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貿流通業數字化創新發展的困境與對策分析

2024-04-17 17:47夏婕
關鍵詞:商貿流通業頂層設計數字化

【作者簡介】夏婕(1987-),女,湖北武漢人,中級經濟師,會計師,研究方向:采購管理。

【摘? 要】互聯網的發展推動了數字技術的推廣應用,通過數字化的技術驅動,深刻影響和改變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模式,提升商貿流通業的整體效率。但是商貿流通業的數字化發展是雙刃劍,在提升效益的同時也出現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商貿流通業的數字化創新缺乏頂層設計使得結構比例失調、平臺壟斷帶來不當競爭、環境污染加劇等?;谏鲜鰡栴},論文通過研究商貿流通業的數字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新特征,給出創新發展的解決方案,提出商貿流通業的創新發展實施路徑,結合國內外大環境進行頂層設計,通過政策的支持和引導,調整東西部區域商貿流通業發展結構,構建數字化信息監管平臺,進行適當監管,限制商貿流通企業利用壟斷地位進行不正當競爭發展,加大對環境污染企業的處罰力度和使用新技術引導消費者等方式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為商貿流通業數字化健康發展提供新的方向,促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商貿流通業;數字化;創新;頂層設計

【中圖分類號】F724?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4)01-0151-03

1 引言

我國的商貿流通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大致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為流通經濟的計劃發展,時間段為1949年到1978年,該階段的典型特點就是計劃經濟,盡管有再生產的過程,但是卻并無實際的流通化過程。流通業的整體效率極為低下,基礎設施也普遍落后。商貿流通的第二個階段為發展中階段,時間跨度為1979年到2010年,改革開放之后,我國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商貿流通的重要性逐漸開始被認知,進入加速發展商貿流通經濟階段,城鄉經濟的壁壘被打破,經濟重心從東北轉向沿海,形成了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區域經濟發展圈,中小商貿流通企業大量涌現,成為我國商貿流通企業發展的核心力量。以經濟增長為目標的商貿流通業的快速發展,雖然帶動了經濟的高速增長,但也帶來了環保、區域結構失衡等諸多問題。從2011年之后,商貿流通發展進入第三個階段,在互聯網技術和持續的政策投入支持下,商貿流通行業的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規模效應開始顯現,率先實施完成數字化的商貿流通企業逐步擴大市場份額,形成行業壟斷的巨頭,初步完成行業整合的目的。開始出現諸如阿里、京東、蘇寧等行業龍頭企業,拉動商貿流通經濟的持續增長。依托數字化帶來的巨大優勢,行業巨頭開始無邊界地向金融、制造和零售等傳統行業進行滲透,并以顛覆者的形象對行業進行人貨場的重構。各類資源逐步向頭部企業傾斜,導致大量中小線下實體商鋪關閉,形成線上火熱線下冰冷的不均衡發展局面。

2 商貿流通業數字化發展現狀與新特征

商貿流通業是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橋梁,不間斷的流通過程,保證了生產和再生產的順利進行,同時也是商品實現從產品到資本的循環轉化過程。未來商貿流通企業數字化創新將主要圍繞聚焦組織內部運營的“數字化管理”、聚焦組織外部客戶運營的“數字化經營”、聚焦模式創新的“數字化商業”這三大數字化轉型戰略方向展開。商貿流通業在數字技術的推動下,呈現出與傳統商貿流通業不同的特征,主要如下:

第一,云計算構建企業內外部信息共享平臺。商貿流通環節涉及的企業和行業較多,企業組織內外部的信息極其分散且不透明,云計算平臺的出現,讓流通環節的企業內外部信息共享成為現實。商貿流通過程中的消費者、商貿企業和供應商成為一個有機整體,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和需求變化可以及時傳遞給商貿流通的各環節。依據市場的調整變化來進行商貿流通環節的調整,在這個體系中,即時響應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的企業將會獲得更好的發展,效率低下的環節和企業將被淘汰出局。這種動態化的調整發展,讓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等信息實現共享,形成一個利益生態圈,共贏發展。

第二,數字化精準評估推動內部運營專業化發展。數字化重構了商貿流通業各環節的關系和協同工作模式,也改變了各環節的崗位內容和工作職責,得以讓商貿流通的組織更加扁平化和效率更高。通過信息的精準和實時傳遞,流通價值鏈上的生產者、供應方和流通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可以被精準定義。全自動智能倉儲、無人駕駛、智慧物流等技術已開始應用于供應鏈的各環節,機械重復的工作逐漸由機器和優化后的流程替代,流通環節越來越多的崗位對人的能力要求和專業化程度更高,以更好地提升流通各環節的效率。

