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航天研究院發展數字經濟的戰略規劃研究

2024-04-15 03:13郭大勇趙宏忠薛超群中國航天科工防御技術研究院
航天工業管理 2024年1期
關鍵詞:研究院數字化數字

郭大勇、趙宏忠、薛超群 /中國航天科工防御技術研究院

當前,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加速突破,廣泛滲透至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相繼制定數字化發展戰略,力圖重塑數字時代的國際新格局,數字技術水平與數字經濟發展質量已成為新一輪國際競爭的博弈焦點。

中國航天科工防御技術研究院作為我國航天事業的國家隊、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支撐,深刻認識發展數字經濟的重大意義,貫徹落實黨中央有關戰略部署,確立發展數字經濟戰略思路,發揮具有航天特色的產業、技術優勢,以數字技術賦能世界一流企業建設,在發展數字經濟中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支撐我國打造競爭新優勢。

一、發展現狀

研究院立足自身產業基礎,大力實施數字航天戰略,不斷挖掘數據賦能作用,在發展數字經濟方面積累了一定基礎。

在產業數字化方面,發布實施數字化系統工程建設總體方案,打通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MBSE)“需求—架構—產品”模型鏈路,實現跨單位研討協同、編輯協同和任務協同,基于模型的數字化協同研發能力不斷增強;加快智能制造平臺建設,建成一批數字化生產線;初步建成敏捷保障平臺。全面推進智慧企業建設,建立經濟運行、計劃管理、質量管控、供應鏈管理等數字化管理模式。初步形成統一運維和服務能力,骨干網實現萬兆,實現與生產基地和部分試驗基地遠程連接,建成較為完善的網絡安全防護體系。

在數字產業化方面,研究院已發展形成由雷達產業、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信創產業)、智慧產業、網絡信息產業、光電產業、軟件產業組成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雷達產業形成“一個核心、四大支柱、若干孵化”的產業格局,信創產業黨政市場占有率位居行業前列。智慧產業確立“基礎+平臺+應用”發展模式。光電產業、網絡信息產業、軟件產業發展思路逐步清晰。數字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二、主要問題

一是頂層設計不足,研究院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內涵,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內涵、發展目標、重點任務等頂層思路尚未形成廣泛共識。二是數字化轉型亟需加速,貫穿產品研制全周期和企業管理全業務的數字化模式尚未全面形成。數字基礎設施距離云聯化、集約化、服務化還有較大差距,資源共享與統籌應用能力有待提升。三是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展質量有待提升,部分產業發展不達預期、質量效益不高,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培育不足,數字經濟前沿基礎技術攻關力度不夠。

三、解決措施

1.確定發展數字經濟的總體思路與目標

對照國家關于發展數字經濟的頂層要求,研究院結合自身資源稟賦,確立了發展數字經濟的總體思路:深入實施數字航天戰略,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聚焦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以數字技術賦能研究院產業發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打造精益運營管控體系,不斷提升數字基礎能力,加快核心關鍵數字技術掌控,提高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展質量效益,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進一步提出了到2025 年的發展目標:研究院“數字航天”戰略深入實施,基本建成數字化系統工程體系、智慧企業運行體系、“航天云”基礎設施,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收入占比不低于40%,數字技術與研究院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數字經濟成為研究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1)產業數字化轉型邁上新臺階

數據資產價值充分發揮,防務裝備產業、航天產業、裝備制造業等產業的產品研發效率、產品質量、研制周期及成本顯著優化?;谥腔燮髽I的精益運行管控能力大幅提升。網絡互聯互通更加高效,基礎資源服務更加完備,數字化基礎資源實現統籌、整合、共享。

(2)數字產業化水平顯著提高

突破核心關鍵數字技術,解決受制于人的“卡脖子”問題,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科研生產和企業治理各業務領域,初步形成數字技術驅動產業創新發展的新格局。雷達產業、信創產業行業地位不斷鞏固,智慧產業形成體系化解決方案和系統化服務能力,光電產業實現全產業鏈自主可控,網絡信息產業、軟件產業快速發展并形成規模效應。發展目標定量指標體系見表1。

表1 研究院發展數字經濟的主要定量指標

2.大力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

一是深入實施數字化系統工程建設。按照數字化全覆蓋、流程全打通、業務全在線的要求,以模式構建、能力建設為核心,貫穿產品模型,貫通數字主線,實現數字化管控。打通產品需求、設計、試驗、制造、保障的全生命周期的流程和數據鏈路,交付數字化體系產品,實現數字技術和數據資源為傳統產業帶來產出和效率提升。在研發端,推動核心專業設計試驗實現數字化全覆蓋,推動模型的連續高效傳遞,構建虛擬樣機,建設產品數字孿生體,實現基于虛擬樣機的協同設計和驗證。在生產端,持續推動生產過程線上管理,推進全三維下廠、敏捷供應鏈等數字化手段應用,建設典型產品數字化生產線,實現柔性化配置、快速響應的智能制造。

二是全面推進智慧企業建設。構建智慧企業運行體系,建設橫向互聯、縱向貫通的智慧企業運行平臺,推進業務“應上盡上”;推進業務流程再造和優化,實現跨單位、跨部門、跨系統的高效協作;打造一體化精益運營管控體系,充分挖掘數據資產價值,支撐戰略管控、綜合經營、科研生產等各類生產經營活動高效運行,實現基于數據和流程驅動的數字化、智慧化企業治理。

三是統籌開展研究院“航天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安全可靠應用替代,物理上實現廣泛互聯、軟硬件資源池化、系統平臺化。組織模式上實現統籌統建,提供統一的資源管理與運維服務。應用上實現業務在線、服務云化,最終實現資源充分共享、建設和運維成本顯著降低、系統彈性增強,信息化支撐能力整體提升。

四是挖掘數據資源潛能。建立數據資產應用與保護的治理體系,建設數據資產平臺,匯聚覆蓋產品研制全生命周期、企業運營全過程的數據。建立產品、專業、企業運行、基礎資源等內部數據資產主題庫,建立覆蓋對標企業、競爭對手、客戶、供應商、合作伙伴的產品信息、市場信息、情報信息、行業標準等外部數據資產主題庫,形成研究院統一的數據資產建設和應用管控模式,推動工程研制與企業管理向數據驅動模式轉變。

3.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發展

一是打造數字經濟產業集群。研究院以雷達產業、信創產業、智慧產業、網絡信息產業、光電產業、軟件產業6 項發展路徑清晰、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為核心,以高端芯片、5G 技術及其應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方向為新的產業培育增長點,構建“6+N”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體系,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應用,推動利潤率達到行業一流水平,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數字經濟專業技術與產品體系,打造上規模、成體系、強牽引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

二是提升數字經濟產業創新水平。研究院開展數字專業技術體系頂層梳理,分級分類明確研究院內各項技術發展責任主體單位。加強前沿領域研究,探索人工智能、量子、生物交叉、太赫茲、先進通信等前沿技術方向,推進先進射頻器件、三維堆疊異質集成芯片、人工智能芯片、5G 通信芯片等先進基礎領域研究。打造一流創新平臺,加速政法智能化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運行,推動復雜產品智能制造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建設數字技術創新生態圈。

四、幾點思考

一是要深刻認識企業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意義。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可以有效提高勞動效率、資源效率,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從而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發展數字經濟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

二是要加強發展數字經濟的戰略布局。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和指示批示精神,積極服務國家戰略,結合企業自身產業基礎、技術基礎、短板和問題,有針對性地確立發展戰略,明確發展思路、目標、任務,找準發展主攻方向,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搶占競爭優勢。

三是要加強數字技術創新發展。加速實現核心關鍵數字技術自主掌控,加大原創性、引領性數字技術研發投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加強知識產權、數據權益保護。推進數字創新資源共建共享,支持自主核心技術的開源平臺、項目發展,全面增強數字技術創新能力。

四是筑牢數字安全屏障。要著力提升網絡安全監管能力、安全信任管控能力、應用數據防護能力、應急響應能力,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構建云網端一體化的安全保障體系。

研究院始終貫徹落實黨中央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戰略部署,在建設航天強國的實踐中不斷加深對發展數字經濟重要意義與豐富內涵的認識,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從頂層確立發展數字經濟的戰略思路,推動相關實踐落地落實,爭當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的領頭雁,為我國發展數字經濟貢獻航天力量。

猜你喜歡
研究院數字化數字
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
工程技術研究院簡介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從心所欲不逾矩——為中國戲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搗亂!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答數字
數字化制勝
數字看G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