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公共服務平臺設計與應用

2024-04-15 12:05李鵬強劉昊欣王皓劉亞兵蘇國平
河南科技 2024年4期

李鵬強 劉昊欣 王皓 劉亞兵 蘇國平

摘 要:【目的】面向科技型企業構建基于數智云服務的創新創業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痉椒ā恐攸c開發建設數智云網絡平臺(科技公共服務平臺、科技服務系統、創新創業資源庫)和綜合服務體系(專業服務團隊、服務機構、服務內容),采用數智云平臺+精準服務模式,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科技培訓、創業輔導、技術轉移、科技咨詢、知識產權、科技金融、項目管理一站式全鏈條服務?!窘Y果】發揮雙創平臺+集眾智匯乘數效應,實現創新與創業、線上與線下、孵化與投資相結合?!窘Y論】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開放式精準綜合科技服務,助推企業自主創新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科技服務平臺;精準科技服務;科技資源庫

中圖分類號:G3?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003-5168(2024)04-0147-04

DOI:10.19968/j.cnki.hnkj.1003-5168.2024.04.028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Technology-Based Enterprises

LI Pengqiang1? ? LIU Haoxin2? ? WANG Hao1? ? LIU Yabing1? ? SU Guoping1

(1.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motion Center, Zhengzhou 450003, China;

2.Henan Inno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gazine, Zhengzhou 450003, China)

Abstract: [Purposes] This paper aims to build a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resources based on digital intelligence cloud service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s. [Method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cloud network platfor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system,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resource base) and comprehensive service system (professional service team, service organization, service content). This paper adopts digital intelligence cloud platform + precise service model to carry out one-stop full-chain services of online and offline technology training, entrepreneurship counseling, technology transfer, technology consul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echnology finance, and project management. [Findings] This paper gives full play to the multiplier effect of mass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platform +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and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nline and offline, incubation and investment. [Conclusions] This paper provides low-cost, convenient, all-factor, open, accurate, comprehens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platform; preci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 library

0 引言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雙引擎”。國務院和各地政府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支持雙創工作的文件,為企業提供了適宜土壤。在政府關注下、企業需求中逐漸形成了科技咨詢服務體系,構建了雙創載體、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知識產權事務所、科技中介機構為主的諸多科技信息公共服務平臺??萍脊卜掌脚_作為創新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降低企業創新創業成本以及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本研究設計構建專業化科技服務平臺,采用云服務、人工智能、大數據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數智云平臺+精準服務模式,以科學、合理的方式為企業提供精準專業化科技服務,點燃自主創新、助推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

1 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內涵

針對中小型企業的科技服務需求,通過組織整合、集成優化創新各類資源,構筑一個為全社會科技創新服務的共享平臺,為創新主體提供全流程、優質、個性化、長期、精準、有效的科技服務[2]。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科技公共服務平臺有以下特點。其一,公益性??萍脊卜掌脚_可以促進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其二,專業性??萍脊卜掌脚_能為科技管理、技術開發提供專業服務。其三,服務性??萍脊卜掌脚_能夠提供信息交流和信息咨詢服務。其四,綜合性??萍脊卜掌脚_實現了跨學科、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域的融合,在提高企業創新能力、降低企業創新創業成本以及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發揮著關鍵的作用。

2 科技公共服務平臺發展現狀

科技公共服務平臺主要是以公共科技資源為依托,提供科技資源共享的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也是提供公共技術服務為主的共性技術支撐平臺。經過十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全國逐漸建立了為區域內各創新主體提供科技信息、科研儀器、成果轉化、技術開發、科技咨詢等綜合性、全方位服務的公共服務平臺。平臺形成了由公益資源、專業技術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3類組成的公共服務體系,從科技資源的整合共享延伸至專業技術服務,再到科技金融、成果轉移轉化等綜合服務,基本滿足企業創新發展的需求。一是公益資源服務中心構建的資源類服務平臺,重點圍繞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工程文獻、科技技術成果等重點科技資源,開展資源共享和公益服務。二是專業技術服務構建的專業類服務平臺,圍繞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需求,開展共性研發、開發設計分析檢測、試驗驗證、共性加工等專業技術服務。三是中介科技服務機構構建的服務類平臺,圍繞企業創新創業,開展成果轉移轉化、科技投融資、創業孵化等服務[3]。