第三,流通環節商業化的智能化和智慧化。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和機器學習,實現24小時在線服務,減少因人為因素出差錯的可能,流通環節的響應更加智能化和智慧化。隨著機器學習和大數據積累的深入發展,面對終端消費者和一些B端客戶的人工智能商務服務也開始興起,數字化的過程不僅能取代繁重重復的體力勞動,也開始在一些簡單的人工智能商務服務領域取代人工,實現效率的進一步提升。流通環節的智能化和智慧化發展,也會導致價值鏈的主體角色發生轉變,從傳統的產品導向轉向消費者需求導向,以消費者的需求重構整個商貿流通的價值鏈,實現柔性化、定制化和即時響應的價值鏈新特征。數字化支持的商貿流通價值鏈能夠更緊密地建立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鏈接,提升品牌忠誠度和美譽度。

第四,商貿流通業多種模式并存發展。商貿流通業多模式共存發展的根本推動力是消費者的消費模式和需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另外一個誘因就是空間布局的集群化發展,商貿流通業近年來呈現出向城市及其內部核心區、產業園區或產業帶集聚的新特征,不同城市核心區的功能和定位,也就出現了多種模式并存的發展局面。再加上市場化的深入發展,極大地釋放了消費者的需求潛力,個性化、碎片化和差異化的消費者需求迫使流通業發展不同的商業模式來滿足這種需求。線上、線下、直銷、分銷、社群等多種商業模式并存,極大地豐富了商貿流通業的內容和產業發展格局,調整各產業之間的結構,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3 商貿流通業數字化創新發展中的問題與解決方案

3.1 壟斷平臺的競爭失活問題

商貿流通的本質是為了降低商品流通的成本,突破流通的障礙,實現商品的無障礙流通。在商貿流通業競爭初期,數字化的目的正是提升服務的品質和產品流通的效率而被廣泛應用,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和零售平臺的一支獨大。商貿流通環節的電商零售平臺壟斷了商品流通的最后一個環節,開始攫取壟斷紅利。隨之而來的問題也開始逐漸顯現,低價傾銷、巨額補貼、大數據殺熟和平臺“二選一”的方式不僅對消費者造成了明顯的損害,而且限制了中小商貿流通企業的發展空間,使其生存舉步維艱。如果不加以引導和限制,在數字化沖擊下的大量剩余勞動力將面臨生存的危機,進而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3.2 數字化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

近年來,得益于電商的發展,物流行業的增速遠高于GDP的增速,造就了四通一達等物流上市公司。從經濟的角度來看,物流業的高速集約發展帶動了整體效率的提升和產品流通成本的降低。物聯網和GPS定位技術的發展讓物流業的包裹丟失率降得很低,大大提升了消費者的滿意度。但是從環保的角度來看,原本應該散裝或者大包裝進入實體終端售賣的產品,通過物流被分割成一個個的小包裝產品,直接進入了C端消費者。白色污染日趨嚴重,再加上運輸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資源,尾氣排放成為重要的污染源。各地扎堆建設的周轉中心、倉儲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占用大量土地,過度透支土地資源,導致環境污染加劇。

3.3 缺乏頂層設計導致區域結構發展失衡

由于缺乏頂層設計,當前我國商貿流通的格局是東部流通效率高效、西部流通效率低下,中部流通斷檔的空間布局。商貿流通業各環節大多是人力密集的產業,并無太多的技術含量,但是無人駕駛、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極大替代了重復的重體力勞動,在提升流通業效率的同時也大幅度降低人工使用成本。人口紅利帶來的低成本優勢在逐漸消退。商貿流通業的發展從勞動密集向資本密集的產業過渡。如果不考慮人力資本的質量和提升,從頂層進行發展設計,商貿流通業數字化帶來的效率提升和自動化工作,在未來不僅會面對區域結構發展失衡的現狀,還會帶來低端人力資本的過剩、用工成本的上升等問題。

3.4 監管不力帶來的欺詐和假冒偽劣的法律道德風險問題

由于商貿流通業的數字化工具應用超前于法律監管,導致在商貿流通的終端環節欺詐和假冒偽劣產品盛行。商貿流通業的數字化是一個多維度,全方位的變革創新的過程,涉及營銷、制造、采購、財務、人力、運營等流通經營管理的多個環節,是IT架構升級、經營管理轉型、商業模式重塑的過程。每個商貿流通企業資源配置、競爭優勢以及業務特點千差萬別,這決定了每個商貿流通企業轉型的起點、路徑與終點也不盡相同。在進行頂層設計的時候,應當充分考慮市場和消費者的個性化、碎片化和差異化需求,消費者的價值實現才是商貿流通業創新的核心驅動力。當前我國處于從供給側改革向擴大提升內需發展的方向轉變,通過需求驅動商貿流通業的創新和變革,提供更符合消費需求的產品和服務,提升商貿流通獲利能力。商貿流通的數字化核心是建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業務模式與流程,員工成為系統平臺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配合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實現對消費者的全天候實時響應,數據驅動的消費者需求更有助于推動商貿流通企業的效率提升。消費者多層次差異化需求的滿足也與技術的成熟度相關,因此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5G等數字基礎設施的研發和發展,為多層次差異化消費者需求的實現和滿足提供技術基礎,可以進一步提升商貿流通效率。新技術與商貿流通各環節的創新深度結合,不僅會影響各環節的關鍵要素,也會重構整個商貿流通業的運行模式。

