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委員議國是

2024-04-19 05:39鐘茜馮剛
綜藝報 2024年6期
關鍵詞:人工智能

鐘茜 馮剛

律回春漸,時盛歲新。2024年全國兩會于3月在京啟幕。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立足新的歷史坐標,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肩負職責使命,共赴一年一度的春日盛會。

全國兩會期間,多位文化藝術界、新聞出版界代表委員接受《綜藝報》專訪,圍繞議案、提案內容及行業熱點,發表各自觀點。多位代表委員贊譽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開展的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工作取得的積極成效,以及“重溫經典”頻道開播,表示這些工作與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息息相關,深入體現了管理部門以人民為中心,切實為人民服務的理念。

移動互聯網環境下推動廣電傳媒業高質量發展

“經過十年媒體融合轉型,各級廣電媒體在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傳播主流聲音、引領社會輿論等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互聯網已經成為輿論斗爭的主戰場的精準判斷。廣電傳媒業的高質量發展是進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主戰場的重要內容?!苯衲耆珖鴥蓵?,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融媒體中心主持人(首席)印海蓉帶來了《移動互聯網環境下推動廣電傳媒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印海蓉表示,移動互聯時代,主流媒體要保持定力、堅守初心;要壓縮虛假與低俗內容的網絡生存空間,為主流價值觀主導傳播主陣地提供更好條件;希望有關部門出臺戰略性指導意見,鼓勵和規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為媒體內容生產賦能;國際傳播應“上天入地”,讓更接地氣的內容提升傳播實效;國家頂級重要獎項應與行業發展與時俱進、不斷完善。

印海蓉進一步解釋,互聯網時代,人們習慣于在網上刷1分鐘、30秒甚至更短時間的內容。這要求我們一方面要激發傳媒內生活力,生產出更多符合新媒體特點的內容和產品;一方面要加強算法規范和網絡空間監管力度,讓主流價值觀主導傳播的主陣地。

如何做優做強新媒體?印海蓉表示,第一,要不斷研究新媒體傳播特點,以新媒體思維引領內容生產?!敖诓コ龅碾娨晞 斗被ā酚昧艘欢?994年我在外灘現場報道東方明珠電視塔亮燈的新聞資料畫面,我在追劇時看到這一幕也非常驚訝,感慨之余就在家里隨手錄了一段回應視頻放到網上,沒想到瞬間點燃網友對于那個時代的記憶,半天時間收獲幾百萬點擊量。這是具備新媒體特點的表達和傳播?!钡诙?,在扎實做好內容的基礎上,運用大小屏、線上線下全媒體傳播手段和平臺,擴大、延伸影響力。印海蓉介紹,去年,上海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制作的六集大型融媒體理論節目《思想耀征程》,采用大小屏聯動,創新理論節目表現形式,打造年輕人喜愛的表達方式?!伴W耀開放麥”和“全民學習說”兩大創新模式,讓普通人成為理論舞臺上的主角。第三,以更靈活的生產和管理機制激活內生動力,向媒體融合要效益。去年8月,SMG融媒體中心新聞主持人團隊創立的新媒體文化品牌“側耳”,根據獲得“五個一工程”獎和茅盾文學獎的長篇小說《千里江山圖》改編制作了68集同名廣播劇在網絡新媒體平臺播出。同時,團隊還結合幕后揭秘及年輕人喜愛的“city walk”形式拍攝20多條視頻,并推出線下舞臺版,打造了一部可以看的廣播劇?!霸擁椖渴状谓梃b項目經理人做法,開展商業運營,已獲得經濟回報?!钡谒?,抓住機遇,用新理念、新技術賦能傳統廣電。

對于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助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出?!?,印海蓉表示,做好國際傳播,強大的傳播能力建設是決定因素。這種國際傳播能力包括有特色鮮明的拳頭產品,以形成核心競爭力;有雙語人才隊伍,以支持全球聯動傳播;有暢通的國際合作渠道,有利于借船出海。此外,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國際傳播,還需要更加豐富多元的自媒體?!拔覀兗纫芯繃谊?、地方正規軍怎樣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的精粹,也要研究怎樣為民間文化‘出海提供機會和平臺。做到‘上天入地,提升傳播實效?!?/p>