3 平臺總體目標和框架設計

本研究面向科技型企業構建基于數智云服務的創新創業資源公共服務平臺,設計了一種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開放式綜合服務平臺。平臺重點建設網絡平臺(科技信息公共服務系統、業務支撐系統、創新創業資源庫)和服務體系(專業服務團隊、服務機構、服務內容),建設開發工作展示4個子系統及創新創業線上6個業務子系統,如圖1所示。平臺采取以點帶面、重點區域的服務方式。合作科研機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檢驗檢測機構、科技服務機構、科技金融機構、創新創業載體,構建創新創業的“三級四類”服務體系。平臺采用共享合作機制,整合創新創業資源與中小企業發展需求對接。平臺通過“互聯網+創新創業服務”的方式,開展線上、線下統一入口一站式服務,開展科技培訓、創業輔導、技術轉移、科技咨詢、知識產權申報、科技金融等貫穿于中小企業從初創到加速成長發展全歷程的服務。平臺致力于發揮雙創和互聯網+集眾智匯眾力的乘數效應,構建虛擬和現實結合的、開放的技術服務體系,推進市場化、專業化、集成化、網絡化,實現創新與創業、線上與線下、孵化與投資相結合。

4 主要開發建設內容

平臺重點建設網絡平臺和服務體系,圍繞中小企業發展歷程、成長規律[4],通過互聯網+服務的模式,開展科技培訓、創新創業輔導、技術轉移、科技咨詢、知識產權申報、科技金融等9項貫穿于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全鏈條的服務。

4.1 平臺開發技術路線

平臺開發采用企業級JAVA技術,構建三層體系結構框架,運用MVC、DI、JPA等設計模式,通過JSP、Servlet、EJB等Web Profile應用規范容器,借助跨平臺機制,實現統一技術支撐服務功能。

4.2 平臺門戶網站設計

利用云服務、人工智能、大數據新一代信息化技術[5],構建以科技服務大數據為支撐,中間件為紐帶的B/S三層架構融合分布式集群負載均衡云計算技術平臺。平臺集成1個門戶網站、6個應用管理系統、11個功能欄目、9個資源數據庫,設立創新創業政策、創新創業導師、創新創業項目、研究開發、技術轉移、科技咨詢、專家在線、科技金融、知識產權、科技人才、創新創業載體等板塊,通過開發創新創業資源發布管理系統、技術創新服務系統、微信公眾互動管理系統、創新創業載體微地圖管理系統、智能匹配和推送系統、統計查詢分析系統,匯聚科技政策、技術成果、知識產權、儀器設備共享、科技人才、科研機構、創新創業載體、科技服務機構、科技金融等資源,面向全社會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全方位的創新創業服務。

4.3 平臺科技服務管理系統

4.3.1 雙創培訓促進系統。以創新創業課堂+問題庫+知識庫+法律庫的模式,通過線上線下持續開展企業創新創業、科技政策、法律財務、知識產權、科技金融、專利申報與保護、稅收優惠創業課堂培訓,助力創新創業企業健康發展。

4.3.2 協同辦公服務系統。以企業協同+云端文件的模式,實現會員企業一站式移動云辦公。隨時隨地滿足創業企業辦公需求,放大平臺服務團隊及企業的能量,高效協同、共享發展。

4.3.3 虛擬成果展示系統。構建虛擬現實成果展示平臺,通過大屏幕投影、多方位電子墻、頭盔顯示器途徑,體驗者將自己“投射”到虛擬環境中,使體驗者產生真實感的視覺感知,展示并推廣科研機構、中小企業最新科技成果產品,展示創新創業載體孵化空間。

4.3.4 雙創服務指揮調度系統。構建基于云計算技術的“高效、便捷、低成本”的雙創服務指揮調度平臺系統,組建與中小企業、科研機構、創新創業載體外部網絡視頻會議系統,快速高效地與各地企業、服務機構、科研院所同步分享語音、視頻及數據文件,實現及時、流暢、方便、高效的視頻溝通效果。

4.3.5 項目協同增效管理服務系統。運用全生命周期和項目管理理論,將組織沉淀的知識經驗進行數字化提煉,形成了項目、人才、成果、知識數字模型和框架,從協同創新、成本、質量、風險、進度、推廣等方面對項目管理工作進行有效把控,實現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團隊或個人科研項目管理的數字化轉型,提升科研項目的高效協作、數據整合和決策支持,提高管理調度、資源組合和決策效率的科學性。

