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慶:總往村里跑的“Tony 老師”

2024-04-17 07:47玉子
戀愛婚姻家庭 2024年8期
關鍵詞:大慶子女爺爺

◎文/玉子

大慶(左)在給村里的老人理發

在山東臨沂市市中心那家很大的美容美發店,想要找門店經理Jimmy 老師理一次頭發,需要提前預約以及280 元的剪發服務費。但在附近的鄉村,這幾年,老人們發現,村里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個小伙子主動上門給他們理發,不要錢,還免費為他們照相,送食品、新衣服。

老人們不知道這個年輕人的名字,都稱呼他“大慶”。 從2020年4 月起,“Jimmy 老師”讓永慶已經走遍臨沂周邊100 多個村莊,為1500 多位老人免費理發。他用“理發師大慶”注冊了快手平臺賬號,發布自己下鄉理發的點點滴滴。

孤獨的鄉村少年

一個馬扎,一個挎包,大慶走入田間地頭,和種地的大娘隨意聊兩句。隨后,大娘往馬扎上一坐,大慶從挎包里拿出理發工具,20 分鐘,一個精神的發型就完成了。

大慶在鄉村行走自如,這里的一切讓他感到熟悉又親切。1988年,他出生于安徽蕪湖的一個小村莊。父親養殖大鵝收入穩定,家里很早就有了電視,大慶有著伙伴們羨慕的幸福生活。直到9 歲那年,一場變故,讓大慶的童年倉促結束。

在親友的勸說下,父親貸了一筆高額的貸款,嘗試養殖利潤更高的螃蟹。然而,在螃蟹收獲的季節,父親發現所有的螃蟹都未能成活。父母不甘心,第二年再次貸款投入螃蟹養殖,幾個月后,同樣的結果出現。為了盡快還錢,父母匆匆趕往上海打工,開始了此后十幾年的還債生活。

忙于應對還債壓力的父母把3 個孩子留在了老家。很快,接近成年的哥哥去上海和父母一起打工,年齡尚小的妹妹也跟隨父母到了上海,只有9 歲的大慶獨自留在老家,由爺爺照顧。

那段時間,他經常做一個夢,夢中,整個世界只有他一個人。醒來以后,眼前的世界并沒有那么孤獨。一張大床,他睡在里面,爺爺睡在外面守護著他。每天早上5 點多,爺爺起床,為他做早飯;6 點多,大慶起床,吃過早飯后上學;中午,爺爺早早做好午飯,在門口等他回家。

慢慢地,他對爺爺產生了依戀,就像依戀自己的父母一樣。

爺爺能體察到他未說出口的需求。大慶羨慕同學們有水果吃,羨慕伙伴們有自行車騎,他理解家里的困難,從來不提一個字。但爺爺把這個少年的期盼都看在眼里。

過了一段時間,父母帶回了一輛自行車,還帶回來一箱蘋果。這時候大慶才知道,原來爺爺打電話把這些事情都告訴了父母,幫他實現了一個個心愿。

漫長的時日里,祖孫倆相依相伴,大慶是爺爺唯一的聽眾,爺爺不曾和子女們說的煩惱、惦記,都會告訴大慶。爺爺如此想念子女們,但又生怕子女們因為來看他增加開支和負擔。和爺爺共同生活的那幾年,大慶理解了一個老人的所有孤獨和想念。

幾年時光一晃而過。大慶15歲那年,爺爺罹患食管癌過世。在大慶的心中,這是一個過于突然、難以接受的事情。此后很多年,每當大慶在職業和生活上有所提升,他滿足的同時又感到遺憾:爺爺看不到他的成就,也無法享受到他的回報。

尋找需要幫助的老人

爺爺過世后,大慶隨父母去了上海,進入理發店做學徒。幾年后,師父想回到愛人的老家山東臨沂嘗試創業,大慶和一眾師兄妹跟隨師父來到臨沂。

10 年過去了,大慶已經是這家臨沂市市中心最大的美容美發店的門店合伙人。主要從事管理的大慶很少理發,只有非常熟悉的老顧客提前預約,“Jimmy 老師”才會出現在理發椅旁。

那時的大慶,家庭幸福,兒女雙全。他常常想起爺爺,如果爺爺還活著,大慶想帶他去旅行,也想用自己多年的手藝為爺爺理一次發。

一切已成遺憾,大慶把目光投向了當下。從2020 年4 月開始,大慶每個月下鄉兩到三次,走遍了臨沂附近的100 多個村莊,服務了1500 多位老人。

臨沂地處沂蒙山區,為了能照顧到那些身處偏遠山區的老人,大慶常常早上6 點就出發,開車30多公里到達山區。到達目的地后,大慶帶著馬扎、工具包走入田間地頭、村莊小巷,看到老人就主動詢問,溝通好后,老人往小馬扎上一坐,大慶立刻就開始理發。

每當村里有一位老人坐上大慶的馬扎,村民們就奔走相告,很快就有越來越多的老人圍攏過來。大慶看到排隊的老人逐漸增多,會加快理發的速度,有時候兩小時就可以服務十幾位老人。一天下來,臨近幾個村走一遍,大慶能把村莊里的老人都服務到,效率非常高。