談及過去一年廣電行業發展,印海蓉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開展的“雙治理”工作,即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治理工作印象深刻?!敖涍^治理,開機直接可以看直播,操作簡便很多。免費節目、VIP節目、單片付費節目均在顯著位置標注清晰,付費內容更透明。免費內容更多、更好找,回看節目操作也比以前更方便?!庇『H乇硎?,廣電總局下決心進行“雙治理”,回應老百姓的呼聲,體現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也是電視公共服務屬性的一次強化。

關注主題劇創作生產和人工智能媒體應用

今年是江蘇廣電總臺新聞中心主持人張曉北第7年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參加全國兩會,他帶來的議案是《關于進一步加強主題劇創作生產扶持的建議》。

近年來,一大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秀主題劇競相涌現,增強了人民的文化自信,提振了民族復興的精氣神。未來,如何讓主題劇更好地發揮“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的作用?張曉北表示,除了社會各界要繼續支持主題劇的創作生產,也建議相關部門從創作源頭、生產制作和播出宣傳三個環節,進一步加強對主題劇的扶持。

一是進一步加強對主題劇創作源頭規劃指導。主題劇聚焦重大節點、重大題材、重大事件, 每年主管部門都會進行創作主題指導,有力推動了主題劇的創作生產。此外,還有一些創作主體主動開發的選題,也希望主管部門能在劇本創作、拍攝、播出等各個環節予以指導,特別是提前加強對地方特色主題的指導。

二是進一步加強對優秀主創參與主題劇創作的鼓勵?!罢覝蔬x題、講好故事、拍出精品”是電視劇創作遵循的重要指導思想。要實現這一目標,找好主創是關鍵一環。近年來,主題劇的創作質量越來越高,這與生產鏈條中優秀創作力量的加入有關。希望有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鼓勵行業內優秀編劇、導演、演員等積極參與主題劇創作,不斷提升主題劇創作質量。

三是進一步提升主題劇傳播效果。反映“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的優秀作品,最重要的是被更多人看見。這是創作的意義,也是傳播的關鍵。希望有關部門通過一定的機制協調各平臺加大對主題劇播出的支持力度,提升主題劇傳播效果。

去年以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工作(即“雙治理”),取得積極成效。張曉北對此深有體會,“江蘇地區的IPTV系統從原先難以找到直播按鈕,到如今一開機就進入直播頁面,看電視變得簡單明了?!贝送?,屏幕頁面設置對收費與免費區做了區分,免費區設在上層導航欄,專區內可以一鍵觀看熱門大片,內容豐富;收費區在下層導航欄,收費信息、用戶協議更加規范?!啊p治理工作優化了收視體驗,凈化了收視環境,為廣大電視觀眾特別是中老年收視群體帶來了福音?!?/p>

近期,人工智能成為社會熱議話題,張曉北對此高度關注。他認為,人工智能將為廣電行業帶來巨大變革。首先是新聞生產方式的變革,人工智能讓新聞自動化生產成為可能,人工智能不僅能編輯圖文新聞,還能自動剪輯制作視頻,以往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的視頻制作工作,如今借助人工智能可以迅速、高效地完成。其次,采訪方式也將實現創新。新聞采訪機器人能夠突破傳統采訪的地域和時空限制,實現采訪自動化。再次,新聞的呈現方式將更加多樣化。借助VR和AI技術,新聞的呈現更加立體、更具沉浸感,觀眾能夠以第一視角深入體驗新聞事件。最后,新聞分發也更加精準。通過算法推薦系統,可以根據用戶興趣和行為習慣推送相關新聞,實現個性化和精準化信息分發。此外,人工智能的應用還將提升新聞互動體驗。

