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責任審計“三單七力”評價體系建構
——基于國網安徽省公司的實踐

2024-04-15 12:04程品龍賈云潔教授
財會月刊 2024年7期
關鍵詞:領導人員維度責任

鮑 曉,程品龍,胡 捷,賈云潔(教授)

一、研究背景與緣起

(一)新時代黨和國家賦予經濟責任審計新定位、新要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完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選拔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激勵干部敢于擔當、積極作為”。審計作為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依法做好領導人員常態化“經濟體檢”工作。經濟責任審計作為“人格化”的審計業務(賈云潔等,2022),其核心價值定位是通過對各領導人員履職行權進行監督評價,促進其規范用權、履職盡責,進而為組織選人用人服務。因而,經濟責任審計是干部大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賈云潔和薛雨瑩,2023),與傳統非“人格化”審計相比,呈現出較大的異質性(賈云潔等,2022)。經濟責任審計應重點關注領導人員的職責清單,履職用權的規矩意識以及績效,需要“由事及人”“審事評人”(賈云潔等,2022),對被審計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行情況進行評價定責。2019 年出臺的《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主要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簡稱《規定》),對審計評價提出了諸多要求,明確將審計結果以及整改情況作為考核、任免、獎懲的重要參考。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質量與精準性,直接決定著審計結果運用的質量。積極探索審計評價體系創新變革,是促進領導人員履職盡責、擔當作為、規范用權,以及提升經濟責任審計監督效能、發揮制度優勢的必然需求。

(二)國網及省公司高質量發展對經濟責任審計的新要求

2023 年國網公司兩會報告,研判今后幾年將是公司突破瓶頸、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提出“干事創業,干部是關鍵”的要求。面對公司高質量發展新形勢、新挑戰、新任務,審計應充分發揮“審、幫、促”的專業優勢,立足經濟監督,從更高層面、更廣范圍、更加綜合的視角落實審計“三項職責”,為公司選人用人提供參考借鑒。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國網和公司黨委決策部署,發揮新時代審計工作“如臂使指、如影隨形、如雷貫耳”的重要要求,全力推進審計高質量發展,更好地發揮審計監督服務職能,公司部署開展“質量立審”五年行動(2023 ~2027 年),指出“審計成果有待深化應用問題”,明確了“轉變經濟責任審計理念,更好推動經責審計轉型,提高經責審計質效”的要求,為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深化改革轉型,尤其是提升評價的準確性、相關性以及與組織人事工作的契合度,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二、經濟責任審計量化評價的研究現狀與實踐困境

(一)量化評價研究現狀

在理論層面,目前在分層分級、定性定量相結合構建量化評價原則上已達成共識(鄭石橋,2018;梁麗,2021),形成了多種評價模式(鄭玲霞,2021;鄭國洪,2017;靳征,2022);研究方法多采用文獻研究、專家訪談、問卷和德爾菲法等,權重確定一般采用層次分析、模糊數學等方法(楊留花和石磊,2021;靳征,2022;鐘溪楠,2023;李兆東和郭磊,2022),但至今并未形成一致認可的評價維度、指標設置、賦權辦法和記分規則。在實踐層面,無論審計機關還是內審機構,在推進經濟責任審計量化評價實踐上都進行了大量探索嘗試,積累了一定的經濟。但是,量化評價實踐的推進并不順利,甚至出現了量化評價實施了將近十年后又回歸到傳統規范評價模式的情況。國網系統內也開展了經濟責任審計量化評價實踐探索(鄔國榮和常書生,2021;章敏捷和周偉杰,2023),但至今尚未形成一致認可的量化評價體系。

(二)實踐困境

國網安徽省公司審計部開展的經濟責任審計的對象主要分為地市級供電公司①、公司所屬科研院所以及建設公司三大類。目前經濟責任審計實踐情況和功能價值發揮與黨和國家、國網和省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定位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1.未能有效解決“審什么”的問題。目前開展經濟責任審計的地市級供電公司缺乏對領導人員履職行權內容、特點和方式的研究,致使經濟責任審計內容與經營管理審計高度雷同。經濟責任審計實踐中容易出現“審人不見人”問題,將經濟責任審計業務等同于對被審計單位經營管理的全面審計,關注點集中于單位資產、財務、業務、管理等微觀層面內容的審計,與領導人員履責行權重點關聯度較低,未能揭示和發現問題的本質原因及其與領導人員履職行權的內在聯系,未能有效凸顯“人格化”審計的規律和特色。

