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廊坊市數字經濟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演變特征

2024-04-18 12:06張凌潔楊文光尚華李強麗
關鍵詞:融合度數字經濟制造業

張凌潔 楊文光 尚華 李強麗

【摘? ?要】? ?基于2012-2021年廊坊市數據,通過構建指標評價體系考察廊坊市數字經濟和制造業產業發展歷程,并探討了二者的融合程度。實證結果表明,廊坊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制造業發展水平及二者的融合度近年來均呈現上升態勢,并出現了較為明顯的階段特征,同時數字經濟與制造業的協調度還有待進一步提升。最后,根據實證結果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 ?數字經濟;制造業;融合度

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conomy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Langfang City

Zhang Lingjie, Yang Wenguang, Shang Hua, Li Qiangli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ngfang 065201, China)

【Abstract】? ? Based on the data of Langfang City from 2012 to 2021,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digital economy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Langfang City by constructing an indicator evaluation system, and discusses the degree of integrati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Langfang′s digital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integration degree of the two have all shown an upward trend in recent years with obvious stage characteristic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digital economy and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ill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Therefore,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corresponding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Key words】? ? ? digital economy; manufacturing; fusion degree

〔中圖分類號〕 F062.9?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1674 - 3229(2024)01- 0071 - 05

0? ? ?引言

隨著我國數字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數字經濟與產業融合逐步成為社會各界的關注點。河北省為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進一步融合,出臺了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的一系列政策,提出了“十四五”期間河北省數字經濟的發展目標,針對推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出了具體落地措施。

近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不斷邁上新臺階,地處京津冀城市群核心位置的廊坊市,從城市區位到產業規劃,都顯示出優勢。當前廊坊市全力推進數字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在實體經濟發展中不斷釋放數字經濟的倍增效應。衡量廊坊市數字經濟發展規模和趨勢,量化數字經濟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程度,可為提升廊坊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解決廊坊市制造業發展中存在的“痛點”提供思路和依據。

國內外學者在產業融合領域的研究內容比較豐富。Curran發現了產業融合變化規律的框架[1],Bowles基于歐盟部分國家的相關數據,實證檢驗了超半數工作崗位受到數字技術的影響[2]。國內產業融合研究主要分為三類。一是從定性的角度研究產業融合的作用機制和實現路徑,如蔡尚偉等提出文旅產業與數字經濟融合的戰略,從技術、產品、業務三個層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3];寇爽則把研究對象設定為農業,認為數字經濟和農業經濟的融合應該依托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4]。二是從定量的角度驗證數字技術對產業升級的影響,如施炳展等探討了互聯網發展對制造業分工、生產率的提升[5],于刃剛提出技術創新在三次產業之間的擴散具有溢出效應[6]。三是在微觀層面更多關注數字經濟對企業創新、企業發展效率等方面的影響,如杜金柱發現數字經濟能夠通過信息效應、增值效應和創新效應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產生促進作用[7]??傮w來看,已有文獻從不同的研究視域對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展開了較為豐富的研究,如把研究范圍具體到某一地市,分析其數字經濟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演變規律,則研究結論更有針對性和可行性。鑒于此,本文基于廊坊市2012-2021年的數據,借助綜合評價法、熵權法、協調度模型等統計方法,識別廊坊市數字經濟與制造業經濟融合水平的時序特征,并探討二者融合的驅動因素與機制,以期為廊坊市推動數字技術與制造業經濟深度融合提供一定的數據支撐,并借此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1? ? ?廊坊市數字經濟與制造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及融合度模型構建

為客觀分析廊坊市數字產業化與制造業產業數字化發展水平及產業融合度,分別構建數字經濟和制造業發展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二者的產業融合模型。

1.1? ?數字經濟與制造業經濟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1.1.1? ?指標體系

在現有文獻中,按照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的差異,細分為數字經濟總量規模測度研究、數字經濟指數研究和衛星賬戶構建研究三類。中國信通院通過指數編制測度了我國數字經濟總量,并編制對比了我國城市數字經濟競爭力指數;萬曉榆構建了四級指標體系對我國數字經濟進行評估[8];向書堅等探討了我國數字經濟衛星賬戶的整體設計框架,測算了數字經濟相關產業部門的增加值[9]。國內對數字經濟的研究較為豐富,并且角度和方法不一,但大都是從宏觀角度考慮。城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的評價體系具有數據少、統計口徑標準不統一的特點,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需要結合實際探索衡量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的方法?;跀祿囊恢滦院涂傻眯?,本文圍繞數字化產業基礎、數字產業發展水平和數字技術發展潛力三方面建立廊坊市數字經濟評價指標體系(表1),對廊坊市近年來的數字經濟發展綜合水平進行量化研究。