關注基層,呼吁加強編劇署名權保護

全國政協委員、作家、編劇蔣勝男在接受《綜藝報》專訪時表示,“今年帶來5個提案,其中《有效利用大數據平臺統籌安排,為基層減負增能的提案》迫切需要加以重視?!笔Y勝男強調,基層治理直接觸及社會發展的根本,處理好這個問題,不僅能夠產生直接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更能夠促進社會公正和諧,希望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快速響應。

此外,在《關于加強編劇署名權保護的提案》中,蔣勝男提議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對編劇署名權的保護。

一是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當前我國法律僅規定了作者享有署名權,但對如何合理署名則沒有具體規定,這導致實踐中對于署名方式不當是否構成對署名權的侵犯沒有定論。建議進一步細化和完善,在相關法律法規中增加對于作者的署名應顯著、應足以表明作者身份等具體要求,避免實踐中法律適用不明的情況。

二是引導加強行業自律。建議主管部門加強對影視制作機構、播出平臺等的引導和監督,鼓勵其建立和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在影視作品發布前對署名問題進行審核,在署名方式和署名排序上做到尊重并保護編劇署名權。

三是加大侵權懲處力度。建議主管部門完善監督懲處機制,對于多次故意侵權的公司及權益人采取罰款、警示、禁業等相關措施,切實維護著作權人合法權益。

蔣勝男表示,2023年開始,好劇多起來了,業內更加注重好原創、好故事、好劇本。影視公司更加用心修煉內功,注重作品品質的提升。對于行業來說,這是很好的現象。她建議新人編劇一定要嘗試獨立寫故事,獨立架構十梁八柱,千萬不要寫套話、廢話?!按蠹铱梢詤⒁姟都t樓夢》中林黛玉教香菱寫詩的部分,就是所謂入了那個淺近的格,就再也出不來了。因此,起步一定要對自己有要求,達到一定程度后,要脫離寫任務劇的慣性,寫獨屬于自己的故事。此外就是多看書、多積累,看好書、看好劇、看經典名劇?!?/p>

蔣勝男介紹,她今年最重要的工作是把西夏主題的小說《鐵血胭脂》寫完。她創作的小說《天圣令》正在進行影視改編。此外,她還有一個都市言情、一個玄幻武俠題材的作品,正在與出品方溝通。

聚焦“一老一小”,關注互聯網短綜藝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制作人劉洪悅,長期擔任北京衛視健康類節目《養生堂》《我是大醫生》的主持工作,多年擔任國家紅絲帶宣傳大使和結核病防治宣傳大使。今年全國兩會,她帶來了《關于加強護理專業院校與養老機構高效聯動的提案》。

劉洪悅建議,職業護理院校和護理專業學生可與養老機構高效聯動,在學習過程中加入養老機構實地實踐課程,讓學生們盡早感受到養老事業的重要意義和自身價值體現,為畢業后進入養老領域做有效鋪墊。同時,她建議加強輿論引導,樹立養老從業人員的高尚形象,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養老服務隊伍,為應對老齡化社會做好準備。

目前,互聯網平臺上有大量的專業科普賬號在努力進行科普工作,同時,也有不少低質賬號,打著科普的名義賺取流量,甚至輸出一些不科學的內容。對此,劉洪悅建議有關部門和平臺建立優質科普賬號白名單,加大對專業權威賬號的扶持力度,讓更多專業內容有效觸達廣大受眾。

持續關注養老服務的劉洪悅在采訪中還特別提及,今年春節期間,她在和父母歡聚時發現,電視機的操作更加便捷,對老年人更加友好,電視端的免費內容大幅增加,收視體驗明顯提升。春節期間,她重點觀看了新開播的“重溫經典”頻道,87版《紅樓夢》、86版《西游記》等經典劇集帶給她滿滿的回憶殺?!敖浀溆耙曌髌返募胁コ龊蛷V電總局‘雙治理工作帶來的便捷收視體驗疊加,讓觀眾切實感受到了電視端的變化,相信能夠讓更多人重新喜歡上看電視?!?/p>