2.未能有效解決“如何評”的問題。公司現行經濟責任審計實踐中缺乏一套科學量化的評價體系予以引導,關注重點落在對被審計單位微觀層面、事無巨細問題的審計上,就事論事羅列問題,加上簡單的評價就形成了審計報告。這種“自下而上”,從微觀、底層業務層面的問題穿透到對領導人員履行經濟責任總體情況評價的模式,注定了其評價結論的局限性:不具象化、模糊,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不夠精準、報告信息含量低。再加上報告撰寫的專業性,致使其與組織人事部門需求偏好存在差距,并存在無信息可用、信息不好用、決策價值不高等問題,嚴重制約了經濟責任審計自身定位和獨特價值的有效發揮。

3.未能有效解決“如何用”的問題。包括公司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與組織人事部門的干部監督管理工作契合度不高、報告信息含量有限、內容體例創新性不足、可讀性欠缺。經濟責任審計業務政治屬性強,涉及的人事較為敏感,缺乏突破性探索研究,普遍存在“審”“用”“兩張皮”的現象。這一問題一直是經濟責任審計實踐中飽受詬病的頑疾,與新時代對我國經濟責任審計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存在較大差距,極大地影響了經濟責任審計獨特價值效用和制度優勢的發揮。

因而,如何變革現有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責評價體系,提升評價成果服務于干部監督管理的需求匹配度,從兩個大局的政治高度,提升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與干部監督管理工作的契合度,是實現經濟責任審計高質量發展、凸顯中國特色經濟責任審計業務獨特價值和制度優勢亟待解決的“痛點”和“堵點”問題。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迭代傳統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理念,探索建構與組織人事部門需求高度契合的評價體系,打通傳統經濟責任審計專業報告和干部監督管理信息需求與評價視角、語言偏好不對接的問題,方能推動評價結果在公司領導人員考核選用評價體系中的實質性運用,更好地服務于“十四五”期間及今后公司戰略發展與選人用人需求。

可見,在高質量發展大背景下,亟待開展公司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責評價模式創新研究,以實質性的創新成果更好地契合新時代公司干部監督管理工作需求,全面提升經濟責任審計價值和監督效能。本研究的貢獻在于:一是從理論上溯源紓解經濟責任審計“審什么”“評什么”的難題;二是在技術層面,解決公司經濟責任審計中對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行情況評價過于主觀、無量化依據的問題;三是在審計質效方面,通過經濟責任量化評價體系的建構,明確公司經濟責任審計重點內容和評價視角,凸顯其“人格化”審計的特征,推進審計評價從“千人一面”向“千人千面”轉變,拓展經濟責任審計審事評人的功能,為選人用人提供有效信息補充。

三、“三單七力”評價體系理論模式構建

(一)理論模式構建的關鍵要素

經濟責任審計量化評價體系的主要要素包括構建原則、評價維度(評什么)、評價指標、評價依據(標準)、權重確定、記分方法規則和結果應用等。其中,評價思路、評價維度、評價標準是基礎和本源性的問題,本文稱之為理論模式,而評價指標、權重確定及記分方法規則和結果應用則屬于偏技術層面的問題,本文稱之為技術路徑。

(二)審什么——“三單”

《規定》布局了新時代經濟責任審計轉型發展的宏大藍圖,其核心精神是依據干部監管需求,以領導干部履職行權為基礎,科學確定審計內容,提升審計內容與領導干部履職行權的相關性,回歸到“人格化”審計的業務本質,有效緩解傳統審計實踐中將經濟責任審計等同于對部門單位的全面審計、審計關注點過于下沉到業務底端,以及與一把手履責行權關聯度低的“頑疾”。

依據審什么評什么的原則,評價維度選擇應與審計內容高度關聯?!秶译娋W有限公司經濟責任審計辦法》(2019)規定,公司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的核心內容包括:重大方針政策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發展戰略制定執行;重大決策制度建設執行;公司治理、內控和風控;重要業務領域管理、以前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和廉潔從業情況等。這些審計內容主要來源于崗位職責說明書和實際權力運用情況。此外,還包括領導人員任期考核的重要業務事項及成效要求,即職責清單、決策清單和績效清單。因此,經濟責任審計的重點內容可以通過梳理領導人員的“職責清單”“決策清單”“績效清單”獲得。

