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性活檢針類醫療器械不良事件風險研究

2024-04-18 06:00李衛紅李棟尹建兵黃黛瑛曾葉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24年5期
關鍵詞:類產品醫療器械產品

李衛紅 李棟 尹建兵 黃黛瑛 曾葉

1 臺州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 (浙江 臺州 318000)

2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價中心 (北京 100022)

3 浙江省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09)

4 溫嶺市食品藥品檢驗監測中心 (浙江 溫嶺 317500)

內容提要:目的:通過來源于“浙械警戒”系統獲取的一次性活檢針不良事件信息,探究一次性活檢針類醫療器械不良事件風險種類、發生原因及應對措施。方法:通過檢索“浙械警戒”系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等一次性活檢針類產品不良事件信息源,研究其風險種類,分析風險發生因素并提出應對措施。結果:一次性活檢針類產品不良事件主要涉及產品固有風險、注冊人產品生產質量控制風險、臨床操作使用風險和患者風險4個方面。發生風險原因主要包括注冊人產品材質選擇和結構設計、生產質量控制程度,臨床實際操作方法,患者個體差異、患者及家屬配合程度等。應對措施包括注冊人改進產品、加強質量管理體系建設、規范臨床操作、嚴格把握適用范圍、充分溝通與宣教。結論:一次性活檢針類產品存在可能導致人體傷害的已知和非預期風險,應在該類產品生產、使用和監管環節加強風險監測和風險管理,降低和減少同類不良事件的再發生。

一次性活檢針是一種用于腎臟、肝臟、肺、乳腺、甲狀腺、前列腺、胰腺、睪丸、子宮、卵巢、體表等多種器官錐體腫瘤和不明腫瘤等活組織取樣、吸取細胞等用途的醫療器械。1989年以前,國內僅有個別歸國專家能使用;1990年,美國ARROW公司產品開始進入國內,并逐步向北京、上海和其他省會城市推廣;至1994年,其他進口品牌類產品開始陸續進入中國市場;2001年,隨著國產品牌產品獲批進入國內市場,臨床上一次性活檢針類產品日漸增多,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這主要與醫療器械技術快速發展和醫療需求不斷增加密切相關。但隨著該類產品臨床使用量的日益劇增,其不良事件報告數量也相應增加,本研究旨在通過于“浙械警戒”系統獲取的一次性活檢針不良事件信息,對一次性活檢針類醫療器械不良事件風險進行綜述分析,以提高生產、使用和監管環節的風險意識,推動產品迭代更新,指導臨床合理規范使用,切實保障公眾用械安全,促進醫療產業健康發展。

1.產品概述

一次性活檢針類產品主要由外針管、外針座、內針桿、內針座、固定件、保護套、磁傳感器和傳感器數據接頭組成。用于經皮穿刺,進行實質性臟器及其他軟組織活檢,部分可適用于骨骼。產品在人體內的位置可被配合使用的手術導航系統通過磁傳感器獲取。臨床已將一次性活檢針類產品應用于全年齡段人群,包括新生兒和兒童,多數為隱性良性或惡性腫瘤患者。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局”)2017年版醫療器械分類目錄中將一次性活檢針分為“14注輸、護理和防護器械-01注射、穿刺器械-0909活檢針”[1]管理。因產品特征和臨床實際使用形式、狀態、部位等因素,國家局2002版《醫療器械分類目錄》將其納入第Ⅲ類無菌高風險器械管理,2023年7月13日國家局將其納入第Ⅱ類醫療器械管理。

2.產品不良事件來源情況

2.1 “浙械警戒”系統檢索

通過檢索2022年12月1日~2023年11月13日期間,來源于“浙械警戒”系統上報的一次性活檢針不良事件信息共計413例,涉及13家使用單位上報的14家注冊人產品。通過對數據的規整和統計分析,413例不良事件中均有故障類不良事件表現,其中故障發生的同時具有傷害類不良事件表現有141條,故障類和傷害類不良事件規整列表分別見下表1和表2。

表1.413例一次性活檢針故障類不良事件規整和匯總

表2.141例一次性活檢針傷害類不良事件規整和匯總(N=413)

2.2 國內監管類風險信息檢索

國家局官網召回公告顯示,一次性活檢針類產品召回信息15條,全部涉及6家境外注冊人(2條不涉及中國市場)[2]。召回發布時間最早為2015年5月29日,召回公告數量占2015年~2023年10月31日期間全部召回公告數量的0.35%。召回公告主要原因均屬注冊人產品質量缺陷,其中無菌包裝存在缺陷(部分熱封脫落、未密封)9條、產品尺寸不合格2條、啟動和激發困難或自激發缺陷2條、標簽標識2條。