4 商貿流通業數字化創新的實施路徑

第一,運用大數據分析的方式對消費者的需求進行差異化的細分,分析流通各環節的協同與合作的關系,指導流通價值鏈的資源分配。借助數字技術,實現商貿流通業的逆向整合,構建多元流通場景,發展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方式,發展觸達消費者的新流通渠道。以消費者為中心,對當前消費者的多元化、體驗化、個性化、情感化、品牌化等特征進行細致分析,重構數字化的人貨場的新流通模式,實現實體與虛擬流通各環節、產品與服務、金融與交易的全面融合。給消費者隨時隨地、線上線下均可直達產品和服務的全渠道和全時段實時消費體驗,為消費者提供超出預期的產品和服務。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補貼的方式,調整商貿流通各環節的人口分布不均問題,促使商貿流通各環節均衡發展,高效流通。

第二,建立平臺合作聯盟,打破不同流通企業間的信息壁壘,構建差異化的企業價值網絡。在國內大循環的指導下,鏈接東西部的優勢產品資源,滿足全國的差異化市場需求,可以利用商貿流通中的大數據優勢,建立某一區域的集群優勢,從而帶動東西部區域的聯動發展,促進經濟的良性持續發展。流通環節的企業擁有巨大的信息優勢,每天都會產生海量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數據,不僅有巨大的商業價值,而且還涉及消費者的隱私數據。因此有必要構建流通企業內外部的信息管理及共享平臺,實現企業內外部信息的雙向授權流通。通過這種共享的信息平臺,決策者可以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進行生產經營決策和資源調配,快速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減少資源浪費,最大化提升流通各環節的利潤。通過信息管理與共享平臺的大數據分析,也可以對東西部的土地資源進行有效的規劃和管理,盡可能地減少土地資源分配和利用不均衡的局面。

第三,利用數字化技術構建新型監管體系。通過行政法規或法律的手段方式進行數字化立法,將壟斷、欺詐和假冒偽劣等違法違規行為列入監管體系。明確各級政府部門對商貿流通業的管理權力,完善行政管理權力清單,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決定性作用,推動商貿流通業與其他產業的協調發展。商貿流通業的數字化發展,均會留下數字化記錄的痕跡,可以使用區別于傳統監管方式的數字化監管措施,在流通環節薄弱和敏感的環節進行數字化的監管。運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的方式構建的新型數字監管模型,可以有效避免因此帶來的監管不力局面。宏觀上,東西部的國內大循環是一個大的流通體系,通過國家的數字化平臺可以整合東西部資源,按照東西部的區域規劃協調發展。微觀上,商貿流通各環節的企業是一個個的數據節點,不僅產生大量的數據,也與外部環境和其他節點進行數據交換。參與商貿流通的各主體就形成了一個高效共贏、成本節省、環保節約的商貿流通產業鏈有機整體,達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目標。

5 結論

我國的商貿流通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商貿流通各環節的業務相互滲透、邊界逐漸模糊,相互之間的協作也通過數字化和集約化的平臺得到進一步加強,在不斷挖掘、引導和滿足客戶的過程中,經歷多次迭代,現處于新舊動能交替的階段。本文以商貿流通業的數字化創新發展為視角,分析了我國商貿流通業的發展現狀、發展特征、存在問題、解決方案及實施路徑。指出商貿流通業數字化的雙面性,數字化不僅會帶來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的便利優勢,而且無邊界擴張的特點又兼具壟斷性,對傳統產業具有極大的破壞性和顛覆性。應當從政策層面進行頂層設計,充分發揮數字化發展趨勢帶來的便利和優勢,從制度上約束其無邊界擴張帶來的壟斷和破壞,規范商貿流通業的數字化發展進程,促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雨飛,王光輝,倪鵬飛.中國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水平測度研究[J].經濟縱橫,2018(09):99-111.

【2】楊萬壽.我國流通業可持續創新發展機制研究——基于可持續發展目標[J].商業經濟研究,2020(24):5-8.

【3】王海船,張堅.長三角城市群商貿流通業競爭力評價及其空間分異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9(08):147-149.

【4】??〗?消費升級視角下商貿流通業創新發展研究[J].中國市場,2020(16):184-185.

猜你喜歡
商貿流通業頂層設計數字化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商貿流通對消費增長的影響分析
產業先導機制下商貿流通業的創新發展
“為官不為”的原因與對策分析
數字化制勝
基于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建設的成本控制實踐探索
新型城鎮化對商貿流通業效率影響的實證研究
論開拓創新贏得未來的市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