1.著眼于“職責清單”,梳理勾勒被審計領導人員“應該干什么”,以此精準確定審計的重點內容。地市級供電公司主要領導人員的職責清單,主要來源于《公司法》、供電公司章程、公司簡介、“三重一大”決策事項管理辦法及相關制度規定。經濟責任審計在進行審前調查時,應以“職責權限”為目標靶向,圍繞國家法律法規及政策,國網及省公司重大決策部署及落實職責,公司戰略規劃制定執行職責、重大決策職責、經營管理職責、社會責任、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及個人廉潔自律等方面的情況,研究細化重點職權事項和審計重點關注問題。

2.著眼于“決策清單”,勾勒被審計領導人員“實際決策了什么”,以此確定審計關注的重點。通過獲取領導人員任職期間的會議紀要(記錄)、請示批示、擔任領導小組組長的領導議事協調小組會議記錄,以及重大資金、資產、資源流向等資料,以“決策事項”為審計主線,梳理領導人員在重大預算管理、重大投資項目、重大工程建設、重大資產處置、大額資金使用等重大經濟事項上的決策情況,精準鎖定重大決策審計重點,實現靶向發力。

3.著眼于“績效清單”,勾勒被審計領導人員“實際完成了什么業績”,以此確定對領導人員履行經營管理職責、創新發展等方面進行審計時應重點關注的內容。依據《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責任公司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管理辦法》《20××年度企業負責人關鍵業績指標體系》《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責任書(20××年度)》中明確的考核內容、指標要求,以“績效清單”為主線,梳理領導人員在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綠色發展、數智化變革落地實施方面的情況以及存在的高風險事項,精準鎖定重大發展任務,明確與統籌安全方面的審計重點。

上述有關“三單”的梳理整合,可為精準、完整地確定地市級供電公司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應重點關注的內容提供依據,紓解經濟責任審計實踐中存在的“審什么”的困惑。

(三)評什么——“七力”

實踐中,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的運用效果不理想,原因是:審計評價的思路視角未能有效考慮和關注干部監督管理部門在領導人員選用、監管方面關注的核心點,以及業績考核數字背后反映的領導能力情況。因而,為深化經濟責任審計成果在公司領導人員考核評價中的實質性運用,必須堅持以干部監督管理需求為導向,充分對接《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各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年度考核評價辦法(試行)》(皖電黨〔2022〕75 號)(簡稱《評價辦法》)的考核關注點,堅持“審事”與“評人”有機銜接。系統分析梳理《評價辦法》的關注點,如政治執行能力、科學決策、創新發展力、履職成效、擔當與廉潔等,將這些關注點與公司經濟責任審計規定要求的內容建立映射和對應關系(見圖1),綜合考慮經濟責任審計的關注點和可操作性原則,拆分、歸并、整合后形成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政治執行能力、科學決策能力、創新發展能力、擔當作為能力、經營管理能力、風險防控能力、廉潔從業能力”七個維度(簡稱“七力”),提取依據見圖1。

圖1 “七力”評價維度提取依據

綜上,本文創新建構了供電公司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責“三單七力”評價體系,夯實了深化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基礎,能為公司選人用人提供有益參考。

1.聚焦責任意識,評價政治執行能力。圍繞重大政策落實部署情況進行評價,重點關注:領導人員是否能正確把握與理解黨和國家的經濟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公司重大決策部署;是否在領導班子內部及時、準確傳達;是否結合本單位實際研究、制定相應貫徹落實工作方案;是否對決策執行情況開展跟蹤監督,確保執行效果達到預期目標。

2.聚焦決策規范,評價科學決策能力。圍繞重大決策制度建設及執行進行評價,重點關注:重大決策制度建立健全性、決策內容合法性,是否符合黨和國家法規制度及重大方針政策的要求,是否符合公司戰略發展;決策方式是否合法,是否執行了黨委前置審議、合法性審查,是否執行了集體決策程序,是否存在議而不決問題,從而考察民主、依法決策的總體情況。

3.聚焦改革成效,評價創新發展能力。圍繞戰略規劃、科技創新情況進行評價,重點關注:是否圍繞“一體三化”現代能源服務制定本單位發展戰略及規劃,且目標清晰、明確可行;是否形成創新發展機制;電網規劃是否符合所在區域發展趨勢與規律。