目前衡量制造業經濟的研究可分為兩類,一類采用單一指標進行研究,如采用工業增加值絕對值、工業增加值增速、利潤總額、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等指標來表征;另一類研究則從多角度構建指標體系進行測度,如從金融支持、市場環境和投入產出等角度構建指標體系測算。為綜合衡量廊坊市制造業經濟的發展狀況,本文從產業發展規模和經營效益兩個維度構建制造業發展指標體系(表2)。其中,制造業發展規模通過資產總計和固定資產投資額來反映;經營效益通過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來衡量。

1.1.2? ?權重的確定

本文采用熵權法確定上述指標體系中指標的權重。具體步驟如下:

(1)確定指標:設時間的跨度為n年,指標總數為m個,[Xij]為第i年第j個指標值。

(2)標準化預處理: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

正向指標標準化的公式為

[Yij=Xij-min(Xi)max(Xi)-min(Xi)] (1)

負向指標標準化的公式為

[Yij=max(Xi)-Xijmax(Xi)-min(Xi)]? ? ?(2)

(3)求各指標在每年的權重

[pij=Yiji=1nYij,i=1,…,n; j=1,…,m] (3)

(4)求各指標的信息熵

[Ej=-ln(n)-1pijlnpij],其中,k>0,k=ln(n)

(4)

(5)通過計算信息冗余度計算權重

[Dj=1-Ej]? ? ? ? ? ? ? ? ?(5)

(6)計算各指標的權重

[wj=Djj=1mDj] (6)

(7)計算各年指標綜合水平得分

[Hi=j=1mwj·pij]? ? ? ?(7)

1.2? ?數字經濟與制造業產業融合水平測度模型

數字經濟與制造業產業的融合度反映了二者之間相互影響與協調發展的程度。本文參照張帥[10]的協調度衡量廊坊市數字經濟與制造業的融合水平,計算公式為

[R=C×(α·DE+β·ZE)]? ? ? ? ? ? ? (8)

[C=(DE×ZE)DE+ZE22]? ? ? ? ? ? ? ? (9)

式中:R代表數字經濟與制造業產業的融合水平,DE和ZE分別代表數字經濟和制造業產業,[α]和[β]為系數,分別表示數字經濟和制造業產業的重要程度,本文[α]和[β]均設定為0.5。

2? ? ?廊坊市數字經濟與制造業融合水平實證分析

基于數據的延續性和可得性,本文選取2012-2021年廊坊市相關數據作為研究對象,所涉數據均來源于歷年《河北省統計年鑒》。

2.1? ?廊坊市數字產業化與制造業發展水平綜合分析

2012-2021年,廊坊市數字產業化水平呈現上升趨勢,其中2012-2019年數字產業化水平整體呈現穩步上升趨勢,2019年至今呈大幅增長態勢(圖1)。結合二級指標來看,廊坊市數字技術發展潛力表現突出,產業創新科研水平效應顯著,尤其是專利授權數數字亮眼,近10年增長高達9倍;廊坊市數字產業發展水平和數字化產業基礎穩步增長,相對數字技術發展潛力增幅較小,說明數字技術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和普及,惠及生活和生產,但數字基礎設施方面相對薄弱。近年來,廊坊市以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為核心,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規模逐年擴大?!笆濉逼陂g廊坊市電子信息產業企業數量及其主營業務收入保持全省領先。

2012-2021年,廊坊市制造業發展水平整體呈波動上升趨勢(圖2)。將這10年制造業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2012-2016年期間,廊坊市全力推進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提質提效,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依托潤澤科技、華為云中心、聯通華北基地、京東集團北方云、浪潮大數據云計算等項目,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2016-2017年,廊坊市工業經濟明顯走弱,發展規模微幅下降,經營效益呈現大幅回落態勢;2017-2021年,制造業發展逐步回暖,呈現出較強的經濟活力。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加大企業支持力度,政策效果顯著,廊坊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進程加快。從制造業發展的二級指標來看,近10年廊坊市制造業的發展規模穩步增長,經營效益經歷短期回落后穩步提升。

2.2? ?廊坊市數字經濟與制造業融合度分析

在廊坊市2012-2021年數字產業化與制造業發展水平測度結果的基礎上,綜合利用產業融合水平測度模型,計算這一時期的產業融合度,結果如表3所示。整體來看,廊坊市數字產業化與制造業數字化融合度整體增長明顯。將融合度按下面區間進行劃分:0.01~0.30為低度融合,0.31~0.50為中低度融合,0.51~0.60為中度融合,0.61~0.80、0.81~1.00分別對應中高度融合和高度融合。結合劃分區間,對廊坊市近10年產業融合度進行劃分,可以較為明顯地分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12-2015年,融合度位于0.31~0.5之間,為中低度融合階段;第二階段是2016-2018年,融合度位于0.51~0.6之間,為中度融合階段;第三階段是2019-2021年,融合度位于0.61~0.8之間,為中高度融合階段。廊坊市的數字經濟與制造業融合度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廊坊市數字經濟與制造業的融合程度與制造業發展走勢高度一致,且與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基本一致。隨著廊坊市數字經濟規模和質量的發展,數字經濟和制造業的融合程度也不斷加大。近年來,廊坊市開發區吸引了一大批高新科技企業聚集,也實現了重大科技成果落地,數字經濟規模不斷壯大,為制造業產業轉型升級和區域高質量發展創造了良好態勢。