2.3 產品臨床使用依據檢索

一次性活檢針類產品臨床使用依據通常有兼具普適性和專用性的各種操作規范、專家共識和指南,如《介入超聲臨床技術操作規范》《胸部腫瘤經皮穿刺活檢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肺小結節術前輔助定位技術專家共識》(2019版)《導航引導下顱底腫瘤穿刺活檢技術流程及操作的專家共識》(團體標準)《超聲引導下經直腸前列腺穿刺安全共識》(2018版)《前列腺穿刺中國專家共識》(2016版)《臨床診療指南腎臟病分冊-附錄-專家共識》《超聲引導下真空輔助乳腺活檢手術專家共識及操作指南》(2017版)《超聲引導下甲狀腺結節細針穿刺活檢專家共識及操作指南》(2018版)《肝臟穿刺活檢湘雅專家共識(2021)等。這類依據中一般均涉及規范正確使用指導,如一次性活檢針類產品的選擇和活檢位置、相關并發癥的風險評估及治療建議(如出血、血腫、氣胸、感染等),而這些內容同時也是該類產品不良事件的主要風險表現[3-6]。

醫療器械產品使用說明書是按照國家局發布的《醫療器械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總局令第6號)等要求,結合產品材質、結構組成、適用范圍、主要性能指標、產品效期等編制,是臨床正確使用醫療器械的首要依據,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其中提示或警示性信息對臨床正確安全有效操作尤為重要。一次性活檢針類產品使用說明書中通常會列入如潛在并發癥方面等內容,至少包含:①與活檢針活檢相關的潛在并發癥與特定身體部位有關,包括但不局限于血腫、出血、感染、鄰近組織損傷、疼痛、咳血、血胸、非靶向組織、器官或血管穿孔及氣栓。氣栓癥狀較少發生,但屬于肺部活檢的嚴重潛在并發癥。神經功能狀況和/或心率快速降低是氣栓的指征,如果患者表現出所述氣栓癥狀,必須進行迅速診斷和治療。②經皮肺穿刺活檢中有針道出血、感染、氣胸、血胸、腫瘤針道轉移/種植、氣體栓塞等風險;經皮腎穿刺活檢中有出血、血尿、腎周血腫、疼痛等風險;經皮肝膽穿刺活檢中有急性胰腺炎、膽汁型腹膜炎、腫瘤針道轉移/種植等風險。

注意事項方面至少包含:①該產品應當由完全熟悉活檢針適應證、禁忌證、局限性、典型檢查結果和潛在副作用,尤其是針對特定活檢器官的專業醫護使用,根據實際病灶特征,選擇影像學引導方式、患者體位、采樣方式、針號選擇、活檢針入路、進針方式等。②活檢針穿刺入體內應在影像控制下實施(超聲、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為提高穿刺的精確性,推薦使用相應的一次性穿刺支架。③不要對產品進行空射測試??赡軗p壞活檢針頭端,并可能導致患者和/或使用者受傷。④內芯針伸出針管期間,受到超過正常范圍的作用力或受到異常阻力均可能造成內芯針在樣本切口處發生彎曲。在樣本切口處發生彎曲可能對活檢針的功能造成影響。當臨床規范、指南、專家共識與產品使用說明書不一致時,應當以產品使用說明書為最終使用依據。

3.不良事件風險分析

筆者綜合對上述一次性活檢針類產品不良事件信息源梳理,歸納、匯總和分析研究,并提出以下風險發生因素分析及應對措施。

3.1 產品固有風險

本品屬于需要通過侵入性操作部分入人體內部組織,其侵入性操作的使用方式決定其可能給患者帶來包括出血、血腫、感染等傷害。固有風險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①產品針尖角度和鋒利度、針體規格型號[6]。不同人體活體組織取樣所需相應的產品針部規格,如乳腺常選擇18G針、腎臟常選用16G針等,針部孔徑越大、針尖不鋒利、針尖角度不順暢,都可能增大患者取樣部位出血、血腫、感染等風險。②產品擊發結構設置。一次性活檢針類產品擊發裝置中有進針和切割兩個時間差,這兩個時間差設置不匹配則可能導致活體組織取樣量不足,若注冊人出廠放行前未加以確認,存在臨床多次取樣導致患者出血、感染等各種傷害的風險。