4.聚焦問題解決,評價擔當作為能力。圍繞整改落實情況進行評價,重點關注:任期內各級巡視、巡察和內外部審計發現的問題是否得到有效整改;歷史遺留問題是否得到妥善處理或有效推動;是否能有效解決公司因體制障礙、機制缺陷和制度漏洞造成的管理難點或“痛點”問題。

5.聚焦工作實績,評價經營管理能力。圍繞主要業績指標、重要領域管理情況進行評價,重點關注:領導人員任職前后本單位業績指標的變化;主要經營業績完成是否真實、是否存在人為調節業績指標的行為;財務管理、營銷、工程建設、物資采購、人力資源、產業單位、新興產業等經營活動是否真實、合規。

6.聚焦控制效果,評價風險防控能力。圍繞內控執行、合規體系建設情況進行評價,重點關注:內控機制是否執行到位,是否明確重要業務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內控要求、風險應對措施;是否建立健全合規管理制度體系,合規管理流程是否規范;是否建立風險管理體系,是否存在重大風險未得到及時識別與應對的情況。

7.聚焦執紀自律,評價廉潔從業能力。圍繞廉潔從業規定執行情況進行評價,重點關注:是否存在嚴重違反財經紀律情況;是否嚴格執行履職待遇,有無違反公務用車、公務接待、辦公用房、周轉房、通訊費等規定的問題。

(四)怎么評——評價標準

1.評價標準。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的關鍵是在遵循相關履職行權黨紀國法政策要求的基礎上,關注其履責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效果。因而,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核心應是在關注法律法規底線遵循的基礎上,重點關注和評價領導人員履行經濟職責的績效。社會民主法治水平越高,對領導人員履責績效越重視、要求也越高。由此可知,選擇恰當的績效評價標準是建構評價體系的重要考量內容。

2.績效清單。目標責任制是任免考核管理領導干部的重要手段和途徑,通過層層分解領導干部簽訂的目標責任書,發現最為重要的是其任期內各年度要達成的各項職責任務目標,歸總起來就形成了領導人員任期內各年度應完成的“績效清單”。因而,績效清單是評價領導人員任期內履責任務目標達成情況的尺度或依據。依據目標責任書和年度績效目標要求,著眼于績效清單梳理形成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責評價標準,即“應該干成什么樣”,結合審計查證的領導人員實際履職情況,得出其“干得怎么樣”的結論。

(五)怎么用——運用標準

上述量化評價的結果,如何對接定性評價結論和輸出成果,并給予明確的運用和推廣要求,則是影響量化評價成效的“最后一公里”問題,也應予以同步設計考量。

綜合上述“審什么”“評什么”“怎么評”“怎么用”的評價思路設計及邏輯分析,提煉形成本文建構的經濟責任審計量化評價體系,即“三單七力”模式。

四、“三單七力”評價體系建構技術路徑

(一)“七力”維度具體指標選取

依據省公司對地市級供電公司管理考核的職責清單(貫徹執行、管理、監督職責)、權力清單(決策清單)和績效清單(考核內容)約定的事項梳理,在科學拆分與歸類合并后,形成每“一力”評價維度的二、三級指標,由此形成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責的“三單七力”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表1 地方公司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責“三單七力”評價指標權重

(二)各維度各指標評價權重確定

1.一級維度權重確定。

(1)賦權方法。依據被審計領導人員所在單位性質和職責的差異,結合不同類型公司領導人員履責重點差異進行權重分配。如現行考核制度中有明確權重要求的,采用考核制度確定的維度權重;如未明確規定的,則綜合運用經驗值法、小組討論法和德爾菲法等方式確定權重。

(2)賦權規則。結合電網公司行業和地域特點,通過審計部討論、問詢專家等方式,確定專家組賦權打分的規則:一是采用100分制賦權記分;二是現有量化實踐中廉潔從業能力維度一般占10 分,故本維度采用經驗值法,設定為10 分;三是對于其他“六力”維度,則以廉潔從業能力維度和公司正職領導人員年度考核評價權重為參照,由各專家依據專業判斷賦予相應分值。