3? ? ? 推進廊坊市數字經濟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對策建議

3.1? ?加快城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拓展數字技術應用場景

充分發揮“數字”這一特殊生產要素,新型基礎設施是基石,是打通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發展命脈的重要保障。一是各級政府應該深化“放管服”改革,在稅收、行政事業性收費、用地、政務服務便利化等方面為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提供便利,塑造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二是在現有的設施基礎上拓展擴容數字技術應用場景,充分利用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促使數字經濟全面滲透到傳統制造業產業中。三是重視基礎設施的應急保障體系,防范數字技術的信息安全挑戰,建設安全有韌性的數字城市。

3.2? ?探索科技合作新模式,提高技術進步的支持效力

探索多種合作模式提高數字技術發展潛力,提高數字技術助力產業發展的可能性。一是設立制造業發展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的專項研究課題,在充分征集企業技術需求的基礎上,堅持市場導向,以科研項目支持與引導技術創新。二是探索合理的激勵機制和措施,強化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優化科技人才評價體系。

3.3? ?深入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采用多種手段幫助傳統產業盡快實現數字化升級和轉型。一是深化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為園區、產業集群提供標準、設計、開發等全鏈條服務,解決部分企業產業數字化薄弱、數字化資源不充分等問題。二是探索“平臺+園區”運營模式,加速提升制造業集群數字化升級。三是借助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契機,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和地理優勢,加強與京津等周邊地區的合作,共同推進制造業數字化建設。

4? ? ?結語

本文通過建立區域數字經濟和制造業評價指標體系,對近10年廊坊市數字經濟與制造業發展水平及協調度進行了現實刻畫。研究表明,廊坊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及協調度近年來整體呈現上升態勢,并出現了較為明顯的階段特征,但二者發展水平及協調度還需提升,發展思路有待調整。

將綜合評價法應用于區域數字經濟規模和制造業發展測度,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形成相應產業數據庫。一方面有助于更加科學地揭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演變規律,另一方面豐富了數字經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可增進廊坊市數字經濟發展與傳統制造業數字化的規律性認識,對助力廊坊建設經濟韌性城市具有一定的幫助。

限于區域經濟數據的可得性,數字經濟發展和制造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包含的指標還較少,覆蓋不夠全面。同時,本文僅以廊坊市為研究對象,時間跨度較短,且缺乏類似經濟體量城市之間的相關橫向對比,無法進行廊坊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的特點分析和發展水平差異比較,后續可進一步展開城市間對比調查研究;在數字經濟與制造業融合演變特征問題上,后續可構建兩者融合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深入的測度研究。此外,實時更新產業數據庫,并對此進行持續研究,可為調整產業相關政策建議提供數據支撐。

[參考文獻]

[1] Curran c s,Leker J.Patent indicators for monitoring convergence-examples from NFF and ICT[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1,78(2):256-278.

[2] Bowles J. The Neutral Net in Europe: Reasons for Optimism[EB/OL].(2014-07-24)[2023-03-20].https://www.bruegel.org/people/jeremy-bowles/.

[3] 蔡尚偉,丁錦簫.產業融合視閾下文旅產業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現狀與對策—基于成都的考察[J].廣西社會科學,2021(1):118-123.

[4] 寇爽.技術引領下我國農村數字經濟與農業經濟的有效融合研究[J].農業經濟,2021(6):12-14.

[5] 施炳展,李建桐.互聯網是否促進了分工:來自中國制造業企業的證據[J].管理世界,2020,36(4):130-149.

[6] 于刃剛,李玉紅.產業融合對產業組織政策的影響[J].財貿經濟,2004(10):18-22.

[7] 杜金柱,吳戰勇,扈文秀,等.數字經濟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影響機制與經驗證據[J].統計與決策,2023,39(7):5-10.

[8] 萬曉榆,羅焱卿,袁野.數字經濟發展的評估指標體系研究—基于投入產出視角[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1(6):111-122.

[9] 向書堅,吳文君.中國數字經濟衛星賬戶框架設計研究[J].統計研究,2019,36(10):3-16.

[10] 張帥,吳珍瑋,陸朝陽,等.中國省域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的演變特征及驅動因素[J].經濟地理,2022,42(7):22-32.

猜你喜歡
融合度數字經濟制造業
冰雪制造業的魯企擔當
喜看新中國七十年突飛猛進的制造業
一線城市流動人口社會融合度及影響因素的研究
一線城市流動人口社會融合度及影響因素的研究
湖南省品牌農產品與電商平臺融合度測評研究
湖南省品牌農產品與電商平臺融合度測評研究
重慶市產業融合度分析
OECD國家數字經濟戰略的經驗和啟示
從數字經濟視角解讀歐亞經濟聯盟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接
京津地區現代服務業協同創新融合度評價:灰色關聯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