去年,全國廣電新媒體聯盟成立,北京臺是成員單位之一,劉洪悅也因此參與了抖音美好奇妙夜、優酷榜樣盛典、快手家年華、微博視界大會等活動,與其他廣電單位開展項目合作及業務交流。她表示,全國廣電新媒體聯盟在媒體深度融合傳播上為廣電人提供了一個新的交流學習平臺,有助于傳統廣電打通網端和移動端,打破地域傳播限制,推動行業未來發展。

近期,劉洪悅比較關注互聯網短綜藝。隨著短視頻平臺興起,觀眾的收視習慣有所變化。在做好長視頻內容的同時,她希望能夠創作一檔每期時長在10—15分鐘的節目,邀請不同年齡段的女性,以深度訪談的形式,探討女性成長議題。目前該節目正處于策劃階段。

建議加大對傳統電視臺扶持力度? 愿為“重溫經典”頻道貢獻力量

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制片人、導演劉家成帶來了《關于加大對傳統電視臺扶持力度的提案》和《關于提升紀曉嵐故居保護級別的提案》。

劉家成建議,通過有力的資金支持、適當聚焦整合資源及政策扶持等方式,確保傳統電視臺的生存發展,使電視臺在內容傳播領域有更大作為。他還提到,紀曉嵐編修的《四庫全書》是集中國傳統文化大成的扛鼎之作,其故居是彌足珍貴的文化資源,完全可以作為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他建議將紀曉嵐故居提升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擴大規模,盡可能恢復原建制,并對故居內的經營業態做出調整,以文化展示為主,努力恢復故居本來面貌,提升故居保護檔次和水平。

采訪過程中,劉家成高度贊揚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開展的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工作。他表示,自廣電總局開展“雙治理”工作以來,電視操作比以往更簡單了,家里的老人現在已經可以自己快速找到想看的頻道,不再需要其他人的輔助,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電視觀眾流失的問題?!鞍ㄖ販亟浀洹l道的開播,我們能從廣電總局的一系列工作中感受到管理部門是想干事、肯干事的,是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為人民服務的?!眲⒓页杀硎?,希望未來能有更多自己創作的影視作品出現在“重溫經典”頻道,為頻道建設和成長貢獻一份力量。

劉家成表示,雖然看劇的時間很少,但一定會關注行業的好劇,“像之前播出的《漫長的季節》《繁花》及最近剛剛收官的《南來北往》等現實題材作品,都有關注。很高興能有這么多優質現實題材作品與觀眾見面,同時希望大家不要盲目追逐熱點?!斗被ā泛芎?,但我們也要創作屬于自己的《繁花》,在堅守自身特色的同時,積極學習別人不同的敘事手法和理念,才是創作者應該做的?!?/p>

最近,劉家成正忙于《海天雄鷹》的后期制作。這是一部反映航母艦載機飛行員的作品。他希望通過這部作品讓觀眾看到新時代中國軍人的精神風貌,感受到男人的血性和陽剛之氣。此外,劉家成還有一部年代農村題材作品《生萬物》即將開機。他透露,劇集邀請了楊冪、歐豪、倪大紅、秦海璐、林永健等演員參與拍攝,共同創作一部地地道道、有獨特氣質的現實題材作品。

利用新媒體展現藝術魅力,促進藝術院團發展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播藝術團團長劉學俊在提案中建議,運用新媒體平臺促進藝術院團發展。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2022年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專業文藝表演團體開展的各類型線上演播活動1.21萬場,民樂、戲曲、相聲等優秀傳統藝術,都在探索線上直播。另據《抖音演藝直播數據報告》,2023年全年抖音演藝類直播總場次達7143萬場,同比增長47%,演藝類直播場均觀眾4263人次,相當于每天有19萬場中等規模演出在直播間上演。