(3)專家選擇。專家組的來源范圍包括:一是地市級供電公司主要領導;二是審計部主管或從事多年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資深人員;三是熟悉領導人員監管、考核的組織部、人力資源部和紀委人員,以及高校從事經濟責任審計研究的資深人員。在確定專家人選時還要考慮其參與多輪調查的可能性。依據上述規則,確定了由16 名人員組成的專家組:省公司組織部2 人、人力資源部2 人、紀委2人、審計部6人(省、市公司各3人)、地市級供電公司領導人員3人和專業院校教師1人。

(4)操作流程。整個研究過程包括兩個階段(見圖2),前后經過至少2輪專家意見收集:第一階段,主要通過問卷咨詢專家獲得“七力”評價維度權重賦分結果,在問卷結果統計分析基礎上形成3 個認可度高的“七力”評價維度賦權方案;第二階段,對初步形成的“七力”評價維度賦權方案進行再次問卷,直到統計結果形成高度一致的意見方案,以認可度高的量化評價方案中的權重賦值為最終權重標準。

圖2 地方公司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責評價“三單七力”評價權重確定

通過以上方法獲得同一公司不同履責能力間的相對權重差異,形成“七力”評價維度各自的權重,見表2②。

表2 “七力”評價權重確定

2.二三級指標權重確定。運用上述“七力”維度權重確定的方法原理,確定二級評價指標的權重,由此形成“三單七力”二級評價各指標分值權重(見表1)。地市級供電公司的二級評價指標與權重變動小,較為穩定,但其三級考核指標每年都會有調整,波動較大,所以在三級評價指標設置上,需要根據領導人員任期內各年度具體考核指標的變化,靈活調整指標設置及權重。

(三)綜合評價記分規則與方法

1.綜合運用加分與扣分相結合的原則。在記分方法選擇上,充分考慮公司領導人員績效考核結果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之間的互補融合。目前經濟責任審計量化評價采用的記分方法中:一類是依據審計結果,對照評分標準,正向計算各維度各指標的得分;另一類是以100分為基準分,依據審計發現的問題,對照扣分標準,采用扣分法計算得分。這兩種方法各有優劣,應綜合平衡考量,有些“七力”維度宜采用以公司各年度績效考核結果為主的記分法,有些“七力”維度采用依據審計發現的問題進行相應扣分的方法則更為適宜。

對于有量化業績考核的維度,采用以公司業績考核得分及權重正向計算得分為主的計分規則,輔以依據審計發現的問題而相應扣分進行記分的原則??鄯种饕捎靡罁徲嫲l現問題的責任界定情況進行差別扣分。具體扣分原則是:如審計發現的問題與領導人員的履責行權不相關或關聯度低,則不扣分;如審計發現的問題與領導人員的履責行權相關或關聯度高,則應追蹤問題產生的根源,梳理責任鏈條,明確責任環節和責任人,將審計發現的問題與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行情況聯系起來,確定領導人員是否需要承擔責任以及應承擔的責任類型,如果認定其需要承擔責任,則按照責任類型進行差別扣分。各維度的最后得分等于該維度的業績正向得分減去應扣的總分。

對于缺乏正向量化業績考核結果的維度,主要采用依據審計發現問題數量乘以扣分標準計算得分的規則。如科學決策能力與風險防控能力維度,采用依據審計發現問題數量乘以扣分標準得出總扣分分值,從主維度分值中扣除后即為該維度的總得分??茖W決策能力維度基本不直接涉及公司的業績考核指標數據,如采用主觀測評賦分,其精準度不夠。該維度涉及領導人員的規范用權問題,嚴肅度高,對干部管理部門識人用人的判斷影響大,故而對其評價的準確度和揭示問題的深度、質量要求高。所以,此維度主要依據審計結果,采用扣分制記分法。具體扣分規則為:每發現1 個科學決策問題扣0.4分,扣完為止。

2.依據地市級公司發展狀況分層次記分的原則。省電力公司所屬的地市級供電公司所處地域廣泛,各單位在經營效益、體量規模、設施設備方面存在較大差異。部分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的領導人員被安排到艱苦、落后單位,勇挑重擔,因管理基礎薄弱,系統內專業排名③短期內難以有明顯提升,但其所任職單位業績指標的改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體現領導人員履責能力情況。故應按照所在單位發展管理基礎,分層次設置考核評價側重的原則,避免出現地方管理基礎情況完全決定領導人員評價結果的情況。為此,將全省16 個地市按照往年業績考核情況分為三組,包括業績領跑型、均衡進取型、管理提升型。其中:業績領跑型地市級公司的各項業績指標、管理水平均在全省排名靠前,業績提升改進空間有限,考核重點向系統內專業排名傾斜;均衡進取型地市級公司的各項業績指標、管理水平均在全省排名居中,業績提升改善、系統內專業排名考核比重相同;管理提升型地市公司的各項業績指標、管理水平均在全省排名靠后,系統內專業排名相較于其他單位始終處于末尾,考核重點向業績提升改進傾斜。