應對措施:注冊人應不斷改進針尖的順暢性、針尖鋒利度、擊發結構良好匹配度質量水平,同時應在產品使用說明書中對臨床選用規格型號增加提示,確保更能適應臨床操作的結構和尺寸,減少產品固有風險,促進產品迭代升級。

3.2 生產質量控制風險

從國內監管類風險信息檢索結果來看,注冊人還存在因一次性活檢針類產品部分批次產品尺寸、無菌內包裝(部分熱封脫落、未密封)、活檢針啟動和激發困難或自激發缺陷、標簽標識等生產質量缺陷而發起的召回??梢?,注冊人在該產品生產質量控制環節還存在一定風險,若不加以嚴格管控,則存在質量缺陷產品用于臨床后,可能對患者、操作者等造成各類傷害。

應對措施:注冊人應提升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完整性和有效性,進一步完善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體系,對已上市醫療器械開展持續研究,及時評估風險情況,并根據分析評價結果采取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守住產品質量底線,減少生產質量控制風險,確保為臨床提供的醫療器械安全、有效。

3.3 臨床操作風險

本品規格型號的多樣性,疊加產品技術更新的迭代快速性,尤其是近幾年同軸活檢針[7]的使用,產品臨床使用風險進一步降低,但考慮到使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有差異,手動、半自動和全自動活檢針共存使用的局面還會延續相當一段時間,手動和半自動活檢針要求臨床操作者有更豐富的穿刺活檢經驗和專業背景;同時該產品臨床實際使用時,可能存在未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規范、指南等要求操作的情況,或因各種原因由無資質的甚至未經培訓的醫護人員進行操作,導致大出血、氣栓、感染等各種傷害事件。

應對措施:一方面,要求該類產品的臨床操作人員需通過持續專業培訓合格,且擁有資質的醫護人員。另一方面,要求臨床醫護人員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產品,準確把握包括適用人群、疾病、產品用途、藥物在內的適用范圍。操作時確保規范、準確(如借助超聲、X射線等影像手段提高穿刺活檢取樣成功率等。

3.3 患者自身活檢組織狀態等風險

本品臨床使用時還要考慮活檢組織狀態,若有組織鈣化、血管分布異常、患者依從性不好等因素,均可能導致活體取樣失敗,甚至可能導致取樣部位大出血、產品斷針、取樣等部位感染甚至繼發全身感染。此外,患者個體差異也可能產生一些風險(如對產品材質過敏,活檢組織位置異常導致患者非預期傷害)。

應對措施:活檢前應充分評估患者情況,尤其是活檢組織狀態,嚴格把握產品適用人群和用途,對患者進行充分告知并取得知情同意,確保臨床有效使用一次性活檢針。

4.建議和意見

筆者根據以上研究結果,向監管和監測部門、使用單位和注冊人提出以下建議和意見。

4.1 監管和監測部門

各級監管和監測部門依據職責進一步加強對一次性活檢針類產品逐級監管監測,督促注冊人和使用單位嚴格依法依規開展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與再評價,對嚴重和死亡事件較多且注冊人未按要求開展監測和再評價的,應加大檢查力度,甚至約談和飛檢,同時可通過組織開展醫療器械重點監測,進一步強化產品上市后風險研究,必要時可發布一次性活檢針類產品警示信息,明示產品使用風險,提醒臨床和公眾安全有效使用。

4.2 使用單位

應建立健全醫療器械使用質量管理體系,加強對專業醫護人員開展產品使用說明書和臨床規范綜合培訓,確保一次性活檢針類產品臨床合規安全有效使用。

4.3 注冊人

注冊人應加強產品質量管理,結合臨床需求和實際使用情況,研發生物相容性和理化性能更優的新材料和新結構,在提升產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礎上促進產品迭代升級,積極提升產品質量,推動產業發展。

猜你喜歡
類產品醫療器械產品
兩種分光光度法測定茶類產品中茶多酚含量的比較
消費者報告!玩具童車類產品3C認證新規發布,7月1日起實施
北京市醫療器械檢驗所
北京市醫療器械檢驗所
北京市醫療器械檢驗所簡介
2015產品LOOKBOOK直擊
2014年7月重點家電類產品進口統計表
漆類產品對人體的危害
常用醫療器械原理與維修
新產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