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強,瓜分臺積電!

2024-04-17 13:51
世紀人物 2024年4期
關鍵詞:臺積電熊本臺積

特朗普曾說,臺積電是他能想到的,唯一一家被迫停產會導致全球經濟蕭條的企業。

如今,美國、日本、歐洲爭相發出巨額補貼,“邀請”臺積電到當地設廠,對這家唯一重要的企業發起了攻勢。

“各位,美國制造業回來了”

2022年12月6日,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臺積電美國工廠“首批機臺設備到廠”典禮。

那一天對拜登來說意義重大,參觀這座工廠時,他對工人們說:

“你們將幫助美國贏得21世紀的經濟競爭?!?/p>

蘋果CEO庫克(Tim Cook)、美光CEO梅赫羅特拉(Mehrotra)、英偉達CEO黃仁勛(Jensen Huang)、阿斯麥CEO彼得·文寧(Peter Wennink)悉數到場,他們站在拜登兩側,親耳聽他說出了那句醞釀已久的宣示:

“各位,美國制造業回來了!”

也許是想到了未來蘋果手機里那顆每秒可執行17萬億次運算的芯片,將從這座美國工廠誕生,庫克激動地表示,“臺積電的芯片制造能力,和美國工人無與倫比的創造力共同造就了這非凡的一刻?!?/p>

臺積電赴美建廠,是美國“期盼”已久的結果,也是付出各種“努力”之后的結果。原因就像他們的商務部長所說,“美國造不出全球最尖端的芯片,這是國家安全的弱點,我們必須改變這一現狀?!?/p>

上世紀90年代,美國芯片制造業曾占據37%的全球份額,到2022年只剩下12%,而且至今不具備生產10納米以下芯片的能力。

與之相對,臺積電如今則擁有60%的市場份額,把排在第二的韓國三星遠遠甩在身后,并且已經實現了3納米制程工藝的成功量產。

2020-2021年,受疫情和中國臺灣地區遭遇百年一遇的干旱影響,全球芯片短缺,169個行業受到影響,被沖擊最大的是汽車和消費電子產業,福特和通用都被迫停工了一到兩個月,美國新車銷量在2021第三季度減少了三分之一。

為了扭轉在半導體產業的頹勢,美國這些年一直在推動臺積電的赴美投資建廠計劃,但臺積電一直按兵不動。2021年7月,美國進一步推動《芯片法案》,并且提出了投入巨額資金用于芯片研發,振興美國芯片制造業,以及將中國半導體制程“鎖在”28納米以上等目標。

與《芯片法案》一同推進的,就是必須把臺積電引入美國。

2021年9月,美國商務部以應對芯片短缺危機為由,要求臺積電、三星等主要半導體制造商提供客戶名單、庫存和營收占比等信息,并以“自愿的”為名設置了45天的“期限”。

起初,臺積電表示絕不會泄露敏感信息,也就是拒絕提供相關信息。

美國先是好言相勸,“英特爾、英飛凌、通用都樂意提交,你們也交上來吧?!钡刂谷掌谶€沒到,它就摘下了偽裝,美商務部長雷蒙多說,“我給每位CEO都打了電話,他們都表示愿意提供資料,我不希望動用《國防生產法案》來解決問題?!?/p>

威懾之下,臺積電和三星都服了軟。

他們提交了自己的機密數據,雖然表示不會披露特定的客戶信息,但美國的目的已經達到了:破壞臺積電的“中立性”,使其在兩強的科技競爭中被迫選擇站在美國的一邊。

緊接著,美國副國務卿、國務卿、商務部長先后與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通話示好,并發出投資邀請,“你們65%的客戶都在美國,臺積電要幫助‘催化美國的半導體產業?!?p>

劉德音這才更加明白了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之前講的話,“這家公司遲早會成為地緣政治的兵家必爭之地?!弊罱K,臺積電決定投資400億美元赴美建廠,地點就在與臺北結成姐妹城市的鳳凰城,劉德音對記者說:

“就像切斷華為訂單時一樣,我們別無選擇?!?/p>

2022年8月,拜登簽署了《芯片和科技法案》,該法案包括對芯片行業提供520億美元的補貼、對半導體和設備制造給予25%的投資稅收抵免等扶持政策,同時還有針對讓芯片企業在中美之間選邊站的排他政策。

時任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表示,“這項立法是美國家庭和美國經濟的重大勝利,將創造近10萬個高薪工會崗位,重振美國制造業?!?/p>

四個月后,臺積電鳳凰城工廠的移機典禮上,亞利桑那州州長在致辭中說,“感謝臺積電,我們州立大學的畢業生不用到外地找工作了?!?h3>“這是日本最后的機會”

2024年2月24日元宵節,日本熊本縣,臺積電熊本第一工廠舉行落成典禮。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齋藤健、自民黨大佬甘利明、索尼會長吉田憲一郎、電裝CEO林新之助,以及豐田會長豐田章男一同趕來祝賀。

典禮開始前,豐田章男特意走進休息室與臺積電CEO魏哲家握手寒暄,“您今天蒞臨熊本,這里的天都放晴了?!?/p>

隨行記者問豐田章男,“對于汽車產業來說,芯片意味著什么?”

豐田章男用了一個很接地氣的比喻來回答,“芯片是汽車產業的大米,主食的地位。要先有米,才能吃得下菜。我們常說,輪胎是鹽,那芯片就是大米?!?p>

從2021年公布計劃,到竣工正式運行,在日本政府的一路綠燈下,臺積電熊本工廠僅用時兩年多就完成了建設。

典禮上,首相岸田文雄發來視頻致辭,他說,“半導體是數字化和去碳化不可或缺的技術,日本正在‘史無前例地大力支持半導體產業發展?!?/p>

92歲的張忠謀在講話中表示,“我相信,臺積電熊本工廠將提高日本和世界芯片供應的彈性,也將開啟日本半導體制造業的復興?!?/p>

日本對半導體的復興早有執念。

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的東芝和NEC在芯片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市場份額高達50%,但經濟泡沫破裂后的30年間,在美國對韓國芯片的扶持所帶來的競爭之下,日本芯片市場份額下滑到8.5%,并且也錯過了21世紀前十年的芯片投資機遇期。

如今,日本在尖端芯片制造領域,已落后臺積電和三星至少20年的時間。

但日本沒有躺平的打算。

2022年8月,豐田汽車、索尼、日本電信電話、日本電氣、日本電裝、軟銀、鎧俠和三菱日聯銀行等8家日企成立了劍指2納米的高端芯片制造企業Rapidus,并獲得了日本計劃給予700億日元的補貼。

加大芯片追趕,這也是日本朝野上下的共識。在日本國會通過年度財政補充預算案中,更計劃在2021-23年拿出4萬億日元的預算,支援半導體以及必要零部件與原材料的量產。

Rapidus社長小池淳義在企業成立大會上說,“日本的半導體落后太多,在這個尖端半導體投資規模以萬億日元為單位的時代,我們已經有了破釜沉舟的覺悟,因為這是日本最后的機會?!?/p>

此次臺積電熊本工廠項目的快速落地,背后也是日本政府和企業界的全力斡旋。

索尼會長吉田憲一郎就曾在2021年的疫情高峰期親赴中國臺灣,與臺積電CEO魏哲家見面,當場作出承諾,臺積電如果到熊本建廠,將得到來自日本政府和企業界的各種“協助”:

首先,建廠的土地由索尼在熊本縣菊陽町的既有工業用地提供;其次,制造芯片的用水問題也不用擔心,當地阿蘇山脈的水質相當好。

熊本工廠投資額86億美元,日本政府會提供4760億日元(約35億美元)的補貼,該工廠主要生產目前日本無法制造的12至28納米芯片,用于日本企業的圖像傳感器和車載設備,為了從2024年第四季度開始量產,目前正在加快構建生產線的工作。

人員方面,該工廠預計有1700名員工,其中有從臺積電派駐的400名工程師。

首相岸田在致辭里還透露了一個“好消息”:

臺積電熊本第二工廠也將在今年開工建設,該工廠將作為日本的國家項目獲得7320億日元的補貼,生產的產品包括6納米芯片,計劃在2027年底實現量產。

一個開工典禮為何能讓日本政商兩界的重要人物傾巢而出,共同社報道典禮新聞中的一句話或許可以給出補充解釋,“除了加強先進半導體供應鏈之外,考慮到中國臺灣出現突發事態的可能,熊本工廠將強化日本經濟的安全保障?!?/p>

美國、日本之后,歐洲同樣也在爭取“芯片產業的勝利”,核心還是爭取臺積電。

去年7月,《歐洲芯片法案》正式生效,該法案幾乎是為了臺積電投資歐洲“量身定制”。

法案生效一個月后,臺積電就宣布將在德國工業重鎮德累斯頓設立首座歐洲工廠。

該項目總投資額100億歐元,其中德國政府補貼50億歐元,德國電子巨頭博世、半導體系統供應商英飛凌、荷蘭半導體公司恩智浦則將各自持有10%的股份,與持股70%的臺積電共同組建“歐洲半導體制造公司”。

《歐洲芯片法案》的目標是2030年將歐盟目前9%的半導體生產全球份額提高到20%,進而與東亞和美國分庭抗禮。作為歐洲經濟龍頭的德國則為此展開了“瘋狂”的招商,此前已用百億歐元的補貼吸引了英特爾和世界第四大晶圓代工廠格芯到德累斯頓投資建廠。

據日媒報道,德國招商臺積電的談判歷時兩年,期間受俄烏沖突的影響,來自俄羅斯的能源供應中斷,導致德國電費暴漲了2-3倍,而半導體制造要耗費大量的電,只能暫時中斷與臺積電的談判,后來在德國政府特別是德國汽車產業的強烈要求下,談判才得到重啟。

德累斯頓的臺積電工廠將在2024年下半年動工,創造約2000個就業崗位,預計2027年投產,生產的產品是用于車載的12至28納米芯片。參與投資的博世表示,該工廠的目標是建立一座現代化的半導體加工工廠,以滿足未來汽車等工業領域的產能需求。

臺積電宣布消息后,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對其表示歡迎,“又一個半導體的全球行業巨頭來到了德國,這對薩克斯州、德國乃至整個歐洲都是好消息?!?h3>誰能“復制”臺積電

雖然各國都對“瓜分”臺積電雄心勃勃,也都付出著真誠的努力,但從目前的進展看,其前景卻不容樂觀。

移機典禮一年后,臺積電亞利桑那州的兩座工廠接連出現問題,先是第一座工廠的量產時間從2024年推遲到2025年,隨后生產先進制程芯片的第二座工廠也將延遲投產。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給出的理由是:

“亞利桑那州缺乏技術熟練的工人,我們不得不從中國臺灣調入有經驗的人?!?p>

如果問問在美國生活工作了數月到一年的臺積電工程師,他們還會告訴你問題沒那么簡單。

從中國臺灣赴美的首批臺積電工程師有500多人,他們住在距離亞利桑那州工廠15分鐘車程的鹿谷村,現在被稱為“臺積村”。

臺積電的工程師早就熟悉了以“賣肝”著稱的東亞卷王模式,加班趕進度每天工作13、14個小時是家常便飯,甚至駐廠熬夜也能堅持,但這并不合適亞利桑那州的美國工人。他們不適應也不喜歡臺積電式追蹤工作進度的管理模式。

一位臺積電外派工程師對記者說,“我目前在美國過著朝九晚六的生活,連我太太都感嘆,每天能見面的時間怎么那么多?!?/p>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工學院的學生表示,“這里夏季有四十度的高溫,推遲施工很常見,臺積電可能忽略了這一點,適合工作的時間也有不同?!?/p>

除了工作時間的差異,臺積電的知名度在亞利桑那州也沒有想象中的高,州立大學工學院的畢業生最想去的公司是英特爾,英特爾也是該校畢業生的最大雇主,那里的大學生對臺積電沒有那么熟悉,雖然兩家巨頭的工廠僅相距80公里。

第三個需要磨合的問題是工會,為了應對施工延遲,臺積電計劃從中國臺灣調派數百名臨時勞工協助建設,但此舉引發了當地美國工會的不滿。他們希望亞利桑那州的勞工得到雇傭,即便臺積電的解釋是,他們不會縮減當地勞工的數量,引進臨時勞工只是為了促進技術交換。