(四)綜合評價定檔與結果運用

1.總體評價檔次結論確定。通過制定量化評價標準,實行量化評級的方法,將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行情況劃分為A、B、C、D 四個檔次,其對應的定性結論分別是:A為很好履責,B為較好履責,C為基本履責,D為未完全履責。其綜合評價檔次的確定標準為:綜合得分≥90分,評定為A檔次:75分≤綜合得分<90分,評定為B檔次;60分≤綜合得分<75分,評定為C檔次;綜合得分<60 分,評定為D 檔次。同時,依據定量評價結果繪制領導人員履責評價雷達圖,直觀展現領導人員履責總體情況和各分項履責能力的強弱,以可視化體例展示被審計領導人員的履責特征,從而為省公司主要領導及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提供簡潔明了的量化評級表和評價圖,在一定程度實現經濟責任審計結論“看得懂、用得上”的目標,為精準理解、利用審計結果奠定基礎。

2.分項評價檔次結論確定。相對于總體評價檔次結論而言,“七力”評價維度的評價檔次分類顆粒度應更為細化,以充分凸顯履責特征的差異性,因而共設置五個檔次結論?!捌吡Α狈猪椩u價維度檔次確定標準為:得分≥95 分的,檔次結論為“強”;85 分≤得分<95 分的,檔次結論為“較強”;75 分≤得分<85 分的,檔次結論為“一般”;65 分≤得分<75 分的,檔次結論為“較弱”;得分<65 分的,檔次結論為“弱”。依據“七力”評價維度得分情況,按照上述評定標準確定各分項評價檔次的結論。

3.綜合評價結果運用。審計成果利用是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生命線,如果審而不用,就達不到審計工作的目的,故目前實行經濟責任審計量化評價的審計機關,基本上都建立了與綜合評價檔次相應的審計結果運用剛性要求。要求各單位在各自職責范圍內運用審計結果,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及審計整改情況作為考核、任免、獎懲被審計領導人員的重要參考。

五、“三單七力”量化評價實踐應用——以××總經理經濟責任審計為例

(一)基本情況介紹

根據公司2023年審計工作計劃,審計監管部(審計中心)組成審計組,于2023年4月6 ~21日對國網××供電公司(簡稱“××公司”)原總經理×××同志2020年8 月~2022年7月任職期間經濟責任履行情況進行了審計。

××公司歸屬于前述分層考核業績計算中的第一組公司,即領跑型公司,運用上述“三單七力”評價模式和構建的具體評價維度、指標、賦權情況和記分規則,初步計算該領跑型公司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責“七力”維度的指標得分情況(具體計算過程略)。

(二)“三單七力”綜合評價結果

1.總體評價。依據“三單七力”評價體系及標準,審計組對××公司原總經理×××同志履職期間的經濟責任履行情況進行了總體評價,評價得分為86.16 分,對照綜合評定進檔標準,其總體評價定性結論為“較好地履行了經濟責任”。同時,審計組依據該公司總經理任職期間“七力”維度業績考核結果,結合審計發現的問題情況,按照記分規則計算得出了“七力”維度的分項得分結果,并繪制了其任職期間經濟責任“七力”履責評價雷達圖(見圖3),從七個方面多維評價、直觀展示了其履責能力。

圖3 XXX同志經濟責任“七力”履責評價雷達圖

從“七力”評價得分及審計情況來看,×××同志在××公司任職期間,政治執行能力、科學決策能力、經營管理能力較強;創新發展能力一般;風險防控能力較弱,有待加強。擔當作為能力、廉潔從業能力為“減分”項指標,本次審計未發現相關問題。

