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2024-04-16 09:34陳彩紅
教育周報·教研版 2024年5期
關鍵詞:新知應用題生活

陳彩紅

摘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學被廣泛運用于各個領域,可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學與實際生活脫節的現象,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系成為數學教學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小學數學 生活化

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能夠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那么,在他們的眼里,數學將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游戲。這樣,學生學起來自然感到親切、真實,這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來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態度和意識。對于學生更好地認識數學,學好數學,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促進綜合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作為教師要善于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

一、利用學生生活實際問題創設情景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生活現象引入新知,會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會激起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愿望。比如,在教學“比例的意義”時,我安排了這樣一段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在我們人體上存在著許多有趣的比嗎?人的身高與雙臂平伸長度的比大約也是1:1,腳底長與身高的比大約是1:7,將拳頭翻滾一周,它的長度與腳底長度的比大約是1:1,……知道這些有趣的比有許多用處。到商店買襪子,只要將襪子在你的拳頭繞一周,就會知道這雙襪子是否適合你穿;假如你是一個警察,只要發現罪犯的腳印,就可估計出罪犯的身高……這一切,實際上是用這些身體的比組成了一個個有趣的比例來計算的,今天我們一起研究“比例的意義”通過利用實際生活現象,引出“比例”的學習,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主動的參與新知識的探究。

再如,在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時,我利用多媒體引進一段動畫:小明在操場上跑步,他跑了一周的路程是指操場的什么?如果在操場中間鋪上草坪,要求鋪多大,又是指操場的什么呢?這就是我們這一節課要學習的“面積和面積單位”。這一動畫片斷來自于學生的生活,是他們喜聞樂見的導入形式,所以他們很快地就投入到迫切要求學習新知的情境中來。

由此可見,學生通過借助這些有實際生活背景的問題引入新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習自主探究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而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性為主,因此為了使他們能比較輕松的掌握數學規律,在課堂教學中,盡量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生活情景。把學生引入生活實際中來,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通過觀察和實踐來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抽象、概括、比較、分析和綜合的能力。

比如,在教學相遇問題時,存在著三種類型的題目:相向而行(或相對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為了讓學生能夠搞清三者之間解題規律的聯系和區別,我組織學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同桌兩人為一組,將相遇問題中的三種情況作演示,表演場地在教室內外自由尋找,過5分鐘后集中交流表演情況。學生們興致勃勃,個個洋溢著笑容開始了自己的演出。通過這次實際演練,使學生加深了對相遇問題三種情況的理解。

另外,對于一些教材中實踐性較強的數學知識,我盡力為學生提供大自然的舞臺,把課堂教學的主陣地——教室轉移到室外,讓學生處于實際環境中學習新知。比如,學習小數時,我帶著學生到商店去了解各類商品的價格,觀察商品的標簽,了解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學習實際測量時,我帶著學生拿著測量工具到操場上去測量兩點之間的距離,并組織學生利用步測方法來計算操場面識;學習百分率時,可帶著學生深入米廠、榨油廠和某些其他的工廠去了解出米率、出油率及產品合格率等。實踐證明,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學習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挖掘現實生活素材讓學生實踐創新

數學知識需要得以鞏固,才能使學生牢固掌握并熟練應用,在教學中,如果能結合具體的生活實際問題進行練習或實踐,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將數學應用于實踐的過程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逐步培養。

比如,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舉行,我在教學分數應用題時,課前準備了前兩屆奧運會中國隊奪獎牌的情況,課上讓學生自己編題,以鞏固所學的新知識。學生興趣盎然,編出了不少分數應用題,如“前兩屆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奪得60枚金牌,其中女運動員奪得的金牌數占5/8,女運動員奪得金牌多少枚?”另外,我還組織學生進行預測:今年中國能奪得多少枚金牌?朱飛約說:“35枚?!秉S燕說:“比上屆多3枚?!焙⌒≌f:“能奪得本屆金牌總數的1/15?!庇谑俏揖蛦枺骸耙傈S燕預測多少枚,需要知道什么條件呢?要知道胡小小預測多少枚,你認為需要知道什么條件呢?這是一道學生感興趣的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題目,使他們感覺到不是在解應用題,而是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不僅鍛煉了學生捕捉信息的能力,而且還使學生受到了愛國主義的教育。

有如,在教學完求平均數應用題以后,要求學生通過社會調查,數據收集和整理來了解某家、某廠日常生活中的用電、用水的平均費用,自己班上同學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齡等。在元、角、分的教學以后,利用數學活動課組織學生開展模擬購物活動,師生互當售貨員和顧客進行買賣游戲,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熟悉了元、角、分以及它們之間的兌換和簡單的加減計算。因此,在教學中,每學到一個新的知識,我就要鼓勵和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實際,去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通過這些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了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和應用的廣泛性。而且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現實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意識到在他們周圍的某些事物中存在著數學問題,養成有意識地用數學的觀點觀察和認識事物的習慣,并逐步學會把實際問題表示為數學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把社會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大課堂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他們學會用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參考文獻: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

《名人名言錄》

猜你喜歡
新知應用題生活
應用題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漫生活?閱快樂
生活感悟
無厘頭生活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應用題
新知
新知速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