬群標槍分析
金磚國家高技術產品出口的技術特征及演化趨勢預測
短跑技術的發展
計算機軟件技術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議
我國女子標槍運動員技術特征與訓練特點研究
我國高水平女子400m混合泳運動員技術特征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