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輸組織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探索

2024-04-19 14:13楊路路呂艷慧楊茹毋智軍
交通科技與管理 2024年5期
關鍵詞:交通運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楊路路 呂艷慧 楊茹 毋智軍

摘要 為了貫徹落實高校課堂育人目標,將課程思政與課堂進行高效有機融合,文章結合《運輸組織學》課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對《運輸組織學》課程的思政教學設計進行了探索,并設計了教學思政大綱,提出了課程思政教學建設的措施??蔀榻煌ㄟ\輸專業其他課程的思政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 交通運輸;運輸組織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4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6-8949(2024)05-0192-03

0 引言

課程思政是實現知識教育和價值觀教育統一的路徑之一,我國在2020年就已印發關于高校思政理論改革創新的相關文件。文件指出“思政教育是完善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途徑,應貫穿到高校各階段的課堂教學中,高校需高度重視并積極推進思政教育的融入,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1]。

課程思政代表著一種課程觀,教師應將國家、高校的政治教育思想與課程、教育改革進行深度融合,以此來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并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2]。教師應注意隱形的思想教育,通過對專業課程以及專業相關的基礎課程進行思政融入,從各個方面引領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三觀[3]。

1 《運輸組織學》課程概述

運輸組織學是高等院校交通運輸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特色課。該課程側重介紹運輸組織的基礎理論,包括運輸評價的指標、貨物運價與運費等,除此外還較為全面地介紹了運輸組織方案設計的方法。旨在培養學生運輸組織優化和創新設計的能力,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 《運輸組織學》課程思政建設探索

2.1 《運輸組織學》課程思政教學理念

2.1.1 樹立社會責任,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師作為課程的開發者,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具備專業的知識素養,還應領悟各個學科的思政價值要素,做好思想上的“延伸”。當前,我國交通運輸事業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是幾代人堅持不懈、艱苦奮斗的結果。作為高校教師應對接現代與未來,在教學中將交通成就與課程知識融合,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1.2 培養家國情懷,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從1953年國家修復破敗的道路和交通基礎設施開始,我國交通事業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在此期間形成了“兩路”精神、青藏鐵路精神、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奮斗精神、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精神、郵政快遞“小蜜蜂”精神、救撈等交通精神。在授課過程中除了要傳授專業知識,還應向學生傳遞這種艱苦奮斗、堅韌不拔的優良品質,讓學生深刻了解年輕一代繼往開來的使命,培養家國情懷[4]。

2.1.3 培養使命感和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

當前中國高鐵越來越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中國速度已成為一張亮麗的名片。這樣的成就正是由一代又一代的鐵路人,秉承認真嚴謹、堅持科學、高標準的原則所締造出來的。應大力弘揚“高鐵精神”,將其融入課堂教學中,以這種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讓學生產生高度的共鳴,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使命感[5]。

2.2 《運輸組織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2.2.1 深度挖掘專業知識,融入思政元素

運輸組織學課程是落實交通運輸專業立德樹人任務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應深挖專業知識,將思政元素添加到專業知識的教學中。同時,還應時刻掌握課程時下及未來發展趨勢,了解對時代發展具有突出貢獻的人物,落實課程和思政的融合[6]。例如第十章信息技術在運輸中的應用,在教學環節中融入思政元素,即我國的北斗衛星系統和先進的城市公共交通運輸工具。讓學生深入了解信息技術所帶來的便利以及引發的社會問題,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引導學生對交通運輸未來發展情況、科技發展趨勢進行暢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2.2 引入經典案例,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在《運輸組織學》教學過程中引入經典思政案例,例如在第一章運輸概論中,可將運輸方式的講解與我國交通事業發展的艱辛歷程相結合,著重講述我國鐵路發展的歷程,我國的“中歐班列”“援港班列”,讓學生深刻感受到今日之成就來之不易;在第七章引入上海港、振華重工、長興島造船基地、洋山港四期案例,讓學生深刻感受我國由“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的轉變過程。同時,展示我國交通取得的偉大成就,讓學生意識到國家富強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責任。

2.2.3 多樣化教學,活躍課堂氛圍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使用超星學習通、雨課堂等教輔軟件發布學習任務,并設置討論環節,活躍課堂氛圍[7]。例如在講授第二章客貨流分析和運輸量教學時,發布教學任務,讓學生去思考總結客流變化的規律,并討論這種規律是如何形成的;第三章運輸組織評價指標,運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搜索運輸評價指標有哪些;第九章運輸優化決策,提前發布導學任務,引入運輸問題案例旅行商問題、貨郎擔問題,問如何規劃路線使他們所走的每一條路線只能走一次,并且最終的路線最短。以此來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意識。

優質的課堂教學,良好的思政融入,都需要在相對完善的教學大綱引領下進行。該文對運輸組織學進行了教學思政大綱的設計,分析了各個章節的主要內容、思政融入點和思政目標。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3 建設措施

為了能夠達到教學效果,應做到課程目標與時俱進,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不斷改革,因此需要做到:

3.1 教師應強化自我學習

在提升自身專業知識能力的同時,還需掌握該專業以及相關專業的最新發展狀態,不斷學習國家推出的新文件、新政策,掌握社會新動態。了解社會涌現的先進人物和優秀事跡,提升思政水平,持續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

3.2 深度分析學生特點

目前的大學生都是00后。這類學生個性鮮明,接受新鮮事物和自主學習能力強。因此,教師應該根據他們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現代媒體技術,用最新的案例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3.3 改變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由傳統的教師講授轉變為課前發布學習任務,讓學生獨立思考,自行搜索相關內容,進行成果展示和思政總結。

4 結語

專業特色課是高校教學的主體,《運輸組織學》應發揮其課程的地位。在教學過程中結合運輸組織學思政內涵,通過案例導向、任務驅動等教學方法,讓學生沁潤在思政的氛圍下學習專業知識,掌握專業發展動態,朝著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邁進。

參考文獻

[1]海南省教育廳. 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 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J]. 新教育, 2020(19): 32.

[2]劉曉玲, 邵景玲, 崔金磊, 等. 基于建構主義的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 青島理工大學學報, 2021(6): 135-140.

[3]戴學臻, 胡傳喜, 武娜娜. 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交通專業課課改探討[J]. 新課程研究, 2020(6): 15-16+21.

[4]王艷麗, 李林波, 吳兵, 等. 交通運輸類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與實踐——以交通管理與控制課程為例[J]. 大學教育, 2023(10): 16-19.

[5]陳菁菁, 雷天, 羅欽. “運輸組織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J]. 教師, 2022(31): 3-5.

[6]武慧榮, 張文會, 王憲彬, 等. 運輸組織學課程思政教學探索與實踐[J]. 中國冶金教育, 2023(5): 83-86.

[7]陳黎明, 劉艷偉. 基于OBE理念的線上線下混合式課堂教學模式探討——以交通運輸組織學為例[J]. 中國儲運, 2023(5): 87-88.

猜你喜歡
交通運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新形勢下交通運輸行業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
公路交通運輸節能降耗經濟分析研究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