大慶在鄉下

下鄉的日子忙碌而充實,大慶把拍攝的這些日常上傳到快手賬號。視頻里那些爺爺奶奶淳樸的笑臉,給了他堅持下去的力量。很多天南海北的粉絲也默默支持著大慶,每一條視頻下都有他們的點贊和評論。還有一位60 多歲的阿姨給大慶發私信:“小伙子,你做的事情很棒,繼續加油?!?/p>

下鄉理發一段時間后,大慶陸續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村里的留守老人、獨居老人和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常常被人們忽視,大慶開始重點關注他們,有針對性地一一上門為他們理發。

忙碌了一段時間,一件小事讓大慶對自己能做的事情有了更多期待。

在為一位患腦血栓的老奶奶理發的過程中,老人在聊起家事時忍不住哭了。大慶第一次在短暫的理發過程中感受到老人們的情感溝通需求。這位老人的孩子過早離世,她時常閉門不出,長時間心情壓抑,很難向人傾訴。老人向他傾訴完心事后,長舒了一口氣。大慶突然覺得,傾聽和陪伴,也許是比理發更重要的事。

慢下來,陪伴他們過一個下午

“我以前理發非???,來一趟不容易,就想多服務幾位老人。后來我才發現,老人們最需要的不是物質的東西,理發也只是一件小事,為他們省點錢、讓他們少走點路而已。他們最缺的是什么?是心靈的交流,是陪伴?!?/p>

大慶觀察了一下,他去過的地方,60%以上的老人和子女不住在一起。子女們回趟家,老人們會高興好幾天,“他們最驕傲的事情,不是家里有幾處房子,而是今天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回來了,全家人在一起吃了一頓團圓飯”。

大慶發現,老人們盼著子女回家,想和子女說說話,但他們從不主動給子女打一個電話。老人們把子女的事情看得很重要,生怕耽誤子女的時間,給子女添麻煩,即使自己生病,他們也會猶豫是否要告訴子女,“怕子女為此操心,影響了生活和工作”。

長期和爺爺一起生活的經歷,讓大慶對老人們的心理非常理解。想明白這一點后,大慶決定來做那個溝通者。

他以前上門理發,每戶最多只需要十幾分鐘,現在一待一小時。大慶上門后會看看老人家里的情況,如果發現老人吃得不好,他會去附近集市買菜買肉,為老人下廚做頓飯。理完發,他會看看家里有沒有需要干的體力活兒,幫助手腳不便的老人劈柴、搬東西。大慶還會拿出相機為老人照相,留下一張最精神的照片。老人們很少關注自己的形象,也沒有拍照的習慣。更多的時候,理完發后,大慶會坐下來陪老人聊會兒天。

郭守泉老人已經幾個月沒看到自己的大女兒了。妻子過世后,他獨自把兩個女兒帶大,一個人帶兩個孩子照顧不及,女兒們有很多怨言。如今他在村里獨居,以賣兔子為生,腿腳不便的他很少出門。

大慶來理發時,和郭爺爺聊了一下午。給爺爺買了點心等食品后,大慶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寫在墻上,叮囑老人如果有事不想聯系女兒,可以給他打電話。

90 多歲的徐奶奶帶大了重孫女欣怡。孩子的媽媽在離婚后離開了,爸爸在外地另組家庭,奶奶過世,爺爺打工。老人行動不便,走路靠一根拐杖輔助。生活不易,她有很多難處和抱怨無處訴說,每次理完發,大慶就坐在她旁邊,靜靜地聽著,然后寬慰老人,鼓勵孩子。

童年的留守經歷,讓大慶對留守老人和兒童的需求更加留意。留守兒童常常缺乏足夠的關注,大部分留守兒童的個性化需求很難得到關照和滿足。大慶想,欣怡渴望的事物一定比他小時候更多。

欣怡一直是班上的“三好學生”,學習很棒。大慶問欣怡最近有什么愿望。欣怡告訴大慶,她想要一輛自行車或者滑板車,或是一副羽毛球拍。大慶鼓勵孩子:“好,叔叔給你承諾,只要你下次還得‘三好學生’獎狀,叔叔就給你買這三樣當中的一樣,要什么你自己選?!?/p>

大慶還給欣怡和徐奶奶拍了一張合影?!拔蚁霝樾棱粝逻@張照片,等她長大以后,想到自己的太奶奶時,不會像我一樣找不到一張兩個人的合影,找不到當時的生活紀念?!?/p>

理發、買菜、做飯、洗臉、買衣服、陪著說話,在過去的十幾年里,這些沒能為爺爺做的事,成了大慶內心深深的遺憾?,F在,他希望自己能陪伴老人一個下午,像個大孫子一樣,去幫助老人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困難。

他帶著這些念想生活了十幾年,最終,在這些笑容溫暖的爺爺奶奶身上一一實現。大慶下鄉理發的事得到了父母的贊賞和支持。大慶覺得,如果爺爺知道他現在做的事,一定會非常驕傲。

猜你喜歡
大慶子女爺爺
李大慶
為子女無限付出,為何還受累不討好?
與子女同住如何相處?
農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遠?
國之大慶,成就報道如何“融”新出彩
冬爺爺
站著吃
《物外真游》
——高大慶作品欣賞
爺爺說
九曲黃河第一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