“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傳承創新,積極擁抱新媒體,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詮釋傳統國風。這就要求國有藝術院團既要有高大上的作品,又要運用接地氣的表達、推廣方式,才能產生更好的傳播效果?!眲W俊舉例,《萬物生長——二十四節氣交響套曲》是中國廣播藝術團在北京展覽館劇場首演的原創作品。該作品以傳統節氣對應相關音樂,如《立春——萬物生》《春分——趕集忙》《驚蟄——春雷動》《立冬——萬物藏》等,受到聽眾歡迎。藝術團又以“講述+現場演奏”的形式,將每個節氣的樂曲選段制作成短視頻發布到網絡上,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劉學俊表示,近些年來主流媒體和商業平臺融合傳播,正能量內容充沛,有效點燃了網民謳歌新時代、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他建議各平臺參照抖音等平臺做法,加強對專業文藝院團的支持力度,在流量扶持、技術支持、經營培訓、運營服務等方面予以傾斜;建議院團主管部門完善相關編制,使院團納入更多新媒體運營專業人才,更好地適應線上演播高質量發展需要。

劉學俊也關注到近期廣電行業的一些變化,他表示,去年8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開展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工作后,電視操作明顯更便捷了,這對電視主流受眾——中老年群體有很大幫助?!疤貏e期待‘雙治理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的成果?!?/p>

讓AI賦能國際傳播 點贊廣電總局“雙治理”

“我的采訪過程就是調研過程?!比珖f委員、央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制片人呂濤將本職工作與全國政協委員職責有機結合,一方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工作中的經歷、見聞,通過媒體反映出去;一方面依托政協平臺,關注人民群眾所思所想所盼,通過提案反映基層聲音。

今年,呂濤帶來了文化、財經、信訪和人工智能應用等領域的多個提案。在人工智能相關提案中,呂濤提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大量新興科技軟件和產品提供了新內容應用傳播場景,希望相關部門及行業關注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讓人工智能賦能國際傳播,開拓國際傳播新局面。

談及廣電和網絡視聽行業,呂濤建議業界同仁可以共同思考怎樣將中國文化符號化,選好發力點,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找到符合國際傳播規律、國際受眾喜愛的內容加以推廣。同時,注重分眾傳播,根據不同族群、不同受眾,采取不同的傳播形式,持續加強中國文化的傳播力和留存度,讓更多人看到中國文化,吸引他們主動了解中國文化。

呂濤表示,國際傳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國際傳播人才培養除了對語言的基本要求,還要注重政治層面和社會治理層面的素養。人才培養實際上是梯隊的培養,是老帶新的過程,需要投入更大精力。

四顧過去一年廣電行業發展,呂濤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開展的“雙治理”工作,即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治理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耙郧敖洺R獛图依锢先苏{電視,兩個遙控器和很多操作頁面讓老人看電視成了一個挑戰。有時候,他們正在追的劇,因為誤操作就再也找不回來,我還要根據老人的描述重新查找?!彼J為,這次治理是真正“以人民為中心”的大行動,切實解決了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問題?!安粌H僅是解決了遙控器的問題,更是有利于廣播電視未來發展的好事?!?/p>

搭建國際網絡(數字)音樂平臺 助力中國民樂走向世界

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是黨的二十大的重要部署,也是數字中國建設在文化領域的重要體現。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播藝術團首席指揮彭家鵬帶來了《搭建國際網絡(數字)音樂平臺 讓來自東方的新聲音傳播世界的提案》。

彭家鵬表示,在數字中國戰略和《“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引領下,文化數字化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文化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數字化為中國民族音樂創作、演出、傳播帶來新機遇,推動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傳統音樂煥發新活力,“圈粉”越來越多的受眾。數字化為民族音樂的普及、傳播提供了更廣泛、更高效的渠道。在短視頻平臺、網絡直播間里,許多民樂人生動、直觀地傳播民族音樂知識,展示民族音樂魅力。這些靈活便捷、具有網感、互動性強的傳播形式,打破了音樂傳播壁壘,帶動全世界關注了解中國民族音樂和中國傳統文化,吸引更多年輕人走進民族藝術寶庫,增強了他們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

彭家鵬希望通過搭建國際網絡(數字)音樂平臺,用更生動的形式傳播民族音樂、弘揚中華文化,“期待在科技與藝術的不斷融合下,能夠涌現更多展現中國韻味、中國精神的音樂精品,吸引更多世界各地的音樂愛好者?!?/p>