2.分項履責評價。

(1)政治執行能力方面。任期內,×××同志能夠按照上級重大決策部署要求,研究制定落實方案,推動重點工作任務落地。審計組認為,×××同志較好地落實了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有效執行了公司發展戰略。但審計組也發現該同志在服務“雙碳”、助企紓困等方面還存在不足,主要表現為:未能按照客戶并網要求,及時推進新能源并網配套項目建設;未嚴格落實國家電價政策,個別“挖礦”用戶未及時報送核定,未收取差別電價;民營企業欠款、銷戶用戶預存電費余額、歷史歸集預收電費未及時清理等。

(2)創新發展能力方面。任期內,×××同志能夠做好屬地協調工作,推動××線等四項超特高壓項目建設。滾動修編“十四五”電網規劃,服務××新興產業集中區、自貿區建設等國家戰略落地。但在推進項目建設等方面存在不足,主要表現為主網基建項目未按里程碑計劃投產;配網投資不夠精準,部分區域供電可靠性不足;“零計劃停電”示范區未達預期目標;部分技改大修“自主實施”工作執行不到位等。

(3)科學決策能力方面。在×××同志任期內,××公司能夠建立健全有關“三重一大”管理制度。但在相關決策權限設定、制度執行中存在不到位的情況,主要表現為:未結合公司管理實際,合理設置決策權限,存在決策風險;決策界面不清晰;存在“十四五”電網發展滾動規劃等11 項重要事項未經集體決策;個別決策事項落實不到位,未達到預期成效。

(4)經營管理能力方面。任期內,×××同志通過兩個體系(績效考核體系、企業價值體系)的“雙輪驅動”,營造公司向上向善的和諧氛圍,激發干部員工創業激情,2020年在企業負責人關鍵業績考核中位列全省第一。但審計組也發現,×××同志經營管理能力仍需加強,主要表現為會計信息質量有待加強,存在×××項目未按照會計準則要求,進行及時轉資或滯后轉資,影響有效資產規范確認;部分技改項目轉資至舊資產卡片,未重新評估使用年限,導致資產折舊計提不準確;新興產業經營質效有待提升,存在部分港口岸電充電樁因接口適用性差,投運以來一直零電量。

(5)風險防控能力方面。在×××同志任期內,××公司能結合管理需要,細化相關業務管理制度,優化管理流程。但審計組發現,×××同志在推動公司規范經營、制度執行、風險防范方面還存在不足,主要表現為:電費電價管理水平有待提升,超容量用電治理、電費資金管控不到位等;項目結算管控不到位,審查的51個項目中,有13 個項目因定額套錯等多計施工費;招標采購管理不規范,存在“黑名單”供應商、無資質供應商中標的情況,項目拆分規避招標等;省管產業合規管理水平有待加強,存在無計劃施工、項目轉包、單項工程核算不合規等情況。

六、“三單七力”評價體系應用成效與不足

審計部在2023年開展的公司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項目中,初步運用了創新建構的地市級供電公司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責“三單七力“評價體系,并根據實際運用情況對該評價體系進行了修正完善。本次量化評價創新實踐,在提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質效上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同時也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

(一)取得的應用成效

1.開創了經濟責任審計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通過開展量化評價工作倒逼審計改革創新,反思傳統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偏差,實現審計思路理念的迭代更新,回歸到遵從“人格化”審計業務規律,科學實施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全面提升質量。在對領導人員“三單”職責系統梳理的基礎上,加深了審計人員對領導人員職責范圍、行權鏈條的理解,做到以領導人員履職行權為依據,科學確定重點審計內容,在查深查透基礎上摸清問題實質,將審計發現的問題和領導人員充分關聯后再開展評價,保證了評價結論的說服力。

2.提升了審計報告與領導人員評價的契合度?!叭龁纹吡Α痹u價體系下的經濟責任審計報告,評價的關注點充分鏈接了公司經濟責任審計辦法規定的審計內容和黨委組織人事部門干部考核評價的關注點。其評價視角或落腳點回歸到黨委組織人事部門關注的“七力”維度,高度契合了組織部選用領導人員的觀測維度,評價更為直觀、實用,清晰勾勒了公司領導人員各方面履責能力的差異,為公司選人用人提供了重要參考。

3.建構了一套經濟責任審計量化評價體系。目前,

××公司審計部已經建立了基于“三單”的審計內容重點梳理辦法以及“七力”量化評價指標體系,改變了以往無統一評價標準、評價不準確的情況。為確保評價體系的客觀、公正,在地市級供電公司評價中充分考慮了其發展管理基礎的差異,按照業績領跑型、均衡進取型和管理提升型三類分別設置業績賦分的權重,充分保障了評價體系的適用性。這一評價體系建構的思路,不僅適用于電網系統,更可以推廣到所有行業領域經濟責任審計實踐中加以改良應用。

4.審計更加聚焦重點內容和領導人員職權?!叭龁巍绷炕u價體系,有效解決了公司經濟責任審計實踐中“見事不見人”的思路偏差,將經濟責任審計重點高度聚焦到領導人員職責清單、權力清單和績效清單上,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經濟責任審計重點與領導人員履責行權重點不匹配、關聯度不高的問題。

(二)存在的不足

1.量化評價指標的波動性強,穩定性不足?!痢凉靖髂甓葮I務考核指標的波動大,同時變動自然會影響到領導人員履行經濟責任情況的評價指標體系調整。因而,每一年度的經濟責任審計項目在實施前,都需要結合國網和公司整體業務評價指標的變化同步修訂調整該年度的“三單七力”評價體系,增加了量化評價的難度和工作量。

2.具體評價指標提取的完整性、合理性仍待提升。

評價指標選取的完整性、合理性,以及評價指標與被審計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責內容的匹配度,是決定量化評價結果是否客觀、公正的關鍵因素。關于目前二級、三級指標的選取設置,在分類標準的完整性、一致性和互斥性上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完善。比如,科學決策能力二級維度指標的選擇設置還有待改進。

3.指標賦權的科學性難以把控,嚴謹性有待提升。

賦權的科學性、合理性,尤其是與公司運營管理實踐的匹配性,是決定評價結果客觀公正性的關鍵因素之一。在“七力”主評價維度的賦權權重、每個二級三級指標賦權權重的合理性、扣分標準的合理性以及綜合評價定檔標準的嚴謹性上,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總而言之,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量化評價體系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勞永逸,也不可能一次做到盡善盡美,而是需要在實踐中持續改進、動態調整,不斷修正完善以達到更好的實踐契合度,提升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合理性與可操作性,達成更為客觀、可靠的量化評價結論,更好服務于干部監督管理需要。

【注 釋】

①依據審計部分步探索逐步推進的策略,本次量化評價探索的重心聚焦于任務量大、同質程度高的地市級供電公司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這一細分對象上。

②對于經濟責任審計量化評價的對象選擇,重點考慮了應用面廣的地市級供電公司。

③省公司各個專業管理部門對地市級公司專業管理的考核排名。

【 主要參考文獻】

賈云潔,王會金,胡蘇.經濟責任審計能力提升研究:基于一個三維分析框架[J].審計研究,2022(2):52 ~59.

賈云潔,薛雨瑩.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公告的法規協同建設[J].財會月刊,2023(3):93 ~99.

靳征.鐵路企業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鐵道運輸與經濟,2022(4):72 ~78.

李兆東,郭磊.高質量發展下的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測度——以江蘇省為例[J].財會月刊,2022(5):79 ~85.

梁麗.ESG 框架下企業經濟責任審計模式創新研究[J].財務與會計,2021(6):52 ~54.

鄔國榮,常書生.高質量發展視閾的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應用研究——以市級供電企業為例[J].航空財會,2021(4):64 ~71.

楊留花,石磊.我國科技人才分類評價改革政策的演進及典型案例研究[J].中國科技人才,2021(1):24 ~29.

章敏捷,周偉杰.電網企業基于經濟責任審計的“履責畫像”評價思考和實踐[J].中國內部審計,2023(10):39 ~45.

鄭國洪.國企綠色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AHP 模型思考與改進[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17(1):97 ~104.

鄭玲霞.構建企業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 實現精準“畫像”——聚焦“戰略·財務·責任·用權”[J].現代審計與經濟,2021(S1):40 ~43.

鄭石橋.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理論框架和例證分析[J].財會月刊,2018(21):139 ~145.

鐘溪楠.基于FAHP的國企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商業大學,2023.

猜你喜歡
領導人員維度責任
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制度發展現狀及政策建議
電力公司優秀年輕領導人員“三層四維”能力素質模型構建與應用
使命在心 責任在肩
領導人員隊伍理想年齡結構應用研究
每個人都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淺論詩中“史”識的四個維度
中央企業領導人員管理規定發布
光的維度
“五個維度”解有機化學推斷題
期望囑托責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