4.4 平臺創新創業業務系統

4.4.1 創新創業資源發布管理系統。依托政府職能部門、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知識產權機構、檢測機構、科技金融機構、科技服務機構、創新創業載體等,以平臺為載體,將不同類型、不同主題、不同功能的科技資源匯集,開發建設科技政策法規、數據資源共享、儀器設備共享、科技人才服務子系統,通過強大的信息搜索和發布功能,提供政策法規、技術研發、產學研結合、研發平臺、知識產權、產品檢驗、市場導入、對外合作、科技人才、科學儀器設備共享、科技金融、管理咨詢、資本運營等信息資源服務,使資源的供需雙方實現及時有效對接。

4.4.2? 產學研合作與成果轉化子系統。為“政、產、學、研、金、介”各方提供豐富的管理決策、產學研合作、資本運作、信息傳遞等服務,構建產學研合作創新網絡社區;為中小企業、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第三方服務機構等單位提供產學研項目合作對接服務,縮短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周期。面向個人、專家、中小企業、科研單位、中介機構等提供科技成果信息發布、成果展示、項目推廣、信息檢索、需求配對、互動交流等公共信息服務;提供技術創新一站式服務,包括技術論證、技術合同登記、產權交易、專利申請、法律咨詢和融資等。

4.4.3? 檢驗檢測服務子系統。整合國家、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所形成的檢驗檢測設施信息資源,建立以檢驗檢測中心為重心、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支撐、各檢驗機構為依托的檢驗檢測信息網絡;建立電子信息、生命健康、節能環保、新材料領域檢驗檢測機構庫和專家信息庫,提供行業標準、檢測設備展示、專家咨詢、信息檢索等服務,發揮檢驗檢測服務機構在監督管理中的技術支撐、服務監管作用。

4.4.4 手機APP微信互動管理系統。通過微信、APP構建一個基于微地圖技術、地理信息技術的實時交互系統,發布信息進行大數據分析和智能運算,將匹配的信息實時推送到認證微信,從而使中小企業、專家、創客、投資者能夠實時地交互,迅速得到科技資源數據,縮短研發創新時間。

4.4.5 創新創業載體微地圖管理系統。綜合運用可視化技術、移動GIS技術、精細化微地圖技術和云計算技術,打造創新創業“一張圖”,為政府部門、中小企業、創新創業者提供準確翔實的創新創業數據,為政府部門決策和推動全省創新創業提供科學的依據,實現區域化、位置化、動態化、直觀化、云端化展示的省級創新創業載體實時生態。

5 科技信息數據資源庫

科技信息數據資源庫通過采集、整理、分析和加工進行信息資源整合,生成科技政策、技術成果、知識產權、共享儀器設備、科技人才、科研機構、創新創業載體、科技服務機構、科技金融等9個基礎數據資源庫,為中小企業提供創新創業應用服務的大數據信息資源。

5.1 建立科技信息資源數據標準及規范

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規范和協議,形成統一、規范、科學的科技資源標準體系,進行科技資源數字化加工、標引、原文傳遞服務的協作分工和規劃。平臺內部統一數據結構、數據元編碼方式、信息存儲方式、信息資源目錄和信息交換模式。

5.2 科技信息數據資源庫數據來源

一是平臺建設完成后,逐步積累、沉淀的數據資源;二是其他科技服務機構資源共享數據資源;三是科技部門已有的數據資源。

5.3 科技信息數據資源庫服務對象

一是平臺上的各業務服務應用系統;二是重點服務創新發展的中小企業;三是政府部門、創新創業載體、中介服務機構等。

6 結語

平臺以線上線下科技服務為抓手,建設創新服務體系,健全共享服務機制,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服務領域、提升服務能力,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提高企業科技創新水平,實現中小企業、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可持續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欣,孫道賀,孟慶鉑.科技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問題研究[J].現代商業,2020(21):119-120.

[2]李福寧.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創業服務體系構建探析[J].科技經濟市場,2020(10):1-2.

[3]王霄,趙敏,孫欣沛.江蘇省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現狀與發展對策[J].江蘇科技信息,2013(14):1-2.

[4]楊程,廖宏,申華,等.大數據科技服務公共平臺建設與應用[Z].南寧:廣西計算中心有限責任公司,2020.

[5]馮朝軍,溫焜.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發展模式[J].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學報,2018(1):31-3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