談及春節期間的文化娛樂生活,彭家鵬說:“春節期間,我發現電視機開機界面更簡潔了,打開電視就能看,最初以為是機頂盒更新了,春節后才了解到,這是廣電總局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工作的成果。包括‘重溫經典頻道的開播,讓春節熒屏更加豐富多彩?!迸砑淫i表示,這些工作與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息息相關,體現了管理部門以人民為中心,切實為人民服務的理念。

要積極推動跨界聯動 讓人工智能成為中國電影新質生產力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副總編輯王平久聚焦人工智能和電影行業發展,帶來了《關于大力推動人工智能在電影強國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的提案》和《關于建立中國電影大數據體系的提案》。

近年來,人工智能高速發展,生成式大模型在視聽創作領域的應用不斷拓展,給電影生產帶來深刻影響,圍繞推動人工智能在電影強國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王平久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建議進一步提高對人工智能的認識,推動人工智能成為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的新質生產力。

王平久表示,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了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支撐力、推動力。人工智能技術,特別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利用算法、模型和規則,憑借大規模數據集中學習創造原創內容,文生視頻、圖生視頻等應用不斷涌現。比如,《流浪地球2》《傳說》等影片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對影片中人物形象、聲音的塑造;一些短片則直接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完成,呈現良好效果。人工智能以數據作為基礎性和戰略性資源,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為支撐,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

王平久認為,人工智能技術虛實結合、形態多元、應用廣泛、潛力巨大,在電影創作的全流程和電影產業的全鏈條都具有廣泛創新空間。要積極推動藝術家、創作者與科學家、工程師聯動,加強探索人工智能在電影工業化體系建設的應用,切實推動人工智能在降本增效,優化行業管理水平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成為推動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的新質生產力。

二是建議加強人工智能的本土化應用,積極探索對中華優秀文化的生動傳播。內容是根本,技術是支撐。人工智能的發展為電影表達提供了更多可能,但內容仍是決定性因素。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在電影中的應用呈現,要根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沃土,置身于文明進程中革新嬗變的歷史潮頭,從一開始就努力實現本土轉化,以講好中國故事為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三是建議加強對人工智能影像人才的培養,為中國電影儲備新銳力量。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影像創作領域的應用,涌現了一批人工智能影像創意人才和團隊。應當盡早建立人工智能專門人才培養機制,整合優質資源,對接行業需求,吸引多方人才,為中國電影在人工智能時代實現跨越式發展積聚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電影取得豐碩發展成果,進一步鼓勵差異化營銷策略,提高精細化發展水平,增強市場化運營能力,需要不斷建立健全科學專業的電影評價體系,亟需充分發揮大數據在電影制投宣發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王平久建議建立一個權威、專業、全面的國家級電影大數據體系。

一是科學反映中國電影傳播影響力。通過專業全面的數據整合、計算和分析,客觀準確地梳理中國電影的傳播影響力。形成反映全國各地各年齡段、各類型觀眾對影片的關注、消費和評價數據指數,有力服務電影行業各環節制定科學理性明智決策。

二是科學反映中國電影社會影響力。近年來,中國電影更加關注與社會現實的緊密勾連,《滿江紅》《長安三萬里》提升地方文旅熱度,《孤注一擲》《第二十條》促進普法反詐宣傳,《熱辣滾燙》《熊出沒》帶動線下跨界消費。大數據應當在關注電影行業內部的基礎上,更多挖掘、呈現、分析電影在其他社會領域的廣泛影響力,讓電影更好服務社會發展。

三是為建立健全中國電影評價體系提供依據。通過對電影傳播影響力、社會影響力和藝術品質的綜合分析,中國電影大數據體系將為建立健全中國電影評價體系提供有力支撐,有利于鼓勵電影評論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藝術價值等多元視角出發,對營造良好電影創作風尚和輿論環境具有長遠裨益。

猜你喜歡
人工智能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專業
用“小AI”解決人工智能的“大”煩惱
當人工智能遇見再制造
2019:人工智能
AI人工智能解疑答問
人工智能與就業
基于人工智能的電力系統自動化控制
人工智能,來了
數讀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來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