其實,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早在二十幾年前就“領略”過東亞與美國的文化差異,他說:“臺積電在俄勒岡州有一個存在了25年的小廠子,即使我們有豐富的運營經驗,美國工廠的成本仍比中國臺灣高出50%?!?/p>

在一次播客對談中,張忠謀更直接給拜登的芯片夢潑了涼水:“美國在重振半導體方面的努力可能是浪費且昂貴的徒勞?!?/p>

與臺積電亞利桑那州工廠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熊本工廠的“亞洲速度”。

2022年4月,臺積電熊本第一工廠開始施工,建設速度可以用瘋狂來形容,6500名工人揮汗如雨,日夜不停地趕工,當地的政府官員說:

“恨不得把全日本的起重機都運到工地上?!?/p>

建設期間,數百名臺積電工程師往返于臺北和熊本,比他們更上心的則是日本經濟產業省的高層,其現任經產大臣齋藤健對記者說:

“美國當年是如何一步步廢掉日本半導體產業競爭力的,我至今仍歷歷在目?!?/p>

從上到下的重視,讓本該十年建成的項目,只用兩年就建設完工,臺積電供應商東京電子的CEO河合利樹說,亞洲有一種追求速度的文化,對于日本來說,追求速度之外,還有在高科技制造領域三十年的落寞與不甘。

目前看來,臺積電日本工廠的進展要比美國更順利,但這并不意味著順利可以一直下去。

比如,政策的延續性就面臨考驗。由于政治黑金事件,自民黨的三大派系已在今年2月宣告解散,岸田內閣的支持率更是降到20%以下,繼任者的政策是否一貫仍需觀察。

同樣的問題也將考驗歐洲,而且還要再加上地區沖突引發能源動蕩,進而影響工業建設的風險。

由此可見,建成工廠只是第一步,美國、日本、歐洲能否成功“復制”臺積電仍然困難重重,就像即將卸任的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所說:

“想要復制臺積電在中國臺灣取得的成就極其困難,開發和生產最尖端的芯片需要3000名科學家,這也是長久以來我們無法把工廠搬到其他地方的原因?!?/p>

另外,臺積電的急速國際化和產能轉移,也激起了島內的不滿。

前中國臺灣“工研院院長”史欽泰、臺積電前研發副總裁林本堅、臺“中研院”院士謝長泰等三位中國臺灣半導體領域的重量級人士均聯名在美國媒體發表文章,“美國借芯片法案,掌握臺企技術,削弱臺積電技術實力,一旦核心技術被人家掌握,臺積電乃至中國臺灣還剩下什么?”

其中,還將有一個巨大變量的可能性則來自中國大陸芯片產業的突破。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投入到芯片制造攻堅中,據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協會的資料,2024年全球新建的42個半導體工廠中,日本有4家,韓國有1家,中國有18家。

28nm工藝被認為是芯片成熟工藝和先進工藝的分水嶺,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成熟工藝及以下工藝的芯片占比超過了70%,而在28nm及以下的成熟芯片市場,中國企業的份額正在逼近臺積電。

即便中國大陸芯片依然在先進制程上面臨巨大挑戰,但成熟市場的巨大規模,以及舉國體制的集中力量辦大事,將有助于加快尖端技術的突破,從長期看,這也必然會影響到臺積電的全球布局和市場發展。

美國、歐洲、日本紛紛“瓜分”臺積電,顯示出這些所謂的盟友,在重大問題上其實也是各懷心思,擔心自己被卡了脖子。這也意味著,作為全球最大半導體市場之一的中國市場,將更有掌握主動的機會。(來源:華商韜略)

責任編輯/李雪曼

猜你喜歡
臺積電熊本臺積
臺積電將砸 1 萬億擴大 2nm 產能
我是快樂的熊本熊
我是快樂的熊本熊
2016年熊本MW7—1地震前GPS形變特征分析
熊本熊帶我游熊本
臺積電研制出了首顆四核Cortex A57